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装置及所适用的输出含氢气混合气的气体输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257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电解装置及所适用的输出含氢气混合气的气体输出设备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装置的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装置及所适用的输出含氢气混合气的气体输出设备。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人体每天吸入适量氢气,能够很好的抵抗氧自由基的攻击,使每个细胞都能自动保持健康的状态,去除体锈,延缓衰老,同时对过敏性皮炎、便秘、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由自由基引起的各类症状都有防治作用。为此,输出混合有氢气的空气输出设备,如氢呼吸机等,作为提供可供人体呼吸的氢气、氧气的保健设备应运而生,且在医疗、保健、美容行业发展迅速。利用电解槽产生氢气,是一种便捷、低成本的方式,故而,目前大多数氢呼吸机中氢气产生装置为电解装置。传统的水电解槽,体积大、结构复杂,且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易混合,安全性低,难以满足医用、保健、美容用的氢呼吸机对水电解槽的要求。针对水电解槽存在的不足,现有的氢呼吸机中将电解装置中的正负电极室隔离开,再将各电极棒安装在对应电极室中。该种方式虽然解决了传统电解槽的氢氧混合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结构复杂、可装配性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解装置及所适用的输出含氢气混合气的气体输出设备,用于解决医疗保健类设备中电解槽的结构复杂、可装配性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解装置,包括:正电极板;负电极板;隔离框板,设置在所述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所述隔离框板的框内具有离子膜,所述离子膜与所述正电极之间形成有第一电极室;所述离子膜与所述负电极之间形成有第二电极室;第一排气结构,贯通所述第一电极室,以将电解的第一气体从第一电极室排出;第二排气结构,贯通所述第二电极室,以将电解的第二气体从第二电极室排出;引流结构,连通所述第一电极室及第二电极室,以将电解液引入所述第一电极室及第二电极室。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中至少一种的数量为多个,并按照正负交替排列;所述隔离框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隔离框板间隔所述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绝缘边板,与所述隔离框板夹持所述正电极板或负电极板。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结构和第二排气结构均包含设置在所述隔离框板的板体上的排气口。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结构包括:第一气流通路,设置在被相邻所述隔离框板夹持的至少部分正电极板的板体上;和/或,所述第二排气结构包括:第二气流通路,设置在被相邻所述隔离框板夹持的至少部分负电极板的板体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结构包括电解液进入口,所述电解液进入口设置在所述隔离框板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结构包括:电解液通路,设置于所述隔离框板之间的至少部分正电极板的和负电极板的板体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边板与隔离框板经由同一轮廓模板制得,且所述绝缘边板整体绝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输出含氢气混合气的气体输出设备,包括:上述的电解装置、控制装置、电解液输入装置、氢气处理装置、和氧气处理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有正电极接口和负电极接口,其中,所述正电极接口连接所述电解装置中的正电极板,所述负电极接口连接所述电解装置中的负电极板;所述氧气处理装置与所述电解装置中的第一排气结构相连;所述氢气处理装置与所述电解装置中的第二排气结构相连;所述电解液输入装置与所述电解装置中的引流结构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解装置及所适用的输出含氢气混合气的气体输出设备,由于电解装置采用全板制结构,生产人员无需逐一对接和拼装,故而制造和装配效率均有明显提高。同时,由于对第一电极室和第二电极室之间实现了气隔离,所产生的氢氧气体无法混合成危险气体,有效提高了氢气的使用安全。

另外,在隔离框板上设置排气口和电解液进入口是利用了隔离框板自身的宽度尺寸,有效减少了电解装置的尺寸,使得所述电解装置便于应用到更精简的家用设备中。

另外,在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上设置气流通路和电解液通路,旨在进一步降低每个隔离框板的制作复杂度,进一步提高了隔离框板的制作效率。

另外,所述气体输出设备利用氢气的抗氧化性,将氢气与外部空气混合,为使用者提供减缓衰老的保健和医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解装置在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解装置在图1所述实施方式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解装置中正电极板在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解装置中负电极板在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解装置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解装置在又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解装置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解装置中正电极板在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解装置中负电极板在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解装置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解装置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输出含氢气混合气的气体输出设备在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鉴于将现有电解装置移植到氢呼吸机所带来的结构复杂、设备安装难度大等困难,提出一种电解装置,以有效提高电解装置本身及其所在氢呼吸机的外围结构的可装配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解装置虽然更适用于氢呼吸机等医疗、保健类设备,但绝不仅限于此,所述电解装置还可以单独或配合其他装置安装在如电解氯气等电解气体的其他设备中。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6,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解装置在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在该实施方式中所展示的电解装置包括:正电极板11,负电极板13,隔离框板12,第一排气结构14,第二排气结构15,和引流结构16。

