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的油压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0621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建筑机械的油压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的油压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油压挖掘机、油压起重机那样的建筑机械中,由油压驱动系统执行各种动作。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形成为通过多个控制阀从第一泵以第二泵向多个执行器供给工作油的结构的油压挖掘机的油压驱动系统。

具体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油压驱动系统中,从第一泵延伸至储罐的第一循环管路上配置有包括动臂控制阀的多个控制阀,从第二泵延伸至储罐的第二循环管路上配置有包括旋转控制阀的多个控制阀。第一泵以及第二泵为可变容量型的泵,第一泵的倾转角由第一调节器变更,第二泵的倾转角由第二调节器变更。

第一调节器以及第二调节器分别包括正(positive)倾转控制用的第一伺服阀和全马力控制用的第二伺服阀。第一伺服阀根据从第一电磁比例阀输出的二次压工作,第二伺服阀根据第一泵的吐出压、第二泵的吐出压以及从第二电磁比例阀输出的二次压工作。

又,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形成为降低旋转开始时的泄压量的结构的建筑机械的油压驱动系统。具体地,该油压驱动系统中,从单一的可变容量型的泵延伸至储罐的循环管路上配置有行驶控制阀、旋转控制阀、斗杆控制阀、动臂控制阀以及铲斗控制阀。又,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测量泵的吐出压的压力计。泵的倾转角由调节器变更,该调节器与高压选择阀连接。高压选择阀将作为设置于循环管路的节流部的上游侧的压力的负控制压与来自电磁比例阀的二次压的较高方的压力导入调节器。电磁比例阀由控制装置控制。控制装置在进行旋转操作时且泵的吐出压的变化量急剧增加时仅在规定的时间将指令电流送给至电磁比例阀,借此从电磁比例阀输出高的二次压,暂时抑制泵的吐出流量。其结果是,降低旋转马达的启动时的泄压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011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3906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油压驱动系统中,进行旋转操作时,总是进行抑制泵的吐出流量的控制。也可以是将该技术适用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油压驱动系统中,进行旋转操作时总是以抑制第一泵以及第二泵的吐出流量的形式控制向第一调节器以及第二调节器输出二次压的电磁比例阀。然而,这样的结构中,例如进行旋转与动臂提升的同时操作时等的动臂侧的第二泵上即使不期望抑制吐出流量时也会抑制吐出流量。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机械的油压驱动系统,该建筑机械的油压驱动系统在使用了第一泵以及第二泵的结构中,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检测旋转单独操作或与此等同的操作的进行,并能够在检测出时降低旋转开始时的泄压量。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的油压驱动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可变容量型的第一泵;配置于从所述第一泵延伸至储罐的第一循环管路上的、控制对旋转马达的工作油的供给以及排出的旋转控制阀;可变容量型的第二泵;配置于从所述第二泵延伸至储罐的第二循环管路上的、控制对动臂缸的工作油的供给以及排出的动臂控制阀;变更所述第一泵的倾转角的第一调节器;变更所述第二泵的倾转角的第二调节器;向所述第一调节器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器输出二次压的一个或多个电磁比例阀;测量所述第一泵的吐出压的第一泵压力计;测量所述第二泵的吐出压的第二泵压力计;和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电磁比例阀的控制装置,在旋转操作中,由所述第一泵压力计测量的所述第一泵的吐出压大于第一设定值,且由所述第二泵压力计测量的所述第二泵的吐出压小于第二设定值时,所述控制装置以使限制所述第一泵的吐出流量的第一马力控制线以及限制所述第二泵的吐出流量的第二马力控制线下降的形式,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电磁比例阀送给指令电流。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以使用了第一泵压力计以及第二泵压力计的简单的结构,检测旋转单独操作或与此等同的操作的进行(关于“与此等同的操作”,参见后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一栏)。而且,由于在检测出旋转单独操作或与此等同的操作的进行时,第一马力控制线下降,所以能够降低旋转开始时的泄压量。此外,检测出旋转单独操作或与此等同的操作的进行时,由于第二马力控制线下降,所以能够根据情况节约第二泵的驱动所需要的能量。

