燃料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93104发布日期:2020-09-29 18:0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燃料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如图9所示,作为在四冲程发动机中用于将液体燃料从燃料箱(未图示)向用于临时储存液体燃料的辅助箱(未图示)供给的燃料供给装置,已知如下燃料供给装置107,即,利用由发动机101的凸轮轴102驱动的摇臂103的运动,使燃料供给部104内的隔膜105机械运动,利用该隔膜105的运动,将液体燃料向辅助箱供给。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所述以往的燃料供给装置107中,利用摇臂103的运动,使杆109往复运动,利用该杆109的往复运动,使燃料供给部104内的隔膜105运动。

因此,从发动机101发出的热经由杆109而传递至隔膜105和与隔膜105接触的液体燃料,有可能因该热而使液体燃料的体积变动而使向辅助箱供给的液体燃料的量不稳定。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等的热不易传递至液体燃料的燃料供给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的课题,本申请发明的特征在于,

具有泵室、变动室以及设于该泵室与变动室彼此之间的隔膜,

通过使所述变动室内的体积随着发动机的旋转而变动,从而使所述隔膜振动,

将液体燃料从燃料箱向被燃料供给部供给。

此外,也可以是,通过使滑动构件随着所述发动机的旋转而往复运动,从而使所述变动室内的体积变动。

此外,也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变动室内的体积为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经由连通通路而与所述变动室连通的连通室,

在所述滑动构件在其往复运动中位于隔膜侧端部时,所述变动室与连通室连通,

在所述滑动构件在其往复运动中位于与隔膜侧相反的相反侧部时,所述变动室与连通室不连通。

此外,也可以是,通过使脉动产生用隔膜随着发动机的旋转而挠曲振动,从而使变动室内的体积变动。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工作室经由通气孔而与大气连通。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所述变动室内的体积随着发动机的旋转而变动,从而使隔膜振动,将液体燃料从燃料箱向被燃料供给部供给,因此能够简化构造,并且能够使作为空气层的变动室介于液体燃料与发动机之间,能够抑制通过燃料供给部内的液体燃料受到热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燃料供给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3是自图1的状态使活塞移动至隔膜侧的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4是自图1的状态使活塞移动至最靠隔膜侧的位置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5是自图4的状态使活塞移动至发动机侧的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燃料供给装置的另一个例子的纵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燃料供给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燃料供给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9是以往技术的燃料供给装置的纵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燃料供给装置;3、发动机;13、泵室;14、隔膜;40、通气孔;41、变动室;42、滑动构件;45、连通室;46、48、连通通路;50、脉动产生用隔膜。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实施例1]

图1~图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燃料供给装置1的纵剖视图,该燃料供给装置1具有燃料供给部2和作为内燃机的四冲程发动机3。

燃料供给部2用于将未图示的燃料箱内的液体燃料向用于临时储存液体燃料的作为被燃料供给部的辅助箱(未图示)供给。辅助箱内的液体燃料被设于辅助箱内的高压燃料泵供给至燃料喷射部(未图示),被燃料喷射部喷射至发动机3的进气通路4内。

在辅助箱内设有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浮动的浮子。浮子形成为相对于液体燃料浮动,跟随液体燃料的液面的变位而升降,若液体燃料的液面成为预定以上的高度,则利用后述的预定的压力封闭用于将液体燃料从燃料供给部2向辅助箱供给的排出管的端部,若液体燃料的液面成为预定以下的高度,则开放排出管的端部。

接着,说明燃料供给部2。

如图1、图2所示,燃料供给部2具有外壳11,外壳11是通过将第1壳体11a、第2壳体11b以及第3壳体11c以将第2壳体11b夹在中间的方式叠合而构成的,第1壳体11a固定设置于发动机3的顶盖3a。

在第1壳体11a内形成有向第2壳体11b侧开口的工作室12,在第2壳体11b中形成有向第1壳体11a侧开口并且位于与工作室12相对的位置的泵室13,在第1壳体11a与第2壳体11b之间夹持有由橡胶、树脂、金属等形成的具有挠性的燃料供给用隔膜14,利用该燃料供给用隔膜14封闭工作室12的开口部和泵室13的开口部,并且在工作室12与泵室13之间进行划分。

泵室13内经由形成于第2壳体11b的吸入孔17而与吸入室21连通,吸入室21经由连接于吸入管23的连结管(未图示)而与燃料箱内连通。

在该吸入孔17中设有由板簧构成的能够开闭的吸入阀20,吸入阀20由在泵室13内成为减压状态时开阀而使燃料箱内的液体燃料经由吸入管23、吸入室21、吸入孔17而流入至泵室13内,此外在泵室13内成为加压状态时闭阀的止回阀构成,抑制液体燃料从泵室13向吸入室21逆流。另外,吸入阀20除了能够由板簧构成之外,也能够由能够开闭吸入孔17的任意的构件构成。

