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风动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335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隧道风动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特别是隧道风动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铁隧道、铁道隧道、桥梁路道上行使的车辆速度快,产生的风力较强。如何利 用车行产生的较强的无用风力发电呢?风力发电技术已成熟,大大小小的风力发电机已使 用,但现有的风力发电机大都靠涡轮(俗称风扇)驱动,叶片尺寸大,在隧道中安装存在严 重的妨碍和安全问题。这是迄今几乎没有隧道风动发电装置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利用隧道中车行产生的无用风力发电,回收能量,设计了一种隧道风 动发电装置。利用车行产生的无用风力发电,可供照明、信号灯使用,甚至能补给暖通设备 使用和作别用。本发明按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所述隧道风动发电装置由若干单元沿路长方向拼接构成,所述每一单元的组成 是靠近隧道的左壁面、右壁面、顶面、地面各沿路长方向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两个转筒,在这 两个转筒外圆缠绕传动带,传动带上设置若干风兜;所述两个转筒轴联接传动轮,隧道顶面 上的转筒轴联接的传动轮与左壁面、右壁面及地面上的转筒轴联接的传动轮啮合传动到发 电机,或者所述靠近左壁面的沿路长方向的两个转筒至少有一个联接发电机,或者所述靠 近右壁面的沿路长方向的两个转筒至少有一个联接发电机,或者所述靠近地面的沿路长方 向两个转筒至少有一个联接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均固定在隧道的地面;在各传送带与车之 间设置保护网,保护网不妨碍车行。所述隧道风动发电装置能利用车辆在隧道中行使产生 的风力或自然风力发电。所述每一单元的第一种组成是如图1至图3示,大箭头及画叉圆圈表示车行方向(本说明书所有附图中大箭头 及画叉圆圈均表示车行方向);板21固定在隧道顶面,挂板12与挂板20沿水平方向间隔 适当的距离垂直联接在板21的底面,传动轮13安装在与转筒17联接的右轴14,传动轮19 安装在与转筒17联接的左轴18,右轴14伸到传动轮13外的端部用轴承(图中未画)安 装于挂板12,左轴18伸到传动轮19外的端部用轴承(图中未画)安装于挂板20,且使转 筒17处于两路轨1或车3的正上方,沿路长方向与转筒17间隔一段距离按前述再设置一 个转筒17、一个传动轮13、一个传动轮19,传动带16缠绕在沿路长方向间隔一段距离的两 个转筒17的外圆,传动带16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15,且传动带16转到靠近车3的一侧时, 使风兜15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置隔离板38,以防止相邻的所述 单元之间相邻的风兜15运动产生的相互风阻。支板22沿水平方向垂直固定在隧道的左壁面,传动轮23安装在与转筒27联接的 上轴24,且使传动轮23与传动轮19啮合传动,上轴24伸到传动轮23上方的端部用轴承(图中未画)安装于支板22,转筒27的下端中心与发电机29的转子轴28联接,发电机29 垂直固定在隧道地基;沿路长方向与转筒27间隔一段距离按前述再设置一个转筒27、一个 传动轮23、一台发电机29或转筒27的支座(图中未画),所述支座垂直固定在隧道地基, 这个转筒27用轴(图中未画)和轴承(图中未画)安装在所述支座上;传动带26缠绕在 沿路长方向间隔一段距离的两个转筒27的外圆,传动带26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25,且传动 带26转到靠近车3的一侧时,使风兜25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置 隔离板40,以防止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相邻的风兜25运动产生的相互风阻。