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板桩彼此的连接构造以及构造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770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管板桩彼此的连接构造以及构造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钢管板桩彼此相互连结的钢管板桩的连接构造以及使用了该钢管板桩的连接构造的构造体。本申请基于2009年6月1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9-146271号并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通过连结多个钢管板桩来构筑钢管板桩地基等。一般,通过使相邻的钢管板桩的外表面上所设置的带狭缝管相互嵌合而进行接合的、所 谓P-P型接合,来进行钢管板桩的连结。通常,在P-P型接合中,清洗所嵌合的管的空间内,并在内部填充灰泥。由此,使相互的连结可靠,确保抗剪力。但是,在以往的P-P型接合中,需要清洗狭窄的空间内并填充灰泥,所以其品质有可能变得不稳定。此外,为了得到更高的抗剪力,需要使用内表面带突起的钢管等。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钢管板桩的接头构造中,在第一钢管板桩上、一对L型钢材相互向内地设置,且在第二钢管板桩上、一对L型钢材相互向外地设置。而且,通过在向内的一对L型钢材中嵌合向外的一对L型钢材,由此连结第一钢管板桩和第二钢管板桩。并且,在各个L型钢材之间设置有棒状钢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5-2821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钢管板桩的接头构造中,分别朝向内外的L型钢材彼此的间隔较小,所以难以进行其之间的清洗及灰泥的填充。此外,由于需要另外设置棒状部件,因此存在钢管板桩的制造工时增加的问题。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板桩接头,具有较高的抗剪力,构造简单、连结操作性优良,能够防止水的污浊。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而采用以下的手段。(I)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为一种钢管板桩彼此的连接构造,具备一对第一 L型部件,相互朝向内方地接合在第一钢管板桩的侧方;和一对第二 L型部件,与上述第一 L型部件对置地设置、并相互朝向外方地接合在与上述第一钢管板桩相邻的第二钢管板桩的侧方。上述一对第二 L型部件配设在上述一对第一 L型部件的内部,在由上述一对第一L型部件及上述一对第二 L型部件包围的空间中,浇注含有骨料的混凝土,上述第一 L型部件的前端和上述第二 L型部件之间的间隙小于上述骨料的颗粒的大小,上述第二 L型部件的前端和上述第一 L型部件之间的间隙为上述骨料的颗粒的大小的2倍以上。(2)在上述(I)记载的钢管板桩彼此的连接构造中,也可以在上述第二 L型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侧面上,在轴向上以规定间隔设置多个孔。(3)在上述(2)记载的钢管板桩彼此的连接构造中,上述孔的大小也可以为上述骨料的颗粒的大小的2倍以上。(4)在上述(I) ⑶中任一项记载的钢管板桩彼此的连接构造中,也可以在上述第一 L型部件的前端部附近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朝向上述第二 L型部件侧延伸的、能够与上述第二 L型部件接触的密封部件。(5)在上述(4)记载的钢管板桩彼此的连接构造中,上述密封部件也可以具有宽度从上述第一 L型部件的上端朝向下方逐渐变大的锥形部。(6)在上述(I) (5)记载的钢管板桩彼此的连接构造中,也可以在上述第一 L型部件及/或上述第二 L型部件的与上述混凝土的接触面上形成凹凸。(7)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为一种构造体,多个钢管板桩沿大致铅直方向设置于水中,钢管板桩彼此通过接头接合。