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353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内部的冷却等所使用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4-278370号公报(专利文献1)及美国专利第7156611号(专利
文献2)中公开有具备壳体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该壳体具备壳体主体,其在内部具
有风洞,该风洞在轴线方向的一方具有吸入口且在轴线方向的另一方具有排出口 ;电动机
支承框架,其配置在风洞的中央部。在该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中,在壳体内的电动机支承
框架与吸入口之间的第一空间内配置有通过第一电动机旋转的第一叶轮。而且,在壳体内
的电动机支承框架与排出口之间的第二空间内配置有通过第二电动机旋转的第二叶轮。第
一叶轮向与第二叶轮的相反方向旋转。在该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中,壳体由通过结合构
造连接的第一及第二分割壳体单元构成。第一分割壳体单元具有具备第一筒状风洞半部
的第一壳体主体半部,该第一筒状风洞半部在内部具有第一空间的主要部分;沿与轴线方
向正交的径向延伸的假想基准分割面将电动机支承框架分割为两部分而得到的第一支承
框架半部。第二分割壳体单元具有具备第二筒状风洞半部的第二壳体主体半部,该第二筒
状风洞半部在内部具有第二空间的主要部分;沿假想基准分割面将电动机支承框架分割为
两部分而得到的第二支承框架半部。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2783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 :美国专利第7156611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中,若增加第一及第二电动机的旋转速度,则 出现多个振动变大的振动增加区域(共振区域)。尤其是,若将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的使 用旋转速度设定在该振动增加区域内,则从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产生的振动变大,结果 噪音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广泛的旋转速度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减少 振动的产生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 本发明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具备壳体、第一叶轮及第一电动机、第二叶轮及 第二电动机。壳体具备壳体主体,其在内部具有风洞,该风洞在轴线方向的一方具有吸入 口且在轴线方向的另一方具有排出口 ;电动机支承框架,其配置在风洞的中央部。第一叶轮 配置在壳体内的电动机支承框架与吸入口之间的第一空间内,并具有多枚叶片。第一电动 机具备固定第一叶轮的第一旋转轴,并使第一叶轮在第一空间内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第 二叶轮配置在壳体内的电动机支承框架与排出口之间的第二空间内,并具有多枚叶片。第 二电动机具备固定第二叶轮的第二旋转轴,并使第二叶轮在第二空间内向与第一旋转方向 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
电动机支承框架具备支承框架主体,其位于风洞的中央部;多根辐板,它们沿旋转轴的周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在支承框架主体与壳体主体之间,并连接支承框架主体和壳 体主体。 壳体由利用机械式的结合构造连接的第一及第二分割壳体单元构成,第一分割壳 体单元包括具备第一筒状风洞半部的第一壳体主体半部,该第一筒状风洞半部在一端具 有吸入口且在内部具有第一空间的主要部分;沿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径向延伸的分割面将电 动机支承框架分割为两部分而得到的第一支承框架半部。而且,第二分割壳体单元具有具 备第二筒状风洞半部的第二壳体主体半部,该第二筒状风洞半部在一端具有排出口且在内 部具有第二空间的主要部分;沿分割面将电动机支承框架分割为两部分而得到的第二支承 框架半部。 在本发明中采用的结合构造包括与第一壳体主体半部一体形成并沿周向隔开间 隔配置的多个卡合部;与第二壳体主体半部一体形成并沿周向隔开间隔配置的与多个卡合 部卡合的多个被卡合部。结合构造、第一及第二分割壳体单元构成为,在多个卡合部与多个 被卡合部完全卡合的状态下,第一支承框架半部与第二支承框架半部的各自的相对面整体 接触。在本发明中,"相对面整体接触"表示微观观察时,相对面通过多个点接触而接触。