支板10沿水平方向垂直固定在隧道的右壁面,传动轮9安装在与转筒8联接的上 轴11,且使传动轮9与传动轮13啮合传动,上轴11伸到传动轮9上方的端部用轴承(图 中未画)安装于支板10,转筒8的下端中心与发电机4的转子轴5联接,发电机4垂直固 定在隧道地基;沿路长方向与转筒8间隔一段距离按前述再设置一个转筒8、一个传动轮9、 一台发电机4或转筒8的支座(图中未画),所述支座垂直固定在隧道地基,这个转筒8用 轴(图中未画)和轴承(图中未画)安装在所述支座上;传动带7缠绕在沿路长方向间隔 一段距离的两个转筒8的外圆,传动带7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6,且使传动带7转到靠近车 3的一侧时,使风兜6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置隔离板41,以防止 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相邻的风兜6运动产生的相互风阻。
立板31与立板36沿水平方向间隔适当的距离垂直固定在隧道地基,且使立板31 与立板36处于两路轨1、两车轮2之间 ’转子35、定子34、轴承32构成外转子式发电机,定 子34的轴与立板31和立板36垂直固定;沿路长方向与所述外转子式发电机间隔一段距离 按前述再设置立板31与立板36及一台所述外转子式发电机或转筒(图中未画),所述转 筒的轴(图中未画)用轴承(图中未画)安装在立板31和立板36上;传动带39缠绕在所 述这两台外转子式发电机的转子35的外圆或一台所述外转子式发电机的转子35的外圆和 所述转筒的外圆,传动带39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33,且传动带39转到靠近车3的一侧时, 使风兜33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置隔离板37,以防止相邻的所述 单元之间相邻的风兜33运动产生的相互风阻;或者如图4图5示,机座43与立板49沿水 平方向间隔适当的距离垂直固定在隧道地基,且使机座43与立板49处于两路轨1、两车轮 2之间;发电机42固定在机座43上,转筒45的左端中心与发电机42的转子轴44联接,在 转筒45的右端中心联接轴48,轴48用轴承(图中未画)安装于立板49,沿路长方向与发 电机42间隔一段距离按前述再设置一台发电机42及一个转筒45或只一个转筒45,这个转 筒45的左端中心联接一根轴(图中未画),这根轴用轴承(图中未画)安装在垂直固定于 隧道地基的靠近左边路轨1内侧的立板(图中未画);传动带46缠绕在这两转筒45的外 圆,传动带46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47,且传动带46转到靠近车3的底面的一侧时,使风兜 47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置隔离板37,以防止相邻的所述单元之 间相邻的风兜47运动产生的相互风阻。在靠近风兜25、风兜15、风兜6的与车3侧面之间设置倒U形保护网30,保护网30 底端固定于两路轨1外侧的隧道地基,保护网30不与风兜25、风兜15、风兜6、车3接触。在靠近风兜33的外侧与车3底部之间设置倒U形保护网33’,保护网33’底端固 定于两路轨1内侧的隧道地基,保护网33’不与风兜33、车3底部接触。所述每一单元的第一种组成结构最适用于已投入使用的隧道。
所述每一单元的第二种组成是如图6图7示,转筒17’、传动带16’、转筒27’的上端、转筒8,的上端安装方法与第一种组成相应的转筒17、传动带16、转筒27的上端、转筒8的上端安装方法相同。在转 筒27,的下端面中心联接轴24’,轴24,穿过安装在支板22,上的轴承(图中未画)并与 该轴承过盈配合,支板22’的左端沿水平方向垂直固定在隧道的左壁面,传动轮23’安装在 轴24’的下端部;在转筒8’的下端面中心联接轴11’,轴11’穿过安装在支板10’上的轴承 (图中未画)并与该轴承过盈配合,支板10’的右端沿水平方向垂直固定在隧道的右壁面, 传动轮9’安装在轴11’的下端部 ’转子56、轴承54、轴承58、定子57构成另一种外转子式 发电机,转子56的左右两头分别穿过打在路轨1’下面的基础的圆洞52和圆洞61,分别在 转子56的左右端安装传动轮51和传动轮62,传动轮51、传动轮62分别与传动轮23’、传 动轮9’啮合传动;定子57的轴53、轴59穿过转子56的中孔分别固定于设置在两路轨1’ 外侧隧道地基上的支柱50、支柱60 ;沿路长方向再设置一组前述的,或者如图8示,在这组 中所述的另一种外转子式发电机位置设置转筒56’,转筒56’的轴53’、轴59’分别穿过打 在路轨1’下面的基础的圆洞52’和圆洞61’,分别在轴53’、轴59’上安装传动轮51’和传 动轮62’,传动轮51’、传动轮62’分别与传动轮23’、传动轮9’啮合传动,轴53’的左端、 轴59’的右端用轴承(图中未画)分别安装在支柱50’、支柱60’,支柱50’、支柱60’分别 固定于两路轨1’外侧隧道地基上,或者如图9示,在这组中外转子式发电机位置设置转筒 