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集成缓冲槽的冷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4979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具有集成缓冲槽的冷却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具有集成缓冲槽的冷却组件包括多个热交换器,其中至少一个为冷却剂散热器。冷却组件进一步包括沿冷却组件端部延伸的结构框架沟槽,并且热交换器至少部分地固定到结构框架沟槽。冷却剂缓冲槽集成到冷却组件,并与冷却剂散热器流体连通。冷却剂缓冲槽具有由几个壁围成的冷却剂体积,并且这些壁的至少一个是由结构框架沟槽提供的。
【专利说明】具有集成缓冲槽的冷却组件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14年10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066,472的优先权,据此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包括在此。
技术领域
[0003]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组件,并特别涉及用于车辆内引擎系统的冷却组件。
【背景技术】
[0004]液体冷却的引擎需要由多个部件组成的冷却系统,并且对于车辆引擎来说,这个系统需要附接到车辆。为了提高车辆性能,理想的是,使车辆重量最小化并且最有效地利用车辆内的空间。而且,用于冷却系统的热交换器通常由中间框架连接到车辆。以前为了改进冷却系统到车辆的连接已进行了尝试,但是以前的尝试没有使用现有的中间框架将热交换器连接到车辆。US 4,366,858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这种热交换器具有增加到歧管槽(manifold tank)的一侧的膨胀槽。US 5,971,062、US 6,189,492以及US 6,908,283公开了一种增加到车辆风扇护罩的顶部或一侧的膨胀槽。这些设计没有利用现有的中间框架,而是向另一部件的外侧增加膨胀槽,这会导致一个问题,即将这种部件装配到紧密的车辆空间中。而且,将膨胀槽安装到框架(例如当前的实用新型)是一种更加坚固的连接方式并且与连接在塑料风扇护罩外侧上相比或者与从歧管槽延伸相比提供更多的支撑。
[0005]为了将膨胀槽安装到框架构件还进行了一些尝试。然而,这些尝试既没有有效地使用框架构件内的空间,也没有将膨胀槽放在便于填充膨胀槽的位置。US 6,427,766公开了一种用于热交换器和膨胀槽的车辆框架构件,膨胀槽安装在框架构件的顶部或外侧上。US 6,474,727公开了一种车辆框架构件,这种车辆框架构件包含用于膨胀槽的安装空间和用于热交换器的安装空间。然而,US 6,474,727向框架的外侧并且在框架上的较低位置处增加膨胀槽,如果需要填充或需要抽取,将难以接近膨胀槽。
[0006]当前的实用新型有效地使用了中间框架内和框架本身内的内部空间,以形成用于冷却系统的便捷的膨胀槽,并且尤其为大且重的部件(例如大的热交换器)提供到车辆的坚固的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冷却组件包括多个热交换器,其中至少一个为冷却剂散热器。所述冷却组件进一步包括一个沿冷却组件端部延伸的结构框架沟槽,并且所述热交换器至少部分地固定地到所述结构框架沟槽。冷却剂缓冲槽集成到冷却组件,并与冷却剂散热器流体连通。冷却液缓冲槽具有由几个壁围成的冷却剂体积,并且这些壁的至少一个是由所述结构框架沟槽提供的。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沟槽限定沿所述冷却组件的宽度维度延伸的平面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器和冷却剂缓冲槽位于所述平面壁的共同侧。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剂缓冲槽被布置在所述平面壁和所述冷却剂散热器之间。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热交换器包括一个热交换器芯,并且所述结构框架沟槽不与任一个热交换器芯重叠。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构框架沟槽包括围成所述冷却剂体积的第一平面壁、第二平面壁以及第三平面壁。所述第一平面壁具有两个相对的长边,并且所述第二平面壁沿所述长边中的一个延伸并与第一平面壁垂直。所述第三平面壁沿所述长边的另一个延伸并同样与第一平面壁垂直。