其中,正电极板11和负电极板13均为导电板,技术人员其可利用同一模具切割金属板而得。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解装置中仅设置一对正电极板11和负电极板13。

所述隔离框板12设置在所述正电极板11和负电极板13之间,所述隔离框板12的框内具有离子膜121,所述离子膜121与所述正电极板11之间形成有第一电极室19;所述离子膜121与所述负电极板13之间形成有第二电极室18。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室19和第二电极室18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具体的,所述隔离框板12为绝缘材料。所述隔离框板12上可设置一个或多个框格,每个框格内具有离子膜121。其中,所述离子膜121可以是离子交换树脂材料,其可以是阳离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换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解液可透过离子膜121在第一电极室19和第二电极室18之间流动。其中,所述隔离框板12的厚度大于离子膜121的厚度,以使所述离子膜121与正电极之间形成第一电极室19,所述离子膜121与所述负电极之间形成有第二电极室18。为便于装配,每个隔离框板12上的离子膜121由同一材料、同一模板制得,并密封的镶嵌在所述隔离框板12的框格内,以形成既有利于单一电荷随电解液移动,又有效隔离电解气体的结构。

所述正电极板11、隔离框板12和负电极板13装配在一起所形成的电解装置整体密封,且其中的第一电极室19和第二电极室18彼此气隔离。为此,所述隔离框板12优选为兼具硬度和密闭需求的绝缘板,例如,所述隔离框板12为环氧绝缘板,树脂绝缘板等。

在所述第一电极室19上贯通有第一排气结构14。所述第一排气结构14将第一电极室19内电解的第一气体排出。

在所述第二电极室18上贯通有第二排气结构15。所述第二排气结构15将第二电极室18内电解的第二气体排出。

在此,所述第一排气结构14和第二排气结构15可具有相同结构。例如,所述第一排气结构14和第二排气结构15均包含:设置在所述隔离框板12的板体上的排气口。其中,所述排气口贯通所述隔离框板12框体上的第一孔以及设在所述第一孔上的排气管。例如,所述隔离框板12位于隔离膜的两侧框体上各设置一个第一孔及密闭插设在每个第一孔上的排气管。

为了便于将电解液引入所述电解装置的各电极室中,所述电解装置还包括引流结构16。

具体地,所述引流结构16连通所述第一电极室19及第二电极室18,以将电解液引入所述第一电极室19及第二电极室18。

在此,所述引流结构16可设置在所述正电极板11和隔离框板12之间,设置在所述负电极板13和隔离框板12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结构16设置在所述隔离框板12的框体上。具体地,所述引流结构16包括电解液进入口,所述电解液进入口设置在所述隔离框板12上。例如,所述电解液进入口包括:贯通所述隔离框板12、且用于将电解液引入第一电极室和第二电极室的第二孔,以及插设于所述第二孔中的引流管。

为了避免所述电解装置中正负电极板13与外部电路的短接,在所述电解装置的边侧还设有绝缘边板17。所述绝缘边板17与隔离框板12夹持相应正电极板11或负电极板13。所述绝缘边板17可黏贴在所夹持的电极板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装配,所述绝缘边板17与隔离框板12采用同一板材,并由同一轮廓模板制作而成。与所述隔离框板12不同的是,所述绝缘边板17为整体绝缘且无需进一步加工用于设置离子膜的框体结构。

为了便于各板的装配,各板体边缘设有装配区111(131),各板的装配区111(131)配置有统一的装配孔,以便制作人员按照绝缘边板17、正电极板11、隔离框板12、负电极板13和绝缘边板17的排布顺序进行装配。为了便于正电极板11和负电极板13外接对应电极,所述正电极板11和负电极板13的板体上还设有接线部112(132),所述接线部112(132)设置在装配区111(131)之外。其中,所述接线部112(132)可以是接线柱、或接线板。为了确保装配后的各电极室与外部环境密封,所述接线部112(132)优选为板体延展出的部分,且在所延展出的部分设置过孔。例如,如图3和4所示,所述正电极板11和负电极板13为统一裁制而成,具有相同形状,其中,所述正电极板11和负电极板13的边缘设有装配区111(131)(图中虚线所框区域),下部沿板体一侧延展出带有过孔的接线部112(132)。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正电极板11和负电极板13的装配区111(131)呈大致轴对称,正电极板11和负电极板13的接线部112(132)沿板体一侧延伸。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外接的正负电极彼此无碰触,如图5所示,在装配时,所述正电极板11的的接线部112和所述负电极板13的接线部113分设在所述电解装置两侧,同侧的接线部112(或132)接相同电极。

