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商用车的螺杆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2777发布日期:2019-06-18 23:1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用于商用车的螺杆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商用车的螺杆式压缩机,该螺杆式压缩机具有至少一个壳体、至少一个壳体罩和至少一个密封件。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已知用于商用车的螺杆式压缩机。这种螺杆式压缩机用于例如为商用车的制动系统提供必要的压缩空气。

就此而言,已知尤其是填充油的压缩机,尤其是也已知螺杆式压缩机,在这些压缩机中存在调节油温的任务。这通常通过设置外部的油冷却器来实现,该油冷却器与填充油的压缩机和油回路经由调温阀连接。油冷却器在此为具有两个彼此分开的回路的热交换器,其中,第一回路设置用于热的流体、即压缩机油,而第二回路设置用于冷却液体。例如可以使用空气、具有防冻剂或其他油的水混合物作为冷却液体。

于是,该油冷却器必须经由管件或软管与压缩机油回路连接并且油回路必须确保不泄漏。

此外,该外部的体积必须被填充油,从而也增大了油总量。因此增大了系统惯性。此外,油冷却器必须机械地安置和固定,要么通过位于附近的保持装置、要么通过分开的保持装置来安置和固定,这需要附加的固定机构,而且也需要结构空间。

由us4,780,061已知一种具有集成的油冷却装置的螺杆式压缩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有利的方式进一步构造开头提及类型的用于商用车的螺杆式压缩机,尤其是使得能够改善和简化油从压缩空气的去除。

该任务按照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螺杆式压缩机来解决。依此规定,设有一种用于商用车的螺杆式压缩机,该螺杆式压缩机具有至少一个壳体和至少一个密封件,所述至少一个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壳体罩和至少一个转子壳体,其中,在装配状态下在壳体中存在油池,其中,关于装配状态,所述密封件布置在壳体罩与转子壳体之间并且从油池中伸出,其中,所述密封件构成为密封板并且具有多个穿过开口。

所述壳体可以构成为两部分的或多部分的。多部分性尤其是通过如下方式产生,即所述壳体由壳体罩和转子壳体接合而成。

本发明基于如下基本构思:在填充油的具有油池的螺杆式压缩机中,在油池上方存在小油滴、油雾或油蒸汽并且油的部分由此进入壳体的特定区域中。为改善和简化油从压缩空气中的去除,通过从油池中伸出的密封板的结构来实现:虽然油能够在螺杆式压缩机的内部继续进入壳体的全部区域,但是通过密封件和密封件的穿过开口限制了油通过小油滴、油雾或油蒸汽的该转移。换言之,通过密封件提供一种集油器,该集油器处于壳体的内部,在该壳体上仅还能通过穿过开口实现油穿过并且此外小油滴和油雾能够聚积并且在密封板上沉积。小油滴和油雾然后能够从那里再次流回到油池中。

此外可以规定,密封件将壳体内部不对称地分成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由此例如能够实现,应该被更强烈地供应以小油滴和油雾或油蒸汽的特定区域更好地被到达,并且构成为小于第二区域的第一区域被较少地供应以小油滴和油雾或油蒸汽。

螺杆式压缩机可以具有油气分离器和油气分离器入口,其中,油气分离器入口通入螺杆式压缩机的壳体内部,并且其中,密封件的穿过开口布置在油气分离器入口的附近。由此能够实现相对小地构成油气分离器。尤其是能够实现,通过密封件的结构和布置来限制进入油气分离器中的油。通过将密封件的穿过开口布置在油气分离器入口的附近,已经减少进入油气分离器入口并且因此进入油气分离器中的油。