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调节器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器分别包括承受从所述电磁比例阀输出的二次压的多控制活塞,所述控制装置中容纳有作为所述第一马力控制线的、第一主马力控制线和马力低于所述第一主马力控制线的第一副马力控制线,并且容纳有作为所述第二马力控制线的、第二主马力控制线和马力低于所述第二主马力控制线的第二副马力控制线,所述控制装置在旋转操作中的所述第一泵的吐出压大于第一设定值,且所述第二泵的吐出压小于第二设定值时,将基于所述第一副马力控制线以及所述第二副马力控制线决定的指令电流送给至所述一个或多个电磁比例阀。根据该结构,以电正控制方式控制第一泵的吐出流量以及第二泵的吐出流量时,能够得到上述效果。

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调节器包括:承受作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的节流部的上游侧的压力的第一负控制压的流量控制活塞;和承受所述第一泵的吐出压以及从所述电磁比例阀输出的二次压的、决定所述第一马力控制线的马力控制活塞,所述第二调节器包括:承受作为设置于所述第二循环管路的节流部的上游侧的压力的第二负控制压的流量控制活塞;和承受所述第二泵的吐出压以及从所述电磁比例阀输出的二次压的、决定所述第二马力控制线的马力控制活塞,在旋转操作中,所述第一泵的吐出压大于第一设定值,且所述第二泵的吐出压小于第二设定值时,所述控制装置以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电磁比例阀输出的二次压上升的形式向所述电磁比例阀送给指令电流。根据该结构,以油压负控制方式控制第一泵的吐出流量以及第二泵的吐出流量时,能够得到上述效果。

也可以是例如所述油压驱动系统还具备测量从旋转操作阀输出至所述旋转控制阀的旋转先导压的旋转压力计,所述控制装置在由所述旋转压力计测量的旋转先导压大于阈值时判定为旋转操作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使用了第一泵以及第二泵的结构中,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检测旋转单独操作或与此等同的操作的进行,并能够在检测出时降低旋转开始时的泄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油压驱动系统的大致结构图;

图2是作为建筑机械的一个示例的油压挖掘机的侧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形态中所使用的第一调节器以及第二调节器的大致结构图;

图4是第一实施形态中控制装置进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5中的图5A以及5B分别为示出第一实施形态中的限制第一泵的吐出流量的第一马力控制线以及限制第二泵的吐出流量的第二马力控制线的图表;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的油压驱动系统的大致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的油压驱动系统的大致结构图;

图8中的图8A以及8B分别为示出第三实施形态中的限制第一泵的吐出流量的第一马力控制线以及限制第二泵的吐出流量的第二马力控制线的图表;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形态的油压驱动系统的大致结构图;

图10是第四实施形态中所使用的第一调节器以及第二调节器的大致结构图;

图11是第四实施形态中控制装置进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2中的图12A以及12B分别为示出第四实施形态中限制第一泵的吐出流量的第一马力控制线以及限制第二泵的吐出流量的第二马力控制线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形态)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建筑机械的油压驱动系统1A,图2示出了装载有该油压驱动系统1A的建筑机械10。图2所示的建筑机械10为油压挖掘机,但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油压起重机等其他的建筑机械。

油压驱动系统1A,作为油压执行器包括图2所示的动臂缸11、斗杆缸12以及铲斗缸13,并且包括图1所示的旋转马达14以及未图示的左右一对的行驶马达。又,油压驱动系统1A包括:向这些执行器供给工作油的第一泵15以及第二泵17;和驱动第一泵15以及第二泵17的省略图示的发动机。另外,图1中,为了简化附图,省略动臂缸11以及旋转马达14以外的执行器。

