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压缩机以及涡轮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3868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离心压缩机以及涡轮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扩散部设置有出没式的活动叶片的离心压缩机、以及具备该离心压缩机的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公知有在扩散部设置有能够在突出至扩散部的突出位置和被收纳于设置在扩散壁内的收纳室内的收纳位置之间移动的活动叶片的离心压缩机。例如,公知有利用安装有活动叶片的分隔部件将收纳室内分隔成两个空间,利用这两个空间的压力差以及设置于一方的空间内的弹簧使分隔部件移动从而将活动叶片收纳于另一方的空间内、或者使该活动叶片突出至扩散部的离心压缩机(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 - 329996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的离心压缩机中,收纳有活动叶片的收纳室和驱动活动叶片的驱动机构设置于同一扩散壁。因此,存在该扩散壁所处的一方侧相比隔着扩散部的相反侧而在压缩机叶轮的旋转轴线方向变长的顾虑。并且,在该离心压缩机中,在收纳室内收纳有活动叶片,并且在该收纳室内设置有驱动机构,因此需要使收纳室的体积相比活动叶片的体积大驱动机构的体积的量。因此,存在壳体大型化的顾虑。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利于小型化的离心压缩机以及涡轮增压器。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具备壳体,该壳体将压缩机叶轮收纳于内部,并将上述压缩机叶轮以绕轴线旋转自如的方式进行支承;螺旋状的涡壳,该涡壳以配置于上述压缩机叶轮的外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壳体;以及扩散部,该扩散部被设置为从上述压缩机叶轮的出口侧通到上述涡壳的通路空间,且由相互对置的一对壁部形成,其中,上述离心压缩机还具备活动叶片,该活动叶片被设置成能够在突出位置与收纳位置之间移动,在上述突出位置,上述活动叶片从上述一对壁部中的一方的壁部突出而横截上述扩散部,在上述收纳位置,上述活动叶片相比上述突出位置朝上述一方的壁部侧后退而被收纳在设置于上述一方的壁部的收纳部内;以及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驱动上述活动叶片在上述突出位置与上述收纳位置之间移动,上述驱动单元设置于上述一对壁部中的另一方的壁部。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由于将收纳部设置于一方的壁部,将驱动单元设置于另一方的壁部,因此能够防止一方的壁部侧或者另一方的壁部侧中的仅任一方在轴向方向变长。并且,收纳部的容积稍大于活动叶片的体积即可,因此能够防止收纳部过度变大。由此能够抑制壳体大型化,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使离心压缩机小型化。在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形成为,上述驱动单元具备工作室,该工作室设置于上述另一方的壁部;分隔部件,该分隔部件设置成在上述工作室内往复移动自如,以将上述工作室内划分成第一室和第二室,上述第一室设置于上述扩散部侧,上述第二室设置于与上述扩散部侧相反一侧的反扩散部侧;连结部件,该连结部件穿过设置于上述另一方的壁部的贯通孔连结上述分隔部件和上述活动叶片,使得上述分隔部件和上述活动叶片一体地动作;弹簧单元,该弹簧单元以使上述分隔部件朝上述扩散部侧或者上述反扩散部侧中的任意一方侧移动的方式将上述活动叶片以及上述分隔部件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朝上述一方侧推压;以及压力控制单元,该压力控制单元能够对上述第一室的压力与上述第二室的压力之间的差进行控制,以使上述分隔部件克服上述弹簧的作用力朝上述扩散部侧或者上述反扩散部侧中的任意另一方侧移动。在将活动叶片收纳于工作室内的情况下,需要在分隔工作室和扩散部的壁部设置活动叶片能够通过的贯通孔。在该情况下,在活动叶片与壁部之间形成有与活动叶片的外周大致相同长度的间隙,因此,尘埃等异物易于从扩散部进入工作室内。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该方式中,也可以在另一方的壁部设置用于供连结部件通过的贯通孔。进而,连结部件的截面积可以小于活动叶片的截面积,因此能够缩小应当设置于另一方的壁部的贯通孔的大小。