[00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构框架沟槽包括:第一平面壁,其具有第一和第二相对的长边;第二平面壁,其沿第一长边延伸并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壁被定向;以及第三平面壁,其沿第二长边延伸并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壁被定向,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平面壁的每一个都限定出围成所述冷却剂体积的多个壁中的一个。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面壁、所述第二平面壁和所述第三平面壁共同限定出第一 U形部分,进一步包括:第四平面壁,其具有第三和第四相对的长边;第五平面壁,其沿第三长边延伸垂直于所述第四平面壁被定向;以及第六平面壁,其沿第四长边延伸并垂直于所述第四平面壁被定向,所述第四平面壁、所述第五平面壁和所述第六平面壁共同限定出第二 U形部分,其中所述第二 U形部分被容纳在所述第一 U形部分内并与所述第一 U形部分结合从而限定出所述冷却剂缓冲槽。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剂填充口颈结合到所述第一平面壁并延伸到所述冷却剂体积内部。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冷却组件安装到具有冷却剂回路的引擎系统内部。所述冷却组件包括顶部结构框架沟槽和底部结构框架沟槽,所述底部结构框架沟槽与顶部结构框架沟槽分隔开并低于所述顶部结构框架沟槽。所述冷却组件进一步包括冷却剂散热器和冷却剂缓冲槽。所述冷却剂散热器被布置在顶部和底部结构框架沟槽之间并固定到顶部和底部结构框架沟槽,并形成所述冷却回路的一部分。所述冷却剂缓冲槽被设置在所述顶部结构框架沟道内部并位于所述冷却剂散热器上方。所述冷却剂缓冲槽同样形成所述冷却回路的一部分。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剂缓冲槽位于沿所述冷却剂回路的最高位置处。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额外的热交换器同样固定于顶部和底部结构框架沟槽上。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剂散热器包括一个入口槽和一个出口槽。所述冷却剂缓冲槽通过被设置在所述冷却剂缓冲槽上部定位的排气端口流体耦合到所述入口槽或出口槽。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入口槽固定到所述顶部结构框架沟槽而所述出口槽固定到所述底部结构框架沟槽。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于所述顶部结构框架沟槽和所述底部结构框架沟槽的额外热交换器。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剂缓冲槽通过被设置在所述冷却剂缓冲槽下部定位的降水端口流体耦合到沿所述冷却回路的最低定位处。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部结构框架沟槽具有第一和第二U形部分。所述第一U形部分由两个竖直布置的平面壁所结合的水平布置的平面壁限定。所述第二 U形部分同样由两个竖直布置的平面壁所结合的水平布置的平面壁限定,并容纳到所述第一 U形部分内部并结合到所述第一 U形部分从而限定所述冷却剂缓冲槽。
