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气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0209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真空吸气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真空吸气泵,包括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端的泵体,泵体内沿气流通道依次设置有用于防止气体回流的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吸气泵通过在泵体内沿气流通道依次设置用于防止气体回流的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从而使真空吸气泵进行了二次气密性处理,吸气效率高,气密性强且稳定;此外,降噪隔板上设有环形槽,第一阀板上设有隔噪环壁,隔噪环壁伸入环形槽内形成降噪弯道,真空吸气泵在排气时内部声音无法直接排出,气流经过气流弯道排出,降噪效果显著。
【专利说明】真空吸气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吸气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吸气泵。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现有的如小型真空包装机、电动吸奶器中使用的真空吸气泵100,气密性不够稳定,尤其在抽气结束后容易出现漏气现象。
[0003]此外,现有真空吸气泵100使用时噪声大而使人烦躁,影响了用户体验效果。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吸气效率高,气密性强且稳定的真空吸气泵。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降噪效果显著的真空吸气泵。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真空吸气泵,包括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端的泵体,泵体内沿气流通道依次设置有用于防止气体回流的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从而,借由所述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相当于进行了二次气密性处理,吸气效率高,气密性强且稳定。
[0007]进一步地,第一气阀包括设于泵体内的降噪隔板和活动地穿设于降噪隔板的通孔中的胶钉。优选地,所述通孔设于降噪隔板的中心或其他位置;具体地,胶钉在真空吸气泵工作时一直打开,不存在现有的胶钉跟随皮碗运动节凑而拍打发出的声音,也隔止了第二气阀工作时发出的声音;当真空吸气泵停止工做时,胶钉下落而关闭第一气阀,起到双重保护气密性的作用。
[0008]进一步地,第二气阀包括设有通气孔的第一阀板和设于第一阀板上的设有阀片的第二阀板,阀片单向可动地贴附于所述通气孔上。具体地,连体的止回用阀片具有弹性,常态时贴附于所述通气孔上,气密性好且与胶钉不同的是工作时没有拍打的声音。
[0009]进一步地,降噪隔板上设有环形槽,第一阀板上设有隔噪环壁,隔噪环壁伸入环形槽内形成降噪弯道。从而,借由降噪弯道,形成了预定路径的气流通道,真空吸气泵在排气时内部声音无法直接排出,气流经过气流弯道排出,降噪效果显著。
[0010]进一步地,降噪隔板上设有隔噪环壁,第一阀板上设有环形槽,隔噪环壁伸入环形槽内形成降噪弯道。从而,借由降噪弯道,形成了预定路径的气流通道,阻止了声音的排出。
[0011]进一步地,泵体内设有用于集排气体的橡胶件,第一阀板覆盖设置于橡胶件的皮碗的开口处,且对应每一皮碗开口的中心位置匹配设置一个所述通气孔。具体地,相对于原来的3个排气孔不对应于皮碗中间,排气不稳定,3个排气孔也存储有大量气体,导致气体不能完全排出使得气流量变小,抽气不稳定,要达到同样效果时使用真空吸气泵工作的时间长,从而增大了电机损耗,寿命大大缩短且增加了电能的消耗。由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的3个排气孔改设为中心位置的I个通气孔,减小了存气的空间,确保了真空吸气泵工作时气体能完全排出,保证了真空吸气泵电能消耗低,抽气更稳定和效率更高,增长了使用寿命。
[00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吸气泵通过在泵体内沿气流通道依次设置用于防止气体回流的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从而使真空吸气泵进行了二次气密性处理,吸气效率高,气密性强且稳定;此外,降噪隔板上设有环形槽,第一阀板上设有隔噪环壁,隔噪环壁伸入环形槽内形成降噪弯道,真空吸气泵在排气时内部声音无法直接排出,气流经过气流弯道排出,降噪效果显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现有的真空吸气泵的剖面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吸气泵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3是图2所示真空吸气泵的分解示意图。
[0016]图4是图2所示的降噪隔板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图2中M位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吸气泵,对应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庭、餐厅、医院、办公室等场所,可为用于真空包装机、电动吸奶器、血压计或按摩器的真空吸气泵,其主要改进在于气密结构,还在于气路设置,从而保证了吸气效率高,气密性强且稳定;电流消耗小,噪音低。