在该情况下,能够缩小形成于连结部件与另一方的壁部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因此能够抑制异物进入工作室内。因此,能够抑制发生分隔部件变得不能移动等异常的情况。并且, 与将活动叶片收纳于工作室内的离心压缩机相比较能够缩小工作室的容积,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壳体大型化。因此,能够使离心压缩机进一步小型化。在该方式中,也可以形成为,在上述另一方的壁部设置有间隔壁部件,该间隔壁部件具有上述贯通孔,且配置在上述扩散部与上述工作室之间,将上述工作室与上述扩散部隔开。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将间隔壁部件从另一方的壁部卸下,因此能够容易得将分隔部件等部件装入工作室内。因此,能够使得离心压缩机的组装容易,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并且,也可以形成为,上述活动叶片在上述突出位置处与上述间隔壁部件接触,上述间隔壁部件的至少与上述活动叶片接触的部分由弹性体制成。在该情况下,即便使活动叶片与间隔壁部件接触也能够防止发生异响。并且,即便活动叶片与间隔壁部件接触也能够防止活动叶片磨损或破损。此外,能够通过使活动叶片与间隔壁部件接触而消除突出位置的活动叶片与另一方的壁部之间的间隙。在该情况下,能够将从压缩机叶轮排出的气体可靠地引导至活动叶片之间,因此能够提高使活动叶片移动至突出位置后的情况下的离心压缩机的效率。并且,通过以这种方式在突出位置使活动叶片与另一方的壁部接触,能够防止在该突出位置处的活动叶片的位置根据每个产品而存在偏差。因此,能够抑制每个产品的性能的偏差。在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形成为,在上述活动叶片设置有轴部件,该轴部件从上述活动叶片朝上述一方的壁部以与上述活动叶片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式延伸,在上述一方的壁部,设置有将上述轴部件支承为能够滑动的支承孔。在该情况下, 活动叶片由另一方的壁部以及一方的壁部双方支承,因此能够降低连结部件与另一方的壁部之间的摩擦。由此,能够降低驱动活动叶片所需要的驱动力,因此能够使驱动单元小型化。并且,通过降低活动部件与另一方的部件之间的摩擦,能够抑制连结部件以及另一方的壁部的磨损。在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形成为,上述弹簧单元设置于上述另一方的壁部。在该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缩小工作室。因此,能够进一步使离心压缩机小型化。
设置于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的驱动单元只要能够在突出位置与收纳位置之间驱动活动叶片即可。例如,也可以形成为,上述驱动单元具备电动机;以及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将上述电动机的输出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以驱动上述活动叶片在上述突出位置与上述收纳位置之间移动。并且,也可以形成为,上述驱动单元具备位置切换部件,该位置切换部件具有沿着相对于上述活动叶片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的倾斜面,并且, 从上述活动叶片延伸出的传递部件与上述倾斜面接触;以及电动机,该电动机以使上述倾斜面沿着与上述活动叶片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方式驱动上述位置切换部件。这样,能够利用电动机驱动活动叶片。本发明的涡轮增压器具备上述的离心压缩机和涡轮,上述离心压缩机设置于内燃机的进气通路,并且,上述涡轮设置于上述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利用上述涡轮回收上述内燃机的排气能,利用所回收的排气能驱动上述离心压缩机的上述压缩机叶轮旋转,从而对上述内燃机进行增压供气。根据本发明的涡轮增压器,由于具备上述的离心压缩机,因此能够防止该离心压缩机的壳体大型化。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使涡轮增压器小型化。