[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制作冷却组件的方法包括在金属片上形成安装孔,并使所述金属片形成第一 U形部件。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第二金属片形成第二 U形部件,并将所述第二 U形部件布置在所述第一 U形布件内部。所述第一 U形部件与所述第二 U形部件结合从而限定一个封闭的体积。冷却剂散热器通过安装孔结合到所述第一 U形部件。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组件的立体图。
[0022 ]图2是图1中的冷却组件的分解的立体图。
[0023]图3A和图3B是图1中冷却组件的结构框架构件的立体图。
[0024]图4是沿图3A的线IV-1V的部分平面图的截面图。
[0025]图5是图3A和图3B中的结构框架构件的分解的立体图。
[0026]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使用冷却组件的引擎冷却系统的图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并不局限于下文中陈述的或是附图中展现的构造以及部件布置的细节。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其他实施例中并可通过不同方式实践和实施。并且,还应理解在此使用的用语和术语是以说明为目的并不具有任何限定作用。在此,“包括”、“包含”或“具有”及其变体的使用是为了涵盖其后所列的项目、其等同物以及补充项。除非另有规定或是以其他方式限制,否则,术语“安装”、“连接”、“支撑”和“耦合”及其变体为广义的并涵盖直接和间接的安装、连接、支撑和耦合。而且,“连接”和“親合”并不受限于物理的或是机械的连接或耦合。
[0028]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冷却组件I,其包括多个(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了 3个)被布置成接收冷却空气流的热交换器。冷却组件I包括散热器4、增压空气冷却器5和油冷却器6,散热器4用于抛弃来自液体引擎冷却剂流的热量,增压空气冷却器5用于抛弃来自涡轮增压的燃烧空气的热量,以及油冷却器6用于抛弃来自传动油的热量。虽然热交换器的确切数量和类型随具体应用会有相应改变,但是所示的冷却组件I特别适用于非公路用设备(例如,挖掘机、前端装载机等)的引擎应用。冷却剂散热器4、增压空气冷却器5和油冷却器6沿冷却组件I的宽度尺寸按顺序布置。也可包括额外的未示出的热交换器(例如冷凝器)。
[0029]虽然组件I包含的每个热交换器的风格和构造各异,但是通常每个都示为具有热交换器芯,热交换器芯在被布置在相对两侧的槽之间延伸。如图2的分解图看得最好,散热器4包括被布置在散热器4上端的顶部槽29、被布置在散热器4下端的底部槽30、以及在顶部槽29和底部槽30之间延伸的散热器热交换芯28。顶部槽29装备有入口端口 31,其用于接收来自引擎冷却剂系统的冷却剂流;并且底部槽30装备有出口端口 32,其用于将冷却后的冷却剂送回引擎冷却剂系统。
[0030]同样地,增压空气冷却器5包括被增压空气冷却器热交换芯34隔开且连接的相对的槽35,油冷却器6包括被油冷却器热交换芯37隔开且连接的相对的槽38。每个增压空气冷却器槽35都装备有端口 36,并且每个油冷却器槽38都装备有端口 39,从而允许连接到他们各自的流体系统中。热交换器4、5和6的每一个都被描述成单程热交换器,但是应当理解,对于其中一个或多个热交换器可替代性地采用多程热交换器,并且热交换器的分别的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可替代性地设置在其中一个槽内。
[0031]散热器芯28、增压空气冷却器芯34和油冷却器芯37都提供了在热交换器的相对槽之间延伸的流体通道(用于待冷却的流体),以及用于冷却空气的延伸穿过芯的空气流通路。热交换芯28、34和37的每一个都可以本领域公知的任一种方式构造,包括(但不限于):管和翅片构造(tube and fin construct1n)、圆管板翅片构造(round tube plate finconstruct1n)、条板构造(bar plate construct1n)以及奸焊板构造(brazed plateconstruct1n)。
