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抽芯排水泵及其导流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112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立式抽芯排水泵及其导流体结构。



背景技术:

立式抽芯排水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越来越趋向于需求大流量、大口径、高效率和大功率的排水泵,要求排水泵工作时高效率、高生产、低能耗且低污染。现有技术的立式抽芯排水泵的导流体结构,结构复杂,部件多,包括导流环等,导流体结构出口处还包括直角扩散区,其制造成本高,且在排水泵工作时水流在排水泵导流体和扬水管中的水力损失大,排水泵的工作效率低。

因此,本领域急需考发新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有效减小能量损失的排水泵及其导流体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能有效减少能量损失的立式抽芯排水泵及其导流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抽芯排水泵导流体结构,所述导流体结构包括导流体外筒、导流片、导流体内筒以及泵轴;

其中,所述泵轴首端套设有水导轴承,所述泵轴末端套设有套管;

沿所述泵轴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导流体内筒、导流片、导流体外筒以及扬水管;

沿所述泵轴轴向,所述导流体内筒首端与叶轮连接,并安装在所述水导轴承上;所述导流体内筒末端与所述套管连接;

所述叶轮包括叶轮前盖板、叶片和叶轮后盖板,所述导流体内筒与所述叶轮后盖板连接;以及

所述叶轮与所述泵轴首端固定连接。

所述泵轴、水导轴承、套管、叶轮前盖板、叶片和叶轮后盖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所述套管直径大于所述泵轴的直径,并且所述套管的直径等于所述导流体内筒的最小直径(即所述导流体内筒最窄处的直径)。

所述导流体内筒的外壁与所述套管的外壁之间的夹角为α,α满足:10°≤α≤3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流体外筒的外壁与所述扬水管平行。

所述导流体外筒的直径为D1,所述扬水管的直径为D2,且D1、D2满足:30mm<D2-D1<60m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叶轮前端还设有进水喇叭,所述进水喇叭与所述导流体外筒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叶轮前盖板与所述进水喇叭之间设有密封环。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流体外筒的外部设有扬水管筋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立式抽芯排水泵,所述排水泵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导流体结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排水泵的进水喇叭前端还设有滤水网。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典型的立式抽芯排水泵导流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

1:导流体外筒;

2:导流片;

3:导流体内筒;

4:泵轴;

5:水导轴承;

6:套管;

7:扬水管;

8:叶轮前盖板;

9:叶片;

10:叶轮后盖板;

11:轴端螺母;

12:进水喇叭;

13:密封环;

14:扬水管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首次开发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并且能量损失少,工作效率高的立式抽芯排水泵及其导流体结构。通过排水泵导流体结构的创新设计,使得其结构更加简单,减少制造困难和制造成本,并且通过导流体结构的改变,使得水流在导流体和泵体内的流动损失更少,以提高排水泵的工作效率。

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术语

在本文中,“首端”和“前端”可以互换,指排水泵工作时靠近入水口的一端;“末端”与“后端”可以互换,指与“首端”相对的,排水泵工作时远离入水口,靠近出水口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包括:

(a)本实用新型开发的排水泵导流体结构,其结构简单,铸件少,节省了开模加工的费用;

(b)本实用新型开发的排水泵导流体结构,对导流片水力优化设计,更符合流体流动规律,使流道形状变化平滑,各种速度变化更均匀,减少导流体本身和导流体出口的扩散损失,提高泵的效率,更加符合抽芯结构使用;

(c)本实用新型开发的排水泵导流体结构,提高效率,减小电机能耗,降低污染。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是重量百分比和重量份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典型的立式抽芯排水泵导流体结构。该结构包括导流体外筒1、导流片2、导流体内筒3以及泵轴4。其中,泵轴4首端套设有水导轴承5,泵轴4末端套设有套管6。沿泵轴4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导流体内筒3、导流片2、导流体外筒1以及扬水管7;沿泵轴4的轴向,导流体内筒3首端与叶轮连接,并安装在水导轴承5上;导流体内筒3末端与套管6连接。叶轮包括叶轮前盖板8、叶片9和叶轮后盖板10;导流体内筒3与叶轮后盖板10连接;叶轮通过轴端螺母11固定于泵轴4首端。叶轮前端还设有进水喇叭12,进水喇叭12与导流体外筒1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叶轮前盖板8与进水喇叭12之间设有密封环13。导流体外筒1外设有扬水管筋板14。

导流体外筒1的剖面与扬水管7的剖面平行,可减少水流在导流体中的水利损失。套管6的直径大于泵轴4的直径,且近似等于导流体内筒的直径,可减少水流在扬水管7中的水利损失。

本实用新型一种典型的立式抽芯排水泵,该排水泵包括如图1所示的导流体结构。该排水泵工作时,水流自进水喇叭12进入该排水泵,随后由叶轮打至导流体结构,水流顺着导流片2的通道前进,到达扬水管7的通道。导流体外筒1的剖面与扬水管7的剖面平行,套管6的直径大于泵轴4的直径,且近似等于导流体内筒的直径,减小了水流在导流片2的通道和扬水管7的通道中的水利损失,提高了泵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