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旋式液压整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8474发布日期:2018-06-12 19:3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自旋式液压整形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套管整形领域中的液压整形工具。



背景技术:

在套管整形工具的使用方面,套管整形主要有两种方法:机械整形和爆炸整形。爆炸整形技术很难准确的把握用药量,变形处的套管由于壁厚不均,爆炸时爆炸冲击力的无方向性会对套管产生极大的破坏,因此爆炸整形方法并不经常使用,机械整形为常用的整形方法。机械整形有两大类,分别是冲击整形和碾压挤胀整形。冲击类整形器对套管和水泥环的伤害较大,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并且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大,成本高,碾压类中的偏心辊子整形器和三锥辊整形器很容易断裂,现场已经很少使用了。滚珠整形器是目前较优的整形工具,如专利号为ZL03214264.1的专利,存在明显不足,主要有以下方面:(1)滚珠整形器靠井口转盘驱动,滚珠在本体的凹槽内滚动并进行循环,在变形量大的部位易打滑,难控制,容易出现脱珠现象;(2)对于形变量和弯曲程度较大的套管,挤胀体难以下入。因此急需一种提供一种整形装置,解决套管整形过程中出现的整形器损伤、管柱破坏、整形不稳定、作业时间太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旋式液压整形器,该种自旋式液压整形器在整形过程中,滚珠自转的同时围绕整形器的轴线公转,对套管内壁进行碾压整形,达到套管扩径整形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种自旋式液压整形器,包括动力组件和整形组件,其中,所述动力组件为所述整形组件提供轴力推力,所述整形组件用来对套管进行整形工作;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上接头、活塞缸、活塞、弹簧、弹簧座和中心管;

其中,所述上接头,其外部为圆柱状,其上端内部设置有锥螺纹,能够与钻杆连接;所述上接头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能够与本整形器的其他组件连接;

所述活塞缸,其总体为圆筒状,其上端设置有内螺纹,可与所述上接头下端的外螺纹连接;所述活塞缸下端同样设置有内螺纹,以便与本整形器的其他组件连接;

所述活塞,其最外径与所述活塞缸的内径相同,其外壁面上设置有两个凹槽,内部装置有密封圈;活塞内壁上部空腔内径较大,下部内径较小,内径较小的部位设置有两个凹槽,装置有密封圈;活塞的最下端设置为凸台状,凸台的内径稍大于活塞中部开有凹槽部位的内径,凸台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弹簧座,总体为空腔柱体,其外侧壁面分为三段,最上段直径和最下段直径相同,均等于活塞缸的内径,且弹簧座上下两段设置有外螺纹,弹簧座上端的外螺纹与活塞缸下端的内螺纹可配合,弹簧座下端的外螺纹可与活塞缸上端的内螺纹配合;弹簧座外部中间部分直径与活塞缸外径相同;弹簧座内腔可分两部分,其上半部分内径与活塞下端凸台的外径相同,且设置有内螺纹,其内部放置有粗弹簧;弹簧座内腔下半部分内径较小,此内径稍大于活塞下部较小内径处;

所述中心管,其总体为长圆柱状,其内径为通径;其外径可分为五部分,其第一部分即最左端部分外径较小,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外径依次增大;第二、三、四部分长度相同;第五部分外径较第四部分相比减小,其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中心管的二、三、四、五部分的左侧位置圆周等距分别设置有4个泄流孔;

所述上接头下端外螺纹与活塞缸上端内螺纹连接,活塞缸下端内螺纹与弹簧座上端外螺纹连接;弹簧座内部放置有粗弹簧;活塞放置在活塞缸内部,活塞下端的凸台部分与弹簧相接触;所述活塞、活塞缸、弹簧座以及弹簧形成至少三次的结构阵列;

最上端活塞内径较小位置与中心管第一部分的末端过楹配合,活塞最下端的凸台内部与中心管第二部分的首段过楹配合;中间活塞内径较小位置与中心管第二部分末端过楹配合,活塞最下端的凸台内部与中心管第三部分的首段过楹配合;最下部的活塞内径较小位置与中心管第三部分末端过楹配合,活塞最下端的凸台内部与中心管第四部分的首段过楹配合;