此外,在吸入室21的第3壳体11c侧形成有第1调整室25,利用预备隔膜26在吸入室21与第1调整室25之间进行划分。

通过设置第1调整室25和预备隔膜26,从而在泵室13内从减压状态成为加压状态时,提早进行吸入阀20的关闭动作,优化对于泵室13的压力变化的跟随性。

泵室13内经由形成于第2壳体11b的排出孔29而与排出室31连通,排出室31经由连接于排出管32的连结管(未图示)而与辅助箱内连通。

在该排出孔29中设有由板簧构成的能够开闭的排出阀30,排出阀30由在泵室13内成为加压状态时开阀而将泵室13内的液体燃料向排出室31供给并且经由排出管32而向辅助箱内供给,此外在泵室13内成为减压状态时闭阀的止回阀构成,抑制液体燃料从排出室31向泵室13逆流。另外,排出阀30除了能够由板簧构成之外,也能够由能够开闭排出孔29的任意的构件构成。

此外,在排出室31的第3壳体11c侧形成有第2调整室35,利用预备隔膜26在排出室31与第2调整室35之间进行划分。

通过设置第2调整室35和预备隔膜26,从而在泵室13内从加压状态成为减压状态时提早进行排出阀30的关闭动作,优化对于泵室13的压力变化的跟随性。

另外,在辅助箱内的液体燃料的液面的高度为预定以上的情况下,利用浮子以比由泵室13内的燃料供给用隔膜14产生的最大的压力高的预定的压力封闭连接于排出管32的连结管的端部,因此液体燃料不从泵室13向辅助箱供给。

工作室12的开口部被燃料供给用隔膜14密闭。

在工作室12内设有在发动机3侧和泵室13侧方向(图2的上下方向)上往复运动的作为滑动构件的活塞42。在活塞42的发动机3侧固定设置有杆42a。

在工作室12的燃料供给用隔膜14与活塞42之间形成有变动室41。通过使活塞42在变动室41的轴线方向(图2的上下方向)上往复运动,从而使变动室41内的体积变动。工作室12、变动室41、活塞42的形状能够任意地形成。

在工作室12的发动机3侧部与活塞42之间形成有连通室45。在工作室12的侧部形成有使工作室12的泵室13侧端部与发动机3侧端部连通的连通通路46。

在第1壳体11a形成有通气孔40,变动室41内与大气连通。另外,也可以不设置通气孔40。

活塞42始终被作为施力构件的螺旋弹簧44向发动机3侧施力。

活塞42的杆42a设为抵接于摇臂43的活塞42侧端部。

由此,对于活塞42而言,在随着发动机3的旋转而往复运动的摇臂43的活塞42侧端部如图4所示那样向燃料供给用隔膜14侧移动时,活塞42向燃料供给用隔膜14侧移动,变动室41内的体积减小而内压上升,此外,在摇臂43的活塞42侧端部向发动机3侧移动时,在螺旋弹簧44的作用下,活塞42向发动机3侧移动,变动室41内的体积增大而内压减小。

此外,如图1、图2所示,在活塞42的往复运动中,在活塞42位于最靠发动机3侧的位置的情况下,连通通路46的泵室13侧的开口46a开口,发动机3侧的开口46b被活塞42封闭,变动室41与连通室45不连通。

若活塞42自该状态在发动机3侧的开口46b保持封闭的情况下向燃料供给用隔膜14移动,则变动室41内的体积随着活塞42的移动而减小。

并且,如图3所示,在活塞42的往复运动中,在活塞42移动至位于最靠燃料供给用隔膜14侧端的位置附近时,连通通路46的泵室13侧的开口46a与发动机3侧的开口46b一起开口,变动室41与连通室45经由连通通路46而连通。由此,变动室41内的压力比连通室45内的压力高,变动室41内的空气向连通室45排出,缓和因变动室41内的体积的减小而导致的最后的急剧的压力上升。与此同时,流入至变动室41内的发动机油与空气一起向连通室45排出。若发动机油残留于变动室41内,则变动室41内的体积变化不稳定,但通过排出发动机油,能够使其体积变化恒定,使由其产生的脉动压力也稳定。

此外,变动室41内的空气经由通气孔40而向外部排出,变动室41内的空气量减少。

之后,如图4所示,在活塞42的往复运动中,活塞42在位于最靠燃料供给用隔膜14侧端的位置之后,开始向发动机3侧方向移动,如图5所示,在活塞42位于最靠燃料供给用隔膜14侧端的位置附近时,连通通路46的发动机3侧的开口46b被活塞42封闭,抑制多余的发动机油流入至变动室41内。

之后,在活塞42向发动机3侧移动时,空气从外部经由通气孔40而流入至变动室41内,但变动室41内的体积增加的比例较高,成为变动室41内与大气压相比减压的状态。由此,能够产生变动室41内的压力变动的幅度较大的脉动。