使用具备一对第一 L型部件和一对第二 L型部件的连接构造,该一对第一 L型部件为,相互朝向内方地接合在第一钢管板桩的侧方,该一对第二 L型部件为,与上述第一 L型部件对置地设置、相互朝向外方地接合在与上述第一钢管板桩相邻的第二钢管板桩的侧方;上述一对第二 L型部件嵌入上述一对第一 L型部件,在由上述一对第一 L型部件及上述一对第二 L型部件包围的空间中,浇注含有骨料的混凝土,上述第一 L型部件的前端和上述第二 L型部件之间的间隙小于上述骨料的颗粒的大小,上述第二L型部件的前端和上述第一 L型部件之间的间隙比上述骨料的颗粒的大小的2倍大;在上述连接构造的至少向水底下的埋设部,在上述第二 L型部件侧面上在轴向上以规定间隔设置孔,在上述接头构造的至少比水底靠上方部,在上述第一 L型部件的外方前端部附近,设置朝向上述第二 L型部件侧延伸的、能够与上述第二 L型部件接触的密封部件。(8)在上述(7)记载的构造体中,也可以在上述第一 L型部件及/或上述第二 L型部件的与上述混凝土的接触面上形成有凹凸。发明的效果根据上述⑴记载的构成,由于不是如P-P接合那样使狭缝彼此咬合的构造,所以容易设置。此外,由于第一 L型部件的前端和第二 L型部件之间的间隙小于骨料的颗粒的大小,所以在浇注了混凝土时,骨料填埋间隙,混凝土不会从间隙向连接构造外部流出。此夕卜,由于第二 L型部件的前端和第一 L型部件之间的间隙为骨料的颗粒的大小的2倍以上,所以即使使用含有骨料的混凝土,也能够将混凝土可靠地填充到连接构造内部。因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混凝土的浇注。根据上述(2)记载的构成,通过在第二 L型部件的一部分设置多个孔,由此混凝土通过孔而流动,因此能够将混凝土可靠地填充到L型部件彼此的连接构造内部。此外,由于混凝土进入孔中,因此混凝土和L型部件之间的附着强度提高。根据上述(3)记载的构成,由于孔的大小为骨料的颗粒的大小的2倍以上,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填充混凝土。
根据上述(4)记载的构成,由于在第一 L型部件的前端部附近的一部分、朝向第二L型部件侧地设置有能够与第二 L型部件接触的密封部件,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混凝土从L型部件彼此之间的间隙漏出的情况。根据上述(5)记载的构成,通过设置密封部件的宽度从第一 L型部件的上端朝向下方逐渐变大的锥形部,由此能够容易插入相邻接的钢管板桩的第二 L型部件。因此,容易进行作业。根据上述(6)记载的构成,由于在第一 L型部件及/或第二 L型部件的混凝土的接触面上形成凹凸,所以与混凝土之间的附着强度增加,能够得到更加牢固的连接构造。根据上述(7)记载的构成,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而得到施工性优良、强度较高的构造体。尤其是,由于通过一对L型部件来构成连接构造,因此施工性优良,通过在位于比水底靠下的部分的第二 L型部件上设置孔,由此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填充性,并且能够提高混凝土和L型部件之间的附着强度。即使在孔向外方露出的情 况下,只要是水底下,则混凝土也不会流出,而不存在水的污浊的问题。此外,由于在比水底靠上的部分设置有密封部件,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混凝土从间隙被骨料填埋但还残留的微小间隙流出,能够防止水的污浊。根据上述(8)记载的构成,由于在第一 L型部件及/或第二 L型部件的混凝土接触面上形成有凹凸,因此相对于混凝土的附着强度增加,能够得到具有更加牢固的连接构造的构造体。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钢管板桩接头,具有较高的抗剪力,构造简单、连结操作性优良,能够防止水的污浊。


图IA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构造体I的立面图。图IB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构造体I的俯视图。图2A是表示将2根钢管板桩3a、3b连结的接头13附近的图。图2B是图2A的A部分放大图。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构造体I的下方放大图,是表示水底下部9所设置的孔21的图。图4A是包含接头13的孔21的截面图。图4B是包含接头13的孔21的截面图,是表示2根钢管板桩3a、3b相互向与连接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偏移设置的状态的图。图5A是包含接头13的孔21的截面图,是表示钢管板桩3b设置在最接近钢管板桩3a侧的位置上的状态的图。图5B是接头13的孔21位置的截面图,是表示钢管板桩3b设置在与钢管板桩3a向相反方向最远离的位置上的状态的图。图6A是表示在L型部件15a上设置了密封部件27a的状态的图。图6B是表示在L型部件15a上设置了密封部件27b的状态的图。图6C是表示通过设置了密封部件27a的L型部件连接了 2根钢管板桩3a、3b的状态的图。
