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装置、爆破系统及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8120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爆破装置、爆破系统及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下煤层气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爆破装置、爆破系统及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爆破装置均是在炸药中插入雷管,雷管用于引燃炸药。现有的爆破装置一般在引燃后,进行无规则的运动,使得整个区域都进行爆炸。当根据相关工艺要求,仅需要对预爆破部位进行爆破时,现有的爆破装置不仅使得预爆破部位进行爆破,而其他的无需爆破的部位也会进行爆破,从而对无需爆破的部位造成损坏,因此,现有的爆破装置无法实现定向爆破,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爆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爆破装置无法定向爆破导致爆破装置的实用性低的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爆破装置的定向钻孔的爆破系统和一种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爆破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炸药卷、雷管和隔挡件;其中,隔挡件连接于壳体的内壁,用于将壳体内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炸药卷置于第一空间,第一空间用于朝向待爆破层放置;雷管插设于炸药卷内。

进一步地,上述爆破装置中,壳体为防水壳体。

进一步地,上述爆破装置中,第二空间内填充有可燃物。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隔挡件将壳体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将炸药卷置于朝向待爆破层的第一空间内,能够使得炸药卷爆破时朝向待爆破层,避免炸药卷引爆时的四处爆破,增强了爆破装置爆破的方向性,实现了爆破装置的定向爆破,提高了爆破装置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爆破装置无法定向爆破导致的实用性低的问题,并且,炸药卷置于壳体内,该壳体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防潮和防污染的作用,避免了水或者其他物质对炸药卷造成污染导致炸药卷无法爆破。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定向钻孔的爆破系统,该系统包括:外壳和至少两个上述的爆破装置;其中,各爆破装置均置于外壳内,并且,相邻两个爆破装置之间具有预设爆破间距。

进一步地,上述定向钻孔的爆破系统还包括:支架;其中,各爆破装置均通过支架与外壳的内壁相连接。

本发明中,爆破装置中的炸药卷爆破时能够朝向待爆破层,避免炸药卷引爆时的四处爆破,实现了爆破装置的定向爆破,提高了爆破装置的实用性,爆破装置中的壳体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防潮和防污染的作用,并且,各爆破装置置于外壳内,外壳能够更好地进行防水防污和防撞击,确保各爆破装置的安全引爆,同时,相邻两个爆破装置之间按照预设爆破间距放置,确保了爆破的均匀性,更好地保证了各爆破装置的爆破范围,提高了爆破效果。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步骤,确定相邻两个爆破装置之间的爆破间距;放置步骤,按照爆破间距在待松动煤层中放置各爆破装置;引燃步骤,引燃各爆破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中,确定步骤进一步包括:第一确定子步骤,根据每个爆破装置中炸药卷的直径确定每个爆破装置的裂隙区半径;第二确定子步骤,根据相邻两个爆破装置的裂隙区半径确定爆破间距。

进一步地,上述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中,第一确定子步骤中,根据公式R=Φ×k计算裂隙区半径R,其中,Φ为炸药卷的直径,k为裂隙区半径系数,k取100~130。

进一步地,上述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中,第二确定子步骤中,根据公式B=R1×cosα1+R2×cosα2计算爆破间距B,其中,R1和R2分别为相邻两个爆破装置的裂隙区半径,α1为第一爆破角,α2为第二爆破角,α1的取值为0<a1≤60°,α2的取值为0<a2≤60°。

进一步地,上述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中,放置步骤进一步包括:在待松动煤层钻定向孔;将各爆破装置按照爆破间距放置于外壳内;将外壳放置于定向钻孔中。

进一步地,上述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中,放置步骤进一步包括:在待松动煤层钻垂直孔,并且,相邻两个垂直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爆破间距;向各垂直孔中放置爆破装置。

本发明中,通过将各爆破装置按照爆破间距放置于待松动煤层中,引燃各引爆装置,能够对待松动煤层进行松动,增加了待松动煤层的裂隙率,以使煤炭气化的气化剂与煤层充分接触,降低煤炭气化的难度,提高了煤炭气化的效率,并且,爆破间距的确定,有效地提高了爆破的均匀性,保证了各爆破装置的爆破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爆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向钻孔的爆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向钻孔的爆破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向钻孔的爆破系统中,爆破间距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中,确定步骤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中,放置步骤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中,放置步骤的又一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中,垂直孔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中,垂直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爆破装置实施例: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爆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爆破装置可以包括:壳体1、炸药卷2、雷管和隔挡件3。其中,隔挡件3置于壳体1内且与壳体1的内壁相连接。隔挡件3用于将壳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具体地,隔挡件3的形状与壳体1的形状相匹配,隔挡件3与壳体1的内壁紧密连接,隔挡件3分隔出的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均为封闭的空间。隔挡件3与壳体1的内壁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粘接连接、卡接连接,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优选的,隔挡件3的材质为可燃的材质。

