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风扇底座的旋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0110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风扇底座的旋扣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风扇安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风扇底座的旋扣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电风扇的底座与立柱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方式为在立柱接头上加工内螺纹,使用7字或其他形状的螺杆穿过垫片和底座,旋入立柱,从而起到紧固的作用。第二种方式为在立柱接头上加工外螺纹,立柱接头穿过底座,旋入底座旋钮,起到紧固的作用。但是,使用这两种连接方式无论是拆还是装,都必须将底座翻过来,操作过于复杂,并且底座的重量较大,用户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风扇底座的旋扣结构,使电风扇便于安装与拆卸。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电风扇底座的旋扣结构,包括底座和立柱,底座上设有与立柱配合的安装孔,立柱的底部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凸起,安装孔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凸起配合的凸台,凸台对第一凸起的向上方向的运动和圆周方向的运动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呈长条形,凸台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设置在第一凸起的侧面,第二限位部压接在第一凸起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有防止第一凸起自行滑脱的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和凸台分别设置在第一凸起的相对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的一端设有便于通过第二凸起的弧形面或楔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与第一凸起配合的导向面。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内设有第三凸起,第三凸起防止第一凸起自行滑脱,立柱的底部设有与第三凸起配合的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安装孔设置在内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和外壳之间通过弧形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上设有朝向外壳延伸的支撑块,支撑块用于防止内壳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上设有对安装孔进行密封的环形凸起。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一种用于电风扇底座的旋扣结构通过立柱的底部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凸起,安装孔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凸起配合的凸台,实现底座与立柱的装配,解决拆装底座时需要将底座翻转过来的问题,降低劳动强度,方便用户安装与拆卸,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 为本发明旋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旋扣结构的未扣合状态的断面图;

图3 为本发明旋扣结构的扣合状态的断面图;

图4 为本发明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发明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电风扇底座的旋扣结构,包括底座1和立柱2,底座1上设有与立柱2配合的安装孔11,立柱2的底部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凸起21,安装孔11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凸起21配合的凸台12,凸台12对第一凸起21的向上方向的运动和圆周方向的运动进行限位。立柱2插入安装孔11后,通过旋转,凸台12和第一凸起21相互配合,凸台12对第一凸起21的向上方向的运动进行限位,保证底座1和立柱2相互扣合,不会脱离。凸台12对第一凸起21的圆周方向的运动进行限位,使用户确认底座1和立柱2已经正常扣合,立柱2已经沿圆周方向旋转了合适的角度,不会轻易地滑动脱离底座1。圆周方向的限位可以通过凸台12本身在圆周方向与第一凸起21接触进行限位,也可以通过凸台12在上下方向逐渐增大与第一凸起21的压力,从而增大第一凸起21在圆周方向的摩擦力进行限位,或者在上下方向凸台12和第一凸起21设有相互配合的凹凸部。

如图2-5所示,所述第一凸起21呈长条形,凸台12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设置在第一凸起21的侧面,第二限位部压接在第一凸起21的顶部,即凸台12整体呈“┓”型。

所述安装孔11的内壁设有防止第一凸起21自行滑脱的第二凸起13,第二凸起13和凸台12分别设置在第一凸起21的相对的两侧。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凸台12和第一凸起21可能由于磨损,导致第一凸起21会自行滑脱,这时,通过在其滑脱的方向设置第二凸起13,很好地限制了第一凸起21在圆周方向的运动,防止其自行滑脱,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电源线一般设置在底座1上,电线穿过立柱2的内部与其他电器元件连接。立柱2一般呈两端开口、中部空心壳状,第一凸起21在通过第二凸起13时,立柱2受压力向内收缩产生形变,从而可以使第一凸起21通过第二凸起13。在第一凸起21想要自行滑脱时,由于立柱2未能产生足够的形变,从而第一凸起21在不能通过第二凸起13,从而实现防止第一凸起21自行滑脱的功能。

所述第一凸起21的一端设有便于通过第二凸起13的弧形面或楔形面,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凸起21的一端为弧形面,另一端为楔形面。

所述第二凸起13上设有与第一凸起21配合的导向面。

针对防止第一凸起21自行滑脱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外一种的技术方案。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安装孔11内设有第三凸起14,第三凸起14防止第一凸起21自行滑脱,立柱2的底部设有与第三凸起14配合的缺口22。在第一凸起21想要自行脱离凸台12时,缺口22的一边抵接在第三凸起14上,从而防止第一凸起21沿脱离方向进一步运动。当用户想要拆卸时,可以加大力度使第三凸起14和缺口22之间发生适当的形变,从而使二者脱离。为了缩短缺口22的宽度,优选第三凸起14设置在凸台12上。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底座1包括内壳15和外壳16,所述安装孔11设置在内壳15上。内壳15外壳16的设计,一是可以减轻重量,二是可以使安装孔11可以产生一定的形变量,方便第一凸起21通过第二凸起13。

所述内壳15和外壳16之间通过弧形连接板17连接。弧形连接板17可以提高底座1的结构强度,也可以分散压力,提供一定的弹性变形。

所述内壳15上设有朝向外壳16延伸的支撑块18,支撑块18用于防止内壳15变形。支撑块18与外壳16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当内壳15发生微量形变时,支撑块18抵接在外壳16上,从而给内壳15提供支撑力,防止其进一步变形。若无支撑块18,内壳15可能会因为长时间的使用而发生不可恢复的变形。

如图4所示,所述立柱2上设有对安装孔11进行密封的环形凸起23。环形凸起23可以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安装孔11内。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