图7A是表示密封部件27a上部的锥形部29的主视图。图7B是图7A的P-P线截面图。图7C是图7A的Q-Q线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体进行说明。图1A、图IB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构造体I。图IA是构造体I的立面图,图IB是构造体I的俯视图。构造体I主要包括设置在水底5的多个钢管板桩3和底板7等。构成构造体I的钢管板桩3,例如图IB所示那样圆形地配置有多个。通 过设置在钢管板桩3侧方的接头13来进行钢管板桩3彼此的接合。由于接头13具有水密性,所以由多个钢管板桩3包围的范围内的水能够排出。在由钢管板桩3包围的内部的下面设置底板7。底板7例如为混凝土制。另外,由钢管板桩3形成的构造体I的形状不限于圆形,也可以是矩形等其他形状。此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将钢管板桩3的设置在比水底5深的位置的部位称作水底下部9、比水底5靠上方的部位称作水底上部11。接着,对接头13的构造进行详细说明。图2A、图2B表示接头13。图2A是表示钢管板桩3a、3b之间的图,图2B是图2A的A部分放大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邻的钢管板桩3a、3b之间的接头13进行说明。在钢管板桩3a、3b的两个侧方,沿着钢管板桩3a、3b各自的轴向而设置L型部件15a、15b。在钢管板桩3a、3b的一侧(图中右侧)设置一对L型部件15a。在钢管板桩3a、3b的另一侧(图中左侧)设置一对L型部件15b。S卩,L型部件15a、15b设置在钢管板桩3a、3b的大致相互相反侧。作为L型部件15a、15b,也可以使用截面L字状的型钢。L型部件15a分别是弯曲成L型状的板状部件,朝向相邻的钢管板桩的连接方向(图中右侧)设置。一对L型部件15a具有相互大致平行地设置的基部17a和在基部17a的前端部相互朝向内侧大致垂直地弯曲的臂部19a。同样,L型部件15b分别是被弯曲成L型状的板状部件,朝向相邻的钢管板桩的连接方向(图中左侧)设置。一对L型部件15b具有相互大致平行地设置的基部17b和在基部17b的前端部相互朝向外侧大致垂直地弯曲的臂部19b。在L型部件15b的基部17b的一部分上设置孔21。另外,L型部件15a、15b各自的基部17a、17b,通过焊接等而接合在钢管板桩3a、3b的规定位置。所接合的钢管板桩3a、3b各自的一对L型部件15a和一对L型部件15b相互对置地设置。一对L型部件15b的基部17b配置在一对L型部件15a的臂部19b前端之间,L型部件15b的臂部19b收容在由一对L型部件15a包围的空间中。另外,在钢管板桩3a、3b的连接时,在设置了第一钢管板桩(例如钢管板桩3a)之后,从已经设置的钢管板桩的上方,以L型部件彼此咬合的方式从上方插入第二钢管板桩(例如钢管板桩3b)即可。如图2B所示,在向L型部件15a插入L型部件15b而相互咬合了的状态下,向由L型部件15a、15b及钢管板桩3a、3b包围的空间内填充混凝土 23。通过填充混凝土 23来确保接头13的水密性并确保接合部的强度。另外,在以往的钢管板桩的连接构造中,为了提高填充性而将灰泥等用作为填充材料,不使用含有骨料的混凝土。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内部填充含有骨料的混凝土23。其理由将后述。此外,优选在各个L型部件15a、15b的与混凝土 23的接触面上,预先设置省略图示的凹凸。由此,能够进一步确保L型部件15a、15b和混凝土 23之间的附着强度,接合部的抗剪力提高。例如,也可以通过将网纹钢板用作为L型部件来设置凹凸。图3是构造体I的下方放大图,表示设置在水底下部9的钢管板桩3。如上所述,钢管板桩3设置于水底5。因此,钢管板桩3的下方(水底下部9)埋设于水底5。在位于水底下部9的接头13中,在L型部件15b的基部17b上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多个孔21。SP,孔21至少设置在位于水底下部9的L型部件15b的基部17b上。接着,对孔21位置的接头13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图4A、图4B是包含接头13的孔21的截面图。图4A是表示钢管板桩3a、3b被设置在笔直的位置的状态(即、L型部件15a、15b相互不接触地设置的状态 )的图。