[0032]结构框架7用于将热交换器固定于冷却组件I内部,结构框架7具有顶部结构框架沟槽10、底部结构框架沟槽9和两个侧面结构框架沟槽8。结构框架7围绕聚集的热交换器进行组装,并且结构框架7的不同构件由螺纹栓或相似紧固件24固定,螺纹栓或相似紧固件24延伸穿过框架构件中的定位孔23并且耦合到结构框架7拐角处的螺纹螺母或相似紧固件25。如图所示,每个拐角处的孔23优选为成对的,使得结构框架7具有提高的硬度。热交换器通过延伸穿过热交换器安装孔27的紧固件26固定于框架构件,所述热交换器安装孔27被设置在顶部结构框架沟槽10和底部结构框架沟槽9,以便被固定于热交换器的槽的内部或是穿过所述槽。
[0033]说到图6,下文将详细描述散热器4是其一部分的引擎冷却剂系统2。引擎冷却剂系统2的运行主要是用来保持引擎3的温度在期望的运行参数内。尽管其他类型的引擎也适用于一些应用中,但是引擎3的典型为以燃料(例如汽油、柴油、天然气、丙烷或是其他烃基燃料)运行的内燃机。水栗43使冷却剂流循环通过引擎3,以便将引擎3的低效的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运走。许多液体冷却剂(包括水、乙二醇、丙二醇及其组合)是本领域公知的。然而,应该理解引擎冷却系统2的工作原理通常适用于许多液体冷却剂。
[0034]因为引擎冷却剂吸收来自引擎3的产生的热量,所以有必要抛弃来自冷却剂流的热量,从而将冷却剂的温度保持在所期望的水平。热量的这种抛弃至少部分地由散热器4实现。被加热的冷却剂的至少一部分被导入到散热器4的顶部槽29,然后其从那里流过散热器热交换芯28至底部槽30。空气也可由例如,风扇引导穿过散热器热交换芯28。热量对流地从冷却剂传递到空气,从而降低了冷却剂的温度。
[0035]自动调温器40用于将进入引擎3的冷却剂的温度保持在所期望的运行范围内。典型的自动调温器40包括被放置在冷却剂流内部并响应于冷却剂流的温度的蜡马达元件。在冷却剂的温度低于所期望的工作温度范围的情况下(例如,在引擎启动时或是在非常寒冷的环境温度下运行时,可能发生这些情况),自动调温器将会完全或是大体地阻止来自散热器4的出口槽30的冷却剂流,从而全部或是大体上全部的传送到引擎3用于冷却目的的冷却剂都未穿过散热器而是直接地来源于水栗43。这样的操作将会阻止或是至少严格的限制热量从冷却剂中去除,从而引擎3的连续操作将会用来稳定地提高冷却剂的温度,直到冷却剂的温度达到期望的运行限制内的时候。这时,自动调温器40将部分地打开延伸穿过散热器4至冷却剂流的流程,从而由水栗43循环的冷却剂的至少一部分由散热器4内向空气的散热而被冷却。在一些运行条件下,自动调温器40可以完全地打开延伸穿过散热器4的流程,从而使得全部或是大体上全部的由水栗43循环的冷却剂穿过散热器。但是,一般而言,自动调温器40会不断地调节穿过散热器4的冷却剂和绕过散热器的冷却剂之间的分担,以便为引擎3提供期望温度的持续的冷却剂流。
[0036]众所周知,典型的液体冷却剂的温度和密度为逆相关关系。作为一个特别相关但非限定性的例子,将水和乙二醇的混合物(按体积计50/50)的温度从5°C提高到典型的工作温度90°C,将会使液体的密度减少5%。这种密度的减少将会导致通常不可压缩的液体冷却剂所占有的体积整体的膨胀,并要求冷却剂系统2内设置一定的膨胀空间。所需的膨胀空间可由冷却剂系统2内部的缓冲槽(surge tank) 11提供。缓冲槽11优选位于冷却剂系统2的最高点,并提供由可压缩气体(通常为空气)填充的膨胀空间。当冷却剂被引擎3从非工作条件的相对低温加热到稳定状态运行的相对热温,冷却剂系统2内的冷却剂的膨胀将驱动冷却剂的一部分通过被设置在缓冲槽11底端的降水(draw-down)端口 19进入缓冲槽11。降水端口 19由降水线45流体耦合到水栗43的进口侧,尽管在一些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其可以沿着冷却剂回路耦合在不同点,例如,水栗43的高压侧。冷却剂进入到缓冲槽11的内体积17的运动将会提高液面并压缩气体,从而增加系统压力。当引擎3停止时,冷却剂系统2内的冷却剂将会冷却并且其密度将再次增大。这将会导致包含在缓冲槽11内的冷却剂的一部分通过降水端口 19移动到冷却剂系统3的剩余部分。
