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极板与铜导电梁放热焊接的模具及应用该模具制造的过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005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极板与铜导电梁放热焊接的模具及应用该模具制造的过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领域中极板与铜导电梁的过渡制造技术及过渡结构,尤其涉及用于极板与铜导电梁放热焊接的模具及应用该模具制造的过渡结构。
背景技术
电镀领域,比如电解炼铜中,阳极板采用不锈钢板,其与铜导电梁的过渡方法 为不锈钢夹板式导电横梁与铜导电梁连接,不锈钢阳极板的上端被用螺栓固定连接在不 锈钢夹板式导电横梁上。不锈钢夹板式导电横梁与铜导电梁采用摩擦焊的方法焊接连 接,不锈钢阳极板和不锈钢夹板式导电横梁之间除了用螺栓连接之外再在其表面接缝处 用氩弧焊焊接。采用这样的过渡导电方式到阳极板,电流能耗大,阳极板的电镀相对地 来说要小了很多,因此造成阳极板吸附率差,在电镀槽的时间长,生产率低,造成产品 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极板与铜导电梁放热焊接 的模具,使极板与铜导电梁能够利用放热焊接过渡连接,能降低极板与铜导电梁的过渡 电流能耗,提高电镀生产效率。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设有上模和下 模,所述上模的下端面和下模的上端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 凹槽组合形成反应室;所述上模的下端面在第一凹槽的一侧设有第一铜导电梁放入槽, 在第一凹槽的另一侧设置第一导电横梁放入槽,所述下模的上端面在第二凹槽的一侧设 有第二铜导电梁放入槽,在第二凹槽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导电横梁放入槽,所述第一铜导 电梁放入槽和第二铜导电梁放入槽构成铜导电梁穿孔,所述第一导电横梁放入槽和第二 导电横梁放入槽构成导电横梁穿孔,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还设有与极板的厚度相当的缝 隙,所述缝隙处在导电横梁穿孔和反应室靠近导电横梁穿孔这一端的一侧并与外界、导 电横梁穿孔和反应室接通,所述反应室的高度和宽度均大于导电横梁穿孔和铜导电梁穿 孔的高度和宽度;所述上模和下模分别设有夹具孔,所述夹具孔与导电横梁穿孔和铜导 电梁穿孔垂直且开孔于模具不设置所述缝隙的那一面,所述上模设有通达第一凹槽的加 药通道。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模具制造的极板 与铜导电梁过渡结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设置有导电横梁,所述 极板的上端与导电横梁固定,所述铜导电梁、导电横梁、极板的相接处由铜导电梁、导 电横梁、极板用放热反应熔融形成焊接接头块,所述焊接接头块的形状与所述反应室的 形状相仿;所述焊接接头块的厚度大于铜导电梁的厚度以及导电横梁和极板两者相加的 厚度,所述焊接接头块的宽度大于铜导电梁的宽度和导电横梁的宽度。在本发明中,所述极板是电解金属阳极板和电解金属阴极板的统称。[0006]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具使极板与铜导电梁 能够利用放热焊接连接,所制造的极板与铜导电梁过渡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连接点为分子结合,没有接触面(亦称无能点焊接头),更没有机械性压 力,不会松弛或脱落、不腐朽、不劣化;2、在极板和铜导电梁间形成过渡接头_焊接接头块,过渡接头横截面积大于 铜导电梁和导电横梁的横截面积,因此,带给极板的电流大、阻值小,从而提高产量, 提高生产效率,减小生产成本。并且,具有较大散热面积,因此,通电流能力与导体相 等,接头温升低于导体本身;3、熔点与导体相同,故能承受重复性大电流(故障时)冲击而不变质;4、由于是熔融接合,抗张(拉)力与母排相等。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具实施例的模具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模具中的上模的仰视图。图3为图1所示模具中的下模的俯视图。图4为铜导电梁、导电横梁、极板连接在一起时的主视图。图5为铜导电梁、导电横梁、极板连接在一起时的后视图。图6为铜导电梁、导电横梁、极板连接在一起时的俯视图。图7为图4的A部位的放大图。图8为图6的B部位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具设有上模61和下模62。所述上模的下端面和下模的上端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63和第二凹槽64,第一凹 槽63和第二凹槽64组合形成放热焊接铝热反应室6。