炸药卷2内含有炸药,并且,炸药卷2为实心结构。炸药卷2可以包括:可燃件和炸药,可燃件将炸药包裹在内,形成实心结构。可燃件可以采用爆破装置专用的可燃纸,炸药可以采用抗水煤矿硝铵炸药。雷管插设于炸药卷2内,雷管用于在遇到明火或者在高温条件下引爆炸药卷2。在本实施例中,炸药卷2的直径可以为50mm~80mm,长度可以为100mm~300mm。雷管可以为2只,2只雷管均可以为矿用火雷管。

炸药卷2置于第一空间11内,第一空间11用于朝向待爆破层放置。具体地,炸药卷2在第一空间11内但并不与壳体1的内壁相连接。优选的,炸药卷2的尺寸可以与第一空间11的尺寸相匹配,则炸药卷2正好夹设于第一空间11内。第二空间12可以保持闲置状态,即第二空间12内不放置任何物体,当然,第二空间12也可以填充有可燃物,便于燃烧。第二空间12的径向距离大于1cm。待爆破层可以为煤层和矿物层等。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隔挡件3将壳体1分隔为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将炸药卷2置于朝向待爆破层的第一空间11内,能够使得炸药卷2爆破时朝向待爆破层,避免炸药卷2引爆时的四处爆破,增强了爆破装置爆破的方向性,实现了爆破装置的定向爆破,提高了爆破装置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爆破装置无法定向爆破导致的实用性低的问题,并且,炸药卷2置于壳体1内,该壳体1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防潮和防污染的作用,避免了水或者其他物质对炸药卷2造成污染导致炸药卷2无法爆破。

上述实施例中,壳体1可以为防水壳体,能够有效地防止水的侵蚀,避免了炸药卷2因受潮而无法爆破,大大降低了爆破装置储存的难度。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能够使得炸药卷2爆破时朝向待爆破层,避免炸药卷2引爆时的四处爆破,增强了爆破装置爆破的方向性,实现了爆破装置的定向爆破,提高了爆破装置的实用性,并且,炸药卷2置于壳体1内,该壳体1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防潮和防污染的作用,避免水或者其他物质对炸药卷2造成污染导致的炸药卷2无法爆破。

爆破系统实施例: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定向钻孔的爆破系统。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向钻孔的爆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定向钻孔的爆破系统可以包括:外壳4和至少两个上述的爆破装置5。其中,各爆破装置5均置于外壳4内,并且,相邻两个爆破装置5之间具有预设爆破间距。其中,爆破装置5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说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该外壳4可以为PE管。外壳4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件,以对外壳4的两端进行密封处理。密封件可以为防水层,也可以为其他能够起到防水、防污和防撞击作用的密封件,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当然,也可以将外壳4的两端进行蜡封、胶封等,以起到防水防污和防撞击的作用。各爆破装置5均可以与外壳4的内壁相连接,以使各爆破装置5在外壳4内固定。各爆破装置5与外壳4的内壁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粘接连接等,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预设爆破间距为任意相邻两个爆破装置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具体实施时,预设爆破间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本实施例仅仅列举了一种预设爆破间距的确定方法,在本实施例中,该预设爆破间距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得出。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向钻孔的爆破系统中,爆破间距的示意图。具体地,根据公式R=Φ×k计算每个爆破装置的裂隙区半径R,其中,Φ为爆破装置中的炸药卷2的直径,k为裂隙区半径系数,k取100~130。在本实施例中,k取120。根据计算出的相邻两个爆破装置的裂隙区半径R,再根据公式B=R1×cosα1+R2×cosα2计算预设爆破间距B,其中,R1和R2分别为相邻两个爆破装置的裂隙区半径,α1为第一爆破角,α2为第二爆破角,α1的取值为0<a1≤60°,α2的取值为0<a2≤60°。其中,第一爆破角α1为相邻两个爆破装置爆破时产生的爆破圆的其中一个交点和其中一个爆破圆圆心的连接线与两个圆心之间的连线形成的夹角。第二爆破角α2为相邻两个爆破装置爆破时产生的爆破圆的其中一个交点和另一个爆破圆圆心的连接线与两个圆心之间的连线形成的夹角。

