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铲装机的铲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3127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铲装机的铲斗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铲装机的铲斗结构,包括铲斗,所述铲斗包括尾座、两个侧面和底面,所述底面的两侧与所述侧面连接,所述底面的后部、两个侧面的后部均与所述尾座连接,在所述两个侧面的顶部远离尾座处安装转轴,所述转轴上等间隔布置至少三个拨动臂,从轴向上看,至少三个拨动臂等圆弧间隔设置在一圈上,所述转轴与用以带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升出料速度、工作稳定性良好的铲装机的铲斗结构。
【专利说明】 一种铲装机的铲斗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铲装机,尤其是一种铲装机的铲斗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铲装机,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底部安装行走链轮,所述车架上安装发动机、驾驶室和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与液压顶缸连接,所述液压顶缸的伸缩杆与铲斗尾座连接,所述铲斗包括尾座、两个侧面和底面,所述底面的两侧与所述侧面连接,所述底面的后部、两个侧面的后部均与所述尾座连接,所述尾座上设置用以将物料送铲斗送到液后部接送车上的输送带连接,所述输送带的进料口与铲斗的敞口相接,所述输送带安装在辊筒上,所述辊筒的转轴与液压马达连接。
[0003]现有的铲斗,完全依靠液压顶缸的顶推力,将铲斗倾斜后将物料送入输送带上,出料速度较慢;再者当遇到物料颗粒粗细不均匀时,会出现卡死状态,工作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已有铲装机的铲斗的出料速度较慢、工作稳定性较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升出料速度、工作稳定性良好的铲装机的铲斗结构。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铲装机的铲斗结构,包括铲斗,所述铲斗包括尾座、两个侧面和底面,所述底面的两侧与所述侧面连接,所述底面的后部、两个侧面的后部均与所述尾座连接,在所述两个侧面的顶部远离尾座处安装转轴,所述转轴上等间隔布置至少三个拨动臂,从轴向上看,至少三个拨动臂等圆弧间隔设置在一圈上,所述转轴与用以带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为旋转缸,所述旋转缸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连接。当然,驱动机构也可以为电机或气动元件。
[0008]更进一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转轴的驱动机构所在一侧安装在轴承上,所述轴承安装在一个侧面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侧面的腰形槽上。该结构的设计,能够使得转轴的另一端在腰形槽上滑动。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提升出料速度、工作稳定性良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铲装机的铲斗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2]参照图1,一种伊装机的纟产斗结构,包括纟产斗1,所述伊斗包括尾座2、两个侧面3、4和底面5,所述底面5的两侧与所述侧面3、4连接,所述底面5的后部、两个侧面3、4的后部均与所述尾座2连接,在所述两个侧面的顶部远离尾座处安装转轴6,所述转轴6上等间隔布置至少三个拨动臂7,从轴向上看,至少三个拨动臂7等圆弧间隔设置在一圈上,所述转轴6与用以带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8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8为旋转缸,所述旋转缸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8连接。当然,驱动机构也可以为电机或气动元件。
[0014]更进一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转轴6的驱动机构所在一侧安装在轴承上,所述轴承安装在一个侧面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侧面的腰形槽上。该结构的设计,能够使得转轴的另一端在腰形槽上滑动。
[0015]当铲装机工作时,同时驱动机构也启动,此时,转轴转动,且可以控制转轴的拨动臂转动,使得拨动臂将物料向后拨动,即能够将物料拨到输送带的方向,起到辅助提升出料速度的作用;再者,拨动臂在物料中进行了搅拌动作,能够将粗细颗粒中的粗颗粒打碎,也起到了避免粗颗粒卡死的状态,提升了工作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铲装机的铲斗结构,包括铲斗,所述铲斗包括尾座、两个侧面和底面,所述底面的两侧与所述侧面连接,所述底面的后部、两个侧面的后部均与所述尾座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侧面的顶部远离尾座处安装转轴,所述转轴上等间隔布置至少三个拨动臂,从轴向上看,至少三个拨动臂等圆弧间隔设置在一圈上,所述转轴与用以带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装机的铲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旋转缸,所述旋转缸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铲装机的铲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转轴的驱动机构所在一侧安装在轴承上,所述轴承安装在一个侧面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侧面的腰形槽上。
【文档编号】E02F3/407GK203834547SQ201420121868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2日
【发明者】李郁前 申请人:李郁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