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自吸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5966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强力自吸泵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特别设计一种强力自吸泵系统。



背景技术:

自吸泵常被用于钢铁、冶金、矿山、电力、石油石化、造纸、污水处理等行业。常规的自吸泵是采用泵壳外加一水箱,叶轮旋转时将气水混合后从泵腔排出,并由水箱进行气水分离后将气体排出泵外,在叶轮的旋转的作用下,很快使泵体入口形成一定的真空度,从而实现自吸的功能。此种自吸泵的自吸时间长,而且由于水箱中长期有液体滞留其中,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泵腔腐蚀现象。如果在北方低温环境中自吸泵自吸输送易发生结冰,物料在泵腔内结冰凝固,堵塞泵腔,不仅影响泵进水口的通畅性,而且也会导致水箱和泵壳冻裂。此外现有大部分自吸泵在泵设计过程中只考虑实现自吸而不注重水力效率,使之成为离心泵中效率低、能耗较高的设备。

申请号为CN201610110651.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智能自控自吸泵,包括自吸泵、变频电机、自动排气装置和智能控制盒,采用立式结构,结构简单紧凑,拆装方便,通过故障报警装置可快速定位故障点,故障率低且维修便利,由于自吸功能由单独的自动排气装置完成,实现将自吸功能与泵本体分开,大大提高了水力效率,并且由于设置有自动排气装置,使得该泵的自吸时间比常规离心泵的自吸时间缩短了3-5倍,自带的智能控制盒能够实现自吸泵的自动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无人值守、故障报警、远程控制等功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因自吸泵通过单向止回阀直接与真空泵相连,导致自吸泵的水进入真空泵,导致真空泵出现故障,从而给生产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强力自吸泵系统,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强力自吸泵系统,包含自吸泵和排气控制装置,所述的自吸泵左端连接有出口逆止阀,所述的出口逆止阀下端设置有排液球阀,自吸泵上端通过泵轴连接有电机,排气控制装置左上角设置有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箱下端连接有排气装置驱动电机,排气装置驱动电机右端设置有排气装置控制箱放置在排气控制装置底部,所述的排气装置控制箱上端设置有干式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吸泵通过L型吸气软管从左侧下端接入排气控制装置左上端的长方形真空缓冲室,所述的真空缓冲室右侧顶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的泵轴包含泵轴内层和泵轴外层。

所述的泵轴外层均匀设置有多个泵轴铆钉孔,所述的泵轴外层通过泵轴铆钉固定包裹在泵轴内层的外表面,所述的泵轴内层材质设置为不锈钢轴,泵轴外层材质根据自吸泵内物料决定的不锈钢材质。

所述的泵轴外层材质设置为40Cr或316L或321材质。

所述的排气管设置有三个拐角的弯管。

所述的排液球阀设置为G1/2”型排液球阀。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真空缓冲室是大容量的长方形空腔体,在抽气的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波动利用空腔中气体的弹性作用减弱或消失,从而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设备寿命;真空缓冲室的排气管设置在顶端并可以实现气水分离防止水被抽入排气装置;泵轴设置有两层,泵轴采用轴接轴工艺将泵轴外层与泵轴内层通过泵轴铆钉连接为一个整体,使得泵轴能根据自吸泵内不同的介质从而选择相应的材料,适用性强,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泵轴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出口逆止阀,2、泵轴铆钉,3、电机,4、泵轴,5、排液球阀,6、叶轮螺母,7、真空缓冲室,8、吸气软管,9、干式排气装置,10、排气口,11、排气装置控制箱,12、排气管,13、电气控制箱,14、排气装置驱动电机,41、泵轴内层,42、泵轴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强力自吸泵系统,包含自吸泵和排气控制装置,所述的自吸泵左端连接有出口逆止阀,所述的出口逆止阀1下端设置有排液球阀5,自吸泵上端通过泵轴4连接有电机3,排气控制装置左上角设置有电气控制箱13,电气控制箱13下端连接有排气装置驱动电机14,排气装置驱动电机14右端设置有排气装置控制箱11放置在排气控制装置底部,所述的排气装置控制箱11上端设置有干式排气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吸泵通过L型吸气软管8从左侧下端接入排气控制装置左上端的长方形真空缓冲室7,所述的真空缓冲室7右侧顶端设置有排气管12;所述的泵轴4包含泵轴内层41和泵轴外层42。

所述的泵轴外层42均匀设置有多个泵轴铆钉孔,所述的泵轴外层42通过泵轴铆钉2固定包裹在泵轴内层41的外表面,所述的泵轴内层41材质设置为不锈钢轴,泵轴外层42材质根据自吸泵内物料决定的不锈钢材质。

所述的泵轴外层42材质设置为40Cr或316L或321材质等。

所述的排气管12设置有三个拐角的弯管。

所述的排液球阀5设置为G1/2”型排液球阀。

具体实施时,排气控制装置内设置有真空缓冲室7是大容量的长方形空腔体,在抽气的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波动利用空腔中气体的弹性作用减弱或消失,从而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设备寿命;真空缓冲室7的排气管12设置在顶端并可以实现气水分离防止水被抽入排气装置;泵轴4设置有两层,泵轴4采用轴接轴工艺将泵轴外层42与泵轴内层41通过泵轴铆钉2连接为一个整体,使得泵轴4能根据自吸泵内不同的介质从而选择相应的材料,适用性强,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