56,,转筒56,的轴53,、轴59,分别穿过打在路轨1,下面的基础的圆洞52,和圆洞61,,轴 53’的左端、轴59’的右端用轴承(图中未画)分别安装在支柱50’、支柱60’,支柱50、支 柱60’分别固定于两路轨1’外侧隧道地基上,同时转筒27,的轴24’、转筒8’的轴11’均 缩短后分别用轴承(图中未画)安装于支板22’、支板10’;传动带55缠绕在这两台所述的 另一种外转子式发电机转子56的外圆或者缠绕在一台所述的另一种外转子式发电机转子 56的外圆和转筒56’的外圆,传动带55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63,且传动带55转到靠近车 3底面的一侧时,使风兜63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置隔离板37’, 以防止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相邻的风兜63运动产生的相互风阻。所述每一单元的第三种组成是如图10至图12示,转筒17”、传动带16”、转筒27”的上端、转筒8”的上端安装方 法与第一种组成相应的转筒17、传动带16、转筒27的上端、转筒8的上端安装方法相同。在 转筒27”的下端面中心联接轴64,轴64穿过安装在支板65上的轴承(图中未画)并与该 轴承过盈配合,支板65处于支板22的正下方,支板65的左端沿水平方向垂直固定在隧道 的左壁,传动轮66安装在轴64的下端部;在转筒8”的下端面中心联接轴81,轴81穿过安 装在支板80上的轴承(图中未画)并与该轴承过盈配合,支板80处于支板10的正下方, 支板80的右端沿水平方向垂直固定在隧道的右壁,传动轮79安装在轴81的下端部;转筒 72的轴69的左右端分别穿过打在路轨1”下面的基础的圆洞70和圆洞78,分别在轴69的 左右端安装传动轮67和传动轮77,传动轮67、传动轮77分别与传动轮66、传动轮79啮合 传动,轴69的左端用轴承(图中未画)安装于支柱68,轴69的右端穿过支柱73,并用轴承 (图中未画)与支柱73安装,支柱68、支柱73分别固定于两路轨1”外侧隧道地基上,发电 机76的轴75与轴69的右端联接,发电机76固定于1”右侧隧道地基上;沿路长方向再设 置一组前述的,或者如图12左边所示,在这组中只设置另一个转筒72(如图12示,图中左边没有虚线圆76,就表示无电机76),或者如图13示,设置的另一个转筒72的轴69的左右端分别穿过打在路轨1”下面的基础的的另一个圆洞70和的另一个圆洞78,轴69的左端用 轴承(图中未画)安装于另一个支柱68,轴69的右端用轴承(图中未画)安装于另一个支 柱73,支柱68、支柱73分别固定于两路轨1”外侧隧道地基上,同时转筒27”的轴64、转筒 8”的轴81分别用轴承(图中未画)安装于支板65、支板80 ;传动带71缠绕在两个转筒72 的外圆,传动带71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82,且传动带71转到靠近车3底面的一侧时,使风 兜82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置隔离板37”,以防止相邻的所述单 元之间相邻的风兜82运动产生的相互风阻。所述隧道风动发电装置可以只安装所述两路轨之间的部分及与这部分相联接的 所述两路轨外的所述发电机。当自然风或车行产生的风吹向所述传动带上的风兜时,所有风兜受风力的合力使 传动带运动,传动带带动支撑它的转筒转动,转筒直接带转与其所联接的所述发电机发电, 或者转筒通过与其联接的传动轮将动力传递给发电机或与发电机联接的其它传动轮,这个 传动轮带转发电机发电,发出的电经处理后存入蓄电池或直接使用。本发明有益的效果1、所述隧道风动发电装置结构简单、占空间小、造价低、易安装、效率高、环保。2、车在隧道中运行的速度较恒定,所以所述隧道风动发电装置发出的电力较稳 定,易处理,能大大简化电力电子设备,降低其成本。能利用车行产生的无用风力发电,若供 照明、信号灯使用,不但节省靠消耗物质发出的电力,而且节省许多输电设备和电缆。3、城市地铁隧道中地铁列车运行时间长,一趟列车与下趟列车间隔时间短(约5 分钟),若在城市地铁隧道中安装所述隧道风动发电装置,其利用率高,发电量可观。现在采 用LED节能灯,只需少量的电能,估计隧道风动发电装置发出的电足够供给甚至能供给暖 通设备。4、所述隧道风动发电装置能回收车行浪费的部分可观的能量,所以若车在安装了 所述隧道风动发电装置的隧道中行使,该车相当于节能明显的节能车。