为了防止装配区111(131)的气液泄露,所述装配区111(131)上各装配孔内套设密封管,以增加第一电极室和第二电极室的密闭性。其中,所述密封管举例是PV管。

为了防止所述电解装置与外部电路的电碰触,如图6所示,所述电解装置由两个绝缘边板17为侧边板,中间夹持依序排列的正电极板11、隔离框板12和负电极板13。

实施例二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当所述电解装置中的所述正电极板11和负电极板13中至少一种的数量为多个时,将各正电极板11和负电极板13按照正负交错排列。例如,当正、负电极板为多个时,比如正电极板为三个:第一正电极板,第二正电极板,第三正电极板,比如负电极板为三个:第一负电极板,第二负电极板,第三负电极板,则前述的各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按照正负交错排列的次序则为:第一正电极板、第一负电极板、第二正电极板、第二负电极板、第三正电极板、第三负电极板。

所述电解装置中需设置多对正电极板11和负电极板13,并按照正负交错排列。所述隔离框板12间隔各所述正电极板11和负电极板13,以形成由某些相邻的第一电极室由所述正电极板11分隔,某些相邻的第二电极室由所述负电极室分隔。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结构14包括:第一气流通路141,设置在被相邻所述隔离框板12夹持的至少部分正电极板11的板体上。

如图8所示,将按照统一模板制作而得的电极板中的部分电极板的板体上打通所述第一气流通路141,并将设置有所述第一气流通路141的电极板作为正电极板11,将未设置有所述第一气流通路141的电极板作为负电极板13,则在装配时,可将正负电极板交替排布,并由各所述隔离框板12夹持。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气结构15包括:第二气流通路151,设置在被相邻所述隔离框板12夹持的至少部分负电极板13的板体上。

如图9所示,将按照统一模板制作而得的电极板中的部分电极板的板体上打通所述第二气流通路151,并将设置有所述第二气流通路151的电极板作为负电极板13,将未设置有所述第二气流通路151的电极板作为正电极板11,则在装配时,可将正负电极板交替排布,并由各所述隔离框板12夹持。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结构14包括:第一气流通路141,设置在被相邻所述隔离框板12夹持的至少部分正电极板11的板体上;以及所述第二排气结构15包括:第二气流通路151,设置在被相邻所述隔离框板12夹持的至少部分负电极板13的板体上。

如图8和9所示,由于正电极板11和负电极板13相间隔两同电极的电极室18(19),则可将间隔同电极电极室18(19)的电极板11(13)的板体上设置对应的第一气流通路141或第二气流通路151。该两种气流通路141(151)的形状不做限制,可以是圆形、圆柱形、矩形等。该两种气流通路141(151)的尺寸可以相同或根据所电解出的相应气体量而定。两同电极的电极室所产生的同种气体可通过相应的气流通路141(151)从该两电极室18(19)的任一排气结构排出。例如,由正电极板11间隔的两个第一电极室19所电解产生的第一气体经由所述正电极板11上所贯通的第一气流通路141从该两第一电极室19中任一第一排气结构14排出。由负电极板13间隔的两个第二电极室18所电解产生的第二气体经由所述负电极板13上所贯通的第二气流通路151从该两第二电极室18中任一第二排气结构15排出。

