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底扩径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2476发布日期:2018-07-20 20:2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底扩径钻头,属石油钻采设备类。



背景技术:

在油田钻井开发过程中,随着钻井井深的增加,井眼直径通常逐次递减。当到达目的层位后,井眼之间通常较小,但在后续油田开发过程中,为了提高驱油效率,提升油井产量,又要求增大井底半径,提高井底渗流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底扩径钻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底扩径钻头,装置包括钻头上部、钻头下部,其中钻头上部包括钻头上部本体和第一密封圈,钻头下部包括钻头下部本体、第二密封圈和刮刀;其特征在于:钻头上部本体包括钻杆转换螺纹、第一连接螺纹、钻井液流入通道,第一限位槽、施压尖嘴,钻头下部本体包括第二连接螺纹、第二限位槽、刮刀通道、钻井液流出通道、辅助牙齿,刮刀上有限位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实现井底扩径,提高驱油效率;(2)对井底的地层损害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钻头上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钻头下部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底扩径钻头,装置包括钻头上部(1)、钻头下部(2),其中钻头上部(1)包括钻头上部本体(11)和第一密封圈(17),钻头下部(2)包括钻头下部本体(21)、第二密封圈(27)和刮刀(28);其特征在于:钻头上部本体(11)包括钻杆转换螺纹(12)、第一连接螺纹(13)、钻井液流入通道(14),第一限位槽(15)、施压尖嘴(16),钻头下部本体(21)包括第二连接螺纹(22)、第二限位槽(23)、刮刀通道(24)、钻井液流出通道(25)、辅助牙齿(26),刮刀(28)上有限位齿(29)。

所述的钻杆转换螺纹(12)是用于与上部普通钻杆相配合,传递扭矩。

所述的第一连接螺纹(13)和是用于第二连接螺纹(22)配合,使钻头上部(1)和钻头下部(2)连接成一个整体并由钻头上部(1)向钻头下部(2)传递扭矩。

所述的钻井液流入通道(14)和钻井液流出通道(25)是用于循环钻井液。

所述的第一限位槽(15)和第二限位槽(23)是用于防止处理井下事故或其他特殊情况反转钻杆时,第一连接螺纹(13)和第二连接螺纹(22)相脱离从而导致钻头上部(1)和钻头下部(2)分离。

所述的施压尖嘴(16)上是用于向刮刀(28)施加压力,使其通过刮刀通道(24)并对井壁岩石进行破碎。

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7)和第二密封圈(27)是用于对钻头内部进行密封,使其与外部环境分隔,避免井底的岩屑或流体进入钻头内部,损害钻头。

所述的限位齿(29)是用于限制刮刀(28)运动,防止刮刀(28)掉入井底,造成施工事故。

所述的辅助牙齿(26)是用于辅助破碎井底岩石,并支撑钻头下部(2),防止破岩时钻头下部本体(21)直接接触井底造成过分磨损。

本实用新型实现井底破岩的方法是:当钻头下到井底时,进行正向旋转钻柱,此时第一连接螺纹(13)和第二连接螺纹(22)连接,钻头上部(1)向钻头下部(2)逼近,施压尖嘴(16)向刮刀(28)施加压力,使其通过刮刀通道(24),对井壁岩石施加压力。同时,扭矩通过钻杆转换螺纹(12)、第一连接螺纹(13)和第二连接螺纹(22)从上部钻柱传到钻头下部(2)带动其旋转,此时刮刀(28)随着钻头下部(28)进行旋转,进行破岩。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井底扩径相比,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井底扩径方法,有利于提高驱油效率,且对井底的地层损害较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