图1为所述隧道风动发电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所述隧道风动发电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C-C剖视图;图6为所述隧道风动发电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D-D剖视图;图8为图7的E-E剖视图;图9为图7的Ε’ -E,剖视图;图10为所述隧道风动发电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F-F剖视图;图12为图10的F,-F,剖视图13为图12的G-G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示,大箭头及画叉圆圈表示车行方向(本说明书所有附图 中大箭头及画叉圆圈均表示车行方向);板21固定在隧道顶面,挂板12与挂板20沿水平方 向间隔适当的距离垂直联接在板21的底面,传动轮13安装在与转筒17联接的右轴14,传 动轮19安装在与转筒17联接的左轴18,右轴14伸到传动轮13外的端部用轴承(图中未 画)安装于挂板12,左轴18伸到传动轮19外的端部用轴承(图中未画)安装于挂板20, 且使转筒17处于两路轨1或车3的正上方,沿路长方向与转筒17间隔一段距离按前述再 设置一个转筒17、一个传动轮13、一个传动轮19,传动带16缠绕在沿路长方向间隔一段距 离的两个转筒17的外圆,传动带16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15,且传动带16转到靠近车3的 一侧时,使风兜15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置隔离板38,以防止相 邻的所述单元之间相邻的风兜15运动产生的相互风阻。支板22沿水平方向垂直固定在隧道的左壁面,传动轮23安装在与转筒27联接的 上轴24,且使传动轮23与传动轮19啮合传动,上轴24伸到传动轮23上方的端部用轴承 (图中未画)安装于支板22,转筒27的下端中心与发电机29的转子轴28联接,发电机29 垂直固定在隧道地基;沿路长方向与转筒27间隔一段距离按前述再设置一个转筒27、一个 传动轮23、一台发电机29或转筒27的支座(图中未画),所述支座垂直固定在隧道地基, 这个转筒27用轴(图中未画)和轴承(图中未画)安装在所述支座上;传动带26缠绕在 沿路长方向间隔一段距离的两个转筒27的外圆,传动带26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25,且传动 带26转到靠近车3的一侧时,使风兜25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置 隔离板40,以防止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相邻的风兜25运动产生的相互风阻。支板10沿水平方向垂直固定在隧道的右壁面,传动轮9安装在与转筒8联接的上 轴11,且使传动轮9与传动轮13啮合传动,上轴11伸到传动轮9上方的端部用轴承(图 中未画)安装于支板10,转筒8的下端中心与发电机4的转子轴5联接,发电机4垂直固 定在隧道地基;沿路长方向与转筒8间隔一段距离按前述再设置一个转筒8、一个传动轮9、 一台发电机4或转筒8的支座(图中未画),所述支座垂直固定在隧道地基,这个转筒8用 轴(图中未画)和轴承(图中未画)安装在所述支座上;传动带7缠绕在沿路长方向间隔 一段距离的两个转筒8的外圆,传动带7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6,且使传动带7转到靠近车 3的一侧时,使风兜6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置隔离板41,以防止 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相邻的风兜6运动产生的相互风阻。立板31与立板36沿水平方向间隔适当的距离垂直固定在隧道地基,且使立板31 与立板36处于两路轨1、两车轮2之间 ’转子35、定子34、轴承32构成外转子式发电机,定 子34的轴与立板31和立板36垂直固定;沿路长方向与所述外转子式发电机间隔一段距离 按前述再设置立板31与立板36及一台所述外转子式发电机或转筒(图中未画),所述转 筒的轴(图中未画)用轴承(图中未画)安装在立板31和立板36上;传动带39缠绕在所 述这两台外转子式发电机的转子35的外圆或一台所述外转子式发电机的转子35的外圆和 所述转筒的外圆,传动带39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33,且传动带39转到靠近车3的一侧时, 使风兜33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置隔离板37,以防止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相邻的风兜33运动产生的相互风阻;或者如图4图5示,机座43与立板49沿水 