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装置的多路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037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压装置的多路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装置的多路换向阀,属煤矿设备零部件的 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装置由于运转平稳、力量大、具有防爆性,在诸多煤矿设备及 重型设备中得到应用。
液压装置主要由液压油箱、液压油泵、液压管路、液压马达、液压 控制阀、液压换向阀组成,液压换向阀也有多种形式,例如单向换向 阀、双向换向阀、多向换向阀等,由于其结构的不同,机件的加工方式 不同,使换向阀也会产生诸多弊端,例如有的机件强度低,不能承受 液压油的冲击,有的结构不够合理,换向速度慢、效率低,不够准确, 有的体积大、占用空间较大,有的换向阀工艺堵通径小、流量小、承受 压力低,给液压换向带来了许多不足, 一些较高档的换向阀大都依靠进 □。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工艺堵通径 大、厚度小、承受压力高、通用性好的多路液压换向阀,换向阀主要机 件采用冲压成型,以大幅度提高液压多路换向阀的性能,填补国内此类 产品的空白。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由进液阀、换向阀、节流换向阀、回液阀组成;在进液阀1的右部为换向阀2,在换向阀2的右部为节流换向阀3, 在节流换向阀3的右部为回液阀4,之间由上螺柱5、下螺柱6穿过,并 由螺母7、 8、 9、 IO固定;进液阀1的上部为上阀体11、下部为下阔体 12,并由螺钉50固定,其上部为螺钉17,并由螺母18固定;换向阀2 的上部为上阀体13、下部为下阀体14、阀座25,并由螺钉88固定;节 流换向阀3上部为上阀体15、下部为下阀体16、阀座26,并由螺钉88 固定;在进液阀1的下阀体12上设有螺孔27、 28;在换向阀2的上阀体 13上设有操作杆安装块60、螺孔29,其上部为操纵杆104,并由螺母105 固定,下阀体14上设有堵头30;在节流换向阀3的上阀体15上设有操 纵杆安装块61、螺孔31,在节流换向阀3的下阀体16上设有堵头32; 在回液阀4的上下部设有螺孔33、 34;螺孔27、 28、 33、 34与无轨胶轮 车的液压机构对应联接。
所述的进液阀l,由上阀体ll、下阀体12组成整体结构,在下阀体 12的上部为上阀体11,之间由密封圈49密封、螺钉50固定;在上阀体 11的中间为活塞腔37、并联通下阀体12内的上腔38、活塞腔54、下腔 45,活塞腔37、上腔38、活塞腔54、下腔45连通,由上至下依次装有 调节活塞35、弹簧36、活塞推杆39、阀座40、活塞杆41、弹簧42、堵 头43,并由堵头44堵住下腔45,堵头44侧部设有工艺堵头46;在下阀 体12内中右部为进液口 47,并联通供液口53、过液口48;在下阀体12 的左部设有连接孔51、 52,连接孔51、 52由螺柱5、 6穿过并联接固定。
所述的进液阀1的下阀体12为方形体,中间上部为上腔38,上腔 38下部为阀座40,阀座40下部为活塞腔54,活塞腔54下部为堵头孔 57,堵头孔57下部为下腔45,下腔45下部为堵头孔58,堵头孔58左 侧部为工艺孔59;下阀体12中间右部为进液口47,进液口47联通过液 口 48;下阔体12上部设有螺孔55、 56;下阀体12左侧部为连接孔51、 52。
所述的换向阀2,在阀座25的上部为下阀体14,下阀体14的上部为上阀体13,上阀体13与下阀体14通过螺钉88、密封圈71、 72、 73、 74、挡片75固定联结;上阀体13内为上阀腔62,下阀体14内为下阀腔
80、 上腔94、中间腔81、下腔82,上阀腔62、下阀腔80、上腔94、中 间腔81、下腔82上下联通;在上阀腔62、下阀腔80、上腔94、中间腔