参见图4,相邻两个爆破装置5爆破时分别产生两个爆破圆,两个爆破圆的半径分别为两个爆破装置的裂隙区半径R1和R2。两个爆破圆的相交处会有两个交点,两个交点相对于两个爆破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对称,则将其中一个交点(图4所示的上方的A点)与其中一个爆破圆的圆心(图4所示的左边爆破圆的圆心B点)的连线,记为连接线AB,该连接线AB的长度为该爆破圆(图4所示的左边的爆破圆)的半径;将该交点A点与另一个爆破圆的圆心(图4所示的右边的爆破圆的圆心C点)的连线,记为连接线AC,该连接线AC的长度为该爆破圆(图4所示的右边的爆破圆)的半径。将两个爆破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记为连线BC,连接线AB与连线BC之间的夹角为第一爆破角α1,连接线AC与连线BC之间的夹角为第二爆破角α2

优选的,两个爆破装置中的炸药卷2的直径Φ相等,裂隙区半径系数k取值相等,则两个爆破装置的的裂隙区半径R相等,第一爆破角α1和第二爆破角α2的取值相等,则B=2×R1×cosα1或者B=2×R2×cosα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爆破角α1和第二爆破角α2均取45°。

本实施例的安装过程为:预先确定预设爆破间距,然后根据预设爆破间距将各爆破装置5依次放置于外壳4内,并将各爆破装置5与外壳4的内壁相连接。最后,可以通过蜡将外壳4的两端进行密封,使得外壳4的两端防水防污。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确定预设爆破间距的方法为预先选定裂隙区半径系数k、第一爆破角α1和第二爆破角α2的取值,如裂隙区半径系数k取120,第一爆破角α1和第二爆破角α2均取45°。测量各爆破装置的炸药卷2的直径Φ,将选取出的裂隙区半径系数k和测量出的炸药卷2的直径Φ的数值代入公式R=Φ×k计算出各爆破装置的裂隙区半径R,再将相邻两个爆破装置的裂隙区半径R1和R2和选取出的第一爆破角α1和第二爆破角α2的数值代入公式B=R1×cosα1+R2×cosα2计算出预设爆破间距B。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爆破装置5中的炸药卷2爆破时能够朝向待爆破层,避免炸药卷2引爆时的四处爆破,实现了爆破装置5的定向爆破,提高了爆破装置5的实用性,爆破装置5中的壳体1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防潮和防污染的作用,并且,各爆破装置5置于外壳4内,外壳4能够更好地进行防水防污和防撞击,确保各爆破装置5的安全引爆,同时,相邻两个爆破装置5之间按照预设爆破间距放置,确保了爆破的均匀性,更好地保证了各爆破装置5的爆破范围,提高了爆破效果。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向钻孔的爆破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上述实施例中,该爆破系统还可以包括:支架6。其中,各爆破装置5均可以通过支架6与外壳4的内壁相连接,具体地,各爆破装置5可以置于外壳4的中心位置处,每个爆破装置5均可以通过支架6与外壳4的内壁相连接。支架6可以包括多根支撑杆,每个爆破装置5均置于外壳4的中心位置,各支撑杆的一端均与各爆破装置5的壳体相连接,各支撑杆的另一端均与外壳4的内壁相连接。优选的,支撑杆为可燃杆。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架6,能够更好地使得爆破装置5与外壳4的内壁相固定,并且,确保了各爆破装置5在外壳4内的位置一致,有效地提高了爆破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爆破装置5中的炸药卷2爆破时能够朝向待爆破层,避免炸药卷2引爆时的四处爆破,实现了爆破装置5的定向爆破,提高了爆破装置5的实用性,爆破装置5中的壳体1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防潮和防污染的作用,并且,各爆破装置5置于外壳4内,外壳4能够更好地进行防水防污和防撞击,确保各爆破装置5的安全引爆,同时,相邻两个爆破装置5之间按照预设爆破间距放置,确保了爆破的均匀性,更好地保证了各爆破装置5的爆破范围,提高了爆破效果。

