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3718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杆泵,特别是指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
背景技术
塑胶是一种低温固化物料,常温时呈固态,无法用泵输送,只有当温度加热到一定温度才具备流动性,而且多数使用现场不能提供加热源。所以用普通的双螺杆泵输送塑胶时,经常发生停泵后,泵内残余物料固化,再次启动泵时,则会损坏泵的密封装置及内部零件。目前也存在使用外接热源的方式加热,需要用户为泵提供热源(热油或热蒸汽),但是,这样做对于那些将泵作为配套设备的大型机器而言,带来了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能够自行加热,自行控制温度,从而达到能够输送只有高温下才具备流动性的物料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部轴向水平穿设主动轴与从动轴,主动轴与从动轴水平布置,加大进料空间,提高汽蚀性能;所述主动轴上套设主动螺旋套,所述从动轴上套设从动螺旋套,所述主动螺旋套与从动螺旋套相互啮合,所述泵体包括用以输送介质的内腔与用以加热输送介质的外腔;所设主动螺旋套与从动螺旋套位于内腔内部,所述内腔包括低压腔与高压腔;所述外腔为独立腔体,所述外腔内承装导热油,所述外腔底部安装电加热器;所述泵体上设有可直接与物料斗相连的进口、可与输出管路相连的出口,所述进口垂直 向上,所述出口水平向前;这样的设计使进料更加顺畅,流道简单,减少了粘稠物料在管道内的堆积和堵塞;所述进口与低压腔连通,所述出口与高压腔连通。上述的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其中,还包括内部温度传感器、外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所述高压腔设有内部温度传感器,所述外腔设有外部温度传感器,所述内部温度传感器、外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加热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产品泵自带电加热装置,并配置内部温度传感器和外部温度传感器,结合控制器内部的恒温控制系统,分别设置“内腔温度下限值”和“外腔温度目标指”两个参数,将物料的温度控制在一个恒定的、可调整的范围内。上述的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其中,所述电加热器为功率2kW的电加热器。上述的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其中,所述外腔上部设置用以加入导热油的加油孔。上述的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其中,所述泵体的出口设置排出体,所述排出体通过螺栓与泵体连接。目前市场上的单吸双螺杆泵在清洗泵体内部残留物料时,需要拆卸泵体。而本实用新型产品在泵体出口处单独设计一个零件即排出体,将排出体与泵体通过螺栓连接。在清洗泵体内部残留物料时,只需要单独拆去体积较小的排出体,不需要拆卸泵体,为清洗泵体内部残留物料提供便利。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能够通过外腔底部设置的电加热器自行加热,不需要用户另外提供外接热源,可以适用于没有外接热源的场合。另外,本实用新型产品可以通过内部温度传感器、外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配合,自行控制温度,从而使泵在输送高温塑胶等温度高时为液体、温度低时为固体的介质时做到安全有效,并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泵的磨损,从而延长泵的实用寿命,最终达到高效输送高温高黏度物料的目的。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图3为图1的B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部轴向水平穿设主动轴100与从动轴200,主动轴100与从动轴200水平布置,加大进料空间,提高汽蚀性能;所述主动轴100上套设主动螺旋套110,所述从动轴200上套设从动螺旋套210,所述主动螺旋套110与从动螺旋套210相互啮合,所述泵体包括用以输送介质的内腔300与用以加热输送介质的外腔400 ;所设主动螺旋套110与从动螺旋套210位于内腔300内部,所述内腔300包括低压腔310与高压腔320 ;所述外腔为独立腔体,所述外腔内承装导热油,所述外腔底部安装电加热器410 ;所述泵体上设有可直接与物料斗相连的进口 500、可与输出管路相连的出口 600,所述进口 500垂直向上,所述出口 600水平向前;这样的设计使进料更加顺畅,流道简单,减少了粘稠物料在管道内的堆积和堵塞;所述进口 500与低压腔连通,所述出口 600与高压腔连通。上述的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其中,所述泵体的出口设置排出体,所述排出体通过螺栓与泵体连接。目前市场上的单吸双螺杆泵在清洗泵体内部残留物料时,需要拆卸泵体。而本实用新型产品在泵体出口处单独设计一个零件即排出体,将排出体与泵体通过螺栓连接。在清洗泵体内部残留物料时,只需要单独拆去体积较小的排出体,不需要拆卸泵体,为清洗泵体内部残留物料提供便利。上述的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其中,还包括内部温度传感器330、外部温度传感器420与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高压腔320设有内部温度传感器330,所述外腔400设有外部温度传感器420,所述内部温度传感器330、外部温度传感器420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加热器410连接。本实用新型产品泵自带电加热器410,并配置内部温度传感器330和外部温度传感器410,结合控制器内部的恒温控制系统,分别设置“内腔温度下限值”和“外腔温度目标指”两个参数,将物料的温度控制在一个恒定的、可调整的范围内。上述的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其中,所述电加热器410为功率2kW的电加热器。上述的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其中,所述外腔400上部设置用以加入导热油的加油孔430。在实际实用过程中,首先根据需要,在控制器内设置“内腔温度下限值”和“外腔温度目标值”两个参数。每次启动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之前,内部温度传感器330采集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内残留物料的温度,并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内部设置的恒温控制系统进行数据判别。当残留物料的温度低于“内腔温度下限值”时,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不能启动,必须由手动开启电加热器410,进行强制加热。与此同时,外部温度传感器420采集导热油的温度值,并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内部设置的恒温控制系统进行数据判别。当实测导热油的温度值高于设定的“外腔温度目标值”时,控制器控制电加热器410停止加热;当实测导热油的温度低于“外腔温度目标值”时,控制器控制电加热器410开始加热,直到将残留物料的温度加热到“内部温度下限值”以上时,系统发出“安全启动”信号,此时,才可以由手动开启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部轴向水平穿设主动轴与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套设主动螺旋套,所述从动轴上套设从动螺旋套,所述主动螺旋套与从动螺旋套相互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用以输送介质的内腔与用以加热输送介质的外腔;所设主动螺旋套与从动螺旋套位于内腔内部,所述内腔包括低压腔与高压腔;所述外腔为独立腔体,所述外腔内承装导热油,所述外腔底部安装电加热器;所述泵体上设有可直接与物料斗相连的进口、可与输出管路相连的出口,所述进口垂直向上,所述出口水平向前,所述进口与低压腔连通,所述出口与高压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测量内腔中残留物料温度的内部温度传感器、用以测量导热油温度的外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所述高压腔设有内部温度传感器,所述外腔设有外部温度传感器,所述泵体上设置控制器,所述内部温度传感器、外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加热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为功率2kW的电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腔上部设置用以加入导热油的加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出口设置排出体,所述排出体通 过螺栓与泵体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温塑胶单吸双螺杆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部轴向水平穿设主动轴与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套设主动螺旋套,所述从动轴上套设从动螺旋套,所述主动螺旋套与从动螺旋套相互啮合,所述泵体包括用以输送介质的内腔与用以加热输送介质的外腔;所设主动螺旋套与从动螺旋套位于内腔内部,所述内腔包括低压腔与高压腔;所述外腔为独立腔体,所述外腔内承装导热油,所述外腔底部安装电加热器;所述泵体上设有可直接与物料斗相连的进口、可与输出管路相连的出口,所述进口垂直向上,所述出口水平向前,所述进口与低压腔连通,所述出口与高压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自行加热,自行控制温度,从而做到能够输送高黏度物料。
文档编号F04C15/00GK203114619SQ20132006961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日
发明者吕元元, 周瑞华 申请人:杭州兴龙泵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