图1是示出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心压缩机的涡轮增压器的图。图2是将图1的活动叶片机构放大示出的图。图3A是示出图1的连结部件的截面的一例的图。图;3B是示出图1的连结部件的截面的其他例的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心压缩机的图。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心压缩机的图。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心压缩机的图。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心压缩机的图。图8是示出设置于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的致动器的其他例的图。图9是示出设置于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的致动器的又一其他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图1示出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心压缩机的涡轮增压器。另外, 在该图中示出离心压缩机的截面的一部分。该涡轮增压器1用于对搭载于车辆的内燃机进行增压供气。涡轮增压器1具备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的未图示的涡轮和设置于内燃机的进气通路的离心压缩机(以下,有时称作压缩机)10A,涡轮增压器1构成为利用涡轮回收内燃机的排气能,并利用所回收的排气能驱动压缩机10A。如该图所示,压缩机IOA具备壳体11 ;以及压缩机叶轮13,该压缩机叶轮13被收纳于壳体11内,且由旋转轴12支承而绕轴线Ax旋转自如。壳体11具备叶轮室14,该叶轮室14收纳压缩机叶轮13 ;螺旋状的涡壳15,该涡壳15设置于叶轮室14的外周;以及扩散部16,该扩散部16被设置作为从压缩机叶轮13的出口侧13a通到涡壳15的通路空间的通路空间。压缩机叶轮13借助旋转轴12与涡轮的涡轮叶轮(均未图示)连结而一体旋转。壳体11具备中心壳体17,该中心壳体17对旋转轴12进行支承而使其旋转自如;安装于中心壳体17的叶轮室14、扩散部16 ;以及形成涡壳15的扩散壳体18。另外,上述部分与公知的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同样,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在压缩机IOA设置有活动叶片机构20。活动叶片机构20具备多个(在图1中仅示出一个)活动叶片21 ;和分别对各活动叶片21进行驱动的作为驱动单元的致动器22。各活动叶片21设置成,能够在突出位置Pl与收纳位置P2之间沿轴线Ax方向分别移动,在突出位置Pl,各活动叶片21从扩散壳体18突出而横截扩散部16,在收纳位置P2,各活动叶片 21被收纳于设置在压缩机壳体18的收纳部23内。并且,多个活动叶片21在突出位置Pl 以绕轴线Ax等间隔排列的方式设置于扩散部16。收纳部23以从形成扩散部16的壁面18a 沿轴线方向凹入的方式设置于压缩机壳体18。另外,如该图所示,扩散部16由压缩机壳体 18和中心壳体17形成。并且,收纳部23设置于压缩机壳体18,致动器22设置于中心壳体 17。因此,压缩机壳体18相当于本发明的一方的壁部,中心壳体17相当于本发明的另一方的壁部。如图2中所放大示出的那样,致动器22具备设置于中心壳体17内的工作室M。 工作室M绕轴线Ax遍及整周形成。在工作室M设置有分隔部件27,该分隔部件27设置成能够在工作室M内沿轴线Ax方向往复移动,且将工作室M的内部划分成第一室25和第二室沈。分隔部件27和活动叶片21利用连结部件观连结而一体地动作。如该图所示, 连结部件观经由设置于中心壳体17的贯通孔17a连结分隔部件27和活动叶片21。连结部件观的截面可以如图3A所示那样为圆形,也可以如图:3B所示那样为翼形。另外,在为翼形的情况下,将连结部件观设置成,使应当配置于气体的流动的上游侧的一端朝向压缩机叶轮13、使另一端朝向涡壳15,以免阻碍扩散部16的气体的流动。贯通孔17a设置成, 其截面积与连结部件观的截面积呈相同形状。如该图所示,第一室25设置于扩散部16所存在的扩散部侧(图中左侧),第二室沈设置于与扩散部侧相反的反扩散部侧(图中右侧)。 第一室25经由敞开孔2 而与大气连通。另一方面,第二室沈经由压力调整通路四与能够使第二室26内的压力降低的负压源连接。在压力调整通路四设置有能够对压力调整通路四进行开闭的阀30。并且,在第二室沈设置有压缩弹簧31,该压缩弹簧31将分隔部件 27朝扩散部侧(图中左侧)推压,以使活动叶片21朝收纳位置P2移动。根据该致动器22,当打开阀30而使第二室沈的压力降低时,在第一室25与第二室26之间产生压力差。该压力差使分隔部件27克服压缩弹簧31的作用力朝反扩散部侧移动。由此,活动叶片21朝突出位置移动。另一方面,当关闭阀30时,第二室沈的压力上升从而第一室25与第二室沈之间的压力差变小,因此分隔部件27借助压缩弹簧31的作用而朝扩散部侧移动。于是由此,活动叶片21朝收纳位置移动。另外,通过以这种方式对第一室25与第二室沈之间的压力差进行控制,使得阀30作为本发明的压力控制单元发挥功能。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A,由于将用于收纳活动叶片21的收纳部23设置于压缩机壳体18,将致动器22设置于中心壳体17,因此能够防止仅扩散部16的一方侧在轴线Ax方向变长。并且,由于收纳部23的容积稍大于活动叶片21的体积即可,因此能够防止收纳部23过度变大。此外,与将活动叶片21收纳于工作室M内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缩小工作室M的容积。由此能够抑制壳体11大型化,因此能够使压缩机IOA小型化。