平方向间隔适当的距离垂直固定在隧道地基,且使机座43与立板49处于两路轨1、两车轮 2之间;发电机42固定在机座43上,转筒45的左端中心与发电机42的转子轴44联接,在 转筒45的右端中心联接轴48,轴48用轴承(图中未画)安装于立板49,沿路长方向与发 电机42间隔一段距离按前述再设置一台发电机42及一个转筒45或只一个转筒45,这个转 筒45的左端中心联接一根轴(图中未画),这根轴用轴承(图中未画)安装在垂直固定于 隧道地基的靠近左边路轨1内侧的立板(图中未画);传动带46缠绕在这两转筒45的外 圆,传动带46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47,且传动带46转到靠近车3的底面的一侧时,使风兜 47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置隔离板37,以防止相邻的所述单元之 间相邻的风兜47运动产生的相互风阻。在靠近风兜25、风兜15、风兜6的与车3侧面之间设置倒U形保护网30,保护网30 底端固定于两路轨1外侧的隧道地基,保护网30不与风兜25、风兜15、风兜6、车3接触。
在靠近风兜33的外侧与车3底部之间设置倒U形保护网33’,保护网33’底端固 定于两路轨1内侧的隧道地基,保护网33’不与风兜33、车3底部接触。实施例2 如图6图7示,转筒17’、传动带16’、转筒27’的上端、转筒8,的上端 安装方法与第一种组成相应的转筒17、传动带16、转筒27的上端、转筒8的上端安装方法 相同。在转筒27’的下端面中心联接轴24’,轴24’穿过安装在支板22’上的轴承(图中 未画)并与该轴承过盈配合,支板22’的左端沿水平方向垂直固定在隧道的左壁面,传动轮 23’安装在轴24’的下端部;在转筒8’的下端面中心联接轴11’,轴11’穿过安装在支板 10’上的轴承(图中未画)并与该轴承过盈配合,支板10’的右端沿水平方向垂直固定在隧 道的右壁面,传动轮9’安装在轴11’的下端部;转子56、轴承54、轴承58、定子57构成另 一种外转子式发电机,转子56的左右两头分别穿过打在路轨1’下面的基础的圆洞52和圆 洞61,分别在转子56的左右端安装传动轮51和传动轮62,传动轮51、传动轮62分别与传 动轮23’、传动轮9’啮合传动;定子57的轴53、轴59穿过转子56的中孔分别固定于设置 在两路轨1’外侧隧道地基上的支柱50、支柱60 ;沿路长方向再设置一组前述的,或者如图 8示,在这组中所述的另一种外转子式发电机位置设置转筒56’,转筒56,的轴53’、轴59, 分别穿过打在路轨1’下面的基础的圆洞52’和圆洞61’,分别在轴53’、轴59’上安装传动 轮51’和传动轮62’,传动轮51’、传动轮62’分别与传动轮23’、传动轮9’啮合传动,轴53’ 的左端、轴59’的右端用轴承(图中未画)分别安装在支柱50’、支柱60’,支柱50’、支柱 60’分别固定于两路轨1’外侧隧道地基上,或者如图9示,在这组中外转子式发电机位置设 置转筒56’,转筒56’的轴53’、轴59’分别穿过打在路轨1’下面的基础的圆洞52’和圆洞 61’,轴53’的左端、轴59’的右端用轴承(图中未画)分别安装在支柱50’、支柱60’,支柱 50’、支柱60’分别固定于两路轨1’外侧隧道地基上,同时转筒27,的轴24’、转筒8’的轴 11’均缩短后分别用轴承(图中未画)安装于支板22’、支板10’ ;传动带55缠绕在这两台 所述的另一种外转子式发电机转子56的外圆或者缠绕在一台所述的另一种外转子式发电 机转子56的外圆和转筒56’的外圆,传动带55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63,且传动带55转到 靠近车3底面的一侧时,使风兜63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置隔离 板37’,以防止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相邻的风兜63运动产生的相互风阻。实施例3:如图10至图12示,转筒17”、传动带16”、转筒27”的上端、转筒8”的上端安装方法与第一种组成相应的转筒17、传动带16、转筒27的上端、转筒8的上端安装方 法相同。