本实施形态中,建筑机械10为自行驶式油压挖掘机,但建筑机械10为装载于船舶的油压挖掘机时,包括驾驶室的旋转体可旋转地支持于船体。

第一循环管路21从第一泵15延伸至储罐。第一循环管路21上配置有包括旋转控制阀41的多个控制阀(旋转控制阀41以外的未图示)。旋转控制阀41以外的控制阀例如为斗杆控制阀、左行驶控制阀。旋转控制阀41控制对旋转马达14的工作油的供给以及排出,其他的控制阀也控制对各个执行器的工作油的供给以及排出。并联管路24从第一循环管路21分叉,通过该并联管路24向第一循环管路21上所有的控制阀导入从第一泵15吐出的工作油。

同样地,第二循环管路31从第二泵17延伸至储罐。第二循环管路31上配置有包括动臂控制阀51的多个控制阀(动臂控制阀51以外的未图示)。动臂控制阀51以外的控制阀例如为铲斗控制阀、右行驶控制阀。动臂控制阀51控制对动臂缸11的工作油的供给以及排出,其他的控制阀也控制对各个执行器的工作油的供给以及排出。并联管路34从第二循环管路31分叉,通过该并联管路34向第二循环管路31上所有的控制阀导入从第二泵17吐出的工作油。

旋转控制阀41通过左旋转供给管路4a以及右旋转供给管路4b与旋转马达14连接。左旋转供给管路4a以及右旋转供给管路4b连接有泄压管路(未图示)。这些泄压管路上设置有泄压阀(未图示)。又,旋转控制阀41连接有储罐管路25。旋转控制阀41具有一对先导端口,这些先导端口通过左旋转先导管路43以及右旋转先导管路44与旋转操作阀42连接。旋转操作阀42具有操作杆,并将与操作杆的倾倒角(操作量)对应的大小的旋转先导压(左旋转先导压或右旋转先导压)输出至旋转控制阀41。

动臂控制阀51通过动臂提升供给管路5a以及动臂下降供给管路5b与动臂缸11连接。又,动臂控制阀51连接有储罐管路35。动臂控制阀51具有一对先导端口,这些先导端口通过动臂提升先导管路53以及动臂下降先导管路54与动臂操作阀52连接。动臂操作阀52具有操作杆,并将与操作杆的倾倒角(操作量)对应的大小的动臂先导压(动臂提升先导压或动臂下降先导压)输出至动臂控制阀51。

第一泵15以及第二泵17分别为倾转角可变更的可变容量型的泵(斜板泵或斜轴泵)。第一泵15的倾转角由第一调节器16变更,第二泵17的倾转角由第二调节器18变更。本实施形态中,以油压负控制方式控制第一泵15以及第二泵17的吐出流量。

具体地,第一循环管路21上所有控制阀的下游侧设置有节流部22。又,第一循环管路21连接有绕过节流部22的旁通管路,该旁通管路上配置有泄压阀23。同样地,第二循环管路31上所有控制阀的下游侧设置有节流部32。又,第二循环管路31连接有绕过节流部32的旁通管路,该旁通管路上配置有泄压阀33。

作为第一循环管路21中的节流部22的上游侧的压力的第一负控制压通过第一流量控制管路27被导入至上述的第一调节器16。又,第一泵15的吐出压通过第一马力控制管路26被导入至第一调节器16。本实施形态中,没有采用交叉传感(cross sensing),不向第一调节器16导入第二泵17的吐出压。此外,二次压作为第一动力换挡压Pf1通过第一动力换挡管路71从第一电磁比例阀61输出至第一调节器16。

同样地,作为第二循环管路31中的节流部32的上游侧的压力的第二负控制压通过第二流量控制管路37被导入至第二调节器18。又,第二泵17的吐出压通过第二马力控制管路36被导入至第二调节器18。本实施形态中,没有采用交叉传感,不向第二调节器18导入第一泵15的吐出压。此外,二次压作为第二动力换挡压Pf2通过第二动力换挡管路72从第二电磁比例阀62输出至第二调节器18。

