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2589阅读:2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机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流化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机冷却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枝术。国际上这项技术在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废弃物处理利用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并向几十万千瓦级规模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也逐渐兴起,已有上百台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运行或正在制造之中。未来的几年将是循环流化床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如公告号为106961185A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循环冷却水鼓风机及冷却循环方法,包括电机、鼓风机、风扇、循环水泵、热交换器和水箱,电机带动鼓风机的叶轮进行旋转,其特征在于鼓风机出风口设有入口管道,入口管道内设有风扇,风扇连接循环水泵,循环水泵通过进水管连接水箱和电机内部的冷却循环系统,电机内部的冷却循环系统通过出水管连接热交换器和水箱。

在实际使用当中,循环流化床锅炉需要设置风机,使锅炉内的煤充分燃烧,风机需要长时间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风机中的轴承等可能会由于过热,产生卡死等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具有使风机内轴承等部件降温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支架、进风管、出风管、驱动风从进风管通向出风管的电机,所述电机上方固设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上方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热交换器下方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水泵,所述电机下方固设有储水箱,所述出水管与进水管穿过电机后连通储水箱,所述水泵上设置有控制水泵流量的温控电路,所述温控电路包括:

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机内温度并输出相应的温度检测值;

控制电路,耦接于检测电路以接收温度检测值,并根据温度检测值输出占空比可调的控制信号;

双向可控硅VT,串接于水泵的供电回路上,其控制端耦接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以接收控制信号,当电机内温度升高时,双向可控硅VT提高水泵的流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内温度升高时,检测电路发射温度检测值,控制电路响应于温度检测值,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控制水泵的流量,当电机内温度升高时,双向可控硅提高水泵的流量,从而加强对电机内部构件的降温效果,储水箱储存水,在进水管或出水管发生损坏时,储水箱仍然可以供应一部分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箱内部设置有穿设出储水箱的通风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进入储水箱内,外界空气经过通风管,对储水箱内的水产生降温效果,从而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位于电机外的部分呈螺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设置的进水管,加大了进水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起到对进水管内水的降温效果,在水进入热交换器之前对水进行简单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位于电机内的部分绕电机输出轴的轴线呈螺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设置的进水管,加大了进水管与电机内部构件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水对电机内部构件的降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位于电机内的部分绕电机输出轴的轴线呈螺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设置的出水管,加大了出水管与电机内部构件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水对电机内部构件的降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检测电机内温度的热敏电阻Rt,热敏电阻RT设置在电机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热敏电阻灵敏度较高,工作温度范围宽,且稳定性好、加工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电路为多谐振荡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能产生矩形波的自激振荡器,只有两个暂稳态,工作时,电路的状态在两个暂稳态之间自动地交替变换,由此产生矩形波脉冲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多谐振荡器包括555时基电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555时基电路中包括555定时器,555定时器是一种模拟和数字功能相结合的中规模集成器件,该器件成本低、性能可靠。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电机内温度升高时,检测电路发射温度检测值,控制电路响应于温度检测值,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控制水泵的流量,当电机内温度升高时,双向可控硅提高水泵的流量,从而加强对电机内部构件的降温效果,储水箱储存水,在进水管或出水管发生损坏时,储水箱仍然可以供应一部分水。水进入储水箱内,外界空气经过通风管,对储水箱内的水产生降温效果。螺旋设置的进水管,加大了进水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对水降温。螺旋设置的出水管、进水管,提升水对电机内部构件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温控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支架;2、进风管;3、出风管;4、连接壳;5、储水箱;6、叶轮;7、通风管;8、轴承;9、安装槽;10、热交换器;11、进水管;12、出水管;13、水泵;14、电机;100、温控电路;101、检测电路;102、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风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进风管2、与进风管2连通的出风管3、电机14,电机14上固连有连接壳4,连接壳4连通进风管2。

如图2所示:电机14输出轴穿设入出风管3内的一端固连有叶轮6,电机14驱动叶轮6转动,从而驱动风从进风管2通向出风管3。

如图2所示:电机14上方固设有热交换器10,热交换器10上方连接有进水管11,进水管11位于电机14外的部分呈螺旋设置。热交换器10下方连接有出水管12,出水管12上连接有水泵13,电机14下方固设有储水箱5,储水箱5内部设置有穿设出储水箱5的通风管7,通风管7两端为开口,通风管7通风,从而降低储水箱5内的水温。

如图3所示:电机14输出轴上套设有轴承8,轴承8内圈与电机14输出轴固连,轴承8外圈与连接壳4固连,连接壳4内侧壁周向开设有安装槽9。出水管12与进水管11穿过安装槽9后连通储水箱5,进水管11、出水管12位于安装槽9内的部分绕电机14输出轴的轴线呈螺旋设置。

如图4所示:水泵13上还设置有用于根据电机14内的温度控制水泵13流量的温控电路100,包括设置在安装槽9内用于检测轴承8温度并输出相应的温度检测值的检测电路101、耦接于检测电路101以接收温度检测值并根据温度检测值输出占空比可调的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102、串接于水泵13的供电回路且耦接于控制电路102的输出端以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调节水泵13流量的双向可控硅VT。

如图4所示:检测电路101包括并联连接的热敏电阻Rt和电容C1,热敏电阻Rt的一端耦接于电源,另一端耦接于控制电路102;控制电路102为多谐振荡器,热敏电阻Rt采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可选常温下阻值为10KΩ左右的热敏电阻,电容C1选用普通铝电解电容器。

如图4所示:多谐振荡器包括555时基电路,555时基电路包括芯片NE555以及耦接于芯片NE555的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2、电容C3、稳压二极管VD,电容C2、电容C3选用涤纶电容器,稳压二极管VD为稳压值为9.1V,芯片NE555有8个管脚。

如图4所示:热敏电阻Rt耦接于芯片NE555的5脚同时连接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NE555的1脚接地,芯片NE555的2脚和6脚耦接于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耦接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耦接有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耦接于电源,电阻R2和电阻R4之间耦接有电容C3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VD的截止端,电容C3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VD的另一端耦接于地,同时,电阻R2和电阻R4之间还耦接有芯片NE555的4脚和8脚,芯片NE555的7脚耦接于电阻R2和电阻R3之间,芯片NE555的3脚为输出端,耦接于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耦接于双向可控硅VT的控制端,双向可控硅VT串联于水泵13的控制回路中,且水泵13和双向可控硅VT两端电压为220V。

如图4所示:芯片NE555与电阻R2、电阻R3和电容C3耦接可通过芯片NE555的3脚发出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信号,当电机14内温度变化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发生变化,改变多谐振荡器输出方波的占空比,调节双向可控硅VT的导通角,从而改变水泵13两端的电压,自动调节水泵13的流量。

工作原理:水在水泵13的作用下从热交换器10的出水管12流出,经过连接壳4内的安装槽9,从而降低轴承8周围的温度,从而使轴承8降温,水通向储水箱5内,通风管7通风,从而降低储水箱5内的水温,水从储水箱5内经过进水管11流出,经过安装槽9后,通入热交换器10内进行降温。

在电机14内的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t发射对应的温度检测值,多谐振荡器根据温度检测值改变多谐振荡器输出方波的占空比,从而改变水泵13两端的电压,从而在电机14内温度升高时,提升水泵13的流量,从而降低电机14轴承8等部件的温度,从而减小电机14卡死的故障发生的概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