81、 下腔82内由上至下依次装有升降杆63及其上的销64、螺母65、挡 圈66、弹簧67、罩子68、销69、活塞杆70、销76、阀芯77,下腔82 下部由阀座25和密封圈106堵住;在下阀体14右上部为出液口 84、并 联通下阀腔80、上腔94,在下阀体14的右下部为出液口85,并联通中 间腔81、下腔82,在中间腔81内的阀芯77内设有供液口 87,供液口 87联通单向阀86、进液口79,并由堵头78堵住;在下阀体14的左内部 设有联接过孔90、 91;在上阀体13的左上部设有操作杆安装块60,并 由螺母29固定,安装块60上部设有操纵杆104,并由螺母105固定;上 腔94与出液口84联通,并由阀芯77隔绝,下腔82与出液口 85联通, 并由阀芯77隔绝;上阀体13左外侧为保护罩89。
所述的节流换向阀3,其整体结构与换向阀2相同,由上阀体13、 下阀体14、阀座25、安装块60、操纵杆104组成;在出液口84与下阀 腔80之间设有节流口 92,在出液口 85与下腔82之间设有节流口 93, 单向阀86、供液口 87输出的液压油一路经节流口 92、由出液口84输入 回液阀4, 一路经节流口93,由出液口 85输入回液阀4。
所述的换向阀2、节流换向阀3的下阀体14结构一样,呈方形,在 下阀体14的内中部由上至下为密封槽95、上腔94、下阀腔80、中间腔 81、下腔82、密封槽96,中间腔81内设有供液口87;在下阀体14的右 上部为出液口 84、右下部为出液口 85;在下阀体14的左中部为进液口 79、堵头78、单向阀86,并与供液口87联通;在下腔82下部为密封槽 96;在下阀体14的左部设有联接孔90、 91。
所述的回液阀4,在阀体中部设有回液上腔97、回液中间腔99、回液下腔98,并联通左部的回液口 100,回液口 100与液压油箱联通,回 液上腔97对应联接节流换向阀3的上腔94、回液下腔98对应联接节流 换向阀3的下腔82,经回液中间腔99汇流后联通回液口 100,在回液阀 4的右部设有连接孔101、 102、密封圈孔103,连接孔IOI、 102与螺柱 5、 6贯通联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它是针对现有技术 的不足和落后,对无轨胶轮车的液压装置的换向阀采用多路换向结构, 由进液阀、换向阀、.节流换向阀、回液阀组成整体结构,换向采用普通 换向阀和节流换向阀相结合的设计,换向阀采用上下阀体组装,形成一 完整的换向阀腔,主要由活塞杆、阀芯、单向阀、供液口、双重出液口 进行轮换出液、进液,完成换向功能,节流换向阀内设有节流口,有效 的控制液压油量,换向阀内阀腔通径大、承受压力高、厚度小,阀腔采 用冲压成型技术,增加阀体强度,节省材料,寿命高,换向速度快,比 现有技术可提高100%,效率高,适用于各种液压装置换向,通用性好,
此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体积小、安全、稳定、可靠,是十分理想 的通用的液压装置多路换向阀,极适宜于煤矿井下恶劣环境作业。


图1为整体结构图
图2为进液阀结构图
图3为进液阀下阀体结构图
图4为换向阀结构图
图5为节流换向阀结构图
图6为换向阀下阀体结构图
图7为回液阀结构图
图8为图7的A—A剖面图
图9为多路换向阀联接关系原理图
8图中所示,附图标记清单如下
1、进液阀,2、换向阀,3、节流换向阀,4、回液阔,5、上螺柱, 6、下螺柱,7、螺母,8、螺母,9、螺母,10、螺母,11、上阀体,12、 下阀体,13、上阀体,14、下阀体,15、上阀体,16、下阀体,17、螺 钉,18、螺母,19、螺栓,20、螺母,22、螺栓,24、螺母,25、阀座, 26、阀座,27、螺孔,28、螺孔,29、螺孔,30、堵头,31、螺孔,32、 堵头,33、螺孔,34、螺孔,35、调节活塞,36、弹簧,37、活塞腔, 38、上腔,39、活塞推杆,40、阀座,41、活塞杆,42、弹簧,43、堵 头,44、堵头,45、下腔,46、工艺堵头,47、进液口, 48、过液口, 49、密封圈,50、螺钉,51、连接孔,52、连接孔,53、供液口, 54、 活塞腔,55、螺孔,56、螺孔,57、堵头孔,58、堵头孔,59、工艺孔, 