由于第一电极室19和第二电极室18的数量均为多个,则对应的第一排气结构14和第二排气结构15的数量也均为多个。为了便于外部装置与电解装置的气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结构14和第二排气结构15还各自包括:气管连通器(未予图示)。其中,所述第一排气结构14中各隔离框板12上的排气口经由其中一气管连通器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结构15中各隔离框板12上的排气口经由另一气管连通器连通。各所述气管连通器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多进口一出口的连通管、或多进口多出口的连通管。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更简便的制造隔离框板12,每个隔离框板12上仅设所述第一排气结构14或第二排气结构15。如图10所示,被相邻所述隔离框板12所夹持的所有正电极板11的和负电极板13的板体上均设有气流通路,各所述隔离框板12的、且位于离子膜121同侧的框体上设置排气结构。在将各板体装配成电解装置后,位于第一电极室19中的排气结构为第一排气结构14,位于第二电极室18中的排气结构为第二排气结构15,以及,相邻第一电极室之间的正电极板11的板体上的气流通路为第一气流通路141,相邻第二电极室之间的负电极板13的板体上的气流通路为第二气流通路151。

在装配时,所述电解装置由两个绝缘边板17为侧边板,中间夹持依序排列的正电极板11、隔离框板12、负电极板13、隔离框板12、正电极板11、隔离框板12、负电极板13、…、正电极板11、隔离框板12、负电极板13的结构,并利用各板上统一设置的装配孔进行各板体整体装配,以得到由各板体挤压密封的电解装置。在所述电解装置中,第一电极室和第二电极室均为多个,且相邻的同电极的电极室之间气体导通,电解时所产生的同种气体可由设置在离子膜121同侧的隔离框板12上的气体排出结构排出。

所述引流结构16可单独的配置由正电极板11、隔离框板12和负电极板13装配成的每组第一电极室和第二电极室。每个所述引流结构16包括电解液进入口,所述电解液进入口设置在所述隔离框板12的框体上。其中,所述电解液进入口包括穿透所述隔离框板12的框体上的第二孔以及插设于所述第二孔上的引流管。

为了简化所述引流结构16,其还包括:电解液通路,设置于所述隔离框板12之间的至少部分正电极板11的和负电极板13的板体上。如图11所示。

具体地,所述电解液通路的形状不做限制,可以是圆形、圆柱形、矩形等。各电极板上的电解液通路的尺寸可以相同。为了便于电解液的流动,所述电解液通路穿设在电极板的底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被相邻所述隔离框板12夹持的所有正电极板11的和负电极板13的板体上均设有电解液通路;所述引流结构16还包括:穿设于其中一个隔离框板12上的电解液进入口。

例如,如图11所示,制造所述电解装置时,多个正电极板11和多个负电极板13由同一导电板材经由同一的第一模板裁剪而成,其中,所述第一模板留有电极板的接线部112(132)。利用穿孔设备在部分正电极板11和部分负电极板13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进行打孔,位于正电极板11和负电极板13底部的孔构成所述电解液通路,位于正电极板11和负电极板13顶部的孔构成对应的第一气流通路141和第二气流通路151。各所述电极板的装配区111(131)由统一的装配打孔设备穿设装配孔。

多个隔离框板12和多个绝缘边板17由同一绝缘板材经由第二模板裁剪而成,并利用所述装配打孔设备在各隔离框板12和各绝缘边板17的装配区111(131)穿设装配孔。其中,各所述隔离框板12在基于第二模板的裁剪后还进行框格的裁剪,在框格上密封嵌设离子膜121,以及在各所述隔离框板12的框体顶部且位于离子膜121的单侧穿设排气结构。其中,针对所制造的电解装置得数量,在对应数量的隔离框板12的框体底部穿设电解液进入口。

在装配时,如图11所示,所述电解装置由两个绝缘边板17为侧边板,中间夹持依序排列的正电极板11(11’)、隔离框板12、负电极板13(13’)、隔离框板12、正电极板11、隔离框板12、负电极板13、…、正电极板11、隔离框板12、负电极板13的结构。其中,打孔的正电极板11’和负电极板13’被夹持在相邻的隔离框板12之间,未打孔的正电极板11和负电极板13被装配在绝缘边板17侧。其中,各所述隔离框板12中包含带有电解液进入口的隔离框板12。生产人员将螺栓和密封管穿设在各板的装配孔内,并通过紧固与螺栓配合的螺母将各板密闭夹持。所构成的电解装置中各所述正电极板11(11’)和离子膜121之间形成第一电极室,各所述负电极板13(13’)和离子膜121之间形成第二电极室,相邻第一电极室之间的正电极板11’上的孔为第一气流通道141,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41和与第一电极室相通的排气口142构成所述第一排气结构14;相邻第二电极室之间的负电极板13’上的孔为第二气流通道151,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51与第二电极室相通的排气口152构成第二排气结构15。

