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机GPS转向控制阀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181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阀组,特别是针对一种农机GPS转向控制阀组。



背景技术:

我国的农机内部液压系统中采用的转向液压控制阀组主要有手动、液控、普通电磁控三种。手动转向控制阀组是通过手动推动阀体实现转向控制的;液控转向控制阀组是在阀组内部设置有液控口,并通过进入液控口的液压油来推动阀体达到转向目的;而普通电磁转向控制阀组主要是通过电磁铁通电吸引阀体移动来达到转向目的。但是由于上述几种阀组在进行转向动作时都需要人实时地直接或间接进行操控,因此对于要求能够实现自动自主导航驾驶的农机都是不能够胜任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干扰、可以通过GPS定位系统自动进行转向控制的GPS转向控制阀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农机GPS转向控制阀组,所述农机包括有油泵、回油箱、工作执行器、转向执行器、GPS定位控制系统,所述GPS转向控制阀组包括有与所述油泵连通的阀组进油口,与所述回油箱连通的阀组回油口,与所述工作执行器连通的工作输出口,与所述转向执行器连通的第一转向输出口和第二转向输出口,进油口与所述阀组进油口相连的两位三通换向阀,进油口与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常开出油口相连的两位两通电磁阀,入油口与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的出油口相连的Y型三位四通电磁阀;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的常闭出油口与所述工作输出口相连;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阀组回油口连通,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的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输出口和第二转向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与所述第一转向输出口和第二转向输出口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平衡阀和第二平衡阀;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和三位四通电磁阀均由所述GPS定位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平衡阀由第一顺序阀和第一单向阀并联而成,所述第一顺序阀通过所述第一转向输出口处的压力或第二输出口处的压力进行控制;所述第二平衡阀由第二顺序阀和第二单向阀并联而成,所述第二顺序阀通过所述第二转向输出口处的压力或第一输出口处的压力进行控制。

进一步,所述第一顺序阀、第二顺序阀的设置压力均为200bar。

进一步,所述GPS转向控制阀组内开设有先导控制支路,所述先导控制支路通过流动方向均指向所述先导控制支路的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为先导式控制阀,并通过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的进油口压力和所述先导控制支路的压力进行控制。

进一步,所述GPS转向控制阀组还包括有可调溢流阀,所述可调溢流阀进油口一端连接在所述先导控制支路上、出油口一端与所述阀组回油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GPS转向控制阀组还包括有节流阀,所述节流阀一端连接在所述先导控制支路上、一端与所述阀组回油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GPS转向控制阀组还包括测试所述阀组进油口处压力的第一测压口、测试所述工作输出口处压力的第二测压口、测试所述先导控制支路压力的第三测试口。

进一步,所述GPS转向控制阀组还包括有进油口直接连通所述阀组回油口、出油口直接连通所述阀组进油口的第五单向阀。

进一步,所述GPS转向控制阀组制造时分为四个模块,所述阀组进油口、阀组回油口、工作输出口、两位三通换向阀、两位两通电磁阀均设置在第一模块上,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设置在第二模块上,所述第一转向输出口、第二转向输出口、第一平衡阀、第二平衡阀均设置在第三模块上,第四模块用于封闭所述第三模块中末端管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和三位四通电磁阀均通过所述GPS定位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当所述GPS定位控制系统检测到农机偏离预定路线需要转向时,所述GPS定位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和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动作,使液压油流入到所述转向执行器中,实现自动控制农机转向修正行驶路线,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参与;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可以同时连接所述转向执行器和工作执行器,既可以实现选择向所述工作执行器输送液压油,也可以选择向所述转向执行器输送液压油;同时通过所述第一平衡阀、第二平衡阀,可以有效保证在农机正常行驶过程中转向机构不会因外部振动等干扰原因而造成与原有方向偏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农机GPS转向控制阀组,所述农机包括有油泵、回油箱、工作执行器、转向执行器、GPS定位控制系统,所述GPS转向控制阀组包括有与所述油泵连通的阀组进油口P,与所述回油箱连通的阀组回油口T,与所述工作执行器连通的工作输出口EF,与所述转向执行器连通的第一转向输出口A和第二转向输出口B,进油口与所述阀组进油口P相连的两位三通换向阀1,进油口与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1常开出油口相连的两位两通电磁阀2,入油口P1与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2的出油口相连的Y型三位四通电磁阀3;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1的常闭出油口与所述工作输出口EF相连;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3的出油口T1与所述阀组回油口T连通,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3的第一输出口A1和第二输出口B1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输出口A和第二转向输出口B连通;所述第一输出口A1和第二输出口B1与所述第一转向输出口A和第二转向输出口B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平衡阀4和第二平衡阀5;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2和三位四通电磁阀3均由所述GPS定位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2和三位四通电磁阀3均通过所述GPS定位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当所述GPS定位控制系统检测到农机偏离预定路线需要转向时,所述GPS定位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2和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3动作,使液压油流入到所述转向执行器中,实现自动控制农机转向修正行驶路线,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参与;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1可以同时连接所述转向执行器和工作执行器,既可以实现选择向所述工作执行器输送液压油,也可以选择向所述转向执行器输送液压油;同时通过所述第一平衡阀4、第二平衡阀5,可以防止所述转向执行器受到外力振动冲击时内部液压油的流出,因此可以有效保证在正常行驶过程中转向机构不会因外部振动等干扰原因而造成与原有方向偏离。