这样,在发动机3处于运转状态的期间,活塞42随着发动机3的旋转而往复运动,变动室41内的压力变动,产生交替地反复产生减压状态和加压状态的空气脉动。在该空气脉动的作用下,燃料供给用隔膜14挠曲振动。利用该燃料供给用隔膜14的挠曲振动,在泵室13内交替地反复产生加压状态和减压状态,燃料供给部2将燃料箱内的液体燃料向辅助箱供给。

利用上述的结构,在本发明的燃料供给装置1中,能够在发动机3的运转中在变动室41内产生脉动,并且即使发动机3的转速变化,也始终能够通过利用在变动室41内产生的脉动,使燃料供给用隔膜14挠曲振动,在泵室13内交替地反复产生加压状态和减压状态,从而将燃料箱内的燃料向辅助箱供给。

此外,利用在变动室41内产生的脉动,直接使燃料供给用隔膜14振动,因此与上述以往技术的燃料供给装置相比,能够简化燃料供给部2的构造,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轻量化、制造成本的降低。

此外,活塞42只要能够随着发动机3的旋转而产生能够使燃料供给用隔膜14挠曲振动的程度的脉动即可,因此不需要将变动室41内的体积变化设定得较大,能够使燃料供给部2小型化,并且能够将对发动机3、摇臂43产生的影响抑制得较小,将发动机输出的损耗的部分抑制得较少。

此外,变动室41介于与液体燃料接触的燃料供给用隔膜14与传递由发动机3产生的热的活塞42之间,该变动室41起到空气层的作用,抑制由发动机3产生的热传递至液体燃料,与所述以往技术的燃料供给装置相比,能够将液体燃料的温度抑制得较低,因此能够将燃料箱内的液体燃料向辅助箱稳定地供给。

另外,本发明的燃料供给部2除了能够用于四冲程发动机之外,也能够用于具有燃料喷射部的二冲程发动机等内燃机,特别是,能够适当地用于能够自发动机3卸下燃料箱的船外机等通用发动机。

此外,将本发明的燃料供给装置1应用于具有燃料喷射部的发动机,但也可以是,将本发明应用于具有气化器的发动机,利用燃料供给部2,将燃料箱内的液体燃料向气化器的浮子室供给,将该浮子室作为被燃料供给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不同的构件构成第1壳体11a和发动机3的顶盖3a,但也可以一体地形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一体地形成活塞42和杆42a,但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由不同的构件构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不将活塞42连结于摇臂43,并且利用摇臂43的运动和螺旋弹簧44,使活塞42往复运动,但也可以是,将活塞的杆的发动机3侧端部能够转动地连结于摇臂43的活塞42侧端部,在不使用螺旋弹簧44的前提下使活塞42随着摇臂43的往复运动而往复运动。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中,在工作室12的侧部形成有在工作室12的泵室13侧端部和发动机3侧端部向工作室12开口的连通通路46,但也可以是,如图7所示,由在连通通路的内表面侧的轴线方向上的整体的范围内向工作室12内开口的槽构成连通通路48。

其他构造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2中,也起到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1、2中,利用摇臂43的往复运动使活塞42往复运动,使变动室41内的体积变动而使燃料供给用隔膜14振动,但只要利用摇臂43的往复运动,使变动室41内的体积变动而使燃料供给用隔膜14振动即可,关于使变动室41内的体积变动的方法,能够使用任意的方法。

例如,也可以是,如图8所示,通过利用按压零件51、52夹持脉动产生用隔膜50,使脉动产生用隔膜50与按压零件51、52连结于杆53的顶部,使该杆53随着摇臂43的往复运动而在图8的上下方向上往复运动,从而使脉动产生用隔膜50挠曲振动,使变动室41内的体积变动而产生脉动,使燃料供给用隔膜14振动。

此外,既可以将杆53和摇臂43构成为不直接连结,也可以将杆53和摇臂43能够转动地连结。此外,也可以不设置杆53,在摇臂43形成向脉动产生用隔膜50侧突出的突出部,利用该突出部使脉动产生用隔膜50挠曲振动。

其他构造与上述实施例1、2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3中,也起到与上述实施例1、2相同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1~3中,利用摇臂43的往复运动,使变动室41内的体积变动而使燃料供给用隔膜14振动,但只要能够使变动室41内的体积随着发动机3的旋转而变动而使燃料供给用隔膜14振动,就能够使用任意的方法来进行,例如,也可以是,通过使活塞42随着凸轮轴的旋转而往复运动或使脉动产生用隔膜50随着凸轮轴的旋转而挠曲振动,从而使变动室41内的体积变动而产生脉动。

其他构造与上述实施例1~3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4中,也起到与上述实施例1~3相同的作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