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起动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69911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起动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起动开关,尤其是涉及部件个数少且组装简单的发动机起动开关。
【背景技术】
[0002]被称作无钥匙进入系统的系统正在普及,该系统能够利用搭载于车辆的车载通信装置与被称作电子钥匙的便携装置(以下简称为电子钥匙)之间的无线通信,以不使用机械式钥匙的方式进行车门的上锁、解锁和发动机的启动、停止等车辆操作。
[0003]在无钥匙进入系统中,从车载通信装置向电子钥匙发送被称作请求信号的无线信号(以下简称为请求信号),并与请求信号对应地,从电子钥匙向车载通信装置发送被称作响应信号的无线信号(以下简称为响应信号)。
[0004]然后,车载通信装置基于接收到的响应信号进行认证,在认证成立的情况下,允许上述的车辆操作。而且,例如通过对配设于车辆的车室内的发动机起动开关进行操作,而能够使发动机启动、停止。
[0005]近年来,作为在无钥匙进入系统中使用的发动机起动开关,具备如下线圈形天线的发动机起动开关得以实际应用,该线圈形天线在电子钥匙侧的电池耗尽而无法由电子钥匙发送响应信号的情况下,若在发动机起动开关的附近举起电子钥匙,则能够输出使用于驱动电子钥匙侧的电路的电动势产生的驱动电波。
[0006]专利文献I等公开了与这种发动机起动开关相关的技术。图9是表示专利文献I所涉及的起动停止开关装置101 (发动机起动开关)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07]起动停止开关装置101用作智能点火系统(无钥匙进入系统)的点火开关,其中,该智能点火系统利用车辆与便携装置(电子钥匙)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ID代码(ID信息)的对照(认证),并将对照成立作为条件,通过对点火开关进行操作来启动发动机。
[0008]如图9所示,起动停止开关装置101具备开关单元158、按钮159、线圈形天线160、天线壳体构件166、电路基板173、盖构件176以及装饰件184 (罩构件)。
[0009]天线壳体构件166具有开关收容部169、在开关收容部169的前侧形成的圆筒部167和凸缘部168、以及在开关收容部169的后侧形成的基板收容部170。在开关收容部169中收容有开关单元158,在圆筒部167的内侧收容有线圈形天线160,在基板收容部170中收容有电路基板173。
[0010]另外,以覆盖圆筒部167的外周部的方式配置有按钮159,以覆盖按钮159的外周部的方式配置有装饰件184(罩构件)。另外,以覆盖电路基板173的后方的方式配置有盖构件176。
[0011]按钮159受理向后方的按压操作。开关单元158与对按钮159的按压操作对应地切换开关方式(电路的连接状态等)。
[0012]线圈形天线160具有圆筒状的线圈骨架164、以及在线圈骨架164的外周部卷绕配线而形成的线圈120。线圈120的两端部经由作为配线构件的端子165而与电路基板173连接。在电路基板173上装配有电子部件,生成成为应答器(Transponder)驱动电波(驱动电波)的电信号。然后,线圈形天线160将电路基板173所生成的电信号作为应答器驱动电波而输出(向前方发射)。需要说明的是,电路基板173经由通过形成于盖构件176的开口部177向外部延伸的未图示的配线而与未图示的外部电路连接。
[0013]起动停止开关装置101成为这样的结构。而且,在便携装置侧的电池耗尽而无法由便携装置发送无线信号的情况下,若在起动停止开关装置101的附近举起便携装置,则线圈形天线160朝向便携装置输出应答器驱动电波。而且,在便携装置侧中,能够产生用于利用应答器驱动电波来驱动应答器(发送电路)的电动势。
[0014]在先技术文献
[0015]专利文献
[001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7085号公报
[001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8]在专利文献I所涉及的起动停止开关装置101中,电路基板173配置在开关单元158的后方,线圈形天线160配置在开关单元158的前方。这样,由于电路基板173和线圈形天线160配置在相互分离的位置,所以在分别独立地对线圈形天线160和电路基板173进行加工并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之后,需要经由端子165这样的配线构件连接。因此,在组装起动停止开关装置101时的部件个数增多,组装也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0019]本发明正是鉴于这种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部件个数少且组装简单的发动机起动开关。
[0020]解决方案
[0021]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技术方案I所记载的发动机起动开关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构件,其具有在前侧形成有开口部的筒状支承部;滑动构件,其以能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筒状支承部的内部;操作构件,其与所述滑动构件的前侧连结,并以能够沿着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筒状支承部的前方;环状的线圈形天线,其向前方发射电波信号;配线基板,其与所述线圈形天线电连接;以及检测机构,其检测所述操作构件向后方的移动,所述线圈形天线安装于所述配线基板的前侧而构成天线基板组装体,所述天线基板组装体以位于所述滑动构件与所述操作构件之间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壳体构件。
