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系统的控制器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00985发布日期:2019-02-19 17:59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压系统的控制器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公开一种负压系统的控制器及控制方法,属于负压系统控制领域,特别涉及汽车负压刹车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负压系统结构是负压泵与负压消耗器通过管路连接组成,管路中间设置一个单向阀用于减小负压消耗器的负压波动,负压泵由动力源驱动运转产生负压,但是负压消耗器并不是持续的消耗负压能,负压泵仍然持续运转,系统中的高负压会使得压泵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压力差很大,负压泵的负载就很大,驱动负压泵消耗的能量就很大。

最典型的就是汽车应用的负压刹车系统,汽车的负压泵设置在发动机上由发动机凸轮轴驱动,只要发动机转动就会一直带动负压泵运转,负压泵通过管路与负压刹车增力装置连接,管路中设置一个单向阀,当驾驶员踩踏刹车踏板时,负压刹车增力装置立即会启动,用于减小驾驶员的刹车踏板力,这时负压刹车增力装置中的负压会被消耗,负压泵会立即补充负压;但是刹车的需求并不是持续存在的,负压泵的运转确是一直进行,负压泵的负载使得发动机要一直对负压泵做工,从而造成油耗的增加。随着法规对油耗的要求愈发严格,能够降低负压泵的负载,使得负压泵能够按需工作变得较为迫切。

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使用电动负压泵,可以实现按需工作,但是电动负压泵的抽气效率低、寿命短、无油润滑极限负压度差、噪音大且成本昂贵,成本大约是发动机直接带动的负压泵的3倍。

综上,设计一种方案实现负压系统的负压泵按需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旨在解决现有技术负压系统消耗能量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负压系统的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述的方案如下:

设计一种负压系统的控制器,控制由负压泵、单向阀和负压消耗器组成的负压系统,其特征是,控制器有三个接口,分别是探测口、出气口和进气口;控制器根据探测口探测的绝对压力或负压度的值,控制出气口和进气口是否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负压系统的控制器,其特征是,控制器包括电动阀门、控制单元和压力传感器;电动阀门有两个开口分别与所述的出气口和进气口连接;压力传感器与探测口气路连接;控制单元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电动阀门受控制单元的控制切换出气口和进气口连通与非连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负压系统的控制器,其特征是,电动阀门没有收到信号或者掉电的情况下,出气口和进气口处于非连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负压系统的控制器,其特征是,进气口与空气过滤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负压系统的控制器,其特征是,还有另一个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用来探测外界环境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负压系统的控制器,其特征是,还有另一个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用来探测外界环境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负压系统的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探测口与单向阀面向负压消耗器的一侧连接;

2)出气口与单向阀面向负压泵的一侧连接;

3)控制器持续检测负压消耗器中的绝对压力,并与预设阈值进行比对;

4)当控制器检测负压消耗器中的绝对压力大于预设阈值,控制器驱动阀门将出气口和进气口保持不连通的状态,负压系统处于建负压状态;

5)当控制器检测负压消耗器中的绝对压力小于预设阈值,控制器驱动阀门将出气口和进气口保持连通的状态,负压系统处于常流状态。

本发明成本低,结构简单,现有负压系统可以直接加装,可适用不同环境压力条件,实现负压系统的负压泵按需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负压系统示意图;

图2负压系统应用电子控制器的示意图(建负压状态);

图3负压系统应用电子控制器的示意图(常流状态);

图4负压系统应用机械控制器的示意图(建负压状态);

图5负压系统应用机械控制器的示意图(常流状态);

图6机械控制器实施例一俯视图;

图7机械控制器实施例一立体视图(壳体剖分,建负压状态);

图8机械控制器实施例一,图6建负压状态的剖视图;

图9机械控制器实施例一立体视图(壳体剖分,常流状态);

图10机械控制器实施例一,图6常流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机械控制器实施例二俯视图;

图12机械控制器实施例二立体视图(壳体剖分,建负压状态);

图13机械控制器实施例二,图11建负压状态的剖视图;

图14机械控制器实施例二立体视图(壳体剖分,常流状态);

图15机械控制器实施例二,图11常流状态的剖视图;

图16机械控制器实施例三俯视图;

图17机械控制器实施例三爆炸图(壳体剖分);

图18机械控制器实施例三,图16建负压状态的剖视图;

图19是图18的剖视图;

图20机械控制器实施例三,图16常流状态的剖视图;

图21是图20的剖视图;

图22负压泵与机械控制器集成一体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负压泵带控制器总成;