[0037]缓冲槽11也可用于阻止引擎冷却剂系统2的其它区域内的空气和其它不凝性气体的不良积聚。例如,在散热器热交换芯28的流体通路内的空气积聚将有效地阻止其接收冷却剂流,从而导致冷却能力不充分。为阻止此类积聚,散热器4的顶部槽29内装备有散热器排气端口 33,并且所述散热器排气端口 33通过排气管线44流体连接到朝向缓冲槽11上端被布置的排气端口 20。贯穿引擎冷却剂系统2的气囊通过来自水栗43的冷却剂流被带到顶部槽29,或是自然地借助浮力效应从底部槽30和/或热交换芯28到达顶部槽29。空气相对于引擎冷却剂的自然浮力会进一步导致空气向上迀移到缓冲槽11的体积17中。空气中带有的所有冷却液剂与体积17内存储的额外冷却剂再次结合。
[0038]上述的排气布置特别地适用于向引擎冷却剂系统2填充冷却剂。通过缓冲槽11填充引擎冷却剂系统2是非常可取的,因为缓冲槽11是位于引擎冷却剂系统2最高处的部分。要实现这个目的,在缓冲槽11的顶部设置一个填充口颈18。在引擎的运行期间,填充口颈18可由一个压力能力盖(pressure-capable cap)(未示出)密封,所述盖可以被轻易的去掉,从而用冷却剂来填充系统2。冷却剂可通过填充口颈18被分配至冷却剂系统2中,该冷却剂通过降水端口 19排至引擎冷却剂系统2的底部。对系统填充的冷却剂所移位的空气将被推进到顶部槽29的内部,所述顶部槽29优选位于高于除缓冲槽11外的系统2的所有其它部件的位置。空气进一步通过排气端口 20被移位到缓冲槽11内部,并被允许通过填充口颈18离开系统。在缓冲槽11内的对应缓冲槽的期望填充位处装备有一个窥镜22。窥镜22在填充工作过程中提供视觉反馈,这样在冷却剂的液位可通过窥镜22观察时停止填充。窥镜22优选地被布置在高于降水端口 19并低于排气端口 20的位置,以使端口 19与缓冲槽11内包含液体的部分流体连通,并且端口 20与包含空气的部分流体连通。
[0039]填充口颈18内装备有溢流端口21。在运行期间,填充口颈的中心钻孔由位于溢流口21下面的压力盖密封。压力盖包含一个泄压机制,因此在冷却剂系统2内部的压力超过某个预定阈值时,通过穿过溢流口 21的排出空气和/或冷却剂来释放压力,由此减小压力并防止冷却剂系统2受到伤害。
[0040]在引擎系统内安置缓冲槽时,特别是在引擎系统为非公路用职业车辆的一部分时,会遇到一些挑战。将用于这种引擎系统的至少部分的热交换器打包成一个冷却组件是非常理想的,并且将缓冲槽延伸至这种组件的顶部上方通常是不可取的。然而,如上文所述,引擎冷却剂系统2的正确操作要求缓冲槽位于引擎冷却剂系统3的最高处。
[0041 ]为解决上述挑战,缓冲槽11被集成到冷却组件I的结构框架7。具体地,顶部结构框架沟槽10装备有一个位于散热器4的顶部槽29正上方的集成缓冲槽11。结合图3A、图3B、图4和图5,能够更好的理解顶部结构框架沟槽10的特征。
[0042]示例性实施例的顶部结构架架沟槽10由钢片形成。然而,应该理解在它实施例中,也可由其它材料形成,例如铝或塑料。
[0043]顶部结构框架沟槽10包括第一U形部件12和第二U形部件13。“U形”意味着部件具有三个首尾相连地结合的结合起来的壁部分,使得壁部分中的两个被布置成通常相互平行并且相互对齐,并由壁部分的中间一个结合在一起,从而限定出与字母U大致相似的形状。部件10包括在两个平行且间隔开的平面壁15、16之间延伸的中心平面壁14。平面壁15结合到平面壁14的第一长边,平面壁16结合到平面壁14的相对的第二长边。平面壁15、16被布置成垂直于平面壁14,并且以共同的方向从平面壁14延伸,因此沿长边的方向观察,部件10大体成U形。
[0044]在优选实施例中,冷却组件I被设计成热交换器4、5和6的深度大体相同。平面壁15、16之间的间隔大小能够在其间轻易地容纳槽29、35和38,并允许这些槽通过穿过设置在平面壁15、16上的热交换器安装孔27延伸的热交换器紧固件26牢固地附接到顶部结构框架沟槽10。热交换器安装孔27被布置成与设置在热交换器的槽内部的安装特征(如螺纹孔、通孔或自攻孔)相符合。
[0045]通过形成第二 U形部件13并将第二 U形部件13插入平面壁15、16之间的空间以形成缓冲槽的体积17,缓冲槽11被直接集成到顶部结构框架沟槽10。为了提供大体上封闭的体积17,U形部件12和13通过焊接、钎焊、粘合或其它结合技术结合到一起。
