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烟风机的蜗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3538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排烟风机的蜗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热水器的排烟风机,特别涉及一种排烟风机的蜗壳。



背景技术:

强排燃气热水器的排烟风机主要由蜗壳、支撑板及烟罩组成。现有市场中产品的蜗壳是由左侧板、右侧板、围板、支撑脚、转换接头组成,在生产时,需将各部件分别成形,然后进行组装。这种生产工艺使得原材料利用率低,大量的焊接工序消耗大量电力及人工,组装的蜗壳密封性、容积一致性差,导致批量产品性能不一致。

现有的市场上还有另一种蜗壳是由左拉伸侧板、右拉伸侧板、支撑脚铆接组成。在原材料利用率、工序消耗的电力和人工及内容积一致性方面仍有缺陷。而且由于拉伸工艺的影响,该蜗壳抗阻力性能差,只能应用在10升以下的小容量强排燃气热水器产品中。一旦使用在大容量热水器产品中,因为负载增大,其抗阻力性能差的性能缺陷将直接产生个体风机检测合格而热水器整机却烟气一氧化碳超标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烟风机的蜗壳,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排烟风机的蜗壳,包括围板、侧板和衔接件,侧板和衔接件分设于围板的两侧,衔接件位于围板的外檐,围板的边缘与侧板的边缘连接,围板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围板设置有衔接件的一侧为进风口,围板、侧板和衔接件为一体成形结构。

围板、侧板和衔接件采用一体成形结构,有效提高原料利用率,省去切割、焊接/铆接步骤,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蜗壳一体成形,保证其容积一致性使批量生产的产品性能保持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风口的边缘具有烟囱连接环,两者为一体成形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原料利用率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围板、侧板、衔接件、烟囱连接环为整体拉伸成 形结构。由此,采用拉伸工艺一体成形,有效降低工艺难度,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风口处设置有抗阻力板,抗阻力板与围板固定连接。由此,抗阻力板改善了风机的抗阻力性能,使其满足大容量热水器产品使用,保证大容量热水器产品使用时烟气一氧化碳达到国家标准值以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抗阻力板、围板、侧板及衔接件一体成形结构。由此,蜗壳整体采用一体成形方式,进一步提高蜗壳整体稳定性,保证批量产品性能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抗阻力板的宽度与围板的宽度相同,抗阻力板的一端与围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出风口,从而使抗阻力板具有较好的抗阻力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抗阻力板具有均为弧形的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的端部圆滑过渡连接,上板和下板的端部均与围板固定连接,从而使抗阻力板具有较好的抗阻力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蜗壳一体成形,有效提高原料利用率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其容积一致性使批量生产的产品性能保持稳定。抗阻力板是设置改善了风机的抗阻力性能,使其满足大容量热水器产品使用,保证大容量热水器产品使用时烟气一氧化碳达到国家标准值以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排烟风机的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排烟风机的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排烟风机的蜗壳能够显示抗阻力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排烟风机的蜗壳。

如图1所示,该排烟风机的蜗壳包括围板1、侧板2和衔接件3。侧板2和衔接件3分设于围板1的两侧。衔接件3位于围板1的外檐,围板1的边缘与侧板2的边缘连接。围板1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4,围板1设置有衔接件3的一侧为进风口5,出风口4的边缘具有烟囱连接环6。围板1、侧板2、衔接件3、烟囱连接环6为一体成形结构,具体的为整体拉伸成形结构。蜗壳采用一体成形结构,有效提高原料利用率,省去切割、焊接/铆 接步骤,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蜗壳一体成形,保证其容积一致性使批量生产的产品性能保持稳定。

衔接件3包括衔接环31和设置于衔接环31的多个安装脚3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衔接件3为多个安装脚。衔接件3的设置便于蜗壳与烟罩组装。侧板2的中部开设有风轮安装孔21,以便于在蜗壳内安装风轮。

该排烟风机的蜗壳,出风口4位于蜗壳的左侧或右侧。即:以风轮旋转方式表述为逆时针、顺时针两种。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排烟风机的蜗壳。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出风口4处设置有抗阻力板7。抗阻力板7的宽度与围板1的宽度相同,抗阻力板7的一端与围板1通过焊接或铆接进行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出风口4。抗阻力板7能够加强蜗壳出风口4处的强度,有效提高风机的抗阻力性能。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抗阻力板7围板1、侧板2、衔接件3、烟囱连接环6通过模具一体成形,进一步提高蜗壳整体稳定性,保证批量产品性能稳定。

抗阻力板7具有均为弧形的上板71和下板72,上板71和下板72的端部圆滑过渡连接,上板71和下板72的端部均与围板1固定连接。抗阻力板7整体呈平滑弧状,防止紊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