此外可以规定,油气分离器入口构成在壳体罩中。因此使得更容易制造油气分离器入口。由此也能够相对简单地调整油气分离器入口和密封件的布置,所述密封件在装配状态下处于转子壳体与壳体罩之间。尤其是可以规定,油气分离器入口通入壳体内部的第一区域中。因此,所述油气分离器入口通入壳体内部的构成为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中,其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通过密封件彼此分开。此外可以规定,关于装配状态,在螺杆式压缩机基本上水平定向的情况下并且在油池基本上水平定向的情况下,密封件基本上竖直布置。因此能够实现简化在密封件上被挡住的油到油池中的回引。该油能够由于重力而简单地再次回流到油池中。

穿过开口可以构成为基本上圆滑的、尤其是圆形的。穿过开口的该设计能够实现密封件的简单制造和生产。当然,就此而言,穿过开口的任意其他形状也是可能的。因此能够得出另外的优点,例如,改善对油通过小油滴、油蒸汽或油雾来转移的限制。

此外可以规定,密封件至少局部地以在装配状态下处于壳体内部的区域构成为穿孔板。这能够实现密封件的简单制造和生产。密封件的稳定性由此也能够被影响并且有利地设计。通过孔在密封件构成为穿孔板的区域中的均匀布置,能够在整体上不削弱密封件的情况下提供合适的穿过开口面积。

密封件此外可以具有防油浪挡板穿过开口。尤其是可想到,防油浪挡板穿过开口构成使得其在装配状态下大致处于油池的表面的水平位的高度上。防油浪挡板和密封件可以基本上彼此垂直地布置。通过防油浪挡板穿过开口的结构能够整体上实现密封件和防油浪挡板的简单设计和装配。

防油浪挡板的设置能够实现,油池的主要部分即使在螺杆式压缩机的运行中并且尤其是在商用车的行驶运行中也保留在螺杆式压缩机的处于较低处的区域中并且不必补偿油的来回晃动。

密封件可以具有螺栓穿过开口,所述螺栓穿过开口设置用于螺栓的穿过,借助所述螺栓将密封件、壳体罩和转子壳体彼此螺纹连接。由此能够实现密封件在壳体罩与转子壳体之间的简单、安全且可靠的装配。

附图说明

现在应该借助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细节和优点。其中: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螺杆式压缩机的示意性剖视图;以及

图2示出螺杆式压缩机的从看向螺杆式压缩机的壳体内部的视角的透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意义上的螺杆式压缩机10的示意性剖视图。

螺杆式压缩机10具有用于将螺杆式压缩机10机械地固定在此处未详细示出的电马达上的固定凸缘12。

然而示出了输入轴14,电马达的转矩经由该输入轴传输到两个螺杆16、18之一、即螺杆16上。

螺杆18与螺杆16啮合并且经由该螺杆驱动。

螺杆式压缩机10具有壳体20,螺杆式压缩机10的主要部件设置在该壳体中。

壳体20被填充油22。

在空气输入侧,在螺杆式压缩机10的壳体20上设有进入接管24。进入接管24在此这样构成,使得在其上布置有空气过滤器26。此外,沿径向在空气进入接管24上设有空气入口28。

在进入接管24与该进入接管24在壳体20上设置所在的部位之间的区域中设有弹簧加载的阀座30,在此构造为轴向密封件。

该阀座30用作止回阀。

在阀座30下游设有空气输送通道32,该空气输送通道将空气输送至所述两个螺杆16、18。

在所述两个螺杆16、18的输出侧设有具有上升管路36的空气排出管件34。

在上升管路36的终端区域中设有温度传感器38,借助该温度传感器能监控油温。

此外,在空气排出区域中设有用于油气分离器42的保持件40。

用于油气分离器的保持件40在装配状态下在朝向底部的区域(也如图1所示)中具有油气分离器42。

此外,在油气分离器42的内部设有相应的滤网或已知的过滤和油分离装置44,其未详细具体说明。

在中间的上方区域中,关于装配好的和准备好运行的状态(亦即如图1所示),用于油气分离器42的保持件40具有空气输出开口46,该空气输出开口通至止回阀48和最小压力阀50。止回阀48和最小压力阀50也可以构成在一个共同的组合的阀中。