具体地,所述第一平衡阀4由第一顺序阀和第一单向阀并联而成,所述第二平衡阀5由第二顺序阀和第二单向阀并联而成;为了便于构成回路,所述第一顺序阀通过所述第一转向输出口A处的压力或第二输出口B1处的压力进行控制,所述第二顺序阀通过所述第二转向输出口B处的压力或第一输出口A1处的压力进行控制;这样当液压油从所述第一输出口A1流入所述第一平衡阀4时,可以同时控制所述第二顺序阀开启,使所述转向执行器内部液压油经所述第二平衡阀5流出;同样的,这样当液压油从所述第二输出口B1流入所述第二平衡阀5时,可以同时控制所述第一顺序阀开启,使所述转向执行器内部液压油经所述第一平衡阀4流出;为了确保所述第一平衡阀4、第二平衡阀5的正常运行,顺序阀的压力设定值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第一顺序阀、第二顺序阀的设置压力均为200bar。

为了方便对所述GPS转向控制阀组内部的先导式控制阀进行控制,所述GPS转向控制阀组内开设有先导控制支路6,所述先导控制支路6通过流动方向均指向所述先导控制支路6的第三单向阀7和第四单向阀8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口A1和第二输出口B1连通。当所述转向执行器不工作时,通过所述第三单向阀7和第四单向阀8,可以有效防止所述先导控制支路6内部的液压油回流到所述转向执行器内。具体地,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1为先导式控制阀,并通过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2的进油口压力和所述先导控制支路6的压力进行控制;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1还具有流量优先功能,当所述阀组进油口P的进油量较小的情况下,液压油优先通过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2并输送至所述转向执行器;当所述阀组进油口P的进油量较大的情况下,液压油可以在输送到所述转向执行器的同时,通过所述工作输出口EF输送到所述工作执行器。

为了限制所述先导控制支路6上的压力,防止先导控制压力值过高,所述GPS转向控制阀组还包括有可调溢流阀9,所述可调溢流阀9进油口一端连接在所述先导控制支路6上、出油口一端与所述阀组回油口T连通。

所述GPS转向控制阀组还包括有节流阀10,所述节流阀10一端连接在所述先导控制支路6上、一端与所述阀组回油口T连通。所述节流阀10可以将所述先导控制支路6上的液压油排出,以便在所述转向执行器不工作时,对所述先导控制支路6进行泄压。

所述GPS转向控制阀组还包括测试所述阀组进油口P处压力的第一测压口GP、测试所述工作输出口EF处压力的第二测压口M、测试所述先导控制支路6压力的第三测试口LS。通过设置上述三个压力测试口可以方便农机内部控制系统对所述阀组进油口P、工作输出口EF、先导控制支路6处的压力值进行实时监控。

所述GPS转向控制阀组还包括有进油口直接连通所述阀组回油口T、出油口直接连通所述阀组进油口P的第五单向阀11。上述结构可以在转向过程中出现农机内外两侧车轮的速度不一致,而导致所述阀组进油口P处出现真空情况时,从所述阀组回油口T向所述阀组进油口P补油。

为了方便加工制造以及后续的组装使用,所述GPS转向控制阀组制造时分为四个模块,所述阀组进油口P、阀组回油口T、工作输出口EF、两位三通换向阀1、两位两通电磁阀2均设置在第一模块Ⅰ上,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3设置在第二模块Ⅱ上,所述第一转向输出口A、第二转向输出口B、第一平衡阀4、第二平衡阀5均设置在第三模块Ⅲ上,第四模块Ⅳ用于封闭所述第三模块中末端管口。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