所述整形组件包括限位套、导向体、挤胀体、多个滚珠、整形器外套、轴承和堵头;

其中,所述限位套,外部为通径结构,外径与动力组件中弹簧座的外径相同;限位套内侧上端内径与动力组件中弹簧座下端凸台结构的外径相同,最上端设置有内螺纹,可与弹簧座的外螺纹连接;限位套最下端采用扩径结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限位套内壁的中部对称开有两个长方形凹槽;

所述导向体,其外形为圆筒状,外径与限位套外径相同;在导向体外侧顶端开有通孔,通孔直径与动力组件的中心管下端第五部分外径相等,通孔上设置有内螺纹,可与中心管上的外螺纹配合;导向体上部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柱键,柱键的直径与限位套所开设长方形凹槽的宽度相等,柱键正好可嵌入在长方形凹槽中;导向体侧壁旋转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孔,滑孔与导向体轴线方向呈一定角度开设;

所述挤胀体,内部为通径圆柱,其外侧上部为圆柱结构,圆柱的直径与导向体下端内径相同,圆柱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滑动销钉,滑动销钉可在导向体的两个滑孔内运动;挤胀体的中部为荆齿状转盘结构,物体在其上端圆周方向滑动时只能沿一个方向运动,而不能向相反方向运动;挤胀体底端为圆柱结构;

所述整形器外套,内部为圆柱通径结构,内径与限位套内径相同;整形器外套上端设置有外螺纹,此外螺纹可与限位套下端的内螺纹配合;外套中部周向等距开有六个孔槽,孔槽贯穿整形器外套的内外壁面,靠近内壁面处孔槽直径较大,而靠近外壁面处孔槽直径较小;孔槽下端壁面较厚,上端壁面较薄,即上端孔槽较深,下端孔槽较浅;整形器外套的底端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堵头,其形状类似“山”字形,上部外径与整形器外套下部的内径相同,其上设置有外螺纹;堵头下端设置为圆台结构;堵头内部设置有圆柱状结构,圆柱直径稍小于挤胀体内径。

所述限位套上端与动力组件最下端的弹簧座底部螺纹连接,限位套下端与整形器外套上端螺纹连接;在限位套下端与整形器外套上端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导向体安置在限位套内,导向体的两个柱键嵌入在限位套的两个长方形凹槽内;挤胀体放置在导向体的内部,挤胀体上的两个滑动销钉放置在导向体的两个两个滑孔内;挤胀体上端的肩凸处与轴承的内圈相连;挤胀体外侧与每个整形器外套孔槽形成的空腔内均放置有6个滚珠钢球,钢球的直径与整形器外套孔槽内侧宽度一致,滚珠只能在孔槽内运动,而无法到达孔槽外;挤胀体下端与整形器外套下端通过轴承连接,轴承的内部与挤胀体下端连接,轴承的外部与整形器外套下端连接;整形器外套的底端与堵头螺纹连接。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本种整形器将挤胀体截面设计为类棘轮式结构,因此在挤胀体旋转的过程中,滚珠向外挤出,能够有效对套管进行整形;其次,本种整形器可实现长距离连续整形,且起出、下入井口方便,整形过程结束后通过泄压能够使整形器恢复到初始状态,能够多次整形;再次,应用本种整形器,整形力可以通过液压力调节,对套管损伤较小,安全性能较高;另外,本种整形器将轴向运动转化为周向运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此外,本种整形器设置了多个活塞-弹簧结构,能够有效增大液体受压面积,增大挤涨力,提高了整形的效率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旋式液压整形器总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动力组件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上接头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活塞缸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活塞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弹簧座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中心管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整形组件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限位套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导向体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挤胀体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整形器外套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堵头结构图。

图14是本发明工作过程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工作过程整形过程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整形过程三维图。