并且,在该压缩机IOA中,无需将活动叶片21收纳于工作室M内,因此能够缩小设置于中心壳体17的贯通孔17a的截面积。在内燃机中,使进气通路的排气的一部分再循环或者导入窜缸混合气。公知排气中含有颗粒状物质,窜缸混合气中含有机油。因此,上述颗粒状物质以及机油流入压缩机IOA内。在该压缩机IOA中,由于能够缩小贯通孔17a的截面积,因此能够充分地抑制颗粒状物质以及机油经由贯通孔17a与连结部件观之间的间隙进入工作室M内。因此,能够抑制因上述颗粒状物质以及机油而导致压缩弹簧32劣化或分隔部件27固定的情况。(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4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IOB进行说明。另外,在该图中示出压缩机IOB的截面的一部分。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如该图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中心壳体17设置有成为工作室M的工作孔41。工作孔41设置成在扩散部16开口。在工作孔41,以封堵该孔41 的开口部的方式安装有作为间隔壁部件的衬套42,由此来形成工作室M。如该图所示,衬套42以在形成扩散部16的壁面不产生凹凸的方式安装于中心壳体17。这样,衬套42配置在扩散部16与工作室M之间,对扩散部16和工作室M进行分隔。如该图所示,贯通孔 17a设置于该衬套42。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B,通过将压缩机壳体18以及衬套42分别卸下,能够敞开工作室对。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分隔部件以及压缩弹簧等部件装入工作室M内。由此,能够使得压缩机IOB的组装容易,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第三实施方式)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IOC进行说明。另外,在该图中示出压缩机IOC的截面的一部分。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的其他的实施方式共通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如该图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不同点在于利用比活动叶片21大的衬套51封堵工作孔41从而形成工作室M。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活动叶片21在突出位置Pl与中心壳体17接触。衬套51由橡胶等弹性体制作。并且,衬套51 设置成,当活动叶片21移动至突出位置Pl时,该活动叶片21的靠中心壳体17侧的端面的全部与衬套51接触。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C,即便活动叶片21与衬套51接触,也能够防止发生异响。并且,即便活动叶片21与衬套51接触,也能够防止活动叶片21磨损或破损。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活动叶片21在突出位置Pl与衬套51接触,因此活动叶片21与衬套51 之间不存在间隙。在该情况下,能够将从压缩机叶轮13排出的气体可靠地引导至活动叶片之间,因此能够提高使活动叶片21朝突出位置Pl移动的情况下的压缩机IOC的效率。并且,通过这样在突出位置Pl使活动叶片21与中心壳体17接触,能够防止该突出位置Pl处的活动叶片21的位置根据每个产品而发生偏差。因此,能够抑制每个产品的性能的偏差。(第四实施方式)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IOD进行说明。另外,在该图中示出压缩机IOD的截面的一部分。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的其他实施方式共通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如该图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从活动叶片21 朝压缩机壳体18侧延伸的作为轴部件的支承轴61。该支承轴61以与连结部件28同轴的
