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让压型垫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870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让压型垫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施工与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山用的巷道锚杆或锚索的可让压型垫板装置。
背景技术
围岩是指所开挖巷道周围的岩体,严格来讲是对巷道本身的稳定性有影响的岩体;锚杆是一端对应巷道表面,另一端对应巷道围岩深层岩体,整体处于岩土层中的金属杆,而锚索是整体穿过岩土层滑移面的预应力钢绞线。垫板是为锚杆(索)施加预应力而与巷道表面紧贴的一块金属板,上面有圆孔供锚(杆)索通过。目前,井巷及岩土工程预应力锚(杆)索支护施工中,是将锚(杆)索深入岩土层内部后,用垫板套过锚(杆)索凸露与岩土层表面的端部,后利用锁具对锚杆(索)施加一定的预应力。该方法在地压较小的岩土层中适应性强,可是随着现在岩土工程向更远的方向的发展,高强度、可变形的锚(杆)索垫板装置迫切被需求,在地应力大的岩土层中,岩土层变形大,压力大。如果只简单的施加预应力进行锚(杆)索支护,那么岩土层变形超过可控范围时必然产生很大应力,当锚(杆)索上所施加的预应力被消耗殆尽时,锚(杆)索就有可能被强大的应力拉断,锚(杆 )索被拉断后,其支护也就失去了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可让压型垫板装置。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让压型垫板装置,包括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所述第一槽钢紧密反扣在第二槽钢上并形成一个空腔,空腔中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槽钢的槽面上。所述第一槽钢的底脚与第二槽钢的槽面相互不接触。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槽面上开有圆形孔。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为C字形槽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将两个槽钢反扣组合,并在两个槽钢之间夹放高强度弹簧,这样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允许岩土层产生一定的可控变形,让其先释放一定的应力后再依靠预应力及锚索自身强度进行支护。这样,先让岩土层释放一部分应力后再进行积极的支护可以很好的应对地应力大的岩土层支护所面临的大变形、高应力问题,使得此类岩土层稳定可靠。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施工示意图。图中:1、第一槽钢,2、第二槽钢,3、弹簧,4、锁具,5、锚杆(索)。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第一槽钢I和第二槽钢2,所述第一槽钢I紧密反扣在第二槽钢2上并形成一个空腔,空腔中设有弹簧3,弹簧3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槽钢的槽面上,所述第一槽钢I的底脚与第二槽钢2的槽面相互不接触,所述第一槽钢I和第二槽钢2均为C字形槽钢。如图2所示,在第一槽钢I和第二槽钢2两个槽钢的槽面上开有圆形孔,锚杆(索)5从圆形孔中穿过,并用锁具4将锚杆(索)5锁紧在第一槽钢I上。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如下:先钻孔,确保钻孔质量优良后,将锚固剂药卷放入孔中,锚杆(索)5随其后逐步深入钻孔,确定药卷抵达钻孔底端,借助锚固钻机动力将药卷搅拌均匀,以保证锚固端锚固牢固,在锚(杆)索5凸露部分装上事先组装好的第一槽钢1、第二槽钢2及弹簧3,最后用锚固钻机用锁具4将锚杆(索)5锁紧并施加一定的预应力。本发明克服了以往锚杆(索)5支护中岩土层不能产生可控变形释放一定应力的不足,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可让支护岩土层产生一定的变形,实现先让压后支护相结合,无需其他安装程序配合,这样,先让岩土层释放一部分应力后再进行积极的支护可以很好的应对地应力大的岩土层支护所面 临的大变形、高应力问题,使得此类岩土层稳定可靠。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让压型垫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所述第一槽钢紧密反扣在第二槽钢上并形成一个空腔,空腔中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槽钢的槽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让压型垫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钢的底脚与第二槽钢的槽面相互不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让压型垫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槽面上开有圆形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让压型垫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为C字形槽 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让压型垫板装置,其包括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所述第一槽钢紧密反扣在第二槽钢上并形成一个空腔,空腔中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槽钢的槽面上,所述第一槽钢的底脚与第二槽钢的槽面相互不接触,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槽面上开有圆形孔。本发明由两个槽钢反扣组合,并在两个槽钢之间夹放高强度弹簧组成,施工时只需将本装置用锁具锁紧在锚杆(索)上即可,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可让支护岩土层产生一定的变形,实现先让压后支护相结合,无需其他安装程序配合,可以很好的应对地应力大的岩土层支护所面临的大变形、高应力问题,使得此类岩土层稳定可靠。
文档编号E21D21/00GK103244161SQ20131019315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3日
发明者余伟健, 王卫军, 郭罡业, 王东洋, 陈旭 申请人:湖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