图4B是表示钢管板桩3a、3b相互在与连接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偏移地设置的状态(即、L型部件15a的端部与L型部件15b接触地设置的状态)的图。如上所述,向接头13的内部填充含有骨料25的混凝土 23。骨料25能够使用各种碎石等。作为骨料25,也可以使用海砂等天然骨料及高炉炉渣等人工骨料。在此,骨料25例如为粗骨料(使用5mm的筛网、按照重量85%以上被保留的骨料),颗粒的大小例如优选为20mm左右。在此,骨料25的颗粒的大小,表示粗骨料的大概的最大尺寸。例如,根据JISA 1102的粗骨料的粒度标准,骨料25的颗粒的大小为20mm,表示利用标称尺寸20mm的筛网,通过筛网的颗粒的重量百分率为90 100%。即,粗骨料的颗粒的大小包含大概5 20mm左右的颗粒。另外,根据混凝土的不同,有时混合含有粗骨料和细骨料,但本发明中的骨料25的颗粒的大小,是指混凝土中主要含有的骨料的、由上述JIS规定的颗粒的大小。例如,在含有细度模数或实积率为50%以上的粗骨料A的情况下,即使含有其他细骨料及细粒,也是指该粗骨料A的颗粒的由JIS所表示的大小。在图4A、图4B中仅图示骨料25的一部分。此外,在图4A、图4B中表示混凝土 23凝固之前的状态,骨料25在接头13内部能够自由地移动。在此,如图4A所示,在钢管板桩3a、3b相互笔直地对置设置的情况下,将L型部件15a的臂部19a前端和L型部件15b的基部17b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定义为B,从L型部件15b的基部17b外表面到臂部19b前端为止的长度定义为C,从L型部件15b的臂部19b前端到L型部件15a的基部17a内表面为止的距离定义为D,孔21的直径定义为E。同样,如图4B所示,在钢管板桩3a、3b在相对于连接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图中箭头I方向)上产生了最大偏移的情况下,将与图4A的B、D相对应的距离定义为B'、D'。并且,将混凝土 23所含有的骨料25的颗粒的大小定义为d。此时,为了使L型部件15b不会从L型部件15a脱离,在钢管板桩彼此的位置最大地偏移了的图4B的状态下,需要使C比B'大。此外,为了使骨料25在接头13内容易进行移动(即、为了使混凝土 23进入而填充),需要使骨料25的移动路径相对于骨料25的大小为足够大。其原因为,当移动路径相对于骨料25为较小时,路径会被骨料25封闭,妨碍混凝土 23的填充。在此,作为骨料25的移动路径,例如存在从L型部件15b的臂部19b前端到L型部件15a的基部17a内表面为止的间隙(图中箭头G方向)。在钢管板桩彼此的位置最大地偏移了的图4B的状态下,该间隙变得最小,在该状态下骨料25能够移动即可。S卩,D'比d足够大即可,例如如果D'为d的2倍以上,则骨料25不会在该位置堵塞,而不会妨碍混凝土 23的流动,因此是优选的。此外,作为骨料25的移动路径,除此之外还存在孔21 (图中箭头F方向)。因此,E比d足够大即可,例如如果E为d的2倍以上,则骨料25不会在该位置堵塞,而不会妨碍混凝土 23的流动,因此是优选的。在此,如上所述,L型部件15a的臂部19a前端和L型部件15b的基部17b外表面之间的间隙最大成为B'。当该间隙相对于骨料25的大小d较大时,骨料25(混凝土 23)会从该间隙向外部流出。例如,在水底上部11 (图1A),在该间隙的外部存在水,所以混凝土23向水中流出。因此,水变污浊。因此,需要防止混凝土 23从该间隙泄漏。在此,如果骨料25的尺寸d大于B',则骨料25堵塞该间隙(图中箭头H方向)。因此,通过骨料25封闭该间隙,抑制混凝土 23的流出。S卩,优选B'小于d。换言之,优选B小于d的大概1/2。接着,对钢管板桩3a、3b之间的距离不成为一定、而偏移了的情况进行说明。图5A、图5B是接头13的孔21位置的截面图。图5A是表示钢管板桩3b设置在最接近钢管板桩3a侧的位置上的状态的图,图5B是表示钢管板桩3b设置在与钢管板桩3a向相反方向最远离的位置上的状态的图。如图5A所示,当钢管板桩3a、3b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图中箭头J方向)偏移时,L型部件15b的前端与钢管板桩3a接触(或者L型部件15a的前端与钢管板桩3b接触),相互不会进一步接近。在该情况下,当向由基部17b及钢管板桩3a、3b包围的范围内填充混凝土 23时,混凝土 23被填充到基部17b彼此之间,并且通过孔21 (图中箭头K方向)。因此,对置的L型部件15a和L型部件15b之间也被填充混凝土 23。此时,如上所述,骨料25堵塞在L型部件15a (臂部19a)的前端和L型部件15b的基部17b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因此,抑制混凝土 23从该间隙流出。