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气门机构的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568307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二气缸#2及第三气缸#3中的任一方混合气还未燃烧时,电动机用控制装置150反复进行步骤S130的判定直至表示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的全部的气缸中发生了混合气的燃烧的信号从发动机用控制装置100输出为止。
[0111]另一方面,在步骤S130中判定为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的全部的气缸中发生了混合气的燃烧时(S130:是),电动机用控制装置150结束上述的进气量校正处理(S140),暂时结束本处理。在步骤S140中,当进气量校正处理结束时,目标升程量VLp从第三升程量VL3返回第二升程量VL2。
[0112]接下来,参照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0113]如图11所示,当节气门33的开度增大而发动机负荷增大时,发动机运转从气缸休止模式切换为全部气缸运转模式(时刻tl)。若这样地发动机运转切换为全部气缸运转模式,则之后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的气缸中开始燃烧(时刻t2)。
[0114]在此,若从气缸休止模式的恢复时的与发动机输出要求对应的目标升程量VLp为第二升程量VL2且如单点划线所示进气门31的开阀期间INCAM被从第一开阀期间INCAM1变更为第二开阀期间INCAM2,则如上所述,气缸间的进气门31的开阀期间会产生重叠。因此,向1个工作气缸吸入的吸入空气量GAK暂时下降直至在恢复气缸中开始燃烧为止。因此,如图11的单点划线所示,在刚从气缸休止模式向全部气缸运转模式切换之后,在发动机1中吸入空气量的增大停滞,增压压力低于要求压力。
[0115]另一方面,若进行上述的进气量校正处理,则即使从气缸休止模式的恢复时的与发动机输出要求对应的目标升程量VLp为第二升程量VL2,进气门31的开阀期间INCAM也从第一开阀期间INCAM1变更为上述的第三开阀期间INCAM3。S卩,变更为第三开阀期间INCAM3,该第三开阀期间INCAM3被设定为比在气缸休止模式的执行中设定的第一开阀期间INCAM1或第二开阀期间INCAM2长的期间。因此,如上所述,在从气缸休止模式的恢复中途所得到的吸入空气量GAK以接近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的气缸中开始燃烧时的吸入空气量GAK的方式增量。其结果是,如先前的图11的实线所示,从气缸休止模式的恢复中途的发动机1的吸入空气量会提前朝向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了的全部的气缸中开始了燃烧时的吸入空气量增量,也能抑制上述那样的增压压力相对于要求压力的下降。
[0116]并且,当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的全部的气缸中开始燃烧时(时刻t2),可充分确保工作气缸及恢复气缸的排压,由此也可充分确保增压压力。并且,在时刻t2,进气量校正处理结束,目标升程量VLp从第三升程量VL3返回第二升程量VL2。
[0117]这样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时,通过执行进气量校正处理,来在由于基于发动机输出要求来控制进气门31的气门特性而气缸间的进气门31的开阀期间产生重叠时,以吸入空气量GAK变得比基于发动机输出要求来控制进气门31的气门特性时多的方式变更气门特性。即,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时,执行以使进气门31的开阀期间暂时增大而吸入空气量GAK增大的方式控制气门特性的进气量校正处理。这样,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时,工作气缸的进气门31的开阀期间暂时增大,因此能弥补由于进气向恢复气缸的流入而减少的工作气缸的进气量。因此,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时,在气缸休止模式的执行中进气门31也进行开闭动作的第一气缸#1及第四气缸#4的各气缸的进气的减少被有效地抑制,能抑制第一气缸#1及第四气缸#4的输出转矩的下降。因此,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时,能适当地抑制由于气缸间的进气门31的开阀期间产生重叠而可能会产生的转矩变动。
