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9460发布日期:2020-09-29 09:36阅读:68来源:国知局
空气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通常,在车辆行驶中,轮胎与路面间的反复摩擦接触会导致静电发生,另外,发动机的构成部件、刹车装置的构成部件间的相对移动也会导致静电发生。

在静电发生的情况下,空气滤清器的壳体会带电,即,壳体上会存在正电荷,因而,从空气滤清器内部流过的空气的气流会变成与所设计的气流不同的气流,即,空气气流有可能被搅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或防止壳体带电的空气滤清器。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该空气滤清器具备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使空气流入的空气流入口及使空气流出的空气流出口,所述空气流入口与所述空气流出口之间形成有空气流通路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流出口的内壁面、及所述壳体上的所述空气流出口的近傍的外壁面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有除静电构件,所述除静电构件上形成有多个突出的尖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空气滤清器的优点在于,由于在空气流出口的内壁面、及壳体上的空气流出口近傍的外壁面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有具有多个突出尖端的除静电构件,所以,当空气流出口的内壁面或壳体上的空气流出口近傍的外壁面带电,即,所述内壁面或所述外壁面上存在正电荷时,正电荷可通过除静电构件上的多个突出的尖端而放电,从而能减少或消除所述内壁面或所述外壁面上存在的正电荷。即,能抑制或防止空气滤清器的壳体带电。其结果,沿着空气流通路径流往空气流出口的空气的气流不容易被搅乱。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空气滤清器中,较佳为,所述空气流出口上设置有空气流量传感器,所述除静电构件被设置在朝着所述空气流量传感器延伸的所述空气流通路径上。基于该结构,空气流量传感器近傍的空气气流不容易被搅乱,从而能提高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空气滤清器中,较佳为,所述除静电构件由铝制的胶带构成,所述胶带上形成有多个呈锯齿状地延伸的狭缝,所述狭缝在所述胶带的厚度方向上将该胶带穿透。基于该结构,由于呈锯齿状地延伸的狭缝上存在多个锯齿,这些锯齿作为突出的尖端能使空气流出口的内壁面、壳体上的空气流出口近傍的外壁面上存在的正电荷高效地放电,并且,通过用铝制的胶带构成除静电构件,制造简单,能降低除静电构件的造价。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空气滤清器中,较佳为,所述壳体由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组合而成,所述上部壳体上设置有所述空气流出口,所述下部壳体上设置有所述空气流入口。基于该结构,通过将壳体分为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容易在壳体上形成空气流出口和空气流入口,从而能降低壳体的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的后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空气滤清器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空气滤清器上设置的除静电胶带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空气滤清器上设置的除静电胶带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1的后视图,图2是空气滤清器1的俯视图。上述各图中,箭头fr的方向表示车辆前侧;箭头rh的方向表示车辆右侧;箭头up的方向表示车辆上侧。

空气滤清器1是通过在壳体2内的空气流通路径上配置空气过滤器(省略图示)而构成的。

壳体2由上部壳体3和下部壳体4组合而成。上部壳体3及下部壳体4例如由合成树脂,较佳为非导电性合成树脂的材料制成。另外,上部壳体3及下部壳体4例如是通过用铸模成型而制成的。

上部壳体3上设置有用于使空气流出的空气流出口3a。该空气流出口3a被构成为截面为圆形的管状出口。在空气流出口3a上安装有空气流量传感器5。

下部壳体4上设置有用于使空气流入的第1空气流入口4a及第2空气流入口4b。第1空气流入口4a及第2空气流入口4b均被构成为截面为矩形的管状入口。第2空气流入口4b的开口面积大于第1空气流入口4a的开口面积。

第1空气流入口4a是发动机转速在低转速区域时的空气流入口,处于一直敞开的状态。

第2空气流入口4b在发动机转速在中转速区域至高转速区域时敞开,其开口面积由执行器6调节。

未详细图示,但执行器6具备用于调节第2空气流入口4b的开口面积的阀门、及马达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由未图示的发动机控制系统控制。

在上部壳体3和下部壳体4所构成的内部空间内,形成有能使空气从第1空气流入口4a流到空气流出口3a、从第2空气流入口4b流到空气流出口3a的空气流通路径。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空气流出口3a的内壁面及上部壳体3上的空气流出口3a近傍的外壁面上,分别设置有除静电构件7。并且,除静电构件7被设置在朝着空气流量传感器5延伸的所述空气流通路径上。

在此,除静电构件7例如是铝制的胶带。由该胶带构成的除静电构件7如图3所示那样,俯视为长方形,在其规定部位上形成有多个(例如三个)狭缝7a。各狭缝7a在除静电构件7的厚度方向上将该除静电构件7穿透。

图3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除静电胶带7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狭缝7a被构成为,沿着除静电构件7的长边方向呈锯齿状地延伸。并且,在除静电构件7的短边方向上,三个狭缝7a相互隔开规定间隔地平行排列。

由于各狭缝7a被构成为呈锯齿状地延伸,所以在各狭缝7a上存在多个俯视为三角形的尖端(突出的尖端)7b。

因而,在空气滤清器1中,当空气流出口3a的内壁面及上部壳体3上的空气流出口3a近傍的外壁面上出现正电荷时,该正电荷会通过除静电构件7的尖端7b而放电,从而能减少或消除空气流出口3a的内壁面及上部壳体3上的空气流出口3a近傍的外壁面上存在的正电荷。

由此,在壳体2内,流往上部壳体3上的空气流出口3a的空气的气流不容易被搅乱,同时,空气流量传感器5近旁的空气的气流也不容易被搅乱。

因此,空气滤清器1能更有效地将过滤后的空气供给发动机,并能使空气流量传感器5的检测精度提高。

如上所述,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能提供可抑制或防止壳体2带电(正电荷)的空气滤清器1。

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记载,可进行各种变更和应用。

例如,作为除静电构件7的胶带,也可采用图4所示的结构。即,图4是表示空气滤清器1上设置的除静电胶带7的另一例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除静电构件7上的多个狭缝7a沿除静电构件7的短边方向呈锯齿状地延伸,并在除静电构件7的长边方向上相隔规定间隔地平行排列。

另外,可将除静电构件7只设置在空气流出口3a的内壁面上,或者,可将除静电构件7只设置在上部壳体3上的空气流出口3a近傍的外壁面上。

另外,也可以采用下部壳体4上只设置有一个空气流入口的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滤清器,具备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使空气流入的空气流入口及使空气流出的空气流出口,所述空气流入口与所述空气流出口之间形成有空气流通路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气流出口的内壁面、及所述壳体上的所述空气流出口的近傍的外壁面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有除静电构件,

所述除静电构件上形成有多个突出的尖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流出口上设置有空气流量传感器,所述除静电构件被设置在朝着所述空气流量传感器延伸的所述空气流通路径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静电构件由铝制的胶带构成,所述胶带上形成有多个呈锯齿状地延伸的狭缝,所述狭缝在所述胶带的厚度方向上将该胶带穿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由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组合而成,

所述上部壳体上设置有所述空气流出口,所述下部壳体上设置有所述空气流入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该空气滤清器具备壳体,该壳体上设置有使空气流入的空气流入口及使空气流出的空气流出口,空气流入口与空气流出口之间形成有空气流通路径,在空气流出口的内壁面及壳体上的空气流出口近傍的外壁面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有除静电构件,该除静电构件上形成有多个突出的尖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当空气滤清器的壳体上存在正电荷时,正电荷可通过除静电构件上的突出的尖端而放电,从而能抑制或防止空气滤清器的壳体带电。

技术研发人员:菅沼和敬;力武俊介;关川裕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0.01.14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