接着,如图5B所示,对钢管板桩3a、3b向相互离开的方向(图中箭头N方向)偏移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也如上所述,臂部1%不会从臂部19a脱离,所以维持钢管板桩3a、3b彼此的连接。由于在臂部19b和钢管板桩3a的侧面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所以混凝土 23被可靠地填充到由L型部件15a、15b及钢管板桩3a、3b侧面包围的空间中,骨料23不会堵塞。另一方面,基部17b在臂部19a的外部露出。因此,接头13的外部和内部通过孔21连通。因此,含有骨料23的混凝土 23有可能通过孔21向外部流出(图中箭头M方向)。但是,由于孔21仅设置在水底下部9 (图IA及图3),因此在接头13的外部存在砂土。因此,由砂土抑制通过了孔21的混凝土 23的流出。此外,即使假设稍微流出,由于孔21的周围比水底5靠下部,所以不会直接使水变污浊。因此,不会由于混凝土 23的浇注而污染水。接着,对水底上部11 (图1A)的接头13的构成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水底上部11,在接头13外部存在水。因此,当混凝土 23等从接头13流出时,由此水变污浊。因此,需要防止混凝土 23向接头13外部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相对于骨料25的大小,使臂部19a前端和基部17b之间的间隙变小,所以通过骨料25填埋间隙,防止混凝土 23从该间隙流出。但是,为了更可靠地防止混凝土 23的流出,优选在臂部19a上设置密封部件。图6A、图6B、图6C是表示在臂部19a上设置了密封部件的状态的图。如图6A所示,在臂部19a的外表面上,设置朝向臂部19a的前端方向延伸的密封部件27a。密封部件27a为能够弹塑性变形的材质,例如能够使用薄钢板等的金属制及橡胶等的树脂等。密封部件从钢管板桩3的上方起至少设置在水底上部11(图1A)的范围内。其原因为,在水底下部9(图1A),如上所述,周围的砂土起到密封部件的作用。另外,如图6A所示,也可以预先弯曲地设置密封部件27a。此外,如图6B所示,也可以相对于臂部19a笔直地设置密封部件27b。无论那种方式,密封部件都能够与接合对象的钢管板桩3b侧的基部17b接触而变形,并堵塞臂部19a和基 部17b之间的间隙。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使用了密封部件27a的例子进行说明。图6C是表示钢管板桩3a、3b被连接的状态的图。如图6C所示,在一对L型部件15a的臂部19a上,设置相互向内侧方向比臂部19a突出的密封部件27a。密封部件27a的前端与作为接合对象的钢管板桩3b的基部17b外表面接触。密封部件27a能够弹塑性变形,所以对于钢管板桩3a、3b的偏移(图4B那样的偏移)也进行追随,臂部19a和基部17b之间的间隙被堵塞。因此,即使通过骨料25堵塞臂部19a和基部17b之间的间隙,也能够可靠地防止稍微流出的混凝土 23(图中箭头0方向)。图7A表示设置了密封部件27a的状态的L型部件15a。图7A是从L型部件15a的接合方向侧观察的主视图,图7B是图7A的P-P线截面图,图7C是图7A的Q-Q线截面图。密封部件27a在钢管板桩3的轴向上沿着L型部件15a设置。在密封部件27a的上方设置锥形部29。锥形部29形成为,一对密封部件27a的前端彼此之间的间隔朝向上方变大。即,在密封部件27a的上方,形成密封部件27a的宽度(水平方向长度)朝向上方逐渐变小的锥形部29。如图7B所示,在钢管板桩3b上端附近,密封部件27a的水平方向长度较短。例如,设置在臂部19a的外表面上的密封部件27a,在上端附近不从臂部19a的前端突出,而确保一对臂部19a彼此的间隔。即,在图7B中,用点线图示了接合对象的L型部件15b,但是L型部件15b的基部17b与密封部件27a不接触而与臂部19a接触。因此,在从上方将L型部件15b (钢管板桩3b)向L型部件15a (钢管板桩3a)嵌入时,密封部件27a与L型部件15b不接触。因此,不会对L型部件15b的插入性产生影响,操作性良好。另一方面,如图7C所示,密封部件27a的锥形部29的下方(位于水面下方的部位)为,密封部件27a从臂部19a前端突出足以堵塞间隙的长度量,并与基部17b接触。因此,通过密封部件27a堵塞臂部19a和基部17b之间的间隙。因此,混凝土不会从该间隙流出。另外,在以上的实施例中,仅在水底下部9设置孔21,并仅在水底上部11设置密封部件27a,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密封部件27a设置到水底下部9为止,此外也可以在水底上部11形成孔21。