紧接着止回阀48设有空气出口51。

空气出口51通常与相应已知的压缩空气消耗器连接。

为了使处于油气分离器42中的并且在该油气分离器中分离的油22再次回流到壳体20中,设有上升管路52,该上升管路在用于油气分离器42的保持件40的输出端在过渡到壳体20处具有过滤阀和止回阀54。

在过滤阀和止回阀54下游,在壳体孔中设有喷嘴56。回油管路58往回通至螺杆16或螺杆18的大致中间区域,以便使油22再次回流至该螺杆。

在壳体20的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底部区域中设有放油螺塞59。经由该放油螺塞59可以打开相应的放油开口,油22能够经由该放油开口被放出。

在壳体20的下方区域中也存在附接部60,油过滤器62固定在该附接部上。油22首先经由布置在壳体20中的油过滤器进入通道64被引导至调温阀66。

取代调温阀66可以设有开环控制和/或闭环控制装置,借助该开环控制和/或闭环控制装置能监控处于壳体20中的油22的油温并且能将该油温调整至期望值。

然后,在调温阀66下游是油过滤器62的油入口,该油入口经由中间的回引管路68使油22再次回引至螺杆18或螺杆16,但也回引至轴14的被油润滑的轴承70。在轴承70的区域中也设有喷嘴72,该喷嘴在壳体20中与回引管路68相关联地设置。

冷却器74连接在附接部60上。

在壳体20的上方区域中(关于装配状态)存在安全阀76,经由该安全阀能够降低在壳体20中的过大压力。

在最小压力阀50上游存在旁通管路78,该旁通管路通至减压阀80。减压阀借助与空气输送部32的连接被操控,经由该减压阀80,空气能够回引到空气入口28的区域中。在该区域中可以设有未详细示出的排气阀以及也可以设有喷嘴(输送管路的直径减小部分)。

此外,大致在管路34的高度上在壳体20的外壁中可以设有油位传感器82。该油位传感器82例如可以是光学传感器并且这样实现和安装,使得能够借助传感器信号来识别在运行中油位是位于油位传感器82之上还是油位传感器82裸露并且由此油位相应地降低。

与该监控相关联地也可以设有报警单元,该报警单元将相应的故障消息或警告消息输出或传递给系统的用户。

在图1中示出的螺杆式压缩机10的功能在此如下:

空气经由空气入口28输入并且经由止回阀30进入螺杆16、18,空气在所述螺杆那里被压缩。被压缩的油气混合物被直接吹到温度传感器38上,该油气混合物以5至16倍之间的系数在螺杆16和18之后被压缩地通过排出管路34经由上升管件36上升。

仍然部分载有油颗粒的空气然后经由保持件40被引导到油气分离器42中并且只要达到了相应的最小压力则进入到空气排出管路51中。

位于壳体20中的油22经由油过滤器62并且必要时经由热交换器74保持在运行温度。

如果不需要冷却,则不使用并且也不接入热交换器74。

相应的接入经由调温阀68实现。在油过滤器64中净化之后,油经由管路68被输送至螺杆18或螺杆16,但也输送至轴承72。螺杆16或螺杆18经由回引管路52、58被供应油22,在此,油22的净化在油气分离器42中实现。

经由未详细示出的电马达来驱动螺杆式压缩机10的螺杆16和18,该电马达将其转矩经由轴14传输至又与轴18啮合的螺杆16。

经由未详细示出的减压阀80确保,在运行状态下例如在螺杆16、18的输出侧存在的高压力不会困锁在输送管路32的区域中,而是尤其是在压缩机起动时在输送管路32的区域中始终存在低的输入压力、尤其是大气压。否则,随着压缩机的起动将首先在螺杆16和18的输出侧产生非常高的压力,该非常高的压力将使得驱动马达过载。