在本发明中,尤其是,在第一支承框架半部与第二支承框架半部之间配置有软质 的缓冲件,该软质的缓冲件在多个卡合部与多个被卡合部完全卡合的状态下成为压縮状 态。在本发明中,作为软质的缓冲件,使用在内部分散存在有多个独立气泡的软质的缓冲 件。在此,独立气泡可以是单独的气泡,也可以是多个气泡相连而形成的大的独立气泡。若 使用这样的缓冲件,则能够从旋转速度低的范围到旋转速度高的范围、遍及广泛的转速范 围整体性地减少振动的增加。作为在内部分散存在有多个独立气泡的软质的缓冲件,具体 来说,优选丙烯酸泡绵片。作为软质的缓冲件使用丙烯酸泡绵片时,丙烯酸泡绵片的厚度优 选0.4mm以上 0.8mm以下。此外,丙烯酸泡绵片的厚度小于0. 4mm时,由于缓冲件自身 的厚度尺寸小,因此无法得到充分的振动吸收效果。而且,丙烯酸泡绵片的厚度超过0.8mm 时,必须在第一支承框架半部与第二支承框架半部之间另外设置用于配置丙烯酸泡绵片的 间隙。但是设置这样的间隙会使振动的共振频率产生位移,使应付振动的方法复杂,因此不 优选。 本发明中使用的特定的软质的缓冲件起到减少在第一支承框架半部与第二支承
框架半部之间产生的振动的功能。其结果,根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从低速旋转
区域到高速旋转区域、遍及广泛的旋转速度范围内整体性地减少振动的增加。 另外,软质的缓冲件也可以整体性地配置在第一支承框架半部与第二支承框架半
部之间。 此外,第一及第二分割壳体单元可以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也可以由铝等金属材 料形成。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的分解半部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3(A)及(B)是示出为了确认本发明的效果而进行的振动测量的结果的图。
图4(A)及(B)是示出为了确认本发明的效果而进行的振动测量的结果的图。
5
图5是示出为了确认本发明的效果而进行的振动测量的详细的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的状态的半部剖面图。而且图2是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的分解立体图。如所述图所示,本例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具有壳体1、第一电动机3、第一叶轮5、第二电动机7、第二叶轮9。第一叶轮5配置在壳体1内的后述的电动机支承框架(23、53)与吸入口 lla之间的第一空间Sl内,并具有多枚叶片6。第一电动机3具备固定第一叶轮5的第一旋转轴4,并使第一叶轮5在第一空间S1内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第二叶轮9配置在壳体l内的电动机支承框架(23、53)与排出口 13b之间的第二空间S2内,并具有多枚叶片10。第二电动机7具备固定第二叶轮9的第二旋转轴8,并使第二叶轮9在第二空间S2内向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 壳体1的构成为,第一分割壳体单元11和第二分割壳体单元13通过结合构造组合在一起。第一分割壳体单元ll由合成树脂材料或铝等的金属质材料形成。此外,如图l所示,第一分割壳体单元11 一体具有第一壳体主体半部15和第一支承框架半部17。第一壳体主体半部15具有第一及第二凸缘部19及20、第一筒状风洞半部21。第一凸缘部19具有沿着旋转轴4的周向(以下简称为周向)排列的第一 第四角19a 19d,该旋转轴4在第一及第二电动机3、7的共同轴线A上排列。而且第一凸缘部19在共同轴线A的一端具有吸入口 lla。在第一凸缘部19的四角(第一 第四角19a 19d)上分别形成有四个孔部19e,所述孔部19e分别作为在与第二分割壳体单元13之间形成结合构造时所使用的被卡合部。所述孔部19e的形状的详细情况及后述的构成卡合部的钩部49与孔部19e的卡合关系的详细情况由于与日本特开2004-278370号公报(美国专利第7156611号)所公开的构成结合构造的孔部与钩部的关系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第二凸缘部20上形成有贯通孔20a,该贯通孔20a插入有将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安装在电气设备上的安装件。在第一筒状风洞半部21的两端一体形成有第一及第二凸缘部19及20。该第一筒状风洞半部21沿在共同轴线A上排列的旋转轴4、8的轴线方向(以下,简称为轴线方向)延伸。
