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式摩托车尾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7899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旋风式摩托车尾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旋风式摩托车尾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摩托车尾气排放,主要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固体悬浮颗粒的成分很复杂,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强致癌物苯并芘和病原微生物等。固体悬浮颗粒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当悬浮颗粒积累到临界浓度时,便会激发形成恶性肿瘤。此外,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甚至造成角膜损伤。因此,减少摩托车尾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排放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固体悬浮颗粒排放的旋风式摩托车尾气净化器。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旋风式摩托车尾气净化器,二次净化筒(2)的一端由密封盖(3)封口,在二次净化筒(2)的另一端安装端盖(4),该端盖(4)上设有尾气出口
[5],所述二次净化筒(2)内设有滤芯(6),该滤芯(6)为直筒结构,滤芯(6)的内孔与所述尾气出口(5)连通,并且滤芯(6)与二次净化筒(2)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腔室(7);在所述二次净化筒(2)的下方固定一次分离筒(I),该一次分离筒(I)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在一次分离筒(I)的底部具有储液室(9),一次分离筒(I)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尾气进口,该尾气进口处设有螺旋形叶片,所述一次分离筒(I)内设置有导气管(8),该导气管(8)的顶端与二次净化筒(2)的底壁相固定,并且导气管(8)的内孔通过二次净化筒(2)底壁上的通气孔与所述环形腔室(7)相通。
[0005]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一次分离筒上端侧壁的尾气进口通过弯管与摩托车的消声器连接,从消声器排出的尾气经弯管流向一次分离筒,气流在螺旋形叶片的引导下产生强烈旋转,使气流呈螺旋形向下进入一次分离筒内,密度大的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向一次分离筒内壁,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筒壁下落至储液室,由储液室内盛装的机油吸附;旋转的气流在一次分离筒内收缩向中心流动,向上形成二次涡流经导气管流至二次净化筒内的环形腔室,通过滤芯过滤掉密度较小的尘粒后进入滤芯内孔,最后从端盖上的尾气出口排出。
[0006]本发明通过一次分离筒去除尾气中较大的尘粒,通过二次净化筒去除尾气中较小的尘粒,在两次净化作用下,能有效减少摩托车尾气中固体悬浮颗粒的排放,为摩托车实现零排放提供了可能。尾气在一次分离筒中形成旋流,还能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使流向滤芯的尾气温度足够低,从而避免了因尾气温度过高而引燃滤芯;同时,流向滤芯的尾气中没有大的尘粒,能够减少滤芯堵塞,使排气更顺畅,从而防止了发动机发生熄火。
[0007]所述滤芯(6)由多层波浪形滤纸依次包覆而成。以上结构一方面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成本低;另一方面,过滤小尘粒的效果好,能进一步提高尾气净化的效果。
[0008]所述滤芯(6)的一端与密封盖(3)相抵,密封盖(3)固套于二次净化筒(2)上,滤芯(6)的另一端套入端盖⑷端部的环形凸台(4a)内,且滤芯(6)的该端与端盖⑷相抵接,所述端盖(4)套装在二次净化筒(2)上,并通过焊接固定。以上结构不仅简单、可靠,易于加工制作,而且滤芯在二次净化筒内定位良好,不会发生松动,并且拆除密封盖更换滤芯既方便又快捷。
[0009]为了方便在车架上布置,并确保二次净化筒在车架上吊装牢靠,在所述二次净化筒(2)顶端靠近中部的位置焊接有悬挂支耳(10)。
[0010]在所述储液室(9)的底壁上开有排油口,该排油口由排油盖密封;所述储液室(9)的顶壁上开有进油口,该进油口由进油盖密封;所述储液室(9)的侧壁上开有观察窗,该观察窗内嵌装有玻璃片。以上结构通过打开排油盖可以将储液室的机油以及所吸附的固体悬浮颗粒排出,而打开进油盖可以加注清洁的机油,使储液室内的机油保持吸附活力;通过观察窗可以随时观察储液室内的情况,以便于把握更换机油的时机。
[0011]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旋风分离和过滤吸附两次净化,能够有效减少摩托车尾气中固体悬浮颗粒的排放,并能确保排气顺畅,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在各种类型的摩托车上均适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图2所示,消声器13前端的进口与排气管11连接,在消声器13的上方设置二次净化筒2,该二次净化筒2为两端敞口的直筒结构。二次净化筒2的前端由密封盖3封口,该密封盖3套装在二次净化筒2上,两者之间通过螺纹或其它类似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当然,作为等同的替换,密封盖3也可以采用焊接与二次净化筒2固定。在二次净化筒2的后端设置端盖4,该端盖4套装在二次净化筒2上,并通过焊接与二次净化筒2固定。在端盖4的中心开设圆形通孔,并在端盖4的后侧设置尾气出口 5,该尾气出口 5为短管,并与端盖4为一体结构,尾气出口 5与端盖4中心的通孔连通。