在转筒27”的下端面中心联接轴64,轴64穿过安装在支板65上的轴承(图中未 画)并与该轴承过盈配合,支板65处于支板22的正下方,支板65的左端沿水平方向垂直 固定在隧道的左壁,传动轮66安装在轴64的下端部;在转筒8”的下端面中心联接轴81, 轴81穿过安装在支板80上的轴承(图中未画)并与该轴承过盈配合,支板80处于支板10 的正下方,支板80的右端沿水平方向垂直固定在隧道的右壁,传动轮79安装在轴81的下 端部;转筒72的轴69的左右端分别穿过打在路轨1”下面的基础的圆洞70和圆洞78,分 别在轴69的左右端安装传动轮67和传动轮77,传动轮67、传动轮77分别与传动轮66、传 动轮79啮合传动,轴69的左端用轴承(图中未画)安装于支柱68,轴69的右端穿过支柱 73,并用轴承(图中未画)与支柱73安装,支柱68、支柱73分别固定于两路轨1”外侧隧道 地基上,发电机76的轴75与轴69的右端联接,发电机76固定于1”右侧隧道地基上;沿路 长方向再设置一组前述的,或者如图12左边所示,在这组中只设置另一个转筒72(如图12 示,图中左边没有虚线圆76,就表示无电机76),或者如图13示,设置的另一个转筒72的轴 69的左右端分别穿过打在路轨1”下面的基础的的另一个圆洞70和的另一个圆洞78,轴69 的左端用轴承(图中未画)安装于另一个支柱68,轴69的右端用轴承( 图中未画)安装于 另一个支柱73,支柱68、支柱73分别固定于两路轨1”外侧隧道地基上,同时转筒27”的轴 64、转筒8”的轴81分别用轴承(图中未画)安装于支板65、支板80;传动带71缠绕在两 个转筒72的外圆,传动带71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82,且传动带71转到靠近车3底面的一 侧时,使风兜82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置隔离板37”,以防止相邻 的所述单元之间相邻的风兜82运动产生的相互风阻。
权利要求
一种隧道风动发电装置,其特征是由若干单元沿路长方向拼接构成,所述每一单元的组成是靠近隧道的左壁面、右壁面、顶面、地面各沿路长方向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两个转筒,在这两个转筒外圆缠绕传动带,传动带上设置若干风兜;所述两个转筒轴联接传动轮,隧道顶面上的转筒轴联接的传动轮与左壁面、右壁面及地面上的转筒轴联接的传动轮啮合传动到发电机,或者所述靠近左壁面的沿路长方向的两个转筒至少有一个联接发电机,或者所述靠近右壁面的沿路长方向的两个转筒至少有一个联接发电机,或者所述靠近地面的沿路长方向两个转筒至少有一个联接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均固定在隧道的地面;在各传送带与车之间设置保护网,保护网不妨碍车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风动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板(21)固定在隧道顶面,挂板 (12)与挂板(20)沿水平方向间隔适当的距离垂直联接在板(21)的底面,传动轮(13)安 装在与转筒(17)联接的右轴(14),传动轮(19)安装在与转筒(17)联接的左轴(18),右 轴(14)伸到传动轮(13)外的端部用轴承安装于挂板(12),左轴(18)伸到传动轮(19)外 的端部用轴承安装于挂板(20),且使转筒(17)处于两路轨(1)或车(3)的正上方,沿路长 方向与转筒(17)间隔一段距离按前述再设置一个转筒(17)、一个传动轮(13)、一个传动轮 (19),传动带(16)缠绕在沿路长方向间隔一段距离的两个转筒(17)的外圆,传动带(16) 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15),且传动带(16)转到靠近车(3)的一侧时,使风兜(15)逆着车 (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置隔离板(38);支板(22)沿水平方向垂直固定在隧道的左壁面,传动轮(23)安装在与转筒(27)联接 的上轴(24),且使传动轮(23)与传动轮(19)啮合传动,上轴(24)伸到传动轮(23)上方的 端部用轴承安装于支板(22),转筒(27)的下端中心与发电机(29)的转子轴(28)联接,发 电机(29)垂直固定在隧道地基;沿路长方向与转筒(27)间隔一段距离按前述再设置一个 转筒(27)、一个传动轮(23)、一台发电机(29)或转筒(27)的支座,所述支座垂直固定在隧 道地基,这个转筒(27)用轴和轴承安装在所述支座上;传动带(26)缠绕在沿路长方向间隔 一段距离的两个转筒(27)的外圆,传动带(26)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25),且传动带(26) 转到靠近车(3)的一侧时,使风兜(25)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 置隔离板(40);支板(10)沿水平方向垂直固定在隧道的右壁面,传动轮(9)安装在与转筒(8)联接的 上轴(11),且使传动轮(9)与传动轮(13)啮合传动,上轴(11)伸到传动轮(9)上方的端部 