图中:1-动力组件;2-整形组件;3-上接头;4-活塞缸;5-活塞;6-弹簧;7-弹簧座;8-中心管;9-限位套;10-导向体;11-挤胀体;12-滚珠;13-整形器外套;14-轴承;15-堵头;51-活塞外凹槽;52-活塞内凹槽;53-活塞空腔;54-活塞凸台;81-中心管左侧部分;82-中心管第二部分;83-中心管第三部分;84-中心管第四部分;85-中心管右侧部分;91-限位套凹槽;101-导向体通孔;102-导向体柱键;103-导向体滑孔;111-挤胀体滑动销钉;112-挤胀体转盘;131-整形器外套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自旋式液压整形器,包括动力组件1和整形组件2。动力组件1是为整形组件2提供轴力的装置,整形组件主要用来对套管进行整形工作。所述动力组件1是为整形器整形过程中提供轴向推力的装置,动力组件主要包括:上接头3、活塞缸4、活塞5、弹簧6、弹簧座7和中心管8。

所述上接头3,其外部为圆柱状,其上端内部设置有锥螺纹,能够与钻杆连接;上接头下端设置有外螺纹,能够与整形器的其他组件连接。所述活塞缸4,其总体为圆筒状,其上端设置有内螺纹,可与上接头3下端的外螺纹连接;活塞缸下端同样设置有内螺纹,与整形器其他组件连接。所述活塞5,其最外径与活塞缸4的内径相同,其外壁面上设置有两个凹槽51,内部装置有密封圈;活塞5内壁上部空腔53内径较大,下部内径较小,内径较小的部位设置有两个凹槽52,装置有密封圈;活塞5的最下端54设置为凸台状,凸台的内径稍大于活塞5中部开有凹槽部位的内径,凸台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弹簧座7,总体为空腔柱体,其外侧壁面分为三段,最上段直径和最下段直径相同,均等于活塞缸4的内径,且弹簧座7上下两段设置有外螺纹,弹簧座7上端的外螺纹与活塞缸4下端的内螺纹可配合,弹簧座7下端的外螺纹可与活塞缸4上端的内螺纹配合;弹簧座7外部中间部分直径与活塞缸4外径相同;弹簧座7内腔可分两部分,其上半部分内径与活塞5下端凸台的外径相同,且设置有内螺纹,其内部放置有粗弹簧;弹簧座7内腔下半部分内径较小,此内径稍大于活塞5下部较小内径处。

所述中心管8,其总体为长圆柱状,其内径为通径;其外径可分为五部分,其第一部分81即最左端部分外径较小,第二部分82到第四部分84外径依次增大;第二、三、四部分长度相同;第五部分85外径较第四部分84相比减小,其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中心管的二、三、四、五部分的左侧位置圆周等距分别设置有4个泄流孔。

上接头3下端外螺纹与活塞缸4上端内螺纹连接,活塞缸4下端内螺纹与弹簧座7上端外螺纹连接;弹簧座7内部放置有粗弹簧;活塞5放置在活塞缸4内部,活塞5下端的凸台部分54与弹簧6相接触;工作过程中需要靠流体作用在活塞5上端部分产生截流压力来推动整形器工作,为了增大截流面积,将活塞5、活塞缸4、弹簧座7以及弹簧6所形成结构多次阵列,本说明书以三次为例说明;最上端活塞5内径较小位置与中心管第一部分81的末端过楹配合,活塞5最下端的凸台54内部与中心管第二部分82的首段过楹配合;中间活塞5内径较小位置与中心管8第二部分82末端过楹配合,活塞5最下端的凸台内部与中心管8第三部分83的首段过楹配合;最下部的活塞5内径较小位置与中心管8第三部分83末端过楹配合,活塞5最下端的凸台内部与中心管8第四部分84的首段过楹配合。

所述整形组件2主要用来对套管进行整形工作,由限位套9、导向体10、挤胀体11、多个滚珠12、整形器外套13、轴承14、堵头15组成。

所述限位套9,外部为通径结构,外径与动力组件1中弹簧座7的外径相同;限位套9内侧上端内径与动力组件1中弹簧座7下端凸台结构的外径相同,最上端设置有内螺纹,可与弹簧座7的外螺纹连接;限位套9最下端采用扩径结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限位套9内壁的中部对称开有两个长方形凹槽91。

所述导向体10,其外形为圆筒状,外径与限位套外径相同;在导向体10外侧顶端开有通孔101,通孔101直径与动力组件1的中心管8下端第五部分85外径相等,通孔101上设置有内螺纹,可与中心管8上的外螺纹配合;导向体10上部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柱键102,柱键101的直径与限位套9所开设长方形凹槽91的宽度相等,柱键101正好可嵌入在长方形凹槽中91;导向体10侧壁旋转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孔103,滑孔103与导向体10轴线方向呈一定角度开设。