[0118]而且,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的第三气缸#3及第二气缸#2中,若混合气的燃烧开始,则从该恢复的各气缸也产生输出转矩。因此,电动机用控制装置150通过进行上述步骤S130的判定处理,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的第三气缸#3及第二气缸#2中,在从气缸休止模式的恢复后、首次混合气的燃烧开始之后,结束进气量校正处理的执行。由此在从恢复的第三气缸#3及第二气缸#2也产生输出转矩之后,结束进气量校正处理的执行,从而能够抑制由进气量校正处理的执行结束引起的转矩变动的再次产生。
[0119]而且,上述可变气门机构600构成为多级地变更气门特性的多级可变气门机构。在这样的多级可变气门机构中,与能够连续地变更气门特性的无级可变气门机构不同,无法细微地调整气门特性。因此,在从气缸休止模式的恢复时,在气缸间的进气门31的开阀期间容易产生上述的重叠。因此,进气量校正处理的执行时的气门特性被设定为在可变气门机构600中预先设定的3个气门特性中的1个。即,设定即使在气缸间的进气门31的开阀期间产生重叠的状态下也能够使吸入空气量GAK增大的上述第三开阀期间INCAM3。因此,即使在无法细微地调整气门特性的多级式的可变气门机构600中,通过执行上述进气量校正处理,也能够抑制刚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之后的转矩变动。
[0120]而且,在具备涡轮增压器70的发动机1中,通过在气缸休止模式的执行中进气门31也进行开闭动作的工作气缸(第一气缸#1和/或第四气缸#4)的排压来确保执行气缸休止模式时的增压压力。在此,若因从气缸休止模式的恢复而进气也流入恢复气缸,则向工作气缸流入的进气的量减少向恢复气缸流入的进气的量,因此工作气缸的排压下降而增压压力下降。因此,在具备涡轮增压器70的发动机1中,与不具备涡轮增压器70的发动机相比,向工作气缸的进气减少时的输出转矩的下降量更大,上述的转矩变动也变得显著。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进行上述的进气量校正处理,刚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之后的工作气缸的进气的减少得以抑制。因此,能够抑制以刚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之后的增压压力下降为起因的转矩变动的产生。
[0121]而且,在发动机1中,外部EGR向气缸内回流。在此,若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时向工作气缸(第一气缸#1和/或第四气缸#4)流入的进气的一部分也向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的恢复气缸(第三气缸#3和/或第二气缸#2)流入,则一直以来流入工作气缸内的外部EGR的一部分也流入恢复气缸。因此,向工作气缸流入的外部EGR量变化而该工作气缸的燃烧状态变化,由此也可能会产生转矩变动。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进行上述的进气量校正处理,能抑制刚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之后的工作气缸的进气的减少,因此也能抑制向工作气缸流入的外部EGR量的变化。因此,在从气缸休止模式的恢复时,也能够抑制以向工作气缸流入的外部EGR量的变化为起因的转矩变动的产生。
[0122]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
[0123](1)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时,执行控制气门特性而使进气门31的开阀期间INCAM暂时增大的进气量校正处理。更详细而言,以如下方式执行进气量校正处理: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时,在由于基于从该气缸休止模式的恢复时的发动机输出要求来控制进气门31的气门特性而气缸间的进气门31的开阀期间产生重叠时,以使吸入空气量GAK变得比与基于气缸休止模式中的发动机输出要求来控制气门特性时多的方式控制气门特性。因此,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时,能够适当地抑制由于气缸间的进气门31的开阀期间产生重叠而可能会产生的转矩变动。
[0124](2)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了的气缸中在首次混合气的燃烧开始之后,结束进气量校正处理的执行。因此,能够抑制由进气量校正处理的执行结束引起的转矩变动的再次产生。
[0125](3)在多级式的可变气门机构600中,进气量校正处理的执行时的上述气门特性被设定为预先设定的多个气门特性中的1个。因此,即使是无法细微地调整气门特性的多级式的可变气门机构600,通过执行上述进气量校正处理,也能够抑制刚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之后的转矩变动。