所述上模的下端面在第一凹槽的一侧设有第一铜导电梁放入槽65,在第一凹槽 的另一侧设置第一导电横梁放入槽66,所述下模的上端面在第二凹槽的一侧设有第二铜 导电梁放入槽67,在第二凹槽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导电横梁放入槽68,所述第一铜导电梁 放入槽65和第二铜导电梁放入槽67构成铜导电梁穿孔81,所述第一导电横梁放入槽66 和第二导电横梁放入槽68构成导电横梁穿孔82。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还设有与极板的厚度相当的缝隙83,所述缝隙处在导电横 梁穿孔82和反应室靠近导电横梁穿孔这一端的一侧并与外界、导电横梁穿孔82和反应室 6接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缝隙由设置在下模上端面相应部位的凹区而实现,附图标号 83a和83b分别为所述凹区也即所述缝隙的两侧边界。所述反应 室7的高度和宽度均大于导电横梁穿孔82和铜导电梁穿孔81的高度和 宽度;所述上模和下模分别设有夹具孔91,所述夹具孔与导电横梁穿孔和铜导电梁穿孔 垂直且开孔于模具不设置所述缝隙的那一面92,所述上模设有通达第一凹槽的加药通道 93。参照附图4-8,它显示应用上述模具制造的极板与铜导电梁过渡结构。它设置有导电横梁1,所述极板的2上端与导电横梁用螺栓3固定,所述铜导电梁4、导电横梁1、 极板2的相接处由铜导电梁、导电横梁、极板用放热反应熔融形成焊接接头块5,所述焊 接接头块5的形状与所述反应室6的形状相仿;所述焊接连接块的厚度大于铜导电梁的厚 度以及导电横梁和极板两者相加的厚度,所述焊接连接块的宽度大于铜导电梁的宽度和 导电横梁的宽度。 本实用新 型的极板可由不锈钢板、铜板或钙铝银锡铅合金板制造;导电横梁可 由不锈钢或锡银钴硅锑铅合金板制造。
权利要求1.用于极板与铜导电梁放热焊接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它设有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 的下端面和下模的上端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组合形成 反应室;所述上模的下端面在第一凹槽的一侧设有第一铜导电梁放入槽,在第一凹槽的 另一侧设置第一导电横梁放入槽,所述下模的上端面在第二凹槽的一侧设有第二铜导电 梁放入槽,在第二凹槽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导电横梁放入槽,所述第一铜导电梁放入槽和 第二铜导电梁放入槽构成铜导电梁穿孔,所述第一导电横梁放入槽和第二导电横梁放入 槽构成导电横梁穿孔,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还设有与极板的厚度相当的缝隙,所述缝隙 处在导电横梁穿孔和反应室靠近导电横梁穿孔这一端的一侧并与外界、导电横梁穿孔和 反应室接通,所述反应室的高度和宽度均大于导电横梁穿孔和铜导电梁穿孔的高度和宽 度;所述上模和下模分别设有夹具孔,所述夹具孔与导电横梁穿孔和铜导电梁穿孔垂直 且开孔于模具不设置所述缝隙的那一面,所述上模设有通达第一凹槽的加药通道。
2.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制造的极板与铜导电梁过渡结构,设置有导电横梁,所述 极板的上端与导电横梁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导电梁、导电横梁、极板的相接处由铜 导电梁、导电横梁、极板用放热反应熔融形成焊接接头块,所述焊接接头块的形状与所 述反应室的形状相仿;所述焊接接头块的厚度大于铜导电梁的厚度以及导电横梁和极板 两者相加的厚度,所述焊接接头块的宽度大于铜导电梁的宽度和导电横梁的宽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极板与铜导电梁放热焊接的模具它设有上模和下模,上模的下端面和下模的上端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组合形成反应室;上模的下端面在第一凹槽的一侧设有第一铜导电梁放入槽,在第一凹槽的另一侧设置第一导电横梁放入槽,下模的上端面在第二凹槽的一侧设有第二铜导电梁放入槽,在第二凹槽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导电横梁放入槽,所述第一铜导电梁放入槽和第二铜导电梁放入槽构成铜导电梁穿孔,第一导电横梁放入槽和第二导电横梁放入槽构成导电横梁穿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具使极板与铜导电梁能够利用放热焊接连接。
文档编号C25B11/00GK201793778SQ20102027239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7日
发明者石佐, 石含华, 石柱 申请人:石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