方法实施例: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的流程图。该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步骤S1,确定相邻两个爆破装置之间的爆破间距。

具体地,每个爆破装置5均可以包括:壳体1、炸药卷2、雷管和隔挡件3。其中,隔挡件3置于壳体1内且与壳体1的内壁相连接,隔挡件3将壳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雷管插设于炸药卷2内,炸药卷2置于第一空间11内,第一空间11朝向待爆破煤层放置,第二空间12可以保持闲置状态,即第二空间12内不放置任何物体,当然,第二空间12也可以填充有可燃物。爆破间距为任意相邻两个爆破装置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具体实施时,爆破间距的确定方式有很多种,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放置步骤S2,按照爆破间距在待松动煤层中放置各爆破装置。

具体地,由地面向地下开设煤层通道,待松动煤层可以置于煤层通道的上方。将各爆破装置5按照上述确定步骤S1中确定出的爆破间距放置于煤层通道中。其中,各爆破装置5的第一空间11均朝向待松动煤层。例如,当煤层厚度大于4m以上时,爆破装置5的第一空间11内的炸药卷2朝向待松动煤层。

引燃步骤S3,引燃各爆破装置。

具体地,向煤层通道中输入氧气等可燃气,使用点火装置点燃可燃气。当明火沿着煤层通道燃烧至靠近爆破装置5时,明火引燃各爆破装置5,实现待松动煤层的松动。也可以是,在热气流的作用下,各爆破装置5在高温作用下引爆。其中,待松动煤层的松动范围取决于爆破装置5中炸药卷2内的炸药量和待松动煤层的品质。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各爆破装置5按照爆破间距放置于待松动煤层中,引燃各引爆装置,能够对待松动煤层进行松动,增加了待松动煤层的裂隙率,以使煤炭气化的气化剂与煤层充分接触,降低煤炭气化的难度,提高了煤炭气化的效率,并且,爆破间距的确定,有效地提高了爆破的均匀性,保证了各爆破装置5的爆破范围。

对于相邻两个爆破装置之间的爆破间距的确定方式有很多种,下面仅介绍其中的一种确定方式,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中,确定步骤的流程图。如图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确定步骤S1进一步包括:

第一确定子步骤S11,根据每个爆破装置中炸药卷的直径确定每个爆破装置的裂隙区半径。

具体地,将裂隙区半径记为R,炸药卷2的直径记为Φ,根据公式R=Φ×k计算每个爆破装置的裂隙区半径R,其中,k为裂隙区半径系数,k的取值范围为100~130。在本实施例中,k取120。测量各爆破装置的炸药卷2的直径Φ,选取裂隙区半径系数k,将选取出的裂隙区半径系数k和测量出的炸药卷2的直径Φ的数值代入公式R=Φ×k计算出各爆破装置的裂隙区半径R。

第二确定子步骤S12,根据相邻两个爆破装置的裂隙区半径确定爆破间距。

参见图4,具体地,根据公式B=R1×cosα1+R2×cosα2计算爆破间距B,其中,R1和R2分别为上述第一确定子步骤S11确定出的相邻两个爆破装置的裂隙区半径。α1为第一爆破角,α2为第二爆破角,α1的取值为0<a1≤60°,α2的取值为0<a2≤60°。第一爆破角α1为相邻两个爆破装置爆破时产生的爆破圆的其中一个交点和其中一个爆破圆圆心的连接线与两个圆心之间的连线形成的夹角。第二爆破角α2为相邻两个爆破装置爆破时产生的爆破圆的其中一个交点和另一个爆破圆圆心的连接线与两个圆心之间的连线形成的夹角。

参见图4,相邻两个爆破装置5爆破时分别产生两个爆破圆,两个爆破圆的半径分别为两个爆破装置的裂隙区半径R1和R2。两个爆破圆的相交处会有两个交点,两个交点相对于两个爆破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对称,则将其中一个交点(图4所示的上方的A点)与其中一个爆破圆的圆心(图4所示的左边爆破圆的圆心B点)的连线,记为连接线AB,该连接线AB的长度为该爆破圆(图4所示的左边的爆破圆)的半径;将该交点A点与另一个爆破圆的圆心(图4所示的右边的爆破圆的圆心C点)的连线,记为连接线AC,该连接线AC的长度为该爆破圆(图4所示的右边的爆破圆)的半径。将两个爆破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记为连线BC,连接线AB与连线BC之间的夹角为第一爆破角α1,连接线AC与连线BC之间的夹角为第二爆破角α2