[0046]填充口颈18、排气端口20、降水端口 19和窥镜22可被组装到部件12和/或部件13内设置的开口中,并可以结合到那里以提供额外的免漏结合。所述结合的方式与针对部件12和13描述的方式类似,或是以其它公知的结合方法来完成。在一些情况下,其中一个所提到的部件可以由两个或是更多的零件结合。例如,窥镜22可包括焊接到平面壁15的一个开口中的内部螺纹接收器,以及穿入到所述接收器的外部螺纹窥镜部件。
[0047]在一些情况下,在U形部件13插入到U形部件12之后,前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些被结合到顶部结构框架沟槽10。例如,为了对穿过端口 19的流的阻隔提供所需,在缓冲槽11内提供一个越过降水端口 19延伸的支架42是可取的。支架42可预组装到部件13上,随后端口 19穿过平面壁15被插入,使其容纳在支架42和部件13形成的容器内。
[0048]首先从钢片上剪下一个板坯,然后通过创造两个直角弯曲使所述坯形成平面壁14、15和16,通过这种方法形成U形部件12尤其可取。用于组装缓冲槽的不同部件(例如,降水端口 19、窥镜22、排气端口 20和填充口颈18)的开口是在形成所述壁之前形成的,可选在与坯的剪切相同的操作中。安装孔23和27,以及被设置为容纳不同热交换器的流体端口的槽口 41,可以类似的方法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23和/或27的至少一些形成为细长狭槽。
[0049]在一些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顶部结构框架沟槽10的平面壁15和16的大小被设置为越过冷却组件宽度中增压空气冷却器5和油冷却器6所位于的部分,与增压空气冷却器槽35和油冷却器槽38的高度相一致。相似地,平面壁15和16的大小被设置为越过冷却组件宽度中散热器4所位于的部分,与缓冲槽11和散热器顶部槽的总高度相一致。另外,底部结构框架沟槽9可以具有相似的U形构造,具有被竖直布置的壁,这些壁与增压空气冷却器槽35、油冷却器槽38和散热器底部槽30的高度相匹配。这样做,可以确保结构框架7不与热交换芯28、34和37相重叠,从而使得穿过这些热交换芯的气流不受阻塞。
[0050]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缓冲槽11集成到冷却组件I中,使得散热器4、增压空气冷却器5和油冷却器6的正面都达到了最大化。因为上述的所有热交换器和缓冲槽11都位于平面壁14的共同侧,因此平面壁14在水平定向上被提升至引擎室的极高处。这使得冷却组件I能够被轻易地集成到全部引擎系统,特别是引擎系统为车辆的一部分的情况下。
[0051]参照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特征和元件的不同替代品。除了与上述每个实施例互相排斥或是不一致的特征、元件和运行模式,应该注意的是,参考一个特定实施例所描述的可替换的特征、元件和运行模式也适用于其它实施例。
[0052]上文所描述的以及图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仅以举例的方式提供,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原则的限制。同样地,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基础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对元件及其构型和布置的不同改变都是可行的。
【主权项】
1.冷却组件,包括: 多个热交换器,其中至少一个为冷却剂散热器; 沿所述冷却组件的端部延伸的结构框架沟槽,所述多个热交换器至少部分地固定到所述结构框架沟槽;以及 冷却剂缓冲槽,其集成到所述冷却组件并与所述冷却剂散热器流体连通,所述冷却剂缓冲槽具有由多个壁围成的冷却剂体积,并且这些壁的至少一个是由所述结构框架沟槽提供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架沟槽限定出沿所述冷却组件的宽度维度延伸的平面壁,所述多个热交换器和所述冷却剂缓冲槽位于所述平面壁的共同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缓冲槽被布置在所述平面壁和所述冷却剂散热器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热交换器中的每个包括一个热交换器芯,并且所述结构框架沟槽不与热交换器芯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架沟槽包括: 