第一支承框架半部17具有固定有第一电动机3的第一支承框架主体半部23 ;三根第一辐板半部25。第一支承框架主体半部23具有在中央部具有筒状的开口部23a的圆板部23b ;从该圆板部23b的外周部向轴线方向延伸的周壁部23c。在开口部23a内嵌合固定有由黄铜构成的金属制的第一轴承支座27。而且,以堵塞由圆板部23b和周壁部23c围成的空间的方式配置有第一电动机3的定子的基板29。在轴承支座27上嵌合有具备多个绕组部31的定子铁心33。 三根第一辐板半部25沿周向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在第一支承框架主体半部23的周壁部23c和第一壳体主体半部15的内周面之间,且连接第一支承框架主体半部23和第一壳体主体半部15。 在旋转轴4的一端固定有支承具有多枚叶片6的叶轮5的、由导磁性材料构成的杯状部件35。在杯状部件35的内周部固定有多个永久磁铁37。 第二分割壳体单元13也由合成树脂材料或铝等的金属材料形成。如图1所示,第二分割壳体单元13 —体具有第二壳体主体半部39和第二支承框架半部41 。第二壳体主体半部39具有第一及第二凸缘部43及45、第二筒状风洞半部47。第一凸缘部43具有沿着旋转轴8的周向(以下简称为周向)排列的第一 第四角43a 43d,该旋转轴8在第一及第二电动机3、7的共同轴线A上排列。在第一凸缘部43的四角(第一 第四角43a 43d)上分别一体形成有四个钩部49和四个突起51,所述钩部49和突起51分别作为在与第一分割壳体单元11之间形成结合构造时所使用的卡合部。所述钩部49和突起51与孔部19e卡合的卡合关系的详细情况与日本特开2004-278370号公报所公开的构成结合构造的孔部与钩部的关系相同。如日本特开2004-278370号公报(美国专利第7156611号)所示,若在将钩部49与孔部19e的一部分嵌合后,使第二分割壳体单元13以共同轴线A为中心旋转规定的角度,则突起51成为与形成在第一分割壳体单元11的第一凸缘部19的端面上的未图示的被嵌合用凹部嵌合的状态。其结果,实现第二分割壳体单元13的旋止,而且通过使钩部49与孔部19e的周围的缘部卡合,来防止第二分割壳体单元13从第一分割壳体单元ll向轴线方向偏离。在第二凸缘部45上形成有贯通孔45a,该贯通孔45a插入有将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安装在电气设备上的安装件。在第二筒状风洞半部47的两端一体形成有第一及第二凸缘部43及45。该第二筒状风洞半部47沿轴线方向(在共同轴线A上排列的旋转轴4、8的轴线方向)延伸。 第二支承框架半部41具有固定有第二电动机7的第二支承框架主体半部53 ;三根第二辐板半部55。第二支承框架主体半部53具有在中央部具有筒状的开口部53a的圆板部53b ;从该圆板部53b的外周部向轴线方向延伸的周壁部53c。在开口部53a内嵌合固定有由黄铜构成的金属制的第二轴承支座57。而且,以堵塞由圆板部53b和周壁部53c围成的空间的方式配置有第二电动机7的定子的基板59。在轴承支座57上嵌合有具备多个绕组部61的定子铁心63。 三根第二辐板半部55沿周向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在第二支承框架主体半部53的周壁部53c和第二壳体主体半部39的内周面之间,且连接第二支承框架主体半部53和第二壳体主体半部39。此外,三根辐板半部55中,在一根辐板半部上形成有让导线进入的槽55A。 在旋转轴8的一端固定有支承具有多枚叶片10的叶轮9的、由导磁性材料构成的杯状部件65。在杯状部件65的内周部固定有多个永久磁铁6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组合第一及第二支承框架半部17及41,构成电动机支承框架(23、53)。换言之,沿与共同轴线A延伸的轴线方向正交的径向延伸的分割面将电动机支承框架(23、53)分割为两部分而构成第一及第二支承框架半部17及41。