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控自拆卸防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9649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液控自拆卸防喷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行业井口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控自拆卸防喷器。



背景技术:

已有液控防喷器拆卸困难,导致闸板更换非常困难,制约了防喷器的使用范围,加之已有液控防喷器导向结构不稳定,导向销易损坏,影响了防喷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液控自拆卸防喷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液控自拆卸防喷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中安装有闸板,所述壳体两侧对称安装有液控机构,所述液控机构由前端盖、缸体、开启活塞杆、关闭活塞杆、开启油缸、关闭油缸及后端盖构成;所述开启活塞杆、关闭活塞杆水平安装在壳体两侧,所述前端盖密封套装在开启活塞杆、关闭活塞杆上且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侧壁上,所述开启油缸、关闭油缸对应套装在开启活塞杆、关闭活塞杆上且位于前端盖的后方,所述后端盖固定在开启油缸和关闭油缸的后端,所述缸体固定在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且缸体中装有活塞;所述活塞内端密封穿过前端盖与闸板的后端活动连接,外端密封穿过后端盖后与手动机构连接;所述壳体上具有开启液压油入口和关闭液压油入口,所述开启液压油入口依次通过壳体内油路、开启活塞杆的中心油路、开启油缸及后端盖内油路与缸体后腔贯通;所述关闭液压油入口依次通过壳体内油路、关闭活塞杆的中心油路、前端盖内油路与缸体前腔及关闭油缸贯通。

所述活塞内端分别通过挂台与闸板后端的门型卡槽活动连接,所述前端盖内端固定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内端插入闸板下方的方槽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采用液控自拆卸结构,在保证液控防喷器正常开关的前提下,通过液压油路控制,实现防喷器自拆卸,大大节省人力,减小劳动强度,且拆卸速度更为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闸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液控自拆卸防喷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腔中安装有闸板2,所述壳体1两侧对称安装有液控机构3,所述液控机构3由前端盖8、缸体9、开启活塞杆10、关闭活塞杆11、开启油缸12、关闭油缸13及后端盖14构成;所述开启活塞杆10、关闭活塞杆11 水平安装在壳体1两侧,所述前端盖8密封套装在开启活塞杆10、关闭活塞杆11上且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侧壁上,所述开启油缸12、关闭油缸13对应套装在开启活塞杆10、关闭活塞杆11上且位于前端盖8的后方,所述后端盖14固定在开启油缸12和关闭油缸13的后端,所述缸体9固定在前端盖8与后端盖14之间,且缸体9中装有活塞4;所述活塞4内端密封穿过前端盖8与闸板2的后端活动连接,外端密封穿过后端盖14后与手动机构5连接;所述壳体1上具有开启液压油入口6和关闭液压油入口7,所述开启液压油入口6依次通过壳体1内油路、开启活塞杆10的中心油路、开启油缸12及后端盖14内油路与缸体9后腔贯通;所述关闭液压油入口7依次通过壳体1内油路、关闭活塞杆11的中心油路、前端盖8内油路与缸体 9前腔及关闭油缸13贯通。

所述活塞4内端分别通过挂台15与闸板2后端的门型卡槽18活动连接,所述前端盖8内端固定有导向杆16,且导向杆16的内端插入闸板2下方的方槽17中。

闸板打开关闭过程:液压油自开启液压油入口6依次通过壳体1 内油路、开启活塞杆10的中心油路、开启油缸12及后端盖14内油路进入缸体9后腔,推动活塞4向内移动闸板关闭。液压油自关闭液压油入口7依次通过壳体1内油路、关闭活塞杆11的中心油路、前端盖8内油路进入缸体9前腔,推动活塞4向外移动闸板打开。

拆卸过程:首先将前端盖8与壳体1侧壁的连接螺栓拆掉,然后自开启液压油入口6进入的液压油首先进入开启油缸12后腔推动开启油缸12向外运动带动前端盖8向外移动到止点,液压油继续自开启油缸12后端通过后端盖14内油路进入缸体9后腔,推动活塞4向内移动将挂台15推出,完成打开,此时即可将闸板2向上提出进行更换或维修。

关闭过程:自关闭液压油入口7进入的液压油首先进入缸体9前腔推动活塞4向外运动直至止点后继续进入关闭油缸13前腔,推动关闭油缸13向内运动带动前端盖8向内移动直至止点实现关闭,此时即可将前端盖8与壳体1侧壁的连接螺栓装上并固定,使防喷器恢复至工作状态。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