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真空装置及真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883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抽真空装置及真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真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抽真空装置及真空设备。



背景技术:

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有效容积的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设备,其在汽车等常规领域中的应用通常是通过内燃机输出轴串联真空泵,内燃机输出动力由皮带传动轴串联发电机、真空泵实现的。由于需要润滑、其供给方式为:专用油管路由(加压)内燃机油池供油、或相对独立油壶(带油路)。再有就是由电动机输出轴串联真空泵再附带一个相对独立的油壶供油。

但是,现有的真空泵普遍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零部件数没有最小化,空间使用不合理导致体积大,原料和加工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真空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空间占比合理,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设备,其能够有效优化自身结构,缩小自身体积,减少零件数量,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抽真空装置,其包括装置本体、转轴、真空泵转子、电机定子以及电机转子,所述装置本体设置有进气孔和排气孔、储油腔以及电机仓,所述储油腔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装置本体,所述真空泵转子固定安装于所述转轴且与所述装置本体内壁共同围成过真空泵定子腔,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储油腔分别与所述真空泵定子腔连通,所述电机定子和所述电机转子均安装于所述电机仓内,所述电机定子固定连接于所述装置本体,所述电机转子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本体设置有出油出气通道,所述出油出气通道一端与所述真空泵转子对应,另一端与所述电机仓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定子和所述电机转子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出油出气通道通过所述间隙与所述电机仓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间隙通过通孔与所述储油腔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转轴设置有环形油道、吸油孔以及吸油通道,所述储油腔、所述环形油道、所述吸油孔、所述吸油通道以及所述真空泵定子腔依次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本体设置有吸油管,所述吸油管一端与所述环形油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油腔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定子位于所述电机转子围成的区域内。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转子位于所述电机定子围成的区域内。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转轴包括真空泵轴和电机轴,所述真空泵轴和所述电机轴一体成型。

一种真空设备,其包括上述的抽真空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抽真空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转轴、真空泵转子、电机定子以及电机转子,装置本体设置有进气孔、单向阀、排气孔、储油腔以及电机仓,储油腔与排气孔连通,转轴转动连接于装置本体,真空泵转子固定安装于转轴且与装置本体内壁共同围成真空泵定子腔,进气孔和储油腔分别与真空泵定子腔连通,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均安装于电机仓内,电机定子固定连接于装置本体,电机转子与转轴固定连接,本抽真空装置将现有的真空泵、油箱以及电机经过改装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体化的抽真空结构,省去了原来的电机、真空、油箱等独立制造且依次连接所选的诸多零部件的物料和制作成本,且油箱取消了两个独立的端盖,由装置本体直接构成而不再需要独立设置,不但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优化了空间结构,缩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或者总成长度),有效弥补了现有的真空泵的缺陷。

本真空设备包括上述的抽真空装置,可以有效优化自身结构,缩小自身体积,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弥补现有的真空设备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抽真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抽真空装置泵体端面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抽真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抽真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抽真空装置;110-装置本体;111-主体结构;112-第一端盖;113-第二端盖;114-进气孔;115-单向阀;116-排气孔;120-储油腔;122-连通腔;124-出油出气通道;126-环形油道;130-转轴;132-电机轴;134-真空泵轴;136-环形油道;137-吸油孔;138-吸油通道;139-吸油管;140-真空泵仓;142-真空泵定子腔;144-过渡油腔;146-真空泵转子;148-滑片;150-电机仓;160-电机定子;162-线包;164-硅钢片;166-线束;170-电机转子;180-间隙;19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抽真空装置100,其包括装置本体110、转轴130、真空泵转子146、电机定子160以及电机转子170。

其中,装置本体110上部为圆形结构,下部为方形结构,以便增大装置本体110下部的内部空间,从而提高装置本体110的储油量。装置本体110包括主体结构111、第一端盖112和第二端盖113。主体结构111内部设置有轴安装孔和出油出气通道124,出油出气通道124位于轴安装孔的上方。

第一端盖112通过螺栓安装于主体结构111的一端且两者共同围成真空泵仓140、储油腔120和连通腔122,真空泵仓140与出油出气通道124的一端连通,储油腔120与连通腔122相互连通。第一端盖112设置有进气孔114和排气孔116,进气孔114与真空泵仓140连通,排气孔116与连通腔122连通。

为了防止进入真空泵腔的空气通过进气孔114回流到大气中,本实施例中,第一端盖112对应进气孔114的部位设置有单向阀115,从而使得气体由大气向泵体内导向流动。

第二端盖113通过螺栓安装于主体结构111远离第一端盖112的一端,且第二端盖113与主体结构111共同围成电机仓150,电机仓150与出油出气通道124远离真空泵仓140的一端连通。

参照图2,转轴130转动连接于装置本体110内部且位于轴安装孔内。转轴130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和形式,本实施例中,转轴130包括一体成型的电机轴132和真空泵轴134。