通过这样的结构,在本例中,结合构造、第一及第二分割壳体单元11及13构成为,在四个卡合部(四个钩部49)与四个被卡合部(四个孔部19e)完全卡合的状态下,第一支承框架半部17与第二支承框架半部41的各自的相对面整体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支承框架半部17与第二支承框架半部41之间,尤其是,在第一支承框架主体半部23的圆板部23b与第二支承框架主体半部53的圆板部53b之间,配置有在内部分散存在有多个独立气泡的圆板状的软质的缓冲件71。作为软质的缓冲件71优选可以使用丙烯酸泡绵片。缓冲件71在构成多个卡合部的四个钩部49与构成多个被卡合部的四个孔部19e完全卡合的状态下配置为压縮状态。成为压縮状态的在内部分散存在有多个独立气泡的缓冲件71在被压縮的状态下整体大致均等地产生要返回原来的状态的复原力。该复原力是沿使多个卡合部(四个钩部49)与多个被卡合部的卡合分离的 方向的力。其结果,多个卡合部(四个钩部49)与多个被卡合部(四个孔部19e的周边的 缘部)之间的结合力变强,能够抑制成为第一及第二分割壳体单元11及13之间产生的振 动的发生原因的大间隙的产生,从而能够实际减少产生的振动。而且,缓冲件71吸收在第 一支承框架半部17与第二支承框架半部41之间产生的振动,起到降低该振动的功能。其 结果,根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在广泛的旋转速度范围内整体性地减少振动的增 加。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软质的缓冲件71仅配置在第一支承框架主体半部23的圆板 部23b与第二支承框架主体半部53的圆板部53b之间就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但是若在第 一辐板半部25与第二辐板半部55之间也配置软质的缓冲件,则能进一步提高振动抑制效 果。 以下,为了确认本发明的效果,进行振动测量试验。图3 图5是示出振动测量 试验的结果的图。此外,在振动测量试验中,测量周向的测量部位M1(第二分割壳体单元 13侧的第一凸缘部43的一部分)的振动加速度(m/s2)和轴线方向的排出口侧的测量部位 M2(第一分割壳体单元ll侧的第二凸缘部20的贯通孔20a附近)的振动加速度(m/s2), 作为合成所述振动加速度(m/s2)的结果,画出了曲线。首先,图3(A)是示出测量了申请人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将本发明适用于以产品编号9CRA0412P5J03出售的双重反转式轴流 鼓风机的情况和未适用的情况的旋转速度(以高速旋转的第二电动机的旋转速度)与产生 振动的振动加速度的关系的结果的图。在图3(A)中,X表示装入了软质的缓冲件71的双 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实施例1)的振动加速度的变化,Y表示未装入缓冲件71的双重反 转式轴流鼓风机(比较例1)的振动加速度的变化。使用的软质的缓冲件是住友3M株式会 社以产品编号Y-4615的名称出售的产品。从测量结果可知,在从低转速区域到高转速区域 的广泛转速区域内,能够抑制振动的产生。 另外,图3(B)是示出测量了申请人(山洋电气株式会社)在出售的双重反转式轴 流鼓风机内,将本发明适用于与图3(A)尺寸及型号不同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产品编 号9CRA0412P4J03)的情况和未适用的情况的旋转速度(以高速旋转的第二电动机的旋转 速度)与产生振动的振动加速度的关系的结果的图。在图3(B)中,X表示装入了缓冲件71 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实施例2)的振动加速度的变化,Y表示未装入缓冲件71的双重 反转式轴流鼓风机(比较例2)的振动加速度的变化。使用的软质的缓冲件与图3(A)的情 况相同。在该例中,从测量结果可知,在从低转速区域到高转速区域的广泛的转速区域内, 能够很好地抑制产生的大振动。 图4(A)是示出测量了将本发明适用于申请人以外的其它公司制造出售的双重反 转式轴流鼓风机的情况和未适用的情况的旋转速度(以高速旋转的第二电动机的旋转速 度)与产生振动的振动加速度的关系的结果的图。在图4(A)中,X表示装入了缓冲件71 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实施例3)的振动加速度的变化,Y表示未装入缓冲件71的双 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比较例3)的振动加速度的变化。使用的缓冲件与图3(A)的情况相 同。从测量结果可知,在整个转速区域内,能够整体性地抑制振动的产生。