[0126](4)在具备涡轮增压器70的发动机1中,执行上述进气量校正处理。因此,能够抑制以刚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之后的增压压力下降为起因的转矩变动的产生。
[0127](5)在具备使排气的一部分向进气回流的EGR通路450的发动机1中,执行上述进气量校正处理。因此,在刚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之后,能够抑制以向气缸流入的外部EGR量的变化为起因的转矩变动的产生。
[012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变更实施。
[0129].在上述步骤S130中,设为了判定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的全部的气缸中是否发生了混合气的燃烧。此外,也可以设为判定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的一部分的气缸中是否发生了混合气的燃烧。即,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也可以判定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的第二气缸#2及第三气缸#3中的任一方是否发生了混合气的燃烧。在该变形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由进气量校正处理的执行结束引起的转矩变动的再次产生。
[0130].设为了在从气缸休止模式的恢复时,以使全部的气缸的吸入空气量GAK增大的方式控制进气门31的气门特性。此外,也可以设为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时,以使一部分的气缸的吸入空气量GAK增大的方式控制进气门31的气门特性。例如若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则在从气缸休止模式的恢复时,可以是以仅第一气缸#1的吸入空气量GAK增大或者仅第三气缸#3的吸入空气量GAK增大的方式控制进气门31的气门特性。
[013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先前的图9所示,在全部气缸运转模式的执行时,以将进气门31的开阀期间INCAM设定为第二开阀期间INCAM2时所得到的吸入空气量GAE与在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时所得到的吸入空气量GAK大致相同的方式设定了上述第三开阀期间INCAM3的长度。并且,由此在进气量校正处理的执行时,以使从气缸休止模式的恢复中途所得到的吸入空气量GAK接近从气缸休止模式恢复的气缸中开始了燃烧时的吸入空气量GAK的方式控制进气门31的气门特性。然而,也可以将第三开阀期间INCAM3的期间变更为其他的期间。总之,只要在由于基于从气缸休止模式的恢复时的发动机输出要求来控制进气门31的气门特性而气缸间的进气门31的开阀期间产生重叠时,以使吸入空气量GAK变得比基于发动机输出要求来控制气门特性时多的方式控制进气门31的气门特性即可。
[0132].上述的可变气门机构600是逐级地变更气门特性的多级可变式的可变气门机构,但也可以是连续地变更气门特性的无级可变气门机构。例如,通过变更上述可变气门机构600的转换机构500,能够连续地变更气门特性。
[0133]图12示出无级可变气门机构的一例。如该图12所示,连续地变更气门特性的可变气门机构610的驱动部具备电动机240和将电动机240的转速转换成输出轴710的直线运动而输出的转换机构700。控制轴340的前端部与输出轴710的前端部由连结构件400连结。由此,当使电动机240在规定的范围内旋转时,电动机210的旋转运动由转换机构700转换成直线运动,经由输出轴710向控制轴340传递。并且,通过控制轴340沿轴向移动来驱动可变机构部300。电动机240与电动机用控制装置150连接,根据来自该电动机用控制装置150的驱动信号来控制旋转角度,由此来变更设于各气缸的进气门31的气门特性(最大升程量VLA及开阀期间INCAMA)。
[0134]如图13所示,当该可变气门机构610工作时,进气门31的最大升程量VL根据电动机240的旋转角度而在最小值VLmin至最大值VLmax之间无级地变更。
[0135]在具备这样的连续可变式的可变气门机构610的情况下,在先前的图10所示的步骤S120中,也是通过在执行进气量校正处理时,以使进气门31的开阀期间INCAM成为上述第三开阀期间INCAM3的方式,对目标升程量VLp设定第三升程量VL3,由此能够得到上述
(3)以外的效果。
[0136]?在上述可变机构部300对气门特性的变更中,进气门31的最大升程量VL与开阀期间INCAM同步地变化。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定了最大升程量VL的目标值,但也可以通过设定开阀期间INCAM的目标值来控制进气门31的气门特性。
[0137].通过可变气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