8方式设置于活动叶片21。在压缩机壳体18设置有对该支承轴61进行支承而使其能够滑动的支承孔62。在该实施方式中,活动叶片21由中心壳体17以及压缩机壳体18双方的壳体支承。即,活动叶片21被两端支承。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利用双方的壳体17、18对活动叶片进行支承,因此能够降低连结部件观与中心壳体17之间的摩擦。因此,能够降低为了将活动叶片21从收纳位置 P2朝突出位置Pl驱动所需要的驱动力。因而,能够使致动器22小型化。进而,由此能够进一步使压缩机IOD小型化。并且,通过以这种方式降低摩擦,能够抑制连结部件观以及中心壳体17磨损。(第五实施方式)参照图7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IOE进行说明。另外,在该图中示出压缩机IOE的截面的一部分。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的其他实施方式共通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如该图所示,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的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代替第二室沈的压缩弹簧31而在收纳部23内设置压缩弹簧71。该压缩弹簧71将活动叶片21朝中心壳体17侧推压而使活动叶片21从收纳位置P2朝突出位置 Pl移动。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致动器22的第二室沈经由压力调整通路四与能够使第二室沈内的压力上升至高于大气压的压力的加压源连接。进而,在该实施方式中,当打开阀30而第二室沈的压力变得高于大气压时,分隔部件27借助第一室25与第二室沈之间的压力差而朝扩散部侧移动。进而,由此,活动叶片21朝收纳位置P2移动。另一方面,当关闭阀30时,第一室25与第二室沈之间的压力差变小,因此,活动叶片21借助压缩弹簧 71而朝突出位置Pl移动。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压缩弹簧71设置于压缩机壳体18侧,因此能够进一步缩小工作室24。因此,能够使压缩机10进一步小型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在互不干涉的范围内进行组合。例如,可以对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进行组合,或者,也可以对第三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以及第五实施方式进行组合。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将致动器设置于中心壳体,将收纳部设置于压缩机壳体, 但是,致动器和收纳部的配置也可以相反。即,也可以将收纳部设置于中心壳体,将致动器设置于压缩机壳体。并且,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多个活动叶片由共通的致动器驱动,但也可以针对每个活动叶片设置驱动器。用于驱动活动叶片的驱动单元并不限定于利用压力差产生驱动力的单元,可以使用能够使活动叶片往复移动的各种驱动装置。例如也可以使用电动机来驱动活动叶片。在该情况下,例如如图8所示在电动机81的输出轴81a设置凸轮82。进而,可以通过利用电动机81切换凸轮82的位置来驱动活动叶片21。并且,如图9所示,也可以设置具备沿相对于活动叶片21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的倾斜面91a的楔状的位置切换部件91,使该位置切换部件91沿该图的上下方向移动从而驱动活动叶片21。另外,优选连结部件观中的与位置切换部件91接触的部分被倒圆。在该情况下,在电动机92的输出轴设置齿轮 92a,利用该齿轮9 来驱动位置切换部件91。另外,图8的驱动装置中的电动机81以及凸轮82、图9的驱动装置中的位置切换部件91以及电动机92分别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单元。并且,在图9的驱动装置中,连结部件观相当于本发明的传递部件。本发明的活动叶片以及该活动叶片的驱动机构也可以设置于涡轮增压器的涡轮。
权利要求