某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集中外接对应电极,所述正电极板11的和负电极板13的接线部112(132)在装配时分设在所述电解装置两侧,同侧的接线部112(132)接相同电极。如图9所示。同侧的接线部112(132)可利用导电体穿设方式,将各同电极的电极板与外部同一电极统一连接。

实施例三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输出含氢气混合气的气体输出设备。所述气体输出设备可指任意为活体提供含氢气混合气的医用或保健类气体输出设备,其举例包括:氢氧呼吸机,以及含有美体、减脂、抗氧化等多种保健功能的设备等。

如图12所示,所述气体输出设备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解装置1、控制装置2、电解液输入装置3、氢气处理装置4、和氧气处理装置5。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2设有正电极接口和负电极接口,其中,所述正电极接口连接所述电解装置1中的正电极板,所述负电极接口连接所述电解装置1中的负电极板;所述电解液输入装置3与所述电解装置1中的引流结构相连;所述氧气处理装置5与所述电解装置1中的第一排气结构相连;所述氢气处理装置4与所述电解装置1中的第二排气结构相连。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2用于控制电解装置1的电导通和电断开。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2可设置外部开关,以便操作人员进行电解控制。所述控制装置2主要由控制电路构成,所述控制电路与外部电源(如市电)相连,并具有变压、整流等电路结构。

所述电解液输入装置3用于将水或混有催化剂的水输入电解装置1中。所述电解液输入装置3举例为带有软管的漏斗,所述软管一端与漏斗底部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电解装置1中的引流结构相接。操作人员可通过漏斗将电解液倒入电解装置1中。

所述氢气处理装置4用于将电解所产生的氢气混入空气中,并提供给使用该气体输出设备的对象。

具体地,所述氢气处理装置4包括氢气稀释组件。其中,所述氢气稀释组件包括:空气导入部件和气体混合部件;其中,所述空气导入部件与所述气体混合部件相连,所述第二排气结构与所述气体混合部件相连;所述气体混合部件混合所述空气导入部件所导入的外部空气以及所述第二排气结构所输出的氢气。

在此,所述空气导入部件包括空气泵,所述空气泵将外部空气引入气体混合部件中。所述气体混合部件可以是盛放混合气体的容器,以及连通所述容器和空气泵之间的软管。所述气体混合部件还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结构。如此,电解装置1中所产生的氢气和空气导入部件所引入的外部空气在所述气体混合部件中混合,所述气体混合部件可将混合有氢气的气体提供给使用者。

所述氧气处理装置5用于将电解出的氧气直接排入大气。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给用户提供富氢环境,电解出的氧气将作为不必要气体予以排放。

具体地,所述氧气处理装置5包括:氧气排出部件,与所述第一排气结构相连,用于将所接收的氧气排放到大气中。例如,所述氧气排出部件包括由电解装置1第一排气结构引出的气体导出管。

在另外的某些实施例中,为了平衡混合气体中的氢氧含量,所述氧气排出部件还与所述氢气处理装置4中的气体混合部件相连,所述气体混合部件混合从外部导入的空气、所述第二排气结构所输出的氢气、以及所述氧气。例如,所述氧气排出部件将第一排气结构所输出的氧气一部分排放到大气,另一部分输送到气体混合部件中,用以平衡混合气体的氢氧比例;再由所述气体混合部件将混合气体提供给用户。

为了向用户提供更清洁的含氢混合气体,所述氢气处理装置4还包括:气体过滤部件(未予图示),用于将含氢气的混合气体予以过滤。

在此,所述气体过滤部件可以是至少一个盛放水的滤瓶,各滤瓶串接,以便对混合气体进行多次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混合气体提供给用户。

所述气体输出设备利用上述各装置的工作过程举例如下:

操作人员将混合有催化剂的水通过电解液输入装置3导入电解装置1中,水经由所述电解装置1中的引流结构将水引入各电极室。接着,操作人员或用户打开所述控制装置2上的开关,使得电解装置1中的正电极板接通正电极、负电极板接通负电极,并开始电解水,由此,各第一电极室产生氧气、各第二电极室产生氢气。氧气和氢气分别经由第一排气结构和第二排气结构对应的输送到氢气处理装置4和氧气处理装置5。其中,氧气处理装置5可将所有氧气排出到大气中。氢气处理装置4将所接收的氢气与外部引入的空气混合,并经过过滤提供给用户。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