即使在水底上部11形成孔21,通过使孔21的大小小于骨料25的大小、或与密封部件27a组合,由此也能够防止混凝土的泄漏。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钢管板桩的接合方法,能够简单地接合钢管板桩彼此,并且混凝土的填充性优良,且能够可靠地防止混凝土向水中流出。此外,由于由L型部件15a、15b包围的截面积较大,因此在接合部能够得到较高的抗剪力。尤其是,由于通过使用了 L型部件15a、15b的接头13来进行钢管板桩3a、3b彼此的接合,因此例如将一对L型部件15b插入到一对L型部件15a之间即可,接合操作性优良。此外,在作为填充材料的混凝土 23中含有骨料25,L型部件15a的臂部19a前端和L型部件15b的基部17b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小于骨料25的大小。因此,骨料25堵塞在该间隙中,能够抑制混凝土 23进一步流出。此外,L型部件15b的臂部19b前端和L型部件15a的基部17a内表面之间的间隙,相对于骨料25的大小为足够大。因此,混凝土 23能够可靠地填充到L型部件15a、15b之间的空间中。此外,如果至少在水底下部9、在基部17b上形成孔21,则混凝土 23进入孔21内,
能够提高混凝土 23和L型部件15b之间的附着强度。因此,在接合部能够得到较高的抗剪力。此外,由于孔21的大小相对于骨料25的大小为足够大,所以在向L型部件15a、15b之间的空间浇注混凝土 23时,混凝土 23通过孔21。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混凝土 23填充到空间中。此外,在水底上部11设置密封部件27a的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混凝土 23从臂部19a前端和基部17b外表面之间的间隙流出。因此,能够防止混凝土 23向水中流出而导致的水变污浊。此外,在密封部件27a的上部具有锥形部29的情况下,在向L型部件15a插入L型部件15b时,密封部件27a不会妨碍插入。因此,能够沿着锥形部29插入L型部件15b。此外,在L型部件15a、15b的内表面(与混凝土 23的接触面)上预先形成凹凸的情况下,混凝土 23和L型部件15a、15b之间的附着强度提高。因此,接合部的抗剪力提高。以上说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将钢管板桩彼此接合的连接构造,换言之为一种钢管板桩彼此的连接构造,包括第一钢管板桩;与上述第一钢管板桩相邻的第二钢管板桩;一对第一 L型部件,具有第一臂部和第一基部,以上述第一臂部相对置的方式接合在上述第一钢管板桩的侧面上;一对第二 L型部件,具有第二臂部和第二基部,以上述第二基部相对置的方式接合在上述第二钢管板桩的侧面,配设在上述一对第一 L型部件的内部;以及含有骨料的混凝土部,浇注到由上述一对第一 L型部件及上述一对第二 L型部件包围的空间中;上述第一臂部和上述第二基部之间的间隙小于上述骨料的颗粒的大小,上述第二臂部和上述第一基部之间的间隙为上述骨料的颗粒的大小的2倍以上。也可以在上述第二 L型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侧面上,在轴向上以规定间隔设置多个孔。此外,上述孔的大小也可以为上述骨料的颗粒的大小的2倍以上。此外,也可以在上述第一臂部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朝向上述第二 L型部件侧延伸、并与上述第二 L型部件接触的密封部件。此外,上述密封部件也可以具有宽度从上述第一 L型部件的上端朝向下方逐渐变大的锥形部。此外,也可以上述第一 L型部件及上述第二 L型部件具有与上述混凝土部接触的接触面,在上述第一 L型部件及上述第二 L型部件的至少一方的上述接触面上形成有凹凸。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然能够在专利请求的范围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得到各种变形例或修改例,这些也当然被认为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工业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钢管板桩接头,具有较高的抗剪力,构造简单、连结操作性优良,能够防止水的污浊。因此,工业可利用性较大。符号的说明I 构造体3、3a、3b 钢管板桩5 水底7 底板9 水底下部11水底上部13 接头15a、15b L 型部件17a、17b 基部19a、19b 臂部21 孔23 混凝土25 骨料27a、27b 密封部件29锥形部
