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体柱防滑防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7773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体柱防滑防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下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煤矿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用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防滑防倒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安全规程》97条规定: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超前压力影响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且加强支护的巷道长度不得小于20m。

井下综采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受工作面支撑压力的影响,工作面煤壁内会形成一个超前支撑压力带,这个超前支撑压力带不断前移变化,在回采期间一直存在且支撑压力带的最大应力要高于原始应力的好几倍。工作面前方超前支撑压力的影响范围变化较大,其变化规律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呈动态变化。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峰值一般在煤壁前方4—8m,影响范围40—50m,有时达到60—80m。为了保证超前压力影响范围内巷道的安全,综采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超前压力影响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且加强支护的巷道长度不得小于20m。

上述综采工作面所提安全出口通常指风、运巷等可以行人的巷道;加强支护或超前支护一般采用架设一梁二柱(或三柱)单体柱π型梁棚支护的方式,这种外注式的单体液压支柱出现漏液卸载时易发生倒柱伤人、冒顶事故,所以作业规程规定单体柱必须架设牢固,并且设有防滑防倒措施,以前主要采用棕绳、或钢丝绳进行拴联防倒,但是棕绳遇水后易腐烂,容易断掉,钢丝绳易磨损、生锈,最终导致失去原有的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单体柱防滑防倒装置,该装置安全可靠,且省时省力,可以有效避免单体柱滑倒事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体柱防滑防倒装置,包括两个半圆固定环、两个T型块、若干支撑杆,所述两个半圆固定环对称设置,半圆固定环两端部设置有固定环耳,固定环耳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螺孔,所述T型块立柱上设置有第二固定螺孔,水平柱上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固定立柱,T型块立柱位于两半圆固定环上对应设置的固定环耳之间,第一固定螺孔与第二固定螺孔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支撑杆为两端设置有固定孔的直杆,支撑杆中部设置有红黄警戒线,固定孔与固定立柱配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可以将若干个单体柱连接一体,形成一个稳定的平面,从而避免了单体柱滑倒事故的发生,而且本实用新型拆装简易,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支撑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3、4所示,一种单体柱防滑防倒装置,包括两个半圆固定环1、两个T型块2、若干支撑杆3,两个半圆固定环1对称设置,半圆固定环1两端部设置有固定环耳11,固定环耳1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螺孔12, T型块2立柱上设置有第二固定螺孔21,水平柱上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固定立柱22,T型块2立柱位于两半圆固定环上对应设置的固定环耳11之间,第一固定螺孔12与第二固定螺孔21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支撑杆3为两端设置有固定孔31的直杆,支撑杆3中部设置有红黄警戒线,固定孔31与固定立柱22配合。

在井下综采工作面不论是运巷或风巷,单体柱都是呈纵行排列,且间距相等,使用时,首先将半圆固定环及T型块,通过螺栓经过第一固定螺孔、第二固定螺孔固定在单体柱上,再将支撑杆6一端固定孔套装于T型块的固定立柱上,另一端套装于相邻的单体柱上T型块的固定立柱上,重复上述步骤,将巷道内一纵行的单体柱经过其两侧支撑杆的固定后,形成一个稳定的平面,保证了巷道内每个单体柱都被牢牢的固定。

拆卸时,只需取下支撑杆即可完成拆卸,拆卸快捷、省时省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