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间带风机登靠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823208阅读:来源:国知局
套12和第二旋转套22内。这样旋转轴4通过端帽41和销钉5共同的限制作用不会从第一旋转套12和/或第二旋转套22中脱落出来,保证了登靠支架2和支撑部件I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0041]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21与连接轴4之间的连接结构,也可以不包括第一旋转套12,连接轴4直接与第一支撑杆11固定连接,例如将连接轴4与第一支撑杆11焊接在一起,在第二支撑杆2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套22,第二旋转套22套装在连接轴4上,并能够相对于连接轴4旋转。这样第二旋转套22相对于连接轴4旋转进而通过第二支撑杆21带动登靠支架2相对于支撑部件I转动。
[0042]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潮间带风机登靠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登靠支架2上的第三支撑杆23,第三支撑杆23斜向上伸出,第三支撑杆23在登靠支架2相对于支撑部件I向上旋转预定角度后抵接在风机基础粧上,用以限制登靠支架2的旋转角度。由于登靠支架2在浮体3的支撑下能随着浮体3漂浮高度的变化绕旋转轴4做相对于支撑部件I的旋转,而浮体3漂浮高度变化与水面的高度变化相关,通过第三支撑杆23与风机基础粧的抵接作用,能够对登靠支架2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避免出现水平面过高,引起登靠支架2的旋转角度过大,造成登靠支架2的倾斜程度过大的现象发生,将登靠支架2的倾斜度限制在一个能够适于人行走的范围,且不形成运维船暗礁。其中,第三支撑杆23与登靠支架2之间形成夹角,这样能够使第三支撑杆23对登靠支架2形成较大的支撑力,进而对登靠支架2的位置限制效果更加可靠。
[0043]较优地,第三支撑杆23的端头固定安装有缓冲部件24,缓冲部件24可以是橡胶块,但并不仅限于此,缓冲部件24固定安装在第三支撑杆23的端头,第三支撑杆23通过缓冲部件24抵接在风机基础粧上。通过缓冲部件24的缓冲作用,能够避免第三支撑杆23对风机基础粧造成损伤。
[0044]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登靠支架2包括:踏板25和框架26,踏板25固定安装在框架26上,框架26与支撑部件I可转动连接。踏板25固定安装在框架26上,并通过框架26和支撑部件I可活动连接,维修人员可以通过踩踏踏板25在登靠支架2上走动。其中框架26可采用圆管或方管制作,踏板25固定安装在框架26上能够使踏板25的安装更加牢固可靠,避免出现海水将踏板25冲掉的现象发生,同时还能够增强踏板25的强度,避免出现变形。
[0045]较优地,如图4所示,登靠支架2还包括:加强筋27,加强筋27固定连接在框架26上,并支撑踏板25。其中加强筋27可采用圆管或方管制作,这样能够使踏板25的强度变得更大,更有效地防止了踏板25的变形。
[0046]较优地,如图6所示,踏板25上设置有多个漏水通孔251和多个凸起部252。在踏板25上设置多个漏水通孔251能够在退潮时及时将踏板25上面的水排除,从而减小踏板25在浮体3的支撑作用下浮出水面的阻力,使踏板25及时浮出。在踏板25上设置多个凸起部252,维修人员脚踩踏在凸起部252而不是踏板25的板面上,这样能够防止维修人员的鞋被浸湿,保证鞋的绝缘性,同时凸起部252还能起到防滑的作用,提高了安全性。
[0047]以上实施例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使维修人员在海上风电场退潮后登陆风机,从而延长维修人员在海上的课作业时间的优点。
[0048]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潮间带风机登靠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撑部件(I)、登靠支架(2)和浮体(3),所述支撑部件(I)与风机基础粧固定连接,所述登靠支架(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件(I)可转动连接,所述浮体(3)设置于所述登靠支架(2)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间带风机登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体(3)设置在所述登靠支架(2)另一端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间带风机登靠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轴(4); 所述支撑部件(I)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撑杆(11)和第一旋转套(12),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与所述风机基础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套(12)套装在所述连接轴(4)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轴(4)旋转; 所述登靠支架(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1),所述连接轴(4)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潮间带风机登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杆(21)与所述登靠支架(2)之间形成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潮间带风机登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杆(2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套(22); 所述第二旋转套(22)套装在所述连接轴(4)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轴(4)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潮间带风机登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轴(4)的一端设置有端帽(41),另一端设置有定位销孔(42),销钉(5)穿过所述定位销孔(42)并与所述端帽(41)共同将所述连接轴(4)限制在所述第一旋转套(12)和所述第二旋转套(2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间带风机登靠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轴(4); 所述支撑部件(I)包括第一支撑杆(11),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一端与所述风机基础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轴(4)连接; 所述登靠支架(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1),所述第二支撑杆(2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套(22),所述第二旋转套(22)套装在所述连接轴(4)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轴⑷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潮间带风机登靠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登靠支架(2)上的第三支撑杆(23),所述第三支撑杆(23)倾斜向上伸出,所述第三支撑杆(23)在所述登靠支架(2)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I)向上旋转预定角度后抵接在所述风机基础粧上,用以限制所述登靠支架(2)的旋转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潮间带风机登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支撑杆(23)与所述登靠支架(2)之间形成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潮间带风机登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支撑杆(23)的端头固定安装有缓冲部件(24),所述第三支撑杆(23)通过所述缓冲部件(24)抵接在所述风机基础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间带风机登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登靠支架(2)包括:踏板(25)和框架(26),所述踏板(25)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26)上,所述框架(26)与所述支撑部件(I)可转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潮间带风机登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踏板(25)上设置有多个漏水通孔(251)。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潮间带风机登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踏板(25)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252)。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潮间带风机登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登靠支架(2)还包括:加强筋(27); 所述加强筋(27)固定连接在所述框架(26)上,并支撑所述踏板(2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潮间带风机登靠装置,包括:支撑部件、登靠支架和浮体,支撑部件与风机基础桩固定连接,登靠支架的一端与支撑部件可转动连接,浮体设置于登靠支架的下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使维修人员在海上风电场退潮后登陆风机,从而延长维修人员在海上的课作业时间的优点。
【IPC分类】F03D11-04
【公开号】CN204532718
【申请号】CN201520198175
【发明人】张康
【申请人】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