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油缸链条给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1000阅读:916来源:国知局
新型油缸链条给进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钻探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潜孔锤及常规钻进工艺的油缸链条倍速给进系统,它包括:调节螺杆、移动链轮、固定链轮、移动滑块、给进油缸,给进油缸缸体固定在桅杆顶部,活塞杆端部焊有链轮架,三个移动链轮通过移动销轴安装在链轮架上,固定链轮两端装有调节螺杆;桅杆上下两端均装有链条。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油缸驱动,速度平滑缓和;而且调节螺杆上装有碟簧,可对链条进行张紧,同时可吸收潜孔锤的冲击能量,保护油缸链条;采用提升双链条,给进单链条结构,减少链条用量,降低设备重量;动力头托架采用滚轮滑动方式,降低摩擦阻力,提高托架运行的平稳性;同时动力头托架孔长度较移动滑块大,实现卸扣时的动力头浮动。
【专利说明】新型油缸链条给进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油缸链条给进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带减震、可浮动、结构简单的倍速给进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基础建设空前发展,如水电站、高速公路、铁路及城市等,对地基基础处理及地质灾害防治的需求也成倍增长。这就要求设备在施工过程中速度快、成孔质量高,同时要求施工过程环境污染要小。由于潜孔锤钻进工艺采用空气作为循环介质,同时驱动潜孔锤空地锤击岩石,钻进效率较传统泥浆回转钻进有极大提高,对环境污染也小。由于该工艺具有施工速度快、综合成本低等特点,在国外已成为基础工程施工的主流工艺,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0003]现在适用于空气潜孔锤及跟管钻进的国内外设备国内外有着很大的差距,应用的范围也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国内外同类型钻机给进形式基本上是倍速给进,但均没有安装碟簧等弹性结构,不能缓解由于潜孔锤工作时的冲击对设备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相同给进机构的设备均采用上下单链条或上下双链条的给进形式,满足提升力的情况下材料浪费较大;基本上大部分设备也都没有浮动功能,对钻杆丝扣损伤很大;而且同类设备大多采用动力头托架夹板式移动,对夹板及滑轨的表面粗糙度及滑轨的焊接工艺要求都很高,成本较高。因此,研制适应空气钻进工艺的先进的给进系统是十分必须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潜孔锤及常规钻进工艺的新型的倍速给进机构,可解决现有给进机构不抗震动、结构复杂、检修难度大等问题。该给进机构结构简单、先进,可简化加工及安装工艺,降低成本。
[0006]( 二 )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给进机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新型给进机构,由桅杆、内滑道、外导轨、给进油缸、链条、链轮、链轮架、销轴、移动销轴、调节螺杆、碟簧、动力头拖板、移动滑块、滚轮、链条固定板等组成。
[0009]所述给进油缸缸体通过销轴与桅杆上端固定,活塞杆端部焊接有链轮架,移动链轮通过移动销轴安装在链轮架上,两端装有复合轴承,可在桅杆内滑道内滑动;
[0010]所述固定链轮两端装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丝杆部位穿过桅杆顶部和底部,其上装有碟簧,然后用螺母压紧。桅杆两侧开有长腰孔,销轴穿过链轮、调节螺杆,两端固定在桅杆侧板长腰孔上,销轴可沿长要孔移动;
[0011]所述给进机构下端装有两根链条,绕过上部固定链轮与中间移动链轮,一端与移动滑块固定,另一端与链条固定板固定;下端装有一根链条,绕过下端固定链轮和中间移动链轮,与移动滑块及链条固定板固定;[0012]所述动力头托架上开有长方形孔,移动滑块插入到长方形孔内;托架通过滚轮固定在桅杆外导轨上,可实现托架沿导轨上下移动。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先进的给进机构是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可实现工作时减震、卸扣浮动、平稳滑动、倍速给进的油缸链条给进工作装置,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4]1、由于采用了碟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链条张紧程度,确保每根链条均在张紧状态;同时在潜孔锤钻进中可有效吸收冲击能量,降低由于冲击对链条及油缸的损坏;
[0015]2、由于设备提升力远大于给进力,所以给进机构上端采用两根链条,下端采用一根链条,动力头提升时上部两根链条受力,确保可承受很大的提升力;动力头给进时,一根链条足以承受最大给进力。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减少链条用量,简化结构,减少结构重量,降低设备成本;
[0016]3、动力头托架上长方形孔长度大于移动滑块长度,可保证在卸扣过程中,在丝扣的作用下,动力头及托架可自由向上移动,在没有浮动油缸的情况下实现动力头浮动,极大的简化了设备的结构,降低成本;