优选的,两个爆破装置中的炸药卷2的直径Φ相等,裂隙区半径系数k取值相等,则两个爆破装置的的裂隙区半径R相等,第一爆破角α1和第二爆破角α2的取值相等,则B=2×R1×cosα1或者B=2×R2×cosα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爆破角α1和第二爆破角α2均取45°。

选取第一爆破角α1和第二爆破角α2的取值,将上述第一确定子步骤S11计算出的相邻两个爆破装置的裂隙区半径R1、R2和选取出的第一爆破角α1和第二爆破角α2的数值代入公式B=R1×cosα1+R2×cosα2计算出爆破间距B。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爆破间距的确定方法简单,根据该爆破间距放置各爆破装置5,提高了爆破的均匀性,更好地保证了各爆破装置5的爆破范围,提高了爆破效果。

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中,放置步骤的流程图。如图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放置步骤S2进一步包括:

步骤S21,在待松动煤层中钻定向孔。

具体地,由地面向待松动煤层中的预设位置处用定向钻具钻取定向孔。一般而言,定向孔置于待松动煤层的底部。

步骤S22,将各引爆装置按照爆破间距放置于外壳内。

具体地,将各引爆装置按照上述确定步骤S1中确定出的爆破间距依次放置于外壳4内,各引爆装置可以通过支架6与外壳4的内壁相连接,并将外壳4的两个端部进行密封处理,例如,蜡封或者胶封,以起到防水、防污染和防撞击的作用。该外壳4可以为PE管。

步骤S23,将外壳放置于定向钻孔中。

具体地,将爆破装置5中第一空间11内的炸药卷2朝向待松动煤层,并以此确定外壳4的放置方向。按照确定出的外壳4的放置方向,将定向钻具与外壳4的其中一端(图2所示的左端)相固定,用定向钻具将外壳4送至定向孔内的待松动煤层处,到达预定位置后,向定向钻具内加水打压,利用水压使得定向钻具与外壳4相分离,外壳4置于定向孔内,提起定向钻具,进行后续工作即可。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当钻定向孔时,通过将各爆破装置5按照爆破间距放置于外壳4内,再将外壳4放置于待松动煤层中,实现了各爆破装置5的放置,便于操作。

参见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中,放置步骤的又一流程图。如图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放置步骤S2进一步包括:

步骤S24,在待松动煤层中钻垂直孔,并且,相邻两个垂直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爆破间距。

参见图9和图10,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中,垂直孔的优选结构。具体地,在地面上按照爆破间距确定垂直孔7的圆心,垂直孔7至少为两个,任意相邻两个垂直孔7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爆破间距。选取垂直孔7的直径,根据垂直孔7的圆心,由地面向地下钻垂直孔7。

步骤S25,向各垂直孔中放置爆破装置。

具体地,在垂直孔7中,确定待松动煤层的位置。在确定出的待松动煤层的位置处放置爆破装置5,其中,爆破装置5的放置方式可以为:在待松动煤层的位置处设置挡板或者网兜等,将爆破装置5放置于挡板上或者网兜内,还可以直接将爆破装置5置于垂直孔7的孔底,这时垂直孔7的孔底即为待松动煤层的位置处。每个垂直孔7中可以放置一个爆破装置5、两个爆破装置5或者多个爆破装置5,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放置爆破装置5时,将爆破装置5中第一空间11内的炸药卷2朝向待松动煤层。

具体实施时,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调整爆破装置5中炸药卷2内的炸药量,防止爆破装置5对垂直孔7的破坏。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当钻垂直孔时,按照爆破间距由地面向地下钻垂直孔7,则相邻两个垂直孔7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即为爆破间距,有效地提高了爆破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爆破装置、爆破系统及地下气化煤层预松动的方法中相关之处可以相互参照。

综上所述,通过将各爆破装置5按照爆破间距放置于待松动煤层中,引燃各引爆装置,能够对待松动煤层进行松动,增加了待松动煤层的裂隙率,以使煤炭气化的气化剂与煤层充分接触,降低煤炭气化的难度,提高了煤炭气化的效率,并且,爆破间距的确定,有效地提高了爆破的均匀性,保证了各爆破装置5的爆破范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