用轴承安装于支板(10),转筒⑶的下端中心与发电机⑷的转子轴(5)联接,发电机⑷ 垂直固定在隧道地基;沿路长方向与转筒(8)间隔一段距离按前述再设置一个转筒(8)、一 个传动轮(9)、一台发电机(4)或转筒(8)的支座,所述支座垂直固定在隧道地基,这个转 筒(8)用轴和轴承安装在所述支座上;传动带(7)缠绕在沿路长方向间隔一段距离的两个 转筒⑶的外圆,传动带(7)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6),且使传动带(7)转到靠近车(3)的 一侧时,使风兜(6)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置隔离板(41);立板(31)与立板(36)沿水平方向间隔适当的距离垂直固定在隧道地基,且使立板 (31)与立板(36)处于两路轨(1)、两车轮(2)之间;转子(35)、定子(34)、轴承(32)构成 外转子式发电机,定子(34)的轴与立板(31)和立板(36)垂直固定;沿路长方向与所述外 转子式发电机间隔一段距离按前述再设置立板(31)与立板(36)及一台所述外转子式发电 机或转筒,所述转筒的轴用轴承安装在立板(31)和立板(36)上;传动带(39)缠绕在所述这两台外转子式发电机的转子(35)的外圆或一台所述外转子式发电机的转子(35)的外圆 和所述转筒的外圆,传动带(39)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33),且传动带(39)转到靠近车(3) 的一侧时,使风兜(33)逆着车(5)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置隔离板(37), 以防止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相邻的风兜(33)运动产生的相互风阻;或者机座(43)与立板 (49)沿水平方向间隔适当的距离垂直固定在隧道地基,且使机座(43)与立板(49)处于两 路轨⑴、两车轮⑵之间;发电机(42)固定在机座(43)上,转筒(45)的左端中心与发电 机(42)的转子轴(44)联接,在转筒(45)的右端中心联接轴(48),轴(48)用轴承安装于立 板(49),沿路长方向与发电机(42)间隔一段距离按前述再设置一台发电机(42)及一个转 筒(45)或只一个转筒(45),这个转筒(45)的左端中心联接一根轴,这根轴用轴承安装在垂 直固定于隧道地基的靠近左边路轨(1)内侧的立板;传动带(46)缠绕在这两转筒(45)的 外圆,传动带(46)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47),且传动带(46)转到靠近车(3)的底面的一侧 时,使风兜(47)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元之间设置隔离板(37);在靠近风兜(25)、风兜(15)、风兜(6)的与车(3)侧面之间设置倒U形保护网(30),保 护网(30)底端固定于两路轨(1)外侧的隧道地基,保护网(30)不与风兜(25)、风兜(15)、 风兜(6)、车(3)接触;在靠近风兜(33)的外侧与车(3)底部之间设置倒U形保护网(33’),保护网(33’)底 端固定于两路轨(1)内侧的隧道地基,保护网(33’ )不与风兜(33)、车(3)底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风动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在转筒(27’ )的下端面中心联 接轴(24’),轴(24’ )穿过安装在支板(22’ )上的轴承并与该轴承过盈配合,支板(22’ ) 的左端沿水平方向垂直固定在隧道的左壁面,传动轮(23’ )安装在轴(24’ )的下端部;在 转筒(8’ )的下端面中心联接轴(11’),轴(11’ )穿过安装在支板(10’ )上的轴承并与该 轴承过盈配合,支板(10’)的右端沿水平方向垂直固定在隧道的右壁面,传动轮(9’)安装 在轴(11’ )的下端部 ’转子(56)、轴承(54)、轴承(58)、定子(57)构成另一种外转子式发 电机,转子(56)的左右两头分别穿过打在路轨(1’)下面的基础的圆洞(52)和圆洞(61), 分别在转子(56)的左右端安装传动轮(51)和传动轮(62),传动轮(51)、传动轮(62)分别 与传动轮(23’)、传动轮(9’ )啮合传动;定子(57)的轴(53)、轴(59)穿过转子(56)的 中孔分别固定于设置在两路轨(1’ )外侧隧道地基上的支柱(50)、支柱(60);沿路长方向 再设置一组前述的,或者在这组中所述的另一种外转子式发电机位置设置转筒(56’),转 筒(56’ )的轴(53’)、轴(59’ )分别穿过打在路轨(1’ )下面的基础的圆洞(52’ )和圆洞 (61,),分别在轴(53,)、轴(59,)上安装传动轮(51,)和传动轮(62,),传动轮(51,)、 传动轮(62’ )分别与传动轮(23’)、传动轮(9)’啮合传动,轴(53’ )的左端、轴(59’ )的 右端用轴承分别安装在支柱(50’)、支柱(60’),支柱(50’)、支柱(60’ )分别固定于两路 轨(1’ )外侧隧道地基上,或者在这组中外转子式发电机位置设置转筒(56’),转筒(56’ ) 的轴(53’)、轴(59,)分别穿过打在路轨(1,)下面的基础的圆洞(52,)和圆洞(61,),轴 (53’)的左端、轴(59’)的右端用轴承分别安装在支柱(50’)、支柱(60’),支柱(50’)、支 柱(60,)分别固定于两路轨(1,)外侧隧道地基上,同时转筒(27,)的轴(24,)、转筒(8,) 的轴(11’ )均缩短后分别用轴承安装于支板(22’)、支板(10’ );传动带(55)缠绕在这两 台所述的另一种外转子式发电机转子(56)的外圆或者缠绕在一台所述的另一种外转子式 发电机转子(56)的外圆和转筒(56’ )的外圆,传动带(55)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63),且传动带(55)转到靠近车(3)底面的一侧时,使风兜(63)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 所述单元之间设置隔离板(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风动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在转筒(27”)的下端面中心联 接轴(64),轴(64)穿过安装在支板(65)上的轴承并与该轴承过盈配合,支板(65)处于支 板(22)的正下方,支板(65)的左端沿水平方向垂直固定在隧道的左壁,传动轮(66)安装 在轴(64)的下端部;在转筒(8”)的下端面中心联接轴(81),轴(81)穿过安装在支板(80) 上的轴承并与该轴承过盈配合,支板(80)处于支板(10)的正下方,支板(80)的右端沿水 平方向垂直固定在隧道的右壁,传动轮(79)安装在轴(81)的下端部;转筒(72)的轴(69) 的左右端分别穿过打在路轨(1,,)下面的基础的圆洞(70)和圆洞(78),分别在轴(69)的 左右端安装传动轮(67)和传动轮(77),传动轮(67)、传动轮(77)分别与传动轮(66)、传动 轮(79)啮合传动,轴(69)的左端用轴承安装于支柱(68),轴(69)的右端穿过支柱(73),并 用轴承与支柱(73)安装,支柱(68)、支柱(73)分别固定于两路轨(1”)外侧隧道地基上, 发电机(76)的轴(75)与轴(69)的右端联接,发电机(76)固定于(1”)右侧隧道地基上; 沿路长方向再设置一组前述的,或者在这组中只设置另一个转筒(72),或者设置的另一个 转筒(72)的轴(69)的左右端分别穿过打在路轨(1”)下面的基础的的另一个圆洞(70)和 的另一个圆洞(78),轴(69)的左端用轴承安装于另一个支柱(68),轴(69)的右端用轴承 安装于另一个支柱(73),支柱(68)、支柱(73)分别固定于两路轨(1”)外侧隧道地基上,同 时转筒(27”)的轴(64)、转筒(8”)的轴(81)分别用轴承安装于支板(65)、支板(80);传 动带(71)缠绕在两个转筒(72)的外圆,传动带(71)外表面上有若干风兜(82),且传动带 (71)转到靠近车(3)底面的一侧时,使风兜(82)逆着车(3)行方向倾斜;在相邻的所述单 元之间设置隔离板(37”)。
全文摘要
隧道风动发电装置,由若干单元沿路长方向拼接构成,所述每一单元的组成是靠近隧道的左壁面、右壁面、顶面、地面各沿路长方向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两个转筒,在这两个转筒外圆缠绕传动带,传动带上设置若干风兜;所述两个转筒轴联接传动轮,隧道顶面上的转筒轴联接的传动轮与左壁面、右壁面及地面上的转筒轴联接的传动轮啮合传动到发电机,或者所述靠近左壁面的沿路长方向的两个转筒至少有一个联接发电机,或者所述靠近右壁面的沿路长方向的两个转筒至少有一个联接发电机,或者所述靠近地面的沿路长方向两个转筒至少有一个联接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均固定在隧道的地面。所述隧道风动发电装置能利用车辆在隧道中行使产生的风力或自然风力发电。
文档编号F03D9/00GK101858306SQ20091000865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7日
发明者刘新广 申请人:刘新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