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隧道风能的发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63612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利用隧道风能的发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隧道风能进行发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些年来,中国动车、高铁发展迅速,铁路覆盖率、通车率大幅提高。但由于我国地形较为复杂,很多线路都设计有多条隧道,隧道附近的风能十分可观,不仅有在建造隧道时为保证通风情况的自然风,还有火车在通过隧道时产生的强烈活塞风,但这些风能却一直没有被利用起来。隧道自然风的大小除了自然条件外,一般还要通过优化设计参数予以保障,主要参数包括隧道出口和入口的高度差H、隧道长度L隧道的水力直径D等,通常可以保证隧道自然风大于5m/s。活塞风是列车高速通过隧道时,由于空气动力学因素产生的,风速大小与列车长度It、列车阻力系数N、列车速度ντ、隧道内自然风速^等有关。对于速度V1^ 200km/h的列车,其产生的活塞风通常可以达到10m/S以上。由于隧道通常都是双向通行的,活塞风另一个特点是方向变化无常。由此可见铁路隧道风能除了具有相当的利用价值外,还存在着风速变化大的特点。
[0003]目前风力发电机系统中,负责风能转换机械能的风力机,根据风力机轴与风向的关系,分为垂直轴风力机和水平轴风力机。垂直轴风力机的特点是风力机轴与风向垂直,通常垂直安装就可以用于不同方向风力发电,不需要严格的方向要求,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风向变化比较大的场合。垂直轴风力机又分为H型、S型、Φ型,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S型风力机起动性能好但起动转矩大转速低,属于低风速启动的风力机,通常风速大于3m/s就可以启动运转,但转换效率不理想;H型风力机风剪作用小发电效率高但起动性能差,属于高风速启动的风力机,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可以适用于风速大于1m/s的发电系统。水平轴风力机需要安装时风力机轴与方向平行,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通常需要配置风向跟踪调节装置,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不适合用于隧道风力的发电系统。
[0004]据检索,现有公开号为CN2758515的一种组合式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涉及一种组合式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了一般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起动性能差的问题,将S型风力机与垂直轴风力机进行组合,创造出一种组合式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该专利只是单纯的将H型风力机与S型风力机结合,降低了起动风速,但高风速时S型风力机达不到最大的发电效率,风能利用率不高。
[0005]又有公开号为CN103174584A的新型自起动式Darrieus-Savonius组合式垂直轴风力机,包括S型风力机、超越离合器、发电机、D型风力机和若干立杆。其公开的技术方案主要缺点是:在低风速时靠S型风力机带动D型风力起动,这样在低风速下强制起动D型风力机不但不会对发电量带来帮助,而且由于S型风力机带动D型风力机一起转动,增加了系统阻力和损耗,影响了此时S型风力机的发电效率,致使低风速发电效率低下,而低风速的情况在隧道风能应用场合在时间上所占比例较大。而且当S型风力机带动D型风力机起动后,超越离合器使S型风力机对发电机的作用中断,不参与发电工作,降低了风能利用率。【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利用隧道风能的发电装置,采用低速风力机和高速风力机组合发电,提高发电效率。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隧道风能的发电装置,包括第一风力机、第二风力机和发电机,所述第一风力机与第二风力机同轴安装,其间通过超越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一风力机轴穿过超越离合器内环与发电机主轴连接固定,所述第一风力机轴与超越离合器内环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风力机带动超越离合器外环转动,并通过超越离合器带动发电机主轴转动,所述超越离合器在低风速时内环与外环处于脱离状态,在高风速时内环与外环处于联动状态,所述第一风力机为低风速启动的风力机,所述第二风力机为高风速启动的风力机。
[0008]具体的,所述超越离合器为楔形超越离合器。
[0009]具体的,所述第一风力机为S型风力机。
[0010]进一步的,所述S型风力机风轮上安装有5片叶片。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叶片为135°的圆弧形叶片。
[0012]具体的,所述第二风力机为H型风力机。
[0013]进一步的,所述H型风力机风轮上安装有5片叶片。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电能储存系统,所述电能储存系统与发电机连接。
[0015]具体的,所述电能储存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器、直流升压模块、蓄电池和/或超级电容器。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发电装置非常适合隧道风能的特殊场合,充分利用隧道风能进行发电,特别是提高了多数时间的低风速隧道自然风发电效率,并且充分利用了列车通过是产生的高速活塞风进行高效率发电。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超越离合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S型风力机叶片布局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H型风力机叶片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电能储存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3]本实用新型利用隧道风能的发电装,包括第一风力机、第二风力机和发电机。第一风力机和第二风力机同轴安装,其间通过超越离合器连接。第一风力机轴穿过超越离合器内环与发电机主轴连接固定,第一风力机轴与超越离合器内环同步转动。第二风力机带动超越离合器外环转动,并通过超越离合器带动发电机主轴转动。超越离合器在低风速时内环与外环处于脱离状态,在高风速时内环与外环处于联动状态。第一风力机为低风速启动的风力机,所述第二风力机为高风速启动的风力机。本实用新型在无列车通过时,可以利用隧道的自然风进行发电。由于此时风速较低,高风速启动的第二风力机机达不到起动风速无法转动,但自然风可以带动起动风速较小的第一风力机起动发电。有列车通过时,利用列车高速通过时产生的较大风力,带动起动风速大,风能利用率高的第二风力机转动,并通过与风力机叶片支架连接的轴套,使超越离合器外环高速转动,带动此时正在低速转动的与超越离合器内环相连的主轴,实现高风速下的高效率发电。通过合理选择第一风力机和第二风力机的叶片数量和结构,可以在高风速下降低发电机系统的阻力和动力损耗。