[0019]请参考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吸气泵,包括电机10和泵体20。
[0020]所述电机10设有用于输出动力的输出轴,输出轴末端安装有偏心轮11。
[0021]所述泵体20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一端,用于由所述电机10驱动进行气体集排。所述泵体20包括泵壳21和设于泵壳21内的气体集排组件。泵壳21由进气壳盖210和排气壳盖220配合形成,进气壳盖210上设有进气嘴212 ;排气壳盖220上设有排气嘴222。所述泵体20当然还包括其他部件,因与本实用新型无关,不再赘述。
[0022]泵体20内沿气流通道依次设置有用于防止气体回流的第一气阀30和第二气阀40。从而,借由所述第一气阀30和第二气阀40,相当于进行了二次气密性处理,吸气效率高,气密性强且稳定。
[0023]第一气阀30包括设于泵体20内的降噪隔板31和活动地穿设于降噪隔板31的通孔中的胶钉32。优选地,所述通孔设于降噪隔板31的中心或其他位置。具体地,胶钉32在真空吸气泵工作时一直打开,不存在现有的胶钉32跟随皮碗51运动节凑而拍打发出的声音,也隔止了第二气阀40工作时发出的声音;当真空吸气泵停止工做时,胶钉32在负压作用下堵住降噪隔板31上的孔位而关闭第一气阀30,起到双重保护气密性的作用。
[0024]第二气阀40包括设有通气孔410的第一阀板41和设于第一阀板41上的设有阀片420的第二阀板42,阀片420单向可动地贴附于所述通气孔410上。具体地,连体的止回用阀片420具有弹性,常态时贴附于所述通气孔410上,气密性好且与胶钉32不同的是工作时没有拍打的声音。
[0025]进一步地,泵体20内设有用于集排气体的橡胶件50,第一阀板41覆盖设置于橡胶件50的皮碗51的开口处,且对应每一皮碗51开口的中心位置匹配设置一个所述通气孔410。具体地,相对于原来的3个排气孔不对应于皮碗51中间,排气不稳定,3个排气孔也存储有大量气体,导致气体不能完全排出使得气流量变小,抽气不稳定,要达到同样效果时使用真空吸气泵工作的时间长,从而增大了电机10损耗,寿命大大缩短且增加了电能的消耗。而由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的3个排气孔改设为中心位置的I个通气孔410,减小了存气的空间,确保了真空吸气泵工作时气体能完全排出,保证了真空吸气泵电能消耗低,抽气更稳定和效率更高,增长了使用寿命。
[0026]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降噪隔板31上设有环形槽310,第一阀板41上设有隔噪环壁412,隔噪环壁412伸入环形槽310内形成降噪弯道。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降噪隔板31上设有隔噪环壁412,第一阀板41上设有环形槽310,隔噪环壁412伸入环形槽310内形成降噪弯道。从而,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借由降噪弯道,形成了预定路径的气流通道,真空吸气泵在排气时内部声音无法直接排出,气流经过气流弯道排出,降噪效果显著。
[00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吸气泵的工作过程如下:电机10带动偏心轮11旋转,对皮碗51依次进行压缩的同时,气体从进气壳盖210的进气嘴212进入,依次经过气缸60的进气孔61、橡胶件50的进气门进入皮碗51内,压缩并随着阀片420的弹起而进入由隔噪环壁412伸入环形槽310内形成的降噪弯道,再随着胶钉32的弹起而经过降噪隔板31的通气孔410,最后经排气壳盖220的排气嘴222排出;其中,采用长螺丝将排气壳盖220、降噪隔板31、第一阀板41、皮碗51、气缸231、进气壳盖210锁紧;气体集排组件包括第一气阀30、第二气阀40、橡胶件50、气缸60及偏心轮11等。
[002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9]1.在排气气路结构上改变出气结构,具体地,设置由隔噪环壁412伸入环形槽310内形成的降噪弯道,从而大大降低噪音。
[0030]2.在阀板与排气壳盖220中间增加降噪隔板31使得有了更大空间设制降噪结构。
[0031]3.在第一阀板41对应于皮碗51的中心位置仅设置I个通气孔410,减小了存气的空间,确保了真空泵工作时气体能完全排出,保证了真空泵电能消耗低,抽气更稳定,增长了使用寿命。
[0032]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吸气泵,包括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端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泵体内沿气流通道依次设置有用于防止气体回流的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第一气阀包括设于泵体内的降噪隔板和活动地穿设于降噪隔板的通孔中的胶钉;第二气阀包括设有通气孔的第一阀板和设于第一阀板上的设有阀片的第二阀板,阀片单向可动地贴附于所述通气孑L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气泵,其特征在于,降噪隔板上设有环形槽,第一阀板上设有隔噪环壁,隔噪环壁伸入环形槽内形成降噪弯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气泵,其特征在于,降噪隔板上设有隔噪环壁,第一阀板上设有环形槽,隔噪环壁伸入环形槽内形成降噪弯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气泵,其特征在于,泵体内设有用于集排气体的橡胶件,第一阀板覆盖设置于橡胶件的皮碗的开口处,且对应每一皮碗开口的中心位置匹配设置一个所述通气孔。
【文档编号】F04B37/14GK203640954SQ201320708543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8日
【发明者】李百峰 申请人:李百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