第一调节器16进行流量控制,若第一负控制压高则减小第一泵15的倾转角,若第一负控制压低则增大第一泵15的倾转角。又,第一调节器16进行马力控制,若第一泵15的吐出压以及第一动力换挡压Pf1高则减小第一泵15的倾转角,若第一泵15的吐出压以及第一动力换挡压Pf1低则增大第一泵15的倾转角。第一泵15的倾转角减小则第一泵15的吐出流量减少,第一泵15的倾转角增大则第一泵15的吐出流量增加。

同样地,第二调节器18进行流量控制,若第二负控制压高则减小第二泵17的倾转角,若第二负控制压低则增大第二泵17的倾转角。又,第二调节器18进行马力控制,若第二泵17的吐出压以及第二动力换挡压Pf2高则减小第二泵17的倾转角,若第二泵17的吐出压以及第二动力换挡压Pf2低则增大第二泵17的倾转角。第二泵17的倾转角减小则第二泵17的吐出流量减少,第二泵17的倾转角增大则第二泵17的吐出流量增加。

第一调节器16以及第二调节器18具有图3所示的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以第一调节器16的结构为代表进行说明。

第一调节器16包括调节第一泵15的倾转角的伺服缸92和操作伺服缸92的切换阀94。例如,第一泵15为斜板泵时,伺服缸92与第一泵15的斜板91连结。第一泵15的吐出压作用于伺服缸92的小径侧,从切换阀94输出的控制压作用于伺服缸92的大径侧。切换阀94具有借助杆93与伺服缸92连结的套筒96和容纳于套筒96的阀芯95,并以来自伺服缸92两侧的作用力(压力×伺服缸受压面积)平衡的形式,调整套筒96相对于阀芯95的相对位置。

切换阀94的阀芯95由流量控制活塞97以及马力控制活塞98驱动。流量控制活塞97承受第一负控制压,第一负控制压上升时使阀芯95移动至流量减少方向(第一泵15的吐出流量减少的方向),第一负控制压下降时使阀芯95移动至流量增加方向(第一泵15的吐出流量增加的方向)。马力控制活塞98承受第一泵15的吐出压以及第一动力换挡压Pf1,第一泵15的吐出压以及第一动力换挡压Pf1上升时使阀芯95移动至流量减少方向,第一泵15的吐出压以及第一动力换挡压Pf1下降时使阀芯95移动至流量增加方向。另外,流量控制活塞97以及马力控制活塞98形成为优先发挥其中限制第一泵15的吐出流量(减少方)的功能的结构。

返回图1,上述的第一电磁比例阀61以及第二电磁比例阀62通过一次压管路63与辅助泵19连接。辅助泵19由驱动第一泵15以及第二泵17的省略图示的发动机驱动。第一电磁比例阀61以及第二电磁比例阀62由控制装置8控制,即,控制装置8向第一电磁比例阀61以及第二电磁比例阀62送给指令电流。控制装置8为具有CPU、ROM以及RAM等存储部、I/F(Interface)、I/O(Input/output Port)等的计算机。

第一调节器16的马力控制活塞98决定如图5A所示那样的根据第一泵15的吐出压限制第一泵15的吐出流量的第一马力控制线。如上所述,由于马力控制活塞98承受从第一电磁比例阀61输出的第一动力换挡压Pf1,所以若第一动力换挡压Pf1增大则第一马力控制线下降,若第一动力换挡压Pf1减小则第一马力控制线上升。因此,一般时候,以第一马力控制线的可上升的形式,将第一动力换挡压Pf1设定为一定程度较高的基准压Pf0。另外,也可以是在不需要第一马力控制线的上升时,基准压Pf0为零。