1.一种离心压缩机, 上述离心压缩机具备壳体,该壳体将压缩机叶轮收纳于内部,并将上述压缩机叶轮以绕轴线旋转自如的方式进行支承;螺旋状的涡壳,该涡壳以配置于上述压缩机叶轮的外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壳体;以及扩散部,该扩散部被设置作从上述压缩机叶轮的出口侧通到上述涡壳的通路空间,且由相互对置的一对壁部形成, 其中,上述离心压缩机还具备活动叶片,该活动叶片被设置成能够在突出位置与收纳位置之间移动,在上述突出位置,上述活动叶片从上述一对壁部中的一方的壁部突出而横截上述扩散部,在上述收纳位置,上述活动叶片相比上述突出位置朝上述一方的壁部侧后退而被收纳在设置于上述一方的壁部的收纳部内;以及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驱动上述活动叶片在上述突出位置与上述收纳位置之间移动, 上述驱动单元设置于上述一对壁部中的另一方的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单元具备工作室,该工作室设置于上述另一方的壁部;分隔部件,该分隔部件设置成在上述工作室内往复移动自如,以将上述工作室内划分成第一室和第二室,上述第一室设置于上述扩散部侧,上述第二室设置于与上述扩散部侧相反一侧的反扩散部侧;连结部件,该连结部件经由设置于上述另一方的壁部的贯通孔连结上述分隔部件和上述活动叶片,使得上述分隔部件和上述活动叶片一体地动作;弹簧单元,该弹簧单元朝上述扩散部侧或者上述反扩散部侧的任意一方侧推压上述活动叶片以及上述分隔部件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以使上述分隔部件朝上述一方侧移动;以及压力控制单元,该压力控制单元能够对上述第一室的压力与上述第二室的压力之间的差进行控制,以使上述分隔部件反抗上述弹簧单元朝上述扩散部侧或者上述反扩散部侧中的任意另一方侧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中,在上述另一方的壁部设置有间隔壁部件,该间隔壁部件具有上述贯通孔,且配置在上述扩散部与上述工作室之间,将上述工作室与上述扩散部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中,上述活动叶片在上述突出位置处与上述间隔壁部件接触, 上述间隔壁部件的至少与上述活动叶片接触的部分由弹性体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中,在上述活动叶片设置有轴部件,该轴部件从上述活动叶片朝上述一方的壁部以与上述活动叶片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式延伸,在上述一方的壁部,设置有将上述轴部件支承为能够滑动的支承孔。
6.根据权利要求2 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中,上述弹簧单元设置于上述另一方的壁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中, 上述驱动单元具备电动机;以及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将上述电动机的输出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以驱动上述活动叶片在上述突出位置与上述收纳位置之间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中, 上述驱动单元具备位置切换部件,该位置切换部件具有沿着相对于上述活动叶片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的倾斜面,并且,从上述活动叶片延伸出的传递部件与上述倾斜面接触;以及电动机,该电动机以使上述倾斜面沿着与上述活动叶片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方式驱动上述位置切换部件。
9.一种涡轮增压器,其中,上述涡轮增压器具备涡轮以及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压缩机, 上述离心压缩机设置于内燃机的进气通路,并且,上述涡轮设置于上述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利用上述涡轮回收上述内燃机的排气能,利用所回收的排气能驱动上述离心压缩机的上述压缩机叶轮旋转,从而对上述内燃机进行增压供气。
全文摘要
一种离心压缩机以及涡轮增压器,离心压缩机(10A)具备在内部收纳压缩机叶轮(13)且将其支承为绕轴线(Ax)旋转自如的壳体(11);以配置于压缩机叶轮(13)的外周的方式设于壳体(11)的螺旋状的涡壳(15);作为从压缩机叶轮(13)的出口侧(13a)通到涡壳(15)的通路空间设置的由压缩机壳体(18)和中心壳体(17)形成的扩散部(16),还具备能在从压缩机壳体(18)突出而横截扩散部(16)的突出位置(P1)与被收纳在设于压缩机壳体(18)的收纳部(23)的收纳位置(P2)之间移动的活动叶片(21);及在突出位置(P1)与收纳位置(P2)之间驱动活动叶片(21)的致动器(22),致动器(22)设于中心壳体(17)。
文档编号F04D29/46GK102597532SQ200980162348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7日
发明者岩田昭寿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