60、安装块,61、安装块,62、上阀腔,63、升降杆,64、销,65、螺 母,66、档圈,67、弹簧,68、罩子,69、销,70、活塞杆,71、密封 圈,72、密封圈,73、密封圈,74、密封圈,75、挡片,76、销,77、 阀芯,78、堵头,79、进液口, 80、下阀腔,81、中间腔,82、下腔, 84、出液口, 85、出液口, 86、单向阀,87、供液口, 88、螺钉,89、 保护罩,90、连接孔,91、连接孔,92、节流口, 93、节流口, 94、上 腔,95、密封槽,96、密封槽,97、回液上腔,98、回液下腔,99、回 液中间腔,100、回液口, 101、连接孔,102、连接孔,103、密封圈孔, 104、操纵杆,105、.螺母,10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为整体结构图,由进液阀l、换向阀2、节流换向阀3、 回液阀组成整体结构,并由螺柱5、 6串装固定在一起,进液、换向、回 流为一体式,换向阀采用普通换向阀2和节流换向阀3双重联接结构, 使液压油进入换向阀后,通过操纵杆104进行多路换向操作,多路换向 原理是
通过安装在操纵杆安装块60、 61上的操纵杆104,可以使换向阀2、节流换向阀3的阀芯77形成上、下位移,即可使液压油经出液口 84或 出液口 85进入液压机构中,使出液口84、 85对应的机构实现相应动作, 不进行操作时,液压油会经过液口47、供液口53、供液口87、回液中间 腔99、回液口100回到油箱中。
各阀要安装牢固,位置正确,操作得当。
图2所示,为进液阀l结构图,上阀体ll、下阀体12要由密封圈 49密封,由螺钉50固牢,形成上下整体,其内的活塞腔37、上腔38、 下腔45要互通,调节活塞35、活塞推杆39要动作灵活,操作方便,进 液口 47、过液口 48要畅通。
图3所示,为进液阀下阀体12结构图,阀体呈方形,上腔38、活塞 腔54、下腔45要互通,要强度好,要用合金结构钢制作。
图4、 5所示,为换向阀2、节流换向阀3结构图,换向阀2与节流 换向阀3结构相同,其区别在于节流换向阀3的下阀腔80、中间阀腔81 内设有节流口92、 93,以限制换向阀2的油量,使换向更具可操作性。
其阀体分上下阀体、中间密封联接,使上下阀体内腔联通,活塞杆 70、阀芯77、单向阀86、供液口87与出液口84、 85联通。
图6所示,为换向阀下阀体14结构图,下阀体14呈方形,要强度 好,耐高压,中间内腔可冲压成型,下阀腔80、上腔94、中间阀腔81、 下腔82要畅通,单向阀86、供液口87、出液口84、 85要互相畅通。
图7、 8所示,为回液阀结构图,由回液上腔97、回液下腔98,中 间汇流成回液中间腔99,通过回液口 IOO与液压油箱联通,要强度好, 安装牢固。
图9所示,为多路换向阀联接关系原理图,图中可知进液阀l可 调整多路换向阀的使用压力,防止压力过高损坏液压机构和多路换向阀, 另外进液阀1可通过过液口 48将液压油引到换向阀2和节流换向阀3的 进液口 79,若换向阀2和节流换向阀3均不操作时,液压油会经过液口 47、供液口53、供液口87、回液中间腔99、回液口 100回到油箱中,当 换向阀的操作杆104进行操作时,换向阀2的阀芯77向上位移,则换向 阀2的出液口 84有压力液体进入机构中,出液口 85则直接通过换向阀2的下腔82与回液口 100联通;反之,若阀芯77向下位移时,则换向阀2 的出液口 85有压力液体进入机构中,出液口 84则直接通过换向阀2的 上腔94与回液口 100联通;节流换向阀3的工作原理和换向阀2是基本 相同的,区别在于当不对节流换向阀3的操作杆操作时,出液口84、 85 分别通过上腔94和下腔82与回液口联通,此时,节流换向阀3的出液 口84、 85联通的机构管路中的液压油没有压力;另外,换向阀2和节流 换向阀3属于并联关系,使用中互不干扰。