同样地,第二调节器18的马力控制活塞98决定如图5B所示那样的根据第二泵17的吐出压限制第二泵17的吐出流量的第二马力控制线。与上述的第一调节器16的马力控制活塞98同样地,由于第二调节器18的马力控制活塞98承受从第二电磁比例阀62输出的第二动力换挡压Pf2,所以若第二动力换挡压Pf2增大则第二马力控制线下降,若第二动力换挡压Pf2减小则第二马力控制线上升。因此,一般时候,以第二马力控制线的可上升的形式,将第二动力换挡压Pf2设定为一定程度较高的基准压Pf0。第二马力控制线的基准压Pf0可以是与第一马力控制线的基准压Pf0相同,也可以是不同。另外,也可以是不需要第二马力控制线的上升时,基准压Pf0为零。

本实施形态中,第一电磁比例阀61以及第二电磁比例阀62均为示出指令电流与动力换挡压(第一动力换挡压Pf1或第二动力换挡压Pf2)为正相关的正比例型。但是,也可以是第一电磁比例阀61以及第二电磁比例阀62均为示出指令电流与动力换挡压为负相关的反比例型。

向第一电磁比例阀61以及第二电磁比例阀62送给指令电流的控制装置8与旋转压力计81、第一泵压力计82以及第二泵压力计83连接。旋转压力计81测量从旋转操作阀42输出的旋转先导压(左旋转先导压或右旋转先导压)。本实施形态中,旋转压力计81形成为能够选择性测量左旋转先导管路43以及右旋转先导管路44中先导压较高一方的先导压的结构。但是,也可以是旋转压力计81分别设置于左旋转先导管路43以及右旋转先导管路44。

第一泵压力计82设置于第一循环管路21,并测量第一泵15的吐出压。第二泵压力计83设置于第二循环管路31,并测量第二泵17的吐出压。

控制装置8在旋转操作中的第一泵15的吐出压大于第一设定值α,且第二泵17的吐出压小于第二设定值β时,使限制第一泵15的吐出流量的第一马力控制线以及限制第二泵17的吐出流量的第二马力控制线下降。具体地,控制装置8按照图4所示的流程图进行控制。

首先,控制装置8将由旋转压力计81测量的旋转先导压Psw与阈值γ比较(步骤S1)。阈值γ例如为0.1~0.6MPa。旋转先导压Psw为阈值γ以下时(步骤S1为否),控制装置8判定为不是旋转操作中,前进至步骤S5。步骤S5中,控制装置8将第一动力换挡压Pf1达到基准压Pf0的指令电流送给至第一电磁比例阀61,并且将第二动力换挡压Pf2达到基准压Pf0的指令电流送给至第二电磁比例阀62。借此,如图5A中虚线所示地将第一马力控制线设定为较高,并且如图5B中虚线所示地将第二马力控制线设定为较高。

另一方面,旋转先导压Psw大于阈值γ时(步骤S1为是),控制装置8判定为是旋转操作中,前进至步骤S2。步骤S2中,控制装置8将由第一泵压力计82测量的第一泵15的吐出压P1与第一设定值α比较。第一设定值α为用于掌握是否未操作第一循环管路21上的控制阀中旋转控制阀41以外的控制阀的指标。因为仅操作旋转控制阀41时,第一循环管路21的吐出压上升至上述泄压阀的泄压压力。例如,第一设定值α为10~25MPa。

第一泵15的吐出压P1为第一设定值α以下时(步骤S2为否),由于从第一泵15吐出的工作油也被供给至旋转马达14以外的执行器,所以控制装置8为了避免旋转马达14的泄压量的降低而前进至步骤S5。反之,第一泵15的吐出压P1大于第一设定值α时(步骤S2为是),控制装置8为了执行旋转马达14的泄压量的降低而前进至步骤S3。

步骤S3中,控制装置8将由第二泵压力计83测量的第二泵17的吐出压P2与第二设定值β比较。第二设定值β为用于判定第二泵17所引起的载荷是否为较小的指标。即,第一泵15的吐出压P1大于第一设定值α且第二泵17的吐出压P2小时,能够判定为进行了旋转单独操作或与此等同的操作。例如,第二设定值β为8~27MPa。

