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渐开线压力平衡槽的电动燃油泵叶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9613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渐开线压力平衡槽的电动燃油泵叶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一燃料箱向一个内燃机的喷射系统输送 燃料的电动燃油泵,尤其涉及一种电动燃油泵叶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燃油泵的叶轮呈圆板状并沿外周缘部具有叶片部,与本实用新型较为接近的现有技术为授权公告号为CN1356477A,专 利号为ZL01136996.5,名称为《一种电动燃料泵的端面流通式叶轮》 的实用新型专利;它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该叶轮具有外圆和内圆, 外圆和内圆之间设置具有斜度的叶片,并构成一个后斜度角,叶片的 斜度角在叶轮的正反面相互对称,在内圆中心的安装孔周围设有润滑 孔。从上可看出,现有技术的电动燃油叶轮泵的叶轮已经设有贯通叶 轮端面的润滑孔,对叶轮端面进行润滑和冷却,并起到平衡压力的作 用。但其效果一般,还不适应更高转速和更小端面间隙的电动燃油叶 轮泵的要求。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 一种润滑和冷却效果更好的电动燃油泵的叶轮。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渐开线压力平衡槽的电动燃 油泵叶轮,呈圆板状并沿外周缘部具有叶片部,在端面上设置有贯通 的数个润滑孔,在叶轮的端面上还开设有数量与润滑孔数量相同的渐开线压力平衡槽,润滑孔设置在渐开线压力平衡槽上。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是由于润滑孔设置在渐开线压力平 衡槽上,使滑动面更易形成和保持油膜,可有效减少摩擦,起到更好 的润滑和冷却的作用。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放大图之一(平衡槽的横截面形状之一); 图3:为图1的A-A剖视放大图之二(平衡槽的横截面形状之二); 图4:为图1的A-A剖视放大图之三(平衡槽的横截面形状之三); 图5:为图1的F-F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带渐开线压力平衡槽的电动燃油泵叶轮,呈圆板状并 沿外周缘部具有叶片部l,在端面上设置有贯通的数个润滑孔2,在叶轮的低压端(进油口端)开设有数量与润滑孔数量相同的渐开线压力平衡槽3,或两个端面(低压端和高压端)上各开设有相同形状和尺寸 的渐开线压力平衡槽3,润滑孔2设置在渐开线压力平衡槽3的里端4 上,润滑孔2和渐开线压力平衡槽3设有3-7个,本实施例为5个。 渐开线压力平衡槽的宽度为1. 5 3mm,深度为0.1 lmra,并从里端4 到外端5渐浅。本实施例的宽度为2咖,里端4的深度为0. 7mrn,外端 5的深度为0. 2mm。渐开线压力平衡槽3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或矩形或梯形,本实施例 为圆弧形。
权利要求1、带渐开线压力平衡槽的电动燃油泵叶轮,呈圆板状并沿外周缘部具有叶片部,在端面上设置有贯通的数个润滑孔,其特征在于在叶轮的端面上还开设有数量与润滑孔数量相同的渐开线压力平衡槽,润滑孔设置在渐开线压力平衡槽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渐开线压力平衡槽的电动燃油泵叶轮, 其特征在于渐开线压力平衡槽开设在叶轮的低压端的端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渐开线压力平衡槽的电动燃油泵叶轮, 其特征在于渐开线压力平衡槽开设在叶轮的两个端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带渐开线压力平衡槽的电动燃油泵叶轮,其特征在于渐开线压力平衡槽的宽度为1. 5 3mm,深度 为0.1 lmm,并从里端到外端渐浅。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带渐开线压力平衡槽的电动燃油泵叶轮,其特征在于渐开线压力平衡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带渐开线压力平衡槽的电动燃油泵叶轮,其特征在于渐开线压力平衡槽的横截面为矩形。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带渐开线压力平衡槽的电动燃油泵叶轮,其特征在于渐开线压力平衡槽的横截面为梯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渐开线压力平衡槽的电动燃油泵叶轮,呈圆板状并沿外周缘部具有叶片部,在端面上设置有贯通的数个润滑孔,在叶轮的端面上还开设有数量与润滑孔数量相同的渐开线压力平衡槽,润滑孔设置在渐开线压力平衡槽上。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是由于润滑孔设置在渐开线压力平衡槽上,使滑动面更易形成和保持油膜,可有效减少摩擦,起到更好的润滑和冷却的作用。
文档编号F04D29/24GK201096104SQ200720183870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9日
发明者薛肇江 申请人:薛肇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