图4(B)与图4(A)相同,也是示出测量了将本发明适用于其它公司的双重反转式 轴流鼓风机的情况和未适用的情况的旋转速度(以高速旋转的第二电动机的旋转速度)与产生振动的振动加速度的关系的结果的图。在图4(B)中,X表示装入了缓冲件71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实施例4)的振动加速度的变化,Y表示未装入缓冲件71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比较例4)的振动加速度的变化。使用的缓冲件与图3(A)的情况相同。从测量结果可知,在整个转速区域内,能够整体性地抑制振动的产生。 由于从以上的振动测量的结果(图3及图4)可知使用作为独立气泡的缓冲件的丙烯酸泡绵能得到优选的结果,因此能够进一步确认作为丙烯酸泡绵的缓冲件的优选的厚度,并确认关于丙烯酸泡绵以外的材料作为缓冲件的适应性。图5是示出在与图3相同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中,在与图3相同的测量条件下,测量了改变丙烯酸泡绵片的厚度的情况、使用丙烯酸泡绵以外的缓冲件的情况、未使用缓冲件的情况、取代缓冲件而设置间隙的情况的旋转速度(以高速旋转的第二电动机的旋转速度)与产生振动的振动加速度的关系的结果的图。 在图5中,"点线"表示装入0. 4mm的丙烯酸泡绵片作为软质的缓冲件71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实施例5)的振动加速度的变化。"虚线"表示装入0.8mm的丙烯酸泡绵片作为缓冲件71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实施例6)的振动加速度的变化。"粗实线"表示未装入缓冲件71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比较例5)的振动加速度的变化。"粗虚线"表示在第一支承框架主体半部23与第二支承框架主体半部53之间设置0. 2mm的间隙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比较例6)的振动加速度的变化。"实线"表示装入0. 46mm的铝片作为缓冲件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比较例7)的振动加速度的变化。"点划线"表示装入0. 5mm的塑料片作为缓冲件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比较例8)的振动加速度的变化。
作为该测量结果,首先在未使用缓冲件的情况(比较例5)中,出现多个振动加速度的共振点(峰值)。尤其是在14000[转/分]附近的高转速区域内发现了非常高的振动加速度的峰值。而且在使用铝片作为缓冲件的情况(比较例7)及使用塑料片作为缓冲件的情况(比较例8)中,高转速区域的多个振动加速度的共振点(峰值)稍微减少。但是在14000[转/分]附近的高转速区域内进行比较的情况下,虽然振动加速度的共振点(峰值)没有未使用缓冲件71的情况(比较例5)高,但仍然残留有比较高的振动加速度的峰值。 与此相对,使用0. 4mm的丙烯酸泡绵片作为缓冲件71的情况(实施例5)不仅在高转速区域中的多个振动加速度的峰值减少,而且在14000[转/分]附近,与比较例比较时的振动加速度的峰值相对于未使用缓冲件71的情况(比较例5)减少40%,相对于使用铝片及塑料片作为缓冲件71的情况(比较例7、8)减少30%。而且,使用0. 8mm的丙烯酸泡绵作为缓冲件71的情况(实施例6)不仅在高转速区域中的多个振动加速度的峰值减少,而且在14000 [转/分]附近,与比较例比较时的振动加速度的峰值相对于未使用缓冲件71的情况(比较例5)减少60%,相对于使用铝片及塑料片作为缓冲件71的情况(比较例7、8)减少50%。即使与使用0. 4mm的丙烯酸泡绵的情况(实施例5)相比,使用0. 8mm的丙烯酸泡绵的情况(实施例6)在14000[转/分]附近的振动加速度的峰值也减少30%。
此外,在未使用缓冲件而设置0. 2mm的间隙的情况(比较例6)下,在14000 [转/分]附近未发现振动加速度高的峰值,而在12000[转/分]附近发现了比未使用缓冲件71的情况(比较例5)的最大峰值高的振动加速度高的峰值。而且,比较高的振动加速度高的峰值的数目比未使用缓冲件71的情况(比较例5)增加。从该结果可知,在未配置缓冲件