第二循环管路31上的控制阀还包括控制对铲斗缸13的工作油的供给以及排出的铲斗控制阀(未图示)。第二泵17所引起的载荷较小时为第二循环管路31上所有控制阀不工作时、动臂下降操作时、铲斗操作时。

第二泵17的吐出压P2为第二设定值β以上时(步骤S3为否),控制装置8为了避免旋转马达14的泄压量的降低而前进至步骤S5。反之,第二泵17的吐出压P2小于第二设定值β时(步骤S3为是),为了执行旋转马达14的泄压量的降低而前进至步骤S4。

步骤S4中,控制装置8将第一动力换挡压Pf1达到高于基准压Pf0的抑制压PfL的指令电流送给至第一电磁比例阀61,并且将第二动力换挡压Pf2达到高于基准压Pf0的抑制压PfL的指令电流送给至第二电磁比例阀62。具体地,使送给至第一电磁比例阀61以及第二电磁比例阀62的指令电流上升。借此,从第一电磁比例阀61输出的第一动力换挡压Pf1上升,如图5A中实线所示地第一马力控制线下降,并且从第二电磁比例阀62输出的第二动力换挡压Pf2上升,如图5B中实线所示地第二马力控制线下降。另外,第二马力控制线的抑制压PfL可以是与第一马力控制线的抑制压PfL相同,也可以是不同。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形态の油压驱动系统1A,能够以使用了第一泵压力计82以及第二泵压力计83的简单的结构,检测旋转单独操作或与此等同的操作的进行。而且,由于检测出旋转单独操作或与此等同的操作的进行时,第一马力控制线下降,所以能够降低旋转开始时的泄压量。此外,由于检测出旋转单独操作或与此等同的操作的进行时,第二马力控制线也下降,所以能够节约与旋转单独操作等同的操作(例如,旋转与动臂下降的同时操作,或旋转与铲斗的同时操作)进行时的第二泵17的驱动所需要的能量。

又,将本实施形态的结构适用于现有的建筑机械的油压驱动系统,多数情况下,仅设置旋转压力计81即可(多数情况下,第一泵压力计82以及第二泵压力计83为标准装备品),无需变更油压回路自身,所以能够简单地改变现有的油压驱动系统。

(第二实施形态)

接着,参照图6,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的建筑机械的油压驱动系统1B。另外,本实施形态和后述第三实施形态以及第四实施形态中,对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的结构要素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形态中,第一调节器16以及第二调节器18通过动力换挡管路73与一个电磁比例阀64连接。即,电磁比例阀64向第一调节器16以及第二调节器18输出作为动力换挡压的二次压。电磁比例阀64通过一次压管路63与辅助泵19连接。

控制装置8与第一实施形态同样地向电磁比例阀64送给指令电流。具体地,控制装置8向电磁比例阀64送给指令电流以使图4所示的步骤S5中从电磁比例阀64向第一调节器16以及第二调节器1输出的动力换挡压达到基准压Pf0、且步骤S4中动力换挡压达到抑制压PfL。借此,步骤S3为是时从电磁比例阀64输出的动力换挡压上升,第一马力控制线以及第二马力控制线下降。

本实施形态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形态同样的效果。

(第三实施形态)

接着,参照图7和图8A以及8B,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的建筑机械的油压驱动系统1C。

本实施形态的油压驱动系统1C与第二实施形态的油压驱动系统1B的不同点仅仅是是采用了交叉传感。具体地,第二泵17的吐出压通过交叉传感管路28导入第一调节器16,第一泵15的吐出压通过交叉传感管路38导入第二调节器18。更详细地,第一调节器16的马力控制活塞98(参照图3)承受第二泵17的吐出压,第二调节器18的马力控制活塞98(参照图3)承受第一泵15的吐出压。

因此,如图8A以及8B所示,第一泵15的吐出流量与第二泵17的吐出流量总是相等。除此之外,能够得到与第二实施形态同样的效果。但是,若像第一实施形态以及第二实施形态那样不采用交叉传感,则能够分别控制第一泵15的吐出流量与第二泵17的吐出流量。