权利要求
1.一种钢管板桩彼此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 一对第一 L型部件,相互朝向内方地接合在第一钢管板桩的侧方;和一对第二 L型部件,与上述第一 L型部件对置地设置、并相互朝向外方地接合在与上述第一钢管板桩相邻的第二钢管板桩的侧方, 上述一对第二 L型部件配设在上述一对第一 L型部件的内部, 在由上述一对第一 L型部件及上述一对第二 L型部件包围的空间中,浇注含有骨料的混凝土, 上述第一 L型部件的前端和上述第二 L型部件之间的间隙小于上述骨料的颗粒的大小, 上述第二L型部件的前端和上述第一L型部件之间的间隙为上述骨料的颗粒的大小的2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管板桩彼此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 L型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侧面上,在轴向上以规定间隔设置多个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板桩彼此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孔的大小为上述骨料的颗粒的大小的2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管板桩彼此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 L型部件的前端部附近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朝向上述第二 L型部件侧、能够与上述第二 L型部件接触的密封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板桩彼此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部件具有宽度从上述第一 L型部件的上端朝向下方逐渐变大的锥形部。
6.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管板桩彼此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 L型部件及上述第二 L型部件的至少一方的与上述混凝土的接触面上形成凹凸。
7.—种构造体,多个钢管板桩沿大致铅直方向设置于水中,钢管板桩彼此通过接头接合,其特征在于, 使用具备一对第一 L型部件和一对第二 L型部件的连接构造,该一对第一 L型部件为,相互朝向内方地接合在第一钢管板桩的侧方,该一对第二 L型部件为,与上述第一 L型部件对置地设置、相互朝向外方地接合在与上述第一钢管板桩相邻的第二钢管板桩的侧方,上述一对第二 L型部件嵌入上述一对第一 L型部件, 在由上述一对第一 L型部件及上述一对第二 L型部件包围的空间中,浇注含有骨料的混凝土, 上述第一 L型部件的前端和上述第二 L型部件之间的间隙小于上述骨料的颗粒的大小, 上述第二L型部件的前端和上述第一L型部件之间的间隙比上述骨料的颗粒的大小的2倍大, 在上述连接构造的至少向水底下的埋设部,在上述第二 L型部件侧面上在轴向上以规定间隔设置孔, 在上述接头构造的至少比水底靠上方部,在上述第一 L型部件的外方前端部附近,设置朝向上述第二 L型部件侧、能够与上述第二 L型部件接触的密封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 L型部件及上述第二 L型部件的至少一方的与上述混凝土的接触面上形成凹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管板桩彼此的连接构造,具备一对第一L型部件,相互朝向内方地接合在第一钢管板桩的侧方;和一对第二L型部件,与上述第一L型部件对置地设置、相互朝向外方地接合在与上述第一钢管板桩相邻的第二钢管板桩的侧方;上述一对第二L型部件配设在上述一对第一L型部件的内部,在由上述一对第一L型部件及上述一对第二L型部件包围的空间中浇注含有骨料的混凝土,上述第一L型部件的前端和上述第二L型部件之间的间隙小于上述骨料的颗粒的大小,上述第二L型部件的前端和上述第一L型部件之间的间隙为上述骨料的颗粒的大小的2倍以上。
文档编号E02D5/08GK102803615SQ2010800265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9日
发明者岩村荣世, 村井健二, 永岛聪志, 青柳孝义 申请人: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