第一平面壁,其具有第一和第二相对的长边; 第二平面壁,其沿第一长边延伸并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壁被定向;以及第三平面壁,其沿第二长边延伸并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壁被定向,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平面壁的每一个都限定出围成所述冷却剂体积的多个壁中的一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壁、所述第二平面壁和所述第三平面壁共同限定出第一 U形部分,进一步包括: 第四平面壁,其具有第三和第四相对的长边; 第五平面壁,其沿第三长边延伸垂直于所述第四平面壁被定向;以及第六平面壁,其沿第四长边延伸并垂直于所述第四平面壁被定向,所述第四平面壁、所述第五平面壁和所述第六平面壁共同限定出第二 U形部分,其中所述第二 U形部分被容纳在所述第一 U形部分内并与所述第一 U形部分结合从而限定出所述冷却剂缓冲槽。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组件,进一步包括冷却剂填充口颈,其与所述第一平面壁结合并延伸至所述冷却剂体积中。8.安装在引擎系统内的冷却组件,所述引擎系统具有冷却剂回路,所述冷却组件包括: 顶部结构框架沟槽; 底部结构框架沟槽,所述底部结构框架沟槽与所述顶部结构框架沟槽间隔开并低于所述顶部结构框架沟槽; 冷却剂散热器,其被布置在所述顶部结构框架沟槽和所述底部结构框架沟槽之间并固定到所述顶部结构框架沟槽和所述底部结构框架沟槽,所述冷却剂散热器构成所述冷却剂回路的一部分;以及 冷却剂缓冲槽,其被设置在所述顶部结构框架沟槽内部并位于所述冷却剂散热器上方,所述冷却剂缓冲槽构成所述冷却剂回路的一部分。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缓冲槽位于沿所述冷却剂回路的最高位置处。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散热器包括一个入口槽和一个出口槽,并且其中所述冷却剂缓冲槽通过被设置在所述冷却剂缓冲槽上部定位的排气端口流体耦合到所述入口槽和所述出口槽中的一个。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槽固定到所述顶部结构框架沟槽,所述出口槽固定到所述底部结构框架沟槽,并且所述冷却剂缓冲槽流体耦合到所述入口槽。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组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于所述顶部结构框架沟槽和所述底部结构框架沟槽的额外热交换器。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缓冲槽通过被设置在所述冷却剂缓冲槽下部定位的降水端口流体耦合到沿所述冷却剂回路的最低定位处。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结构框架沟槽包括: 第一 U形部分,其由水平布置的第一平面壁限定,所述第一平面壁由第一和第二竖直布置的平面壁结合;以及 第二 U形部分,其由水平布置的第二平面壁限定,所述第二平面壁由第三和第四竖直布置的平面壁结合,所述第二 U形部分容纳到所述第一 U形部分内部并结合到所述第一 U形部分从而限定所述冷却剂缓冲槽。
【文档编号】F01P11/00GK205638663SQ201520817019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0日
【发明人】J·斯克任尼阿尔茨, M·J·赫尔尼格尔
【申请人】摩丁制造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