[0022]在该结构的发动机起动开关中,由于线圈形天线安装于配线基板的前侧而构成天线基板组装体,所以在组装发动机起动开关时,能够将线圈形天线和配线基板作为一体的构件来处理。另外,由于能够将线圈形天线配置在配线基板的附近,所以不需要用于对线圈形天线与配线基板进行连接的配线构件。其结果是,能够削减组装发动机起动开关时的部件个数。而且,通过削减部件个数,能够使发动机起动开关的组装变得简单。
[0023]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动机起动开关的特征在于,具备将所述滑动构件与所述操作构件连结起来的连结部,所述连结部以不妨碍所述滑动构件和所述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天线基板组装体沿着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的方式将所述滑动构件与所述操作构件连结起来。
[0024]在该结构的发动机起动开关中,连结部以不妨碍滑动构件和操作构件相对于天线基板组装体沿着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的方式将滑动构件和操作构件连结起来。因此,即使在滑动构件与操作构件之间配置天线基板组装体,也能够使滑动构件和操作构件顺畅地移动。
[0025]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动机起动开关的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构件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滑动构件的前侧,所述连结部以包围所述操作构件的后方空间的方式从所述操作构件的外周部朝向后方延伸设置,所述天线基板组装体配置在由所述滑动构件、所述操作构件以及所述连结部围成的空间内。
[0026]在该结构的发动机起动开关中,天线基板组装体配置在由滑动构件、操作构件以及连结部围成的空间内。因此,即使连结部与操作构件和滑动构件一起沿着前后方向移动,也能够不使连结部碰到天线基板组装体。其结果是,能够使滑动构件和操作构件更加顺畅地移动。
[0027]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动机起动开关的特征在于,具备安装部,该安装部用于将所述天线基板组装体安装于所述壳体构件,所述安装部以不妨碍所述滑动构件和所述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天线基板组装体沿着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的方式,将所述天线基板组装体安装于所述壳体构件。
[0028]在该结构的发动机起动开关中,安装部以不妨碍滑动构件和操作构件相对于天线基板组装体沿着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的方式,将天线基板组装体安装于筒状支承部。因此,即使在滑动构件与操作构件之间配置天线基板组装体,也能够使滑动构件和操作构件顺畅地移动。
[0029]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动机起动开关的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形天线具有环状的线圈骨架部,该线圈骨架部用于卷绕成为线圈的配线,所述安装部从所述线圈骨架部的外周部朝向后方延伸设置,在所述滑动构件的与所述安装部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切口部或者开口部。
[0030]在该结构的发动机起动开关中,安装部从线圈骨架部的外周部朝向后方延伸设置,在滑动构件的与安装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切口部或者开口部。因此,即使滑动构件和操作构件沿着前后方向移动,也能够不使安装部碰到滑动构件。其结果是,能够使滑动构件和操作构件更加顺畅地移动。
[0031]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动机起动开关的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是构成为具有固定接点和可动接点的开关元件,其中,该固定接点形成于所述配线基板的前表面侧,该可动接点配设于所述固定接点的前侧,并与对所述操作构件的按压操作联动地与所述固定接点接触分尚。
[0032]在该结构的发动机起动开关中,对操作构件向后方的移动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是构成为具有固定接点和可动接点的开关元件,其中,该固定接点形成于配线基板的前表面侦U,该可动接点配设于固定接点的前侧。这种结构的开关元件的构造简单。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发动机起动开关的部件个数。另外,由于容易将这种结构的开关元件变薄,所以能够缩短发动机起动开关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
[0033]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发动机起动开关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线基板的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