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底座可调节的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572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电机底座可调节的风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底座可调节的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主要应用于冶金、石化、电力、城市轨道交通、纺织、船舶等国民经济各领域以及各种场所的通风换气。除传统应用领域外,在新型干法熟料技改、冶金工业的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等20多个潜在的市场领域仍将有较大的发展前景。风机的组成设备中通常包括电机。

用于支撑并固定电机的装置,通常称为电机支撑座。现有的电机支撑座通常由若干型钢焊接而成,其可以稳定地支撑风机。但是,当电机型号发生变化时,其无法对电机的位置进行调节;或者,当电机皮带松动时,其也无法对电机的位置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电机支撑座存在无法对电机的位置进行调节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机底座可调节的风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电机底座可调节的风机,其特点在于,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上滑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垂直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设有底座;所述第二支架上还设有用于调节底座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的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的支撑件、平行于所述第二滑槽且固接于所述底座的螺杆、螺接于所述螺杆上的两个螺母,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支撑件,两所述螺母分别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两侧并将所述螺杆与所述支撑件固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方设有底部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底部支架之间设有弹性部件;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之间、底座和第二支架之间均通过紧固件固接。

较佳地,所述弹性部件为橡胶垫块。

较佳地,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个槽钢和连接于两所述槽钢的连接件,两所述槽钢平行分布,所述槽钢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第一滑槽为位于所述槽钢的上端面的槽形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电机底座可调节的风机的第二支架可以在第一滑槽内滑动,实现电机在第一滑槽方向上调节;另外可以使底座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实现电机在第二滑槽方向上的调节;由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垂直,因此,可以实现电机在两个维度方向上的调节。此外,第一支架和底部支架之间设置的橡胶垫块,可以达到减震、缓冲的效果,使得电机运行得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图2中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机底座可调节的风机,其包括第一支架10,第一支架10上设有第一滑槽11。第一支架10包括两个槽钢12和连接于两槽钢12的连接件13,两槽钢12平行分布,槽钢12的横截面为方形,第一滑槽11为位于槽钢12的上端面的槽形开口。

第一滑槽11上滑设有第二支架20。第二支架20上设有方向与第一滑槽11垂直的第二滑槽21。第二支架20包括两个槽钢22,两槽钢22平行分布,槽钢22的横截面为方形,第二滑槽21为位于槽钢22的上端面的槽形开口。

第二滑槽21内滑设有底座30;第二支架20上还设有用于调节底座30在第二滑槽21内滑动的调节部件40。

调节部件40包括固定于第二支架20的支撑件41、平行于第二滑槽21且固接于底座30的螺杆42、螺接于螺杆42上的两个螺母43,螺杆41穿设于支撑件41,两螺母43分别位于支撑件41的两侧并将螺杆42与支撑件41固接。支撑件41为角钢。

第一支架10的下方设有底部支架50,第一支架10和底部支架50之间设有橡胶垫块60;第二支架20和第一支架10之间、底座30和第二支架20之间均通过螺栓固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连接如图3所示,第一支架的槽钢12和第二支架的槽钢22通过螺栓100连接。

松开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螺栓,可以使第二支架在第一滑槽内滑动,实现固定在底座的上电机在第一滑槽方向上调节。松开第二支架和底座之间的螺栓,并松开螺杆上的两个螺母,通过拖动螺杆使底座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实现固定在底座上的电机在第二滑槽方向上的调节。由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垂直,因此,可以实现固定于底座上的电机在两个维度方向上的调节。

当电机型号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调节底座将电机固定于合适的位置;当电机的皮带发生松动时,也可以通过调节底座将电机固定于合适的位置。

第一支架和底部支架之间设置的橡胶垫块,可以达到减震、缓冲的效果,使得电机运行得更稳定。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