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装置的多路换向阀,其特征在于主要结构由进液阀、换向阀、节流换向阀、回液阀组成;在进液阀(1)的右部为换向阀(2),在换向阀(2)的右部为节流换向阀(3),在节流换向阀(3)的右部为回液阀(4),之间由上螺柱(5)、下螺柱(6)穿过,并由螺母(7、8、9、10)固定;进液阀(1)的上部为上阀体(11)、下部为下阀体(12),并由螺钉(50)固定,其上部为螺钉(17),并由螺母(18)固定;换向阀(2)的上部为上阀体(13)、下部为下阀体(14)、阀座(25),并由螺钉(88)固定;节流换向阀(3)上部为上阀体(15)、下部为下阀体(16)、阀座(26),并由螺钉(88)固定;在进液阀(1)的下阀体(12)上设有螺孔(27、28);在换向阀(2)的上阀体(13)上设有操作杆安装块(60)、螺孔(29),其上部为操纵杆(104),并由螺母(105)固定,下阀体(14)上设有堵头(30);在节流换向阀(3)的上阀体(15)上设有操纵杆安装块(61)、螺孔(31),在节流换向阀(3)的下阀体(16)上设有堵头(32);在回液阀(4)的上下部设有螺孔(33、34);螺孔(27、28、33、34)与无轨胶轮车的液压机构对应联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装置的多路换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进液阀(1),由上阀体(11)、下阀体(12)组成整体结构,在下 阀体(12)的上部为上阀体(11),之间由密封圈(49)密封、螺钉(50) 固定;在上阀体(11)的中间为活塞腔(37)、并联通下阀体(12)内的 上腔(38)、活塞腔(54)、下腔(45),活塞腔(37)、上腔(38)、活塞 腔(54)、下腔(45)连通,由上至下依次装有调节活塞(35)、弹簧(36)、 活塞推杆(39)、阀座(40)、活塞杆(41)、弹簧(42)、堵头(43),并 由堵头(44)堵住下腔(45),堵头(44)侧部设有工艺堵头(46);在 下阀体(12)内中右部为进液口 (47),并联通供液口 (53)、过液口 (48); 在下阀体(12)的左部设有连接孔(51、 52),连接孔(51、 52)由螺柱(5、 6)穿过并联接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装置的多路换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进液阀(1)的下阀体(12)为方形体,中间上部为上腔(38),上腔(38)下部为阀座(40),阀座(40)下部为活塞腔(54),活塞腔 (54)下部为堵头孔(57),堵头孔(57)下部为下腔(45),下腔(45) 下部为堵头孔(58),堵头孔(58)左侧部为工艺孔(59);下阀体(12) 中间右部为进液口 (47),进液口 (47)联通过液口 (48);下阀体(12) 上部设有螺孔(55、 56);下阀体(12)左侧部为连接孔(51、 5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装置的多路换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换向阀(2),在阀座(25)的上部为下阀体(14),下阀体(14) 的上部为上阀体(13),上阀体(13)与下阀体(14)通过螺钉(88)、 密封圈(71、 72、 73、 74)、挡片(75)固定联结;上阀体(13)内为上 阀腔(62),下阀体(14)内为下阀腔(80)、上腔(94)、中间腔(81)、 下腔(82),上阀腔(62)、下阀腔(80)、上腔(94)、中间腔(81)、下 腔(82)上下联通;在上阀腔(62)、下阀腔(80)、上腔(94)、中间腔(81) 、下腔(82)内由上至下依次装有升降杆(63)及其上的销(64)、 螺母(65)、挡圈(66)、弹簧(67)、罩子(68)、销(69)、活塞杆(70)、 销(76)、阀芯(77),下腔(82)下部由阀座(25)和密封圈(106)堵 住;在下阀体(14)右上部为出液口 (84)、并联通下阀腔(80)、上腔(94),在下阀体(14)的右下部为出液口 (85),并联通中间腔(81)、 下腔(82),在中间腔(81)内的阀芯(77)内设有供液口 (87),供液 口 (87)联通单向阀(86)、进液口 (79),并由堵头(78)堵住;在下 阀体(14)的左内部设有联接过孔(90、 91);在上阀体(13)的左上部 设有操作杆安装块(60),并由螺母(29)固定,安装块(60)上部设有 操纵杆(104),并由螺母(105)固定;上腔(94)与出液口 (84)联通, 并由阀芯(77)隔绝,下腔(82)与出液口 (85)联通,并由阀芯(77) 隔绝;上阀体(13)左外侧为保护罩(89)。