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墙板桁半装配式明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4087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直墙板桁半装配式明洞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明洞修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明洞结构,适用于既有铁路增建明洞结构,或超大跨度明洞结构。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铁路建设高速发展,随着西南山区高速铁路的快速和大规模修建,由于受曲线半径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环保要求高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铁路沿线部分地段设站条件极为困难。因此,为提高艰险山区修建高速铁路选线、设站的自由度,使得山区车站布置型式更为灵活、车站功能更易得到保证,三线、四线甚至更大跨度的车站隧道的修建将愈来愈多,随着洞口明洞衬砌结构跨度的增大及回填土高度的增加,为保证结构安全,明洞衬砌结构厚度越来越大。对洞顶设计填土荷载不超过4m,一般单线铁路明洞结构厚度为60cm,双线铁路明洞结构厚度为80cm,四线铁路明洞(净跨21m~25m左右)结构厚度达130cm左右;经计算,对洞顶设计填土荷载30m,净跨25m的明洞结构其衬砌厚度将达到2.5m,在实际工程中基本不可能实施。一方面,随着明洞跨度增大,结构厚度增加,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度增大,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不能采取有效消除而产生温度裂缝,导致结构无法耐久性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明洞跨度增大,衬砌厚度增加,导致混凝土浇筑时台车承载大大增加;同时由于明洞跨度增大,衬砌台车重量急剧增大,台车荷载及自身重量的急剧增大带来的问题是:(1)台车走行系统的可靠性难以保证;(2)台车在衬砌混凝土浇筑后沉降难以控制。因此严重影响明洞混凝土浇筑质量和运营使用功能。

其次,在既有运营铁路线中,一方面由于部分洞口坡面植被破坏,危岩落石发育,为保证运营安全,往往需接长明洞;另一方面,由于前期工程投入、工期以及线路选线的限制,出现了很多路基陡边坡,部分边坡在自然风化侵蚀、地震、强降雨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形、开裂、支护强度下降,甚至塌方,中断线路运营等情况。在常规的边坡处理手段不能完全消除运营安全隐患,或其工程投入巨大,不具经济合理性时,可在既有路基基础上增建明洞工程,以实现对区域线路的永久防护。在既有线上增建明洞工程的困难在于,需要在接触网不断电的情况下进行施工,而采用传统明洞衬砌结构及施工方法,衬砌台车的运输、拼装以及衬砌浇筑施工中台车走行均是难以解决的困难。因此,要保证既有铁路接长明洞施工接触网不断电,同时保证行车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寻找新型明洞结构形式及施工方法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直墙板桁半装配式明洞结构,以有效解决超大跨度明洞结构厚度过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难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直墙板桁半装配式明洞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外侧边墙和内侧边墙,沿线路延伸方向构筑;拱部桁架,沿线路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其两端分别支撑于外侧边墙、内侧边墙上部的承台上;T形顶板,铺设在拱部桁架上,其长度方向为线路延伸方向;拱部防水层,施作于T形顶板上;回填层,于外侧边墙顶端至边坡坡面之间填筑于拱部防水层之上;隔水层,覆盖回填层表面。

所述外侧边墙、内侧边墙上部的承台上设置有减震支座,拱部桁架的两端支承于减震支座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避免超大跨度结构拱圈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施作,避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造成衬砌裂缝等问题的发生,从而有效保证明洞结构安全、质量及耐久性;拱部桁架与两侧边墙采用减震支座连接,在危岩落石作用下,可有效减小落石对衬砌结构的冲击作用,保证运营期间结构安全;大大减小拱部结构自重,节约建设成本;不需要衬砌台车,施工简便易行,可用于新建超大跨度明洞施工,也可用于既有铁路增建明洞施工。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五幅附图:

图1是本发明直墙板桁半装配式明洞结构的断面图;

图2是本发明直墙板桁半装配式明洞结构中拱部桁架的正视图;

图3是图1中A局部的放大图;

图4、图5是本发明直墙板桁半装配式明洞结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图中示构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底板10,外侧边墙21,内侧边墙22,拱部桁架30,桁架上弦杆31a,桁架下弦杆31b,桁架竖杆31c,桁架斜腹杆31d,T形顶板40,拱部防水层50,回填层60,隔水层61,减震支座70,中心水沟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3,本发明的直墙板桁半装配式明洞结构包括:外侧边墙21和内侧边墙22,沿线路延伸方向构筑;拱部桁架30,沿线路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其两端分别支撑于外侧边墙21、内侧边墙22上部的承台上;T形顶板40,铺设在拱部桁架30上,其长度方向为线路延伸方向;拱部防水层50,施作于T形顶板40上;回填层60,于外侧边墙21顶端至边坡坡面之间填筑于拱部防水层50之上;隔水层61,覆盖回填层60表面。

明洞拱部采用拱部桁架30和T形顶板40,有效避免超大跨度结构拱圈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施作,避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造成衬砌裂缝等问题的发生,从而有效保证明洞结构安全、质量及耐久性。同时大大减小拱部结构自重,节约建设成本

参照图1,所述外侧边墙21、内侧边墙22上部的承台上设置有减震支座70,拱部桁架30的两端支承于减震支座70上。拱部桁架30与外侧边墙21、内侧边墙22采用减震支座70连接,在危岩落石作用下,可有效减小落石对衬砌结构的冲击作用,保证运营期间结构安全。

参照图1,可在所述外侧边墙21、内侧边墙22下端之间于基础上设置沿线路方向延伸的底板10,底板10的横向两端分别与外侧边墙21、内侧边墙22固结。底板10下设置中心水沟80。

参照图4、图5和图1,本发明直墙板桁半装配式明洞结构按如下步骤进行施工:

①分段开挖并施作内侧边墙22和外侧边墙21;

②施作底板10;

③在内侧边墙22及外侧边墙21达到设计强度后,吊装拱部桁架30;

④铺设T形顶板40;

⑤于T形顶板40上铺设拱部防水层50,并施作回填层60及隔水层61;

⑥施工侧沟及电缆沟槽等附属工程;

重复上述步骤①~⑥若干次,直至该段明洞施工完成。

整个施工过程不需要衬砌台车,施工简便易行,可用于新建超大跨度明洞施工,也可用于既有铁路增建明洞施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