9而仅设置间隙时,通过使振动加速度的最大峰值向低转速区域移动(产生转移现象),虽然 能够抑制高转速区域的振动,但是在从低转速区域到高转速区域的广泛的转速区域内无法 减少振动的产生。 从以上结果可知,若将作为缓冲件71而使用的丙烯酸泡绵的厚度设定在O. 4mm 0. 8mm的范围内,则不仅能够抑制在高转速区域内产生的大振动,而且能够在广泛的转速范 围内整体性地减少振动的增加。此外,丙烯酸泡绵片的厚度小于O. 4mm时,由于缓冲件自身 的厚度尺寸小,因此无法得到所需充分的振动吸收效果。而且,丙烯酸泡绵片的厚度超过 0. 8mm时,需要在第一支承框架半部与第二支承框架半部之间另外设置用于配置厚度厚的 丙烯酸泡绵片的间隙。若仅设置间隙,则出现上述的设置O. 2mm间隙时的转移现象的影响, 因此不优选。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仅在第一支承框架主体半部23的圆板部23b与第二 支承框架主体半部53的圆板部53b之间配置缓冲件71,但是,当然也可以在第一辐板半部 25与第二辐板半部55之间配置缓冲件7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第一支承框架半部与第二支承框架半部之间配置有软质的缓 冲件,该软质的缓冲件在多个卡合部与多个被卡合部完全卡合的状态下成为压縮状态,且 在内部分散存在有多个独立气泡,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在广泛的转速范围内整体性 地减少振动的增加。
权利要求
一种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具备壳体主体和电动机支承框架,该壳体主体在内部具有风洞,该风洞在轴线方向的一方具有吸入口且在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方具有排出口,该电动机支承框架配置在所述风洞的中央部;第一叶轮,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电动机支承框架与所述吸入口之间的第一空间内,并具有多枚叶片;第一电动机,其具备固定所述第一叶轮的第一旋转轴,并使所述第一叶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第二叶轮,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电动机支承框架与所述排出口之间的第二空间内,并具有多枚叶片;第二电动机,其具备固定所述第二叶轮的第二旋转轴,并使所述第二叶轮在所述第二空间内向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所述电动机支承框架具备支承框架主体,其位于所述风洞的中央部;多根辐板,它们沿所述旋转轴的周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在所述支承框架主体与所述壳体主体之间,并连接所述支承框架主体和所述壳体主体,所述壳体由利用机械式结合构造而连接的第一及第二分割壳体单元构成,所述第一分割壳体单元具有具备第一筒状风洞半部的第一壳体主体半部,该第一筒状风洞半部在一端具有所述吸入口且在内部具有所述第一空间的主要部分;沿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径向延伸的分割面将所述电动机支承框架分割为两部分而得到的第一支承框架半部,所述第二分割壳体单元具有具备第二筒状风洞半部的第二壳体主体半部,该第二筒状风洞半部在一端具有所述排出口且在内部具有所述第二空间的主要部分;沿所述分割面将所述电动机支承框架分割为两部分而得到的第二支承框架半部,所述结合构造包括与所述第一分割壳体单元的所述第一壳体主体半部一体形成并沿所述周向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分割壳体单元的所述第二壳体主体半部一体形成并沿所述周向隔开间隔配置的与所述多个卡合部卡合的多个被卡合部,所述结合构造、所述第一及第二分割壳体单元构成为,在所述多个卡合部与所述多个被卡合部完全卡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承框架半部与所述第二支承框架半部的各自的相对面整体接触,所述第一支承框架半部具备固定所述第一电动机的第一支承框架主体半部;多个第一辐板半部,所述第二支承框架半部具备固定所述第二电动机的第二支承框架主体半部;多个第二辐板半部,在所述第一支承框架主体半部与所述第二支承框架主体半部之间配置有软质的缓冲件,该软质的缓冲件在所述多个卡合部与所述多个被卡合部完全卡合的状态下成为压缩状态,且在内部分散存在有多个独立气泡。
