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垂孔测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90918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倒垂孔测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斜装置,特别是倒垂孔测斜装置。
目前,国内地质钻孔测斜的工具常用钻孔探测仪,因其适用的孔径较小、孔内不能有泥浆和污水以及探测仪价格昂贵而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费用较低并可在1.5m孔径以内各孔径测斜的倒垂孔侧斜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倒垂孔测斜装置,包括定位铁板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的浮桶4、穿过浮桶中央连接管5与探杆帽头7连接的轻质吊线6、帽头下接的探杆8、探杆的最下端锥头11和在探杆上部和下部套卡着置有调整角10的两个圆盘9。
——所述的轻质吊线6可为尼龙线。
——所述的调整角10的外端头为可伸缩的塑胶弹性片,每个圆盘对称的设置4-8个调整角,以6个为最佳。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测斜原理图。
图中A为垂力承受点B为浮力承受点,根据流体静力学理论,悬浮于静态流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水平面的,垂力承受点A受一竖向筒形支座限制,只能上下移动而不能改变平面位置(模拟钻孔);浮力承受点B因浮力可足够大而不致下沉,可在水面上自由移动。A与B用一轻质线连以使浮力与垂力相平衡。那未当B位于“1”或“2”点时,浮力与线拉力会产生一总是指向“3”点的合力,使B移向“3”点,亦即使AB线与水平面垂直。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4为浮桶,5为连接管,6为轻质吊线,7为探杆帽头,8为探杆,9为圆盘,10为调整角,11为锥头图3为本实用新型施工示意图图中,12为中央为圆孔的正方形定位铁板,13为钻孔,14为固定螺栓,15为地平面。
实施时,先制作浮桶4,采用外圆直径40mm,长约110mm的簿铁皮,其中央的对称中心用一根直径为4mm的铜管穿过上下盖,用锡焊牢,浮桶其余部发均为封闭的,要求穿过铜管的中心线一定是浮桶的对称中心线,否则将会有测量误差。再将轻质吊线6如大号尼龙鱼丝线穿过连接管5与帽头7连接好,帽头7下面的探头部分已事先将锥头11,圆盘9安装在探杆上。测斜时,在倒垂孔孔口位置固定一块3mm厚,面积为40×40cm的正方形定位铁板12,在四个对称脚上紧固定螺栓,定位铁板上事先已钻出比倒垂孔钻头直径大2mm的圆孔,并在圆周四等分处划“十”字线以作定位之用。在铁板圆孔处下钻钻孔,每钻一个循环后,先清除岩心,将孔内加水距离孔口10-15mm后装设本实用新型。测斜步骤(1)先将调整角10的可伸缩弹性片调整至比孔大10mm,测出孔深调整好吊线6的长度;(2)将探杆锥头轻放入孔底,浮桶上表面与水面平;(3)利用原孔口面顶埋好定位铁板上的十字中心线进行看中,根据浮桶偏离孔口十字中心的位置来确定孔底的偏量和孔偏方向,每钻进0.8-1.10米左右测一次,每测斜一次分4-6组,求出旋转四个方向(或六角方向)位置偏离的平均值为准确偏斜数据。
本实用新型操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费用低,可适用于孔径在1.5m以内的各孔径的测斜,是目前地质钻孔,建筑钻孔和桩造孔的先进测斜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倒垂孔测斜装置,包括定位铁板(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的浮桶(4)、穿过浮桶中央连接管(5)与探杆帽头(7)连接的轻质吊线(6)、帽头下接的探杆(8)、探杆的最下端锥头(11)和在探杆上部和下部套卡着置有调整角(10)的两个圆盘(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垂孔测斜装置,其特征在于轻质吊线(6)可为尼龙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垂孔测斜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角(10)的外端头为可伸缩的塑胶弹性片,每个圆盘对称的设置4—8个调整角,以6个为最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倒垂孔测斜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密封的浮桶、轻质吊线、探杆、圆盘、调整角和锥头,操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费用低,可用于1.5m以内各孔径的测斜,是目前地质钻孔,建筑钻孔和桩造孔的先进测斜装置。
文档编号E21B47/02GK2401695SQ9924099
公开日2000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0日
发明者丁仕煌 申请人:丁仕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