[0024]本实用新型发电机主轴旋转时,产生三相交流电,输入电能储存系统存储起来,并通过供电端口与用电设备连接。电能储存系统由整流器、直流升压模块、蓄电池和/或超级电容器构成。
[0025]实施例
[0026]本例利用隧道风能的发电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风力机1、第二风力机6和发电机7。第一风力机I采用S型风力机,第二风力机6为H型风力机。S型风力机和H型风力机同轴安装,其间通过楔形超越离合器3相连。S型风力机轴穿过楔形超越离合器3内环与发电机7主轴2连接固定,如图2所示,该主轴2也是S型风力机轴。发电机7通过连接件8安装在底座9上,并固定在底板10上。本例发电装置考虑到H型风力机的纵向长度比较大,采用了两个楔形超越离合器,其内环套装在S型风力机轴上,外环则分别与H型风力机的两个叶片支架连接。
[0027]本例S型风力机由上底板la、下底板Ib和中间的圆弧叶片Ic组成,五个135度的圆弧叶片Ic以上底板Ia和下底板Ib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每个圆弧相距72度,如图3所示。下底板Ib的圆心处与主轴2的上端面相连,主轴2与两个楔形超越离合器3a、3b的内环固定,两个楔形超越离合器3a、3b锁定方向一致。楔形超越离合器3a、3b的外环与轴套4的上下内表面固定,轴套4的上端面与H型风力机叶片支架5a相连,下端面与H型风力机叶片支架5b相连,H型风力机叶片支架如图4所示。五个H型风力机叶片6a、6b、6c、6d、6e安装在两个叶片支架5a、5b上。主轴2下端连接发电机7。本例电能储存系统位于与发电机相连的连接件8上方及与连接件8下方相连的底座9与底板10内。
[0028]电能储存系统与发电机7输出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器11分别连接指示灯12、发电检测接口 13以及LM2596直流升压模块14。在LM2596直流升压模块14电压输出端口连接12V蓄电池15,12V蓄电池15的输出端口连接电源输出接口 16。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也可以换成超级电容器,用于电能储存。
【主权项】
1.利用隧道风能的发电装置,包括第一风力机、第二风力机和发电机,所述第一风力机与第二风力机同轴安装,其间通过超越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一风力机轴穿过超越离合器内环与发电机主轴连接固定,所述第一风力机轴与超越离合器内环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风力机带动超越离合器外环转动,并通过超越离合器带动发电机主轴转动,所述超越离合器在低风速时内环与外环处于脱离状态,在高风速时内环与外环处于联动状态,所述第一风力机为低风速启动的风力机,所述第二风力机为高风速启动的风力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隧道风能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越离合器为楔形超越离合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隧道风能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力机为S型风力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隧道风能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风力机风轮上安装有5片叶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隧道风能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135°的圆弧形叶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隧道风能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力机为H型风力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隧道风能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风力机风轮上安装有5片叶片。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隧道风能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能储存系统,所述电能储存系统与发电机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隧道风能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储存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器、直流升压模块、蓄电池和/或超级电容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隧道风能的发电装置,包括第一风力机、第二风力机和发电机,所述第一风力机与第二风力机同轴安装,其间通过超越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一风力机轴穿过超越离合器内环与发电机主轴连接固定,所述第一风力机轴与超越离合器内环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风力机带动超越离合器外环转动,并通过超越离合器带动发电机主轴转动,所述超越离合器在低风速时内环与外环处于脱离状态,在高风速时内环与外环处于联动状态,所述第一风力机为低风速启动的风力机,所述第二风力机为高风速启动的风力机。本实用新型采用低速风力机和高速风力机组合发电,提高了发电效率。
【IPC分类】F03D9/02, F03D3/06, F03D11/00, F03D3/02
【公开号】CN204716464
【申请号】CN201520342011
【发明人】张祖涛, 张兴田, 王庆昕, 肖炼, 何满江, 郭昊, 徐欣, 孙雪峰, 潘宏烨
【申请人】西南交通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