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动力连续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5191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水动力连续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当今我国能源普遍短缺的形势下,如何绿色、节能、低成本的利用水自身的能量将水提升至一定高度或输送到远处灌溉农作物、满足居民基本用水需求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动力连续供水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动力连续供水系统,包括水车轮1、呈蚊香盘状的盘管2、水平设置的直管3和旋转接头4,呈蚊香盘状的盘管2固定在水车轮1上,所述直管3两端开口,直管3的一端与盘管2的内端连通,所述盘管2的外端开口,直管3的另一端与旋转接头4连接。

所述的旋转接头4包括旋转轴5、外壳6、轴承7、旋转密封8和连通管9,所述旋转轴5上设有两个轴承7,旋转轴5通过轴承7安装在所述外壳6内,两个轴承7之间的旋转轴5的外壁设置第一环形外槽11和第二环形外槽12,第一环形外槽11和第二环形外槽12之间的旋转轴5的外壁设置第三环形外槽13和第四环形外槽14,在第一环形外槽11、第二环形外槽12内安装突出到槽外的旋转密封8,旋转轴5中心设置有贯穿的连通孔10,直管3与连通孔10同轴设置,连通孔10通过互通孔15与第三环形外槽13和第四环形外槽14连通,连通孔10两端设置有进水口16,外壳6上开设有与第三环形外槽13和第四环形外槽14连通连通的出水口17,出水口17通过连通管9接蓄水池18。

所述的水车轮1包括叶片19、转轴20和支座21,支座21上转动设置有转轴20,转轴20周向上均匀分布有叶片19。

所述的旋转密封8的材料为耐磨的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所述的与复合材料旋转密封8发生滑动磨擦的金属面有较高的表面光洁度,表面镀铬并刨光到镜面光洁度。

所述的旋转密封8为橡胶圈。

所述橡胶圈为环柱形。

所述的盘管2的外端开口设置为喇叭口,喇叭口前端的口径从外到里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本装置的水车轮放置在河流中,水流推动水车轮逆时针转动,流水经盘管的外端开口处于低位时,流水经盘管的外端开口的进入盘管内部,流水经盘管的外端开口处于高位时,盘管内的流水经直管进入旋转接头,直管与旋转接头的旋转轴一起转动,流水最终经出水口流向蓄水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实现自动化抽水,整个过程无需消耗电能,节能、环保,有利于实现大范围的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车轮,2-盘管,3-直管,4-旋转接头,5-旋转轴,6-外壳,7-轴承,8-旋转密封,9-连通管,10-连通孔,11-第一环形外槽,12-第二环形外槽,13-第三环形外槽,14-第四环形外槽,15-互通孔,16-进水口,17-出水口,18-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水动力连续供水系统,包括水车轮1、呈蚊香盘状的盘管2、水平设置的直管3和旋转接头4,呈蚊香盘状的盘管2固定在水车轮1上,所述直管3两端开口,直管3的一端与盘管2的内端连通,所述盘管2的外端开口,直管3的另一端与旋转接头4连接,所述旋转接头4包括旋转轴5、外壳6、轴承7、旋转密封8和连通管9,所述旋转轴5上设有两个轴承7,旋转轴5通过轴承7安装在所述外壳6内,两个轴承7之间的旋转轴5的外壁设置第一环形外槽11和第二环形外槽12,第一环形外槽11和第二环形外槽12之间的旋转轴5的外壁设置第三环形外槽13和第四环形外槽14,在第一环形外槽11、第二环形外槽12内安装突出到槽外的旋转密封8,旋转轴5中心设置有贯穿的连通孔10,直管3与连通孔10同轴设置,连通孔10通过互通孔15与第三环形外槽13和第四环形外槽14连通,连通孔10两端设置有进水口16,外壳6上开设有与第三环形外槽13和第四环形外槽14连通连通的出水口17,出水口17通过连通管9接蓄水池18。

所述的水车轮1包括叶片19、转轴20和支座21,支座21上转动设置有转轴20,转轴20周向上均匀分布有叶片19。

所述的旋转密封8的材料为耐磨的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所述的与复合材料旋转密封8发生滑动磨擦的金属面有较高的表面光洁度,表面镀铬并刨光到镜面光洁度。

所述的旋转密封8为橡胶圈。

所述橡胶圈为环柱形。

所述的盘管2的外端开口设置为喇叭口,喇叭口前端的口径从外到里逐渐减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将本装置的水车轮放置在河流中,水流推动水车轮逆时针转动,流水经盘管的外端开口处于低位时,流水经盘管的外端开口的进入盘管内部,流水经盘管的外端开口处于高位时,盘管内的流水经直管进入旋转接头,直管与旋转接头的旋转轴一起转动,流水最终经出水口流向蓄水池。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实现自动化抽水,整个过程无需消耗电能,节能、环保,有利于实现大范围的推广运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