(第四实施形态)

接着,参照图9、图10、图11和图12A以及12B,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形态的建筑机械的油压驱动系统1D。本实施形态中,以电正控制方式控制第一泵15以及第二泵17的吐出流量。

又,由于是电正控制方式,所以动臂提升先导管路53以及动臂下降先导管路54上分别设置有测量从动臂操作阀52输出的动臂先导压的动臂压力计84、85。

第一调节器16以及第二调节器18具有如图10所示的同样的结构。本实施形态中,第一调节器16仅包括承受从第一电磁比例阀61输出的二次压的多控制活塞99,以取代图3所示的流量控制活塞97以及马力控制活塞98。第二调节器18仅包括承受从第二电磁比例阀62输出的二次压的多控制活塞99,以取代图3所示的流量控制活塞97以及马力控制活塞98。

本实施形态中,控制装置8的存储部容纳有作为限制第一泵15的吐出流量的第一马力控制线的、马力互不相同的多个第一设定线,并且容纳有作为限制第二泵17的吐出流量的第二马力控制线的、马力互不相同的多个第二设定线。控制装置8如图12A所示,选定第一设定线中的一个作为通常使用的第一主马力控制线L1,并选定马力低于第一主马力控制线L1的第一设定线作为第一副马力控制线L2。又,控制装置8如图12B所示,选定第二设定线中的一个作为通常使用的第二主马力控制线L3,并选定马力低于第二主马力控制线L3的第二设定线作为第二副马力控制线L4。另外,第二主马力控制线L3可以是与第一主马力控制线L1相同,也可以是不同。又,第二副马力控制线L4可以是与第一副马力控制线L2相同,也可以是不同。

本实施形态中,控制装置8如图11所示,进行与第一实施形态同样的步骤S1~S3的处理。然而,控制装置8在步骤S3为是时前进至步骤S6,除此之外(步骤S1~S3为否)前进至步骤S7。

步骤S1被判断为不是旋转操作中时等所前进的步骤S7中,控制装置8向第一电磁比例阀61送给基于第一主马力控制线L1决定的指令电流,并且向第二电磁比例阀62送给基于第二主马力控制线L3决定的指令电流。另一方面,旋转操作中(步骤S1为是),第一泵15的吐出压P1大于第一设定值α(步骤S2为是)且第二泵17的吐出压P2小于第二设定值β(步骤S3为是)时所前进的步骤S6中,控制装置8向第一电磁比例阀61送给基于第一副马力控制线L2决定的指令电流,并且向第二电磁比例阀62送给基于第二副马力控制线L4决定的指令电流。借此,步骤S6中,如图12A所示第一马力控制线下降,并且如图12B所示第二马力控制线下降。

本实施形态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形态同样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是与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形态同样地,取代第一电磁比例阀61以及第二电磁比例阀62而使用向第一调节器16以及第二调节器18输出二次压的共通的电磁比例阀64。

(其他实施形态)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第一~第四实施形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形。

例如,旋转操作中的判定无需基于由旋转压力计81测量的旋转先导压Psw进行。例如,也可以是向控制装置8直接输入来自旋转操作阀42的表示操作杆的倾倒角的电信号,控制装置8基于该电信号判定是否为旋转操作中。

符号说明:

1A~1D 油压驱动系统;

11  动臂缸;

14  旋转马达;

15  第一泵;

16  第一调节器;

17  第二泵;

18  第二调节器;

21  第一循环管路;

22  节流部;

31  第二循环管路;

32  节流部;

41  旋转控制阀;

42  旋转操作阀;

51  动臂控制阀;

52  动臂操作阀;

61  第一电磁比例阀;

62  第二电磁比例阀;

64  电磁比例阀;

8  控制装置;

81  旋转压力计;

82  第一泵压力计;

83  第二泵压力计;

97  流量控制活塞;

98  马力控制活塞;

99  多控制活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