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装置的多路换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节流换向阀(3),其整体结构与换向阀(2)相同,由上阀体(13)、 下阀体(14)、阀座(25)、安装块(60)、操纵杆(104)组成;在出液 口 (84)与下阀腔(80)之间设有节流口 (92),在出液口 (85)与下腔(82) 之间设有节流口 (93),单向阀(86)、供液口 (87)输出的液压油一路经节流口 (92)、由出液口 (84)输入回液阀(4),一路经节流口 (93),由出液口 (85)输入回液阀(4)。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装置的多路换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换向阀(2)、节流换向阀(3)的下阀体(14)结构一样,呈方形, 在下阀体(14)的内中部由上至下为密封槽(95)、上腔(94)、下阀腔(80)、中间腔(81)、下腔(82)、密封槽(96),中间腔(81)内设有 供液口 (87);在下阀体(14)的右上部为出液口 (84)、右下部为出液 口 (85);在下阀体(14)的左中部为进液口 (79)、堵头(78)、单向阀(86),并与供液口 (87)联通;在下腔(82)下部为密封槽(96);在 下阀体(14)的左部设有联接孔(90、 91)。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装置的多路换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回液阀(4),在阀体中部设有回液上腔(97)、回液中间腔(99)、 回液下腔(98),并联通左部的回液口 (100),回液口 (100)与液压油 箱联通,回液上腔(97)对应联接节流换向阔(3)的上腔(94)、回液 下腔(98)对应联接节流换向阀(3)的下腔(82),经回液中间腔(99) 汇流后联通回液口 (100),在回液阀(4)的右部设有连接孔(101、 102)、 密封圈孔(103),连接孔(101、 102)与螺柱(5、 6)贯通联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装置的多路换向阀,主要结构由进液阀、换向阀、节流换向阀、回液阀组成,进液阀用活塞式控制油液压力,换向采用普通换向阀和节流换向阀双重控制,换向阀采用上下阀体组装,形成完整的换向阀腔,主要由活塞杆、阀芯、单向阀、供液口、双重出液口进行轮换出液、进液,完成换向功能,节流换向阀内设有节流口,有效控制液压油量,换向阀腔通径大,承受压力高,厚度小,阀腔采用冲压成型技术,阀体强度高,使用寿命高,节省材料,换向速度快,比现有技术可提高100%,效率高,通用性好,此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体积小,安全、稳定、灵敏、迅速、可靠,是十分理想的通用的液压装置多路换向阀,极适宜煤矿井下恶劣环境作业。
文档编号F15B13/02GK201236855SQ20082007797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9日
发明者张庆安, 张林慧, 李小军, 袁利才, 辉 赵, 马电虎 申请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西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