所述挤胀体11,内部为通径圆柱,其外侧上部为圆柱结构,圆柱的直径与导向体11下端内径相同,圆柱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滑动销钉111,滑动销钉111可在导向体10的两个滑孔103内运动;挤胀体11的中部为荆齿状转盘结构112,物体在其上端圆周方向滑动时只能沿一个方向运动,而不能向相反方向运动;挤胀体11底端为圆柱结构。

所述整形器外套13,内部为圆柱通径结构,内径与限位套9内径相同;整形器外套13上端设置有外螺纹,此外螺纹可与限位套9下端的内螺纹配合;外套13中部周向等距开有六个孔槽131,孔槽131贯穿整形器外套13的内外壁面,靠近内壁面处孔槽直径较大,而靠经外壁面处孔槽直径较小,即若在孔槽131内部放置直径等于内壁处孔槽宽度的滚珠钢球,则其只能在整形器外套13的内部运动,而无法到达整形器外部;孔槽131下端壁面较厚,上端壁面较薄,即上端孔槽较深,下端孔槽较浅;整形器外套13的底端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堵头15,其形状类似“山”字形,上部外径与整形器外套13下部的内径相同,其上设置有外螺纹;堵头15下端设置为圆台结构;堵头15内部设置有圆柱状结构,圆柱直径稍小于挤胀体11内径。

限位套9上端与动力组件1最下端的弹簧座7底部螺纹连接,限位套9下端与整形器外套13上端螺纹连接;在限位套9下端与整形器外套13上端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14;导向体10安置在限位套9内,导向体10的两个柱键102嵌入在限位套9的两个长方形凹槽91内;挤胀体11放置在导向体10的内部,挤胀体11上的两个滑动销钉111放置在导向体10的两个滑孔103内;挤胀体11上端的肩凸处与轴承14的内圈相连;挤胀体11外侧与每个整形器外套孔槽131形成的空腔内均放置有六个滚珠钢球12,钢球12的直径与整形器外套孔槽131内侧宽度一致,滚珠12只能在孔槽内运动,而无法到达孔槽外;挤胀体11下端与整形器外套13下端通过轴承14连接,轴承14的内部与挤胀体11下端连接,轴承14的外部与整形器外套13下端连接;整形器外套13的底端与堵头15螺纹连接。

本种自旋式液压整形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

整形开始之前,弹簧6受压,活塞5最上端与上接头3的最底端相抵,由于活塞5与中心管8过楹配合,因此中心管8处于其运动状态的最顶端,导向体10同样处于其运动状态的最顶端;导向体10的两个柱键102位于限位套9的两个凹槽91中;由于限位套9固定,因此导向体10只能沿整形器做轴向运动;挤胀体11的两个滑动销钉111位于导向体10的两个滑孔103内;挤胀体11上下端均设置有轴承14,因此其只能做旋转运动;滚珠钢球12处于处于挤胀体11的荆齿状转盘结构112与整形器外套13的六个孔槽131之间,且滚珠钢球12位于最底端。

整形开始时,对整形器进行打压,压力首先作用于三个活塞5上,对活塞5产生较大的下压力;活塞5下行压缩弹簧6下行,使弹簧6储存有弹性势能;同时活塞5的下行带动中心管8下行,中心管8下行带动导向体10下行;导向体10下行,导向体的斜滑孔103作用于挤胀体11的滑动销钉111上,将轴向运动转化为周向运动;挤胀体11旋转,其荆齿状转盘结构112将挤压滚珠钢球12向外侧运动;由于整形器外套13的孔槽131上深下浅,因此滚珠12在向外运动过程中还会向上运动;增大压力,滚珠12将对套管内壁形成碾压,套管达到扩径整形。

整形结束后,将压力泄掉,在弹簧6作用下活塞5将上移,最终与上接头3相抵;活塞5上移将带动中心管8上移,中心管8上移将带动导向体10上移;导向体10上移过程中使挤胀体11发生反向旋转,挤胀体11的反向旋转将使滚珠钢球12挤压力减小,滚珠钢球12将向下掉落到最底端;最终整形器恢复到初始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