2. —种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具备壳体主体和电动机支承框架,该壳体主体在内部具有风洞,该风洞在轴线方向的一方具有吸入口且在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方具有排出口 ,该电动机支承框架配置在所述风洞的中央部;第一叶轮,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电动机支承框架与所述吸入口之间的第一空间 内,并具有多枚叶片;第一电动机,其具备固定所述第一叶轮的第一旋转轴,并使所述第一叶轮在所述第一 空间内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第二叶轮,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电动机支承框架与所述排出口之间的第二空间 内,并具有多枚叶片;第二电动机,其具备固定所述第二叶轮的第二旋转轴,并使所述第二叶轮在所述第二 空间内向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所述电动机支承框架具备支承框架主体,其位于所述风洞的中央部;多根辐板,它们 沿所述旋转轴的周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在所述支承框架主体与所述壳体主体之间,并连接 所述支承框架主体和所述壳体主体,所述壳体由利用机械式结合构造而连接的第一及第二分割壳体单元构成,所述第一分割壳体单元具有具备第一筒状风洞半部的第一壳体主体半部,该第一筒 状风洞半部在一端具有所述吸入口且在内部具有所述第一空间的主要部分;沿与所述轴线 方向正交的径向延伸的分割面将所述电动机支承框架分割为两部分而得到的第一支承框 架半部,所述第二分割壳体单元具有具备第二筒状风洞半部的第二壳体主体半部,该第二筒 状风洞半部在一端具有所述排出口且在内部具有所述第二空间的主要部分;沿所述分割面 将所述电动机支承框架分割为两部分而得到的第二支承框架半部,所述结合构造包括与所述第一分割壳体单元的所述第一壳体主体半部一体形成并沿 所述周向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分割壳体单元的所述第二壳体主体半部 一体形成并沿所述周向隔开间隔配置的与所述多个卡合部卡合的多个被卡合部,所述结合构造、所述第一及第二分割壳体单元构成为,在所述多个卡合部与所述多个 被卡合部完全卡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承框架半部与所述第二支承框架半部的各自的相 对面整体接触,在所述第一支承框架半部与所述第二支承框架半部之间配置有软质的缓冲件,该软质 的缓冲件在所述多个卡合部与所述多个被卡合部完全卡合的状态下成为压縮状态,且在内 部分散存在有多个独立气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其中,所述第一支承框架半部具备固定所述第一电动机的第一支承框架主体半部, 所述第二支承框架半部具备固定所述第二电动机的第二支承框架主体半部, 所述缓冲件配置在所述第一支承框架主体半部与所述第二支承框架主体半部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及第二分割壳体单元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及第二分割壳体单元由铝形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其中, 所述缓冲件是厚度为0. 4mm以上 0. 8mm以下的丙烯酸泡绵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高速区域的广泛的转速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减少振动的产生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在第一支承框架主体半部(23)的圆板部(23b)与第二支承框架主体半部(53)的圆板部(53b)之间配置圆板状的缓冲件(71)。缓冲件(71)在构成多个卡合部的钩部(49)与构成多个被卡合部的孔部(19e)完全卡合的状态下配置为压缩状态。
文档编号F04D29/66GK101755130SQ20088002423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2日
发明者中村俊之, 柳泽笃史, 石原胜充 申请人: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