真空泵转子146固定安装于转轴130且位于真空泵仓140内,真空泵转子146与出油出气通道124远离电机仓150的一端对应。参照图3,真空泵转子146设置有多个滑槽和多个滑片148,多个滑片148分别滑动连接于多个滑槽内且能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抵住真空泵腔的内壁(真空泵相关配套结构和具体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真空泵转子146、滑片148以及第一端盖112共同围成过渡油腔144和真空泵定子腔142。

过渡油腔144远离第一端盖112的一侧与储油腔120连通。与储油腔120连通的结构和形式有很多,本实施例中,转轴130设置有环形油道136、吸油孔137以及吸油通道138,环形油道136设置于转轴130的外壁,吸油通道138位于转轴130的内部且沿转轴130的轴线方向开设,储油腔120、环形油道136、吸油孔137、吸油通道138以及过渡油腔144依次连通,即储油腔120通过环形油道136、吸油孔137以及吸油通道138与过渡油腔144连通。真空泵定子腔142与过渡油腔144连通。同时真空泵定子腔142也与进气孔114连通。

为了方便储油腔120内的油能够通过环形油道136、吸油孔137、吸油通道138顺利进入过渡油腔144,本实施例中,装置本体110设置有吸油管139,吸油管139位于转轴130的下方。吸油管139一端与环形油道136连通,另一端与储油腔120连通且靠近装置本体110的底部。

电机定子160和电机转子170均位于电机仓150内,电机定子160固定连接于装置本体110,电机定子160连接有线束166,线束166从排气孔116伸出装置本体110,电机转子170与转轴130固定连接。电机定子160和电机转子170之间设置有间隙180,间隙180通过一贯穿电机定子160和装置本体110的通孔190与储油腔120连通,出油出气通道124通过上述间隙180与电机仓150连通。

电机定子160和电机转子170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中,电机定子160位于电机转子170围成的区域内,即为外转子电机结构(电机其余配套结构和具体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抽真空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是这样的:工作时,电机转子170在电机定子160的驱动下转动,然后通过电机轴132、真空泵轴134的传动后,最终驱动真空泵转子146转动,在真空泵转子146的驱动下,进气孔114将气体吸入真空泵定子腔142内,同时储油腔120中的油液也会依次通过吸油管139、环形油道136、吸油孔137、吸油通道138吸入过渡油腔144内,位于过渡油腔144内的油液通过滑片148与真空泵仓140的间隙180与气体在真空泵定子腔142内混合,混合后的油气混合物会随真空泵转子146的转动在真空泵仓140内运动,并在到达预设(此时压缩达到最高压力值)位置时,通过出油出气通道124排出,经出气出油通道排出的气体和油液,先是流入间隙180内与电机定子160和电机转子170的表面接触从而实现对电机定子160和电机转子170的冷却,之后会通过通孔190排至储油腔120中,在压力作用下,气体会在进入储油腔120后经连通腔122、排气孔116排出,而油液则会沉积在储油腔120,等待下一次被抽取使用。

综上,本抽真空装置100包括装置本体110、转轴130、真空泵转子146、电机定子160以及电机转子170,装置本体110设置有进气孔114、单向阀115、排气孔116、储油腔120以及电机仓150,储油腔120与排气孔116连通,转轴130转动连接于装置本体110,真空泵转子146固定安装于转轴130且与装置本体110内壁共同围成真空泵定子腔142,进气孔114和储油腔120分别与真空泵定子腔142连通,电机定子160和电机转子170均安装于电机仓150内,电机定子160固定连接于装置本体110,电机转子170与转轴130固定连接,本抽真空装置100将现有的真空泵、油箱以及电机经过改装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体化的抽真空结构,省去了原有的电机、真空泵等诸多零部件的物料和制作成本(现有技术中电机和真空泵共同具有四个端盖,本实施例提供的抽真空相当于省去两个端盖,剩余的两个端盖直接组成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作为油箱直接使用),且油箱由装置本体110直接构成而不再需要独立设置,不但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优化了空间结构,缩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或者总成长度),有效弥补了现有的真空泵的缺陷。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真空设备,其包括上述的抽真空装置100。本真空设备包括上述的抽真空装置100,可以有效优化自身结构,缩小自身体积,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弥补现有的真空设备的缺陷。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抽真空装置100,其整体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取得的技术效果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抽真空装置100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电机定子160和电机转子170之间设置有环形的硅钢片164,出油出气通道124远离真空泵仓140的一端连通有环形油道126,环形油道126由装置本体110内壁、硅钢片164以及电机定子160围成。

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抽真空装置100,其整体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取得的技术效果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抽真空装置100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机转子170和电机定子160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电机转子170位于电机定子160围成的区域内,即为内转子电机结构。同时,环形油道126由装置本体110内壁、硅钢片164以及电机转子170围成。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