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杆柔性扶正防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9497发布日期:2019-01-29 18:13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抽油杆柔性扶正防脱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作业中采油井抽油杆连接装置,尤其是一种抽油杆柔性扶正防脱器。



背景技术:

受地面环境的影响以及钻井技术不断发展及应用,目前油田定向井应用广泛,井眼轨迹复杂,井斜眼和井眼曲率变化较大。对于采用有杆泵举升的油井,抽油杆柱在井筒中上下往复运动时必然会与油管发生偏磨。随着井眼曲率和井斜角度的增大,抽油杆柱所受侧向力就越大,杆柱偏磨就越严重,因此导致抽油杆接箍磨脱、抽油杆本体磨损。油管磨漏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为了减轻抽油杆偏磨,延长油井的免修期,通常做法是在井眼曲率变化较大部位的抽油杆柱安装扶正器或采用防磨接箍,但这些扶正工具与抽油杆连接都属于刚性连接,并不能改变抽油杆柱在井筒内相同的位置的受力状态,相同部位的杆柱所受侧向力不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适应井眼轨迹变化的抽油杆柔性扶正防脱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抽油杆柔性扶正防脱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上接头和下接头都为柱状结构,上接头和下接头之间设置有限位套,上接头的下端面设置为球形凹面,限位套上部套装在上接头的下部,限位套中部设置为球形内腔,且球形内腔与上接头的球形凹面构成球形空腔,限位套的下部设置有锥面内孔;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通过球面转动杆连接,球面转动杆的一端为球形接头,另一端为螺纹接头,球形接头的一端置于球形内腔并与上接头连接,螺纹接头的一端与下接头连接;上接头和下接头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环形扶正体,扶正体的外圆表面均匀设置有导流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用能够转动一定角度的抽油杆柔性扶正防脱器代替之前的扶正器或防磨接箍,将原来的抽油杆柱的刚性连接转变为柔性连接,避免了抽油杆的刚性弯曲,有效的改善了抽油杆和油管之间接触磨损位置的受力情况,减轻了抽油杆与油管之间的相互磨损;上、下接头外侧包覆的扶正体能够减轻本实用新型的偏磨程度。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优选方案是:

限位套的上部通过螺纹连接与上接头连接。

限位套下部锥面内孔的锥面母线与上接头轴线的夹角为1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中:上接头1;上接头螺纹孔101;扶正体2;限位套3;锥面内孔301;球面转动杆4;球形接头401;螺纹接头402;下接头5;下接头外螺纹接头501;紧固螺钉6;大螺母7;导流槽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抽油杆柔性扶正防脱器,由上接头1、限位套3和下接头5组成,上接头1和下接头5都为柱状结构,上接头1的上部设置有与抽油杆连接的上接头螺纹孔101,下部设置有外螺纹结构,上接头1的下端面设置为球形凹面;限位套3上部设置有与上接头下部的螺纹结构相配合的内螺纹结构,限位套3的下部设置有锥面内孔301,锥面的母线与上接头轴线的夹角为10°,限位套3的中部设置为中空的球形内腔;下接头5的上部设置有螺纹孔,下部设置有与抽油杆连接的下接头外螺纹接头501。

上接头1与下接头5通过球面转动杆4连接,球面转动杆4的一端设置为球形接头401,另一端设置为螺纹接头402;球面转动杆4的球形接头401一端置于球形空腔内与上接头1连接,球面转动杆4另一端通过螺纹接头402与下接头5连接。

限位套3自下而上穿过球面转动杆4,球形接头401置于限位套3中部的球形内腔中,然后将限位套3的上部通过螺纹连接套装在上接头1的下部,球面转动杆4在限位套3下部的锥面内孔301内能够转动;球面转动杆4的螺纹接头402一端与下接头5上部的螺纹孔连接,球面转动杆4与下接头5连接处上方设置有大螺母7。

限位套3的上部与上接头1的连接处设置有紧固螺钉6,紧固螺钉6将限位套3与上接头1固定,防止限位套3与上接头1脱扣;下接头5的上部与球面转动杆4连接处设置有紧固螺钉6,防止下接头5与球面转动杆4脱扣。

上接头1和下接头5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扶正体2,扶正体2由高分子量聚乙烯注塑而成的环形结构,扶正体2的外圆表面上设置有导流槽8,导流槽8确保井筒内原油的过流面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不限于此,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