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有机合成电解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733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有机合成电解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有机合成电解槽。
技术背景电解槽由槽体、阳极和阴极组成,多数用隔膜将阳极室和阴极室隔开。按电解液的不同分为水溶液电解槽、熔融盐电解槽和非水溶液电解槽三类。当直流电通过电解槽时,在阳极与溶液界面处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与溶液界面处发生还原反应,以制取所需产品。对电解槽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合理选择电极和隔膜材料,是提高电流效率、降低槽电压、节省能耗的关键。目前,电解槽在氯碱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复极式电解槽以其低压差、小流量等优势得到各企业的青睐。但目前的复极式电解槽在应用时虽然能够产生碱液,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交换膜横容易在短期内损坏,导致槽电压升高,且交换膜价格昂贵,维修成本高,且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有机合成电解槽,它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保证电解槽不易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阴极终端槽1、隔离板2、单元电解槽3、阳极终端槽4、活动端头5、油压杆6、阳极电接头7、出水口 8、进水口 9、阴极电接头10、侧杆11、槽体12和固定端头13,槽体12内部一端设置有固定端头13,另一端设置有活动端头5,活动端头5连接油压杆6,固定端头13内侧紧密设置有阴极终端槽1,阴极终端槽1下端设置有阴极电接头10,活动端头5内侧紧密设置有阳极终端槽4,阳极终端槽4下端设置有阳极电接头7,阴极终端槽1和阳极终端槽4之间均勻设置有数组单元电解槽3,相邻的单元电解槽3之间以及单元电解槽3与阴极终端槽1、阳极终端槽4之间均设置有隔离板2,阴极终端槽1、单元电解槽3、阳极终端槽4通过侧杆11 串接,侧杆11与槽体12内部两端固定,槽体12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水口 8和进水口 9, 出水口 8和进水口 9均连接至集液总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保证电解槽不易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阴极终端槽1、隔离板2、单元电解槽3、阳极终端槽4、活动端头5、油压杆6、阳极电接头7、出水口 8、进水口 9、阴极电接头10、侧杆11、槽体12和固定端头13,槽体12内部一端设置有固定端头13,另一端设置有活动端头5,活动端头5连接油压杆6,固定端头13内侧紧密设置有阴极终端槽1,阴极终端槽1下端设置有阴极电接头10,活动端头5内侧紧密设置有阳极终端槽4,阳极终端槽 4下端设置有阳极电接头7,阴极终端槽1和阳极终端槽4之间均勻设置有数组单元电解槽 3,相邻的单元电解槽3之间以及单元电解槽3与阴极终端槽1、阳极终端槽4之间均设置有隔离板2,阴极终端槽1、单元电解槽3、阳极终端槽4通过侧杆11串接,侧杆11与槽体12 内部两端固定,槽体12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水口 8和进水口 9,出水口 8和进水口 9均连接至集液总管。 本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保证电解槽不易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的有机合成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阴极终端槽(1)、隔离板O)、单元电解槽(3)、阳极终端槽(4)、活动端头(5)、油压杆(6)、阳极电接头(7)、出水口(8)、进水口(9)、阴极电接头(10)、侧杆(11)、槽体(12)和固定端头(13),槽体(12)内部一端设置有固定端头(13),另一端设置有活动端头(5),活动端头( 连接油压杆(6),固定端头(13) 内侧紧密设置有阴极终端槽(1),阴极终端槽(1)下端设置有阴极电接头(10),活动端头 (5)内侧紧密设置有阳极终端槽(4),阳极终端槽(4)下端设置有阳极电接头(7),阴极终端槽⑴和阳极终端槽⑷之间均勻设置有数组单元电解槽(3),相邻的单元电解槽(3)之间以及单元电解槽C3)与阴极终端槽(1)、阳极终端槽(4)之间均设置有隔离板0),阴极终端槽(1)、单元电解槽(3)、阳极终端槽(4)通过侧杆(11)串接,侧杆(11)与槽体(12)内部两端固定,槽体(1 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水口(8)和进水口(9),出水口(8)和进水口 (9)均连接至集液总管。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有机合成电解槽,它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它的固定端头内侧紧密设置有阴极终端槽,阴极终端槽下端设置有阴极电接头,活动端头内侧紧密设置有阳极终端槽,阳极终端槽下端设置有阳极电接头,阴极终端槽和阳极终端槽之间均匀设置有数组单元电解槽,相邻的单元电解槽之间以及单元电解槽与阴极终端槽、阳极终端槽之间均设置有隔离板,阴极终端槽、单元电解槽、阳极终端槽通过侧杆串接,侧杆与槽体内部两端固定。它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保证电解槽不易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文档编号C25B9/18GK201999997SQ201020699009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
发明者张英志 申请人:南通市金宏电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