图2在透视示意图中以看向螺杆式压缩机10的壳体20的内部的视角示出按照图1的螺杆式压缩机10的剖视图。

在壳体20的内部中布置有防油浪挡板100,该防油浪挡板可基本上处于油22的油池的上水平液位的高度上。在此从装配状态和油池的上水平液位的水平布置出发。

壳体20具有壳体罩20b和转子壳体20a。

在壳体罩20b中存在油气分离器入口102,该油气分离器入口与油气分离器42连接。

在壳体罩20b与转子壳体20a之间设有密封件104,该密封件在装配状态下环绕地在壳体罩20b与转子壳体20a的边缘之间延伸并且密封地在其之间被夹紧和螺纹连接。

为此,密封件104具有螺栓穿过开口106,相应的螺纹件能够借助螺栓穿过所述螺栓穿过开口,从而密封件104、壳体罩20b和转子壳体20a能够彼此螺纹连接或者说在装配状态下彼此螺纹连接。

关于螺杆式压缩机10的装配状态,密封件104布置在壳体罩20b与转子壳体20a之间并且从油22的油池中伸出。

密封件104构成为密封板并且具有多个穿过开口108。

穿过开口108构成为圆形的并且规则地彼此错开地根据穿孔板的类型布置在密封件104的处于油池上方的区域中。

密封件104将壳体内部不对称地分成至少一个第一区域b1和第二区域b2,第一区域基本上涉及壳体罩20b的内部区域,第二区域基本上涉及(壳体罩)转子壳体20a的内部。第一区域b1在此小于第二区域b2。

油气分离器入口102通入到第一区域b1中并且处于密封件104的穿过开口108的附近。

如进一步由图2可见的那样,密封件104关于装配状态在螺杆式压缩机10基本上水平定向的情况下并且在油22的油池基本上水平定向的情况下竖直地布置。

此外,密封件104在油22的油池的上水平液位的高度上具有用于防油浪挡板100的穿过开口110。

密封件104及其穿过开口108的功能能够如下地描述:

在运行中,螺杆16和18由来自油池的油22的压力油润滑,从而在油池的上水平液位上方存在油蒸汽。由于商用车的行驶运动而迫使另外的油运动,从而借助防油浪挡板100以及密封件104限制油22的运动和油22的运动可能性。但同时通过穿过开口108不仅在防油浪挡板100中、而且在密封件104中实现,足够的以油蒸汽、油雾或小滴形式的油22能够到达螺杆式压缩机10的全部区域中。

为了减少进入到油气分离器42中的油,减少进入到油气分离器入口102中的油。这通过密封件104的穿过开口108实现,因为基于密封件104的穿孔板式的结构,较少的油22能够到达油气分离器入口102。因此减少进入到油气分离器42中的油。

这具有如下效果,油气分离器42能够按照较小的油量进行设计,因为大的油量已经能够通过密封件104的设计被留住并且在穿过开口108的边缘上被挡住且然后在那里在密封件104的壁上再次回流到油22的油池中。

附图标记列表

10螺杆式压缩机

12固定凸缘

14输入轴

16螺杆

18螺杆

20壳体

20a壳体主体/转子壳体

20b壳体罩

22油

24进入接管

26空气过滤器

28空气入口

30阀座

32空气输送通道

34空气排出管件

36上升管路

38温度传感器

40用于油气分离器的保持件

42油气分离器

44滤网或已知的过滤和油分离装置

46空气输出开口

48止回阀

50最小压力阀

51空气出口

52上升管路

54过滤阀和止回阀

56喷嘴

58回油管路

59放油螺塞

60附接部

62油过滤器

64油过滤器进入通道

66调温阀

68回引管路

70轴承

72喷嘴

74冷却器、热交换器

76安全阀

78旁通管路

80泄压阀

82油位传感器

100防油浪挡板

102油气分离器入口

104密封件

106螺栓穿过开口

108穿过开口

110穿过开口

b1第一区域

b2第二区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