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力发动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83999阅读:来源:国知局
12cm,MR = 40 即 F=MRw2可改写为F = 40?2
[0028] 当d = 14cm,MR = 80即F=MRw2可改写为F = 80?2
[0029] 当d = 16cm,MR=136旨阳=MRw2可改写为F=l36?2
[0030] 由此可见,球体直径(d)略有增大,MR则成倍增大。无疑,运是动力发生的又一途 径。故而,球体直径d对离屯、力的影响也是不可小勵,至少也有"少耗多获"的效能。对此,我 称之为动力来源之二,也是诀资3。除此,若没有球易转动及摩擦损耗小的特性,则全盘皆 废。迄今还没有发现替代球的刚体。诸多球径中,哪个效能最高?尚待实践证实。
[0031] 4、增加转体直径D或长度Lk
[0032] 运虽不算诀资,却是增加功率最有效的办法,而且其增加(功率)的途径也多,不可 小勵。
[0033] ①增加转体直径无疑可使力臂L增加,故力矩M可自然增加;
[0034] ②转体直径增加,无疑可使球数(n)增加,故其总力矩必增加;
[0035] ③转体直径增加,其内径线速度V =地n必增加,因而球的角速度也增加。
[0036] 总之,本发明的"【背景技术】"有两个,"动力来源"有3个(或5个)。诀资则跨于其间共 3个。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体,相辅相成,互存互依。缺一不可。但也有"顶梁柱"之别。其中的 《结论》就是"顶梁柱"。
[0037] 若没有经典的《结论》明确为证,谁能相信球的小"CO",竟会变成大的Rco 2呢?虽然 人们很易习惯性接受星火可使汽油爆燃。却不能接受Ru2的存在。其实,同为物体本性的自 然现象,所谓"顶梁柱",就要"顶"住有"证"也不接受。关键要深究《结论》,了解其内涵与真 T巾O
[0038] 毕竟是新生事物,本发明仍在探讨中,未穷其理。 五、
【附图说明】:
[0039] 其中:图1是"组合体"图;图2是"向屯、力变离屯、办'图;图3是巧矩形成'图;图4是 "滚动轴承支撑装置"图。
[0040] 另外,各图中还标有数字1,2,3等,是其相关零部件的编号,而各号代表的零部件 的名称及作用,均已在《说明书》相应文字中有所说明。 六、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 1、理论樹于实际一-源于新事物,新理论。
[0042] 本发明理论之一源于《理论力学》的《结论》,对此,还该"存疑"吗?
[004引据《结论》:
[0044] ①从"转动刚体内任一点的法向加速度(又称向屯、加速度r可知:转动的刚体或球 体,必有向屯、加速度发生。运是不W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固有的本性而"发生"的自然 现象。
[0045] ②从"等于刚体角速度平方乘W该点到转轴的距离"可知:正因球体有角速度《自 转的存在,从而才诱导出及Ru2的存在。
[0046] 总之,只因球转动并具有角速度《自转,故而必有向屯、加速度发生,其表达式总为 RC02。无疑R?2>> CO。运就是新能源的维形一一物质本性使然。
[0047] 任何物质都存在其固有的"本性",运一本性在一定条件下必然要有所作用与功能 的发挥。例如:汽油(爆燃)、水(焰燃一一本性之一)……等等。而著名的"惯性定律"更是起 到对物质"本性"应用的示范。
[004引2、由上述②可知:"因 CO球诱导出CO2W及Rw2的层层加大,是否有违"能量守恒定 淨'?
[0049] ①"定律"管不到别的(或单位不同)物质"本性"的作用与功能的发挥;
[0050] ②要不然,《结论》也违背"定律"了,匪夷所思!
[0051 ] 3、《结论》是本发明权利要求1的"顶梁柱"或"基石"。
[0052] 4、对本发明的实际(操作),则极易理解:主要部件只有转体与众多球体两大件。球 的轴向固定是利用转体的环形槽(如图3)。径向固定则利用滚动轴承及其装置(如图4)。
[0053] 5、本发明理论已被实践所证实一一有"样机"可随时验证。
[0054] 屯、本发明的用途
[0055] 1、拥有本发明的企业至少不用"节能减排"而限产;
[0056] 2、可确保工、农业产品成本降低而增加竞争力;
[0057] 3、由于零碳排放,故而不致加剧气候变暖;
[0058] 4、当本发明普及时,因无须对地下能源发生争端,至少可减轻人类争斗。
【主权项】
1. 一种"理想能源",其特征是以3个诀窍为主体而发生的新能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其动力的特征是以向心加速度为依托,S卩《理论力学》的 《结论》并加以发展而形成的一一诀窍之一。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其动力的特征是由向心力变为离心力后并组成力矩而 形成的--诀寶之二。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其动力的特征是480MR=d4(d为球的直径)一一诀窍之 _? 〇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其动力的特征是由多个球体被转动而发生的角速度ω 所引起的。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其动力的特征是增加转体直径或长度。7. 根据权利要求1及5所述的能源,其动力的特征是众球体被相应的滚动轴承及其装置 所支撑。
【专利摘要】电动机传动转体转动传动多个球体绕球中心作匀高速转动各球体必有向心加速度与向心力发生各向心力沿其作用方向将作用点移到球心即变为离心力通过切点的离心力F与Mg+F相交于球心故可形成合力R任一球的力矩M=RL多个同方向球的力矩相加即为∑Mo(R)同时作用于转体。本发明功率提高途径有:1、增加向心力F=MRω2①增加ω球:可使向心力F大增,②增加MR:可通过式480MR=d4。(d为球的直径)可成倍增加MR。上述两途径,都有“少耗多获”的效能。2、增加转体直径D①增加D,可自然增加力臂L;②增加D,可自然有条件增加球数;③增加D,可自然增加线速度V=πDn,乃至球的角速度ω。上述5途径,都可提高其功率。
【IPC分类】F03G7/00
【公开号】CN105443334
【申请号】CN201510762506
【发明人】陈苏菁
【申请人】陈维理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