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8239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电风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风扇都是只有一个风扇头的,该种风扇在使用时存在下述弊端:1、风量不足,只能通过增加电机功率的方式来加大风量,但电机功率太高会大大增加风扇的噪声;2、吹风方向只能是左右摇摆,而不能同时兼顾上下。

申请号为201610827507.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头风扇,包括括承托架和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设有风扇,所述筒体两端的风扇相背设置,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所述筒体打横设置并弹性卡接在承托架上。上述风扇中,两端的风扇相背设置,筒体的两端的风扇一起工作实现双向吹风,即可实现使相对而坐的两个人同时吹到风,达到共享吹风的目的,但是其也没有实现风向灵活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多种风向选择的双头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双头风扇包括底座及一条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撑杆,关键在于所述支撑杆上安装有两个风扇头,其中第一风扇头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撑杆的顶端,第二风扇头通过连接件安装于支撑杆的杆身上。

在上述双头风扇中,第一风扇头提供了位置较高、且可水平转动的送风,而第二风扇头提供了位置较低的送风,在同一个风扇上将两种风向结合起来,使得该风扇的使用更加灵活,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上述第一风扇头与支撑杆的安装与传统风扇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来说,所述支撑杆由外管和内管构成,所述外管的底端固定于底座上,外管的顶端开口,并安装有管件接驳器,内管向下伸入到外管内,内管与外管通过管件接驳器固定。上述内管和外管构成了可伸缩的套管结构,使得支撑杆的高度可调,进而使第一风扇头的高度可以随时调整,在调整时只需要松开管件接驳器,即可将内管上下移动,待调整完毕后拧紧管件接驳器即可将内管与外管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管身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件利用穿过通孔的螺丝与外管固定连接;所述通孔在外管上的位置的设计原则如下:当内管的底端与所述螺丝相抵时,第一风扇头与第二风扇头不发生干涉。利用螺丝可以很方便地将连接件固定在支撑杆上,同时该螺丝还起到了限位内管高度的作用,可以避免因内管高度过低而导致第一风扇头与第二风扇头之间发生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由风扇固定件和中间件构成,所述风扇固定件可拆卸地安装于中间件上,所述风扇固定件与第二风扇头连接,所述中间件与支撑杆固定连接。上述连接件由两个分体部件(风扇固定件和中间件)可拆卸地组合而成,使用者可以在不需要时很方便地将第二风扇头取下,使得风扇的使用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固定件通过水平设置的螺栓与第二风扇头固定连接,这样可以调整第二风扇头的仰角,具体调整方法如下:当松开螺栓的螺母后,第二风扇头即可相对于风扇固定件做以螺栓为圆心的转动,从而调整第二风扇头的仰角,调整完毕后拧紧螺栓的螺母,即可使第二风扇头与风扇固定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件为一端开口的框式结构,中间件的开口端的两侧侧壁设有与通孔位置对应的安装孔,在安装时可以直接将中间件的开口端卡到外管处,然后将螺丝穿过安装孔及通孔,即可将中间件与外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固定件设有用于勾住中间件的挂钩,所述中间件设有用于限位挂钩,以避免风扇固定件相对于中间件做水平移动的限位结构。风扇固定件通过挂钩可拆卸地安装在中间件上,安装及取下风扇固定件(及第二风扇头)都非常方便,而限位结构可以防止第二风扇头水平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双头风扇结构简单、美观,占用空间小,送风角度多样,覆盖空间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商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头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头风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连接件与支撑杆的装配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示:1、底座;2、外管;3、内管;4、管件接驳器;5、第一风扇头;6、第二风扇头;7、风扇固定件;8、中间件;9、螺丝;10、螺栓;11、挂钩;12、槽体;13、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双头风扇包括底座1及一条设置于底座1上的支撑杆,支撑杆由外管2和内管3构成,所述外管2的底端固定于底座1上,外管2的顶端开口,并安装有管件接驳器4,内管3向下伸入到外管2内,内管3与外管2通过管件接驳器4固定。上述内管3和外管2构成了可伸缩的套管结构,使得支撑杆的高度可调。

支撑杆上安装有两个风扇头,其中第一风扇头5可转动地安装于内管3的顶端,第二风扇头6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外管2上。第一风扇头5与支撑杆的安装与传统风扇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连接件由风扇固定件7和中间件8构成,风扇固定件7与第二风扇头6连接,所述中间件8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外管2的管身上设有通孔,中间件8为一端开口的框式结构,中间件8的开口端的两侧侧壁设有与通孔位置对应的安装孔,在安装时可以直接将中间件8的开口端卡到外管2处,然后将螺丝9穿过安装孔及通孔,即可配合螺母将中间件8与外管2固定连接。所述通孔在外管2上的位置的设计原则如下:当内管3的底端与所述螺丝9相抵时,第一风扇头5与第二风扇头6不发生干涉。利用螺丝9可以很方便地将连接件固定在支撑杆上,同时螺丝9还起到了限位内管3高度的作用,可以避免因内管3高度过低而导致第一风扇头5与第二风扇头6之间发生干涉。

风扇固定件7通过水平设置的螺栓10与第二风扇头6固定连接,风扇固定件7设有用于勾住中间件8的挂钩11,以使风扇固定件7可拆卸地安装于中间件8上,所述中间件8设有用于限位挂钩11,以避免风扇固定件7相对于中间件8做水平移动的限位结构。风扇固定件7通过挂钩11可拆卸地安装在中间件8上,安装及取下风扇固定件7(及第二风扇头6)都非常方便,而限位结构可以防止第二风扇头6水平晃动。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为中间件上所设有的宽度略大于挂钩11宽度的槽体12。

为保证对风扇固定件7(及第二风扇头6)的支撑稳定性,中间件8设有向上勾住风扇固定件7的挂钩13。

上述连接件由两个分体部件(风扇固定件7和中间件8)可拆卸地组合而成,使用者可以在不需要时很方便地将第二风扇头6取下,使得风扇的使用更加灵活。

在上述双头风扇中,第一风扇头5提供了位置较高、且可水平转动的送风,而第二风扇头6提供了位置较低的送风,在同一个风扇上将两种风向结合起来,使得该风扇的使用更加灵活,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而且,第一风扇头5的高度可以随时调整,在调整时只需要松开管件接驳器4,即可将内管3上下移动,待调整完毕后拧紧管件接驳器4即可将内管3与外管2固定。第二风扇头6的仰角也可以调整,具体调整方法如下:当松开螺栓10的螺母后,第二风扇头6即可相对于风扇固定件7做以螺栓10为圆心的转动,从而调整第二风扇头6的仰角,调整完毕后拧紧螺栓10的螺母,即可使第二风扇头6与风扇固定件7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