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茨鼓风机、真空泵叶轮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683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罗茨鼓风机、真空泵叶轮新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相似齿形的旋转活塞泵的部件,具体地说是罗茨鼓风机、真空泵的一种叶轮新结构。
现有罗茨鼓风机、真空泵的结构及与运行简图,如附


图1所示,罗茨鼓风机、真空泵包含有一对平行轴1,每根轴1上装有一个叶轮4,利用装于轴端的一对同步齿轮,使两叶轮4相互啮合并作反向旋转,两轴1与叶轮4装于机壳3内,机壳3两侧设有进气口2和排气口7。当叶轮4在机壳3中运行时,位于排气口7的高压气体通过叶轮顶部6与机壳3工作面间的弧形间隙5,向进气口2泄漏,通常称为径向泄漏,它在罗茨鼓风机、真空泵的各项泄漏中最为严重,故当排气口7与进气口2的压差稍高时,对罗茨鼓风机、真空泵的流量特性和效率的影响最大。现有罗茨鼓风机、真空泵的叶轮4中,叶轮顶部6宽B′1与叶轮4直径D之比一般为B′1/D=0.05左右,小于0.1,叶轮顶部6宽度均较小,耐磨性能差、径向泄漏严重,不仅制约了提高罗茨鼓风机、真空泵的流量特性和效率,也降低了工作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一种罗茨鼓风机、真空泵叶轮新结构,从而减少罗茨鼓风机、真空泵的径向泄漏,提高流量特性和效率,并延长工作寿命。
本实用新型一种罗茨鼓风机、真空泵叶轮新结构,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宽的叶轮顶部宽B1与叶轮直径D之比为B1/D=1/10~1/3。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较宽的叶轮顶部,故叶轮顶部与机壳工作面间的弧形间隙长度增大,不仅可减少径向泄漏,也提高了耐磨性,从而可以实现提高罗茨鼓风机、真空泵的流量特性和效率,延长工作寿命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罗茨鼓风机、真空泵结构及运行简图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现有罗茨鼓风机、真空泵叶轮4的叶轮顶部6宽B′1较小(在图2中以虚线表示现有技术的叶轮顶部6),与叶轮4直径D之比的一般取值为B′1/D=0.05,小于0.1,叶轮顶部6与机壳3工作面之间的弧形间隙5短,运行中容易造成径向泄漏,耐磨性能也差。本实用新型叶轮顶部6宽B1与叶轮4直径D之比为B1/D=1/10~1/3,叶轮顶部6较宽,叶轮顶部6与机壳3工作面间弧形间隙5也较长,有利减少排气口7与进气口2间的径向泄漏,耐磨性能也提高。特别是考虑到如果在输送的气体中含有超标尘粒(如锅炉燃烧废气)时,对叶轮顶部6及机壳3的工作面本身将产生严重磨损,一旦将间隙磨坏,由于径向泄漏过大,流量严重不足,工作压力下跌,以致整个机组无法正常运转而报废。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见图3,由于叶轮顶部6较宽,从而可以在叶轮顶部6上设有叶轮顶部迷宫槽8,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叶轮顶部6与机壳3工作面间的径向密封性,使径向泄漏进一步降低,同时对混入机壳3内、被输送气体中的微小尘粒,当叶轮顶部6擦过进气口边缘9或者为当小尘粒卡在叶轮顶部6与机壳3工作面间的弧形间隙5中时,叶轮顶部迷宫槽8即成为集尘槽,尘粒滑入叶轮顶部迷宫槽8内,既可避免对弧形间隙5的进一步划伤,而且可以通过叶轮顶部迷宫槽8将尘粒输向排气口7随气流排出,从而保护叶轮顶部6和机壳3工作面,有利进一步提高耐磨性并延长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罗茨鼓风机、真空泵叶轮新结构,其特征在于叶轮顶部(6)宽B1与叶轮(4)直径D之比为B1/D=1/10~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罗茨鼓风机、真空泵叶轮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叶轮顶部(6)上设有叶轮顶部迷宫槽(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有相似齿形的旋转活塞泵的部件,具体地说是罗茨鼓风机、真空泵的一种叶轮新结构,采用叶轮顶部宽B
文档编号F04C25/02GK2235515SQ9523517
公开日1996年9月18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1日
发明者万尚鲁, 高玉新, 牛余升 申请人:山东省章丘鼓风机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