[0017]4、动力头托架通过滚轮安装在桅杆外轨道上,可降低外轨道及托架内滑板的加工精度及焊接要求,提高滑动托架移动效率;同时在桅杆上开有滚轮拆装孔,滚轮拆装简单方便,滚轮磨损后可及时更换,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新型油缸链条给进系统主视图;
[0019]图2为新型油缸链条给进系统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链条倍速给进机构作进一步描述: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链条倍速给进机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链条倍速给进机构俯视图。
[0022]参见图1和图2,该新型链条倍速给进机构由碟簧1、桅杆2、调节螺杆3、链轮4、内滑道5、上链条固定板6、链条7、移动滑块8、动力头托架9、外滑轨10、链轮架11、起塔支座12、下链条固定板13、给进油缸14、销轴15、油缸固定销轴16、移动销轴17、隔套18、滚轮19等组成。给进油缸14缸体端部通过油缸固定销轴16固定在桅杆2上端,活塞杆端部与链轮架11焊接在一起,中间链轮4通过移动销轴17固定在链轮架上,同一轴上的两个移动链轮、中间由隔套18隔开;移动销轴两端装有复合导轮,油缸活塞杆上下移动就可带动链轮架沿内滑道5移动。上下链轮两端配有调节螺杆3,通过销轴15固定在桅杆两侧板上,调节螺杆丝杆部分插入到桅杆顶板上,装有4组碟簧1,由压紧螺母压紧;桅杆两侧销轴固定处开有长腰孔,可实现销轴在长腰孔内上下移动。通过对压紧螺母的调节可实现对链条的张紧,同时可保证震动时减小对设备的损坏。
[0023]给进系统提升时油缸活塞杆下行,下部链条7受力,给进活塞杆上行,上部链条受力。下部链轮为2组,配有两根链条,上部链轮为I组,配有一根链条。上部链条的死端与上链条固定板6链接,另一端固定在移动滑块8上。下部链条的死端与下链条固定板13链接,另一端也固定在移动滑块上。上下链条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桅杆上。油缸通过链条带动托架上下移动。可实现提升时两根链条受力,给进时一根链条受力。
[0024]传动系统中移动滑块上有一突台,动力头托架9上开有一长方形孔,宽度与突台宽度相等,长度较突台长度至少大一个钻杆丝扣长度。在卸扣时,钻杆丝扣顶着动力头及动力头托架上行实现卸扣,丝扣仅承受动力头重量,在不使用专门浮动装置的情况下实现卸扣浮动。
[0025]动力头托架通过两侧滚轮19安装在桅杆外滑轨10上,两侧各有8个滚轮,分别位于外导轨两侧各4个。桅杆两侧为槽钢,槽钢上下贴板,焊接为一整体。滚轮安装端为螺纹,桅杆侧面开有上下滚轮安装孔,滚轮螺纹部分通过安装孔从桅杆内部伸出来,在用螺母固定在托架两侧板上。
[00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链条倍速给进机构采用油缸链条给进,上下两端链轮通过调节螺杆固定,同时加碟簧,可有效降低震动对设备的不利影响,也可以精细调节链条的张紧程度,确保每根链条都受力。给进机构在满足提升力和给进力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提升两根链条,给进一根链条的形式,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减少链条用量;设备也在不使用浮动装置的情况下采用了简单的结构实现钻杆卸扣浮动,结构新颖可靠,降低设备重量及成本。最后动力头托架采用滚轮方式移动,可极大降低托架对外滑轨的加工及焊接要求,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油缸链条给进系统,由碟簧1、桅杆2、调节螺杆3、链轮4、内滑道5、上链条固定板6、链条7、移动滑块8、动力头托架9、外滑轨10、链轮架11、起塔支座12、下链条固定板13、给进油缸14、销轴15、油缸固定销轴16、移动销轴17、隔套18、滚轮19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给进油缸缸体通过销轴固定在桅杆顶部,活塞杆端部焊有一链轮架,三个移动链轮通过移动销轴安装在链轮架上;移动销轴两端装有复合轴承,在内滑道内移动。桅杆上下两端均装有链条,每根链条的一端与链条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滑块连接;滚轮通过螺母固定在动力头托架上;移动滑块插入动力头托架内,带动动力头托架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进系统,其特征在于调节螺杆上装有碟簧,螺母压紧,桅杆上加工有长腰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进系统链条,其特征在于给进系统上部装有两根链条,而下部装有一根链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给进系统动力头托架,其特征在于动力头托架上加工有方槽,动力头上移动滑块插入到方槽内,方槽长度较移动滑块长度至少长一个钻杆丝扣长度,卸扣时丝扣顶着动力头沿拖架方槽向上移动,钻杆丝扣仅承受动力头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动力头托架,其特征在于滚轮通过螺母安装在动力头托架上,桅杆外导轨上下均有滚轮,而且桅杆上加工有滚轮安装拆卸工艺孔。
【文档编号】E21B4/06GK203742434SQ201320774970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发明者】臧臣坤, 朱江龙, 潘飞, 孙军盈, 杨硕, 薛智武 申请人: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