[0016]如图1、图2所示,在二次净化筒2内设有滤芯6,该滤芯6为两端敞口的直筒结构,优选由多层波浪形滤纸依次包覆而成,滤芯6的轴心线与二次净化筒2的轴心线在一条直线上,滤芯6与二次净化筒2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腔室7。滤芯6的前端与密封盖3相抵,滤芯6的前端可以和密封盖3固定在一起。滤芯6的后端套入端盖4前端部一体形成的环形凸台4a内,且滤芯6的后端与端盖4相抵接,滤芯6的内孔与尾气出口 5连通。在二次净化筒2顶端靠近中部的位置焊接有悬挂支耳10,通过该悬挂支耳10能够将二次净化筒2悬吊安装在摩托车的车架上。
[0017]如图1、图2所示,在二次净化筒2的下方设置一次分离筒1,该一次分离筒I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一次分离筒I的顶端具有缩颈段,该缩颈段与二次净化筒2的底部相固定。在一次分离筒I的底部具有储液室9,用于盛装机油。储液室9为圆形,直径比一次分离筒I下端的最小处大,在储液室9的底壁上开有排油口,该排油口由排油盖密封;储液室9的顶壁上开有进油口,该进油口由进油盖密封;储液室9的侧壁上开有观察窗,该观察窗内嵌装有玻璃片。在一次分离筒I上端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尾气进口,该尾气进口与弯管12的一端连接,弯管12的另一端与消声器13后端的出口连接。在一次分离筒I上端的尾气进口处设有螺旋形叶片,以引导气流在一次分离筒I内呈螺旋形向下流动。在一次分离筒I内设置有导气管8,该导气管8的轴心线与一次分离筒I的轴心线相重合,导气管8的顶端与二次净化筒2的底壁相固定,导气管8的下端延伸至一次分离筒I内的下部,导气管8的内孔通过二次净化筒2底壁上的通气孔与二次净化筒2内的环形腔室7相通。
[001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9]发动机排放的尾气经排气管11进入消声器13,由消声器13消音后,尾气经弯管12流向一次分离筒1,气流在螺旋形叶片的引导下产生强烈旋转,使气流呈螺旋形向下进入一次分离筒I内,密度大的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向一次分离筒I内壁,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筒壁下落至储液室9,由储液室9内盛装的机油吸附;旋转的气流在一次分离筒I内收缩向中心流动,向上形成二次涡流经导气管8流至二次净化筒2内的环形腔室7,通过滤芯6过滤掉密度较小的尘粒后进入滤芯6内孔,最后从端盖4上的尾气出口 5排出。
【主权项】
1.一种旋风式摩托车尾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二次净化筒(2)的一端由密封盖(3)封口,在二次净化筒(2)的另一端安装端盖(4),该端盖(4)上设有尾气出口(5),所述二次净化筒(2)内设有滤芯(6),该滤芯(6)为直筒结构,滤芯(6)的内孔与所述尾气出口(5)连通,并且滤芯(6)与二次净化筒(2)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腔室(7); 在所述二次净化筒(2)的下方固定一次分离筒(I),该一次分离筒(I)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在一次分离筒(I)的底部具有储液室(9),一次分离筒(I)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尾气进口,该尾气进口处设有螺旋形叶片,所述一次分离筒(I)内设置有导气管(8),该导气管(8)的顶端与二次净化筒(2)的底壁相固定,并且导气管(8)的内孔通过二次净化筒(2)底壁上的通气孔与所述环形腔室(7)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式摩托车尾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由多层波浪形滤纸依次包覆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风式摩托车尾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6)的一端与密封盖(3)相抵,密封盖(3)固套于二次净化筒(2)上,滤芯(6)的另一端套入端盖⑷端部的环形凸台(4a)内,且滤芯(6)的该端与端盖⑷相抵接,所述端盖⑷套装在二次净化筒(2)上,并通过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式摩托车尾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次净化筒(2)顶端靠近中部的位置焊接有悬挂支耳(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式摩托车尾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液室(9)的底壁上开有排油口,该排油口由排油盖密封;所述储液室(9)的顶壁上开有进油口,该进油口由进油盖密封;所述储液室(9)的侧壁上开有观察窗,该观察窗内嵌装有玻璃片。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风式摩托车尾气净化器,在二次净化筒(2)内设有滤芯(6),滤芯(6)的内孔与尾气出口(5)连通,滤芯(6)与二次净化筒(2)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腔室(7);在二次净化筒(2)的下方固定一次分离筒(1),一次分离筒(1)的底部具有储液室(9),一次分离筒(1)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尾气进口,一次分离筒(1)内设置有导气管(8),该导气管(8)的顶端与二次净化筒(2)的底壁相固定,并且导气管(8)的内孔通过二次净化筒(2)底壁上的通气孔与所述环形腔室(7)相通。本发明通过旋风分离和过滤吸附两次净化,能够有效减少摩托车尾气中固体悬浮颗粒的排放,并能确保排气顺畅。
【IPC分类】F01N3-022
【公开号】CN104594980
【申请号】CN201410664945
【发明人】赵正东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