11、控制器;

111、壳体;111a、出气口;111b、探测口;111c、进气口;111d、工艺口;111e、支撑座;111e’、支撑面;

112、第一端盖;112a、第一限位座;

113、第二端盖;113a、第二限位座;

114、活塞;114a、弹性元件座;114b、第一限位;114c、第二限位;114d、气道;114e、拉臂;114e’、卡扣;

115a、第一密封圈;115b、第二密封圈;115c、第三密封圈;

116、弹性元件;

117、软管;

118、压块;118a、压刀;

12、负压泵;

13、单向阀;

2、负压能消耗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首先对本文应用的名词做一个定义,

负压,系统内的绝对压力低于外部环境的绝对压力的状态,由于行业习惯,压力表达的意思即压强;

负压度,系统内的绝对压力与外部环境的绝对压力之差,取绝对值,这个差的绝对值越大称之为负压度越高,这个差的绝对值越小称之为负压度越低;比如,外部环境绝对压力是101kpa(海平面附近)时,当系统内的绝对压力是90kpa,则负压度是11kpa;当系统内的绝对压力是80kpa,则负压度是21kpa,前者的负压度小(低),后者负压度大(高);

负压度利用率,负压度与外界环境压力比;

建负压状态,系统负压度由低负压度升高至高负压度的过程;

常流状态,负压泵进气口与大气连通,负压泵连续抽吸大气的状态,此时负压泵的耗能最低;

本文中小于阈值或者大于阈值的状态,均可以包含等于阈值的这种情况。

如图1所示,负压系统由负压泵12、单向阀13和负压消耗器2组成。负压泵12由其他原动机驱动,如电动机、内燃机等,负压泵12将进气口的空气抽吸到排气口排出,使得进气口连接的负压消耗器2内形成负压;负压消耗器2是依靠负压工作的装置。负压泵12和负压消耗器2通过管路连接,负压泵12与负压消耗器2之间设置有单向阀13,单向阀13仅允许空气从负压消耗器2流向负压泵12,而不允许空气反向流动,这样就避免了负压消耗器2中的负压度的波动,当负压泵12停止转动时,负压消耗器2中的负压度还能持续保持。,负压系统中的负压消耗器2并不是持续的消耗负压,对负压泵12的产生负压的需求并不是持续存在的,但是负压泵的运转确是一直进行,负压泵的负载使得发动机要一直对负压泵做工,从而造成油耗的增加。

本文以汽车中应用的负压刹车系统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汽车中,负压系统即负压刹车系统,负压消耗器2即负压刹车增力装置;负压泵12设置在发动机上,由发动机曲轴驱动,通常是由配气系统的凸轮轴驱动,发动机的凸轮轴与负压泵12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发动机的凸轮轴将驱动扭矩传递给负压泵12的输入轴,从而驱动负压泵12工作;负压消耗器2指的是负压刹车增力装置,用于帮助驾驶员减小刹车时的踏板力,当驾驶员踩踏刹车踏板时,负压刹车增力装置立即会启动,同时负压刹车增力装置中的负压会被消耗,也就是说负压刹车增力装置中会进入空气,使得负压度升高,进入的空气会被负压泵12抽走,负压度会被再次降低;负压泵12通过管路与负压刹车增力装置连接,管路中设置一个单向阀,用来避免负压刹车增力装置中的负压度的波动,当负压泵12停止转动时,负压刹车增力装置中的负压度还能持续保持。

具体的,

如图2和图3所示,在负压系统中,增加控制器11,控制器11有三个接口,分别是探测口111b、出气口111a和进气口111c,探测口111b与单向阀面向负压消耗器2的一侧连接(目的是检测负压消耗器2内部压力或真空度),这个连接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气路连接;出气口111a与单向阀面向负压泵12的一侧连接,这个连接是气路连接;进气口111c通向大气。控制器11持续检测负压消耗器2中的绝对压力(气压),并将检测结果与预设阈值进行比对,当控制器11检测负压消耗器2中的绝对压力大于预设阈值,控制器11驱动阀门将出气口111a和进气口111c保持不连通的状态,负压系统处于建负压状态,负压泵12抽吸负压消耗器2中的空气,使得负压消耗器2中的绝对压力减小,负压度增加;当控制器11检测负压消耗器2中的绝对压力小于预设阈值,控制器11驱动阀门将出气口111a和进气口111c保持连通的状态,负压系统处于常流状态,负压泵12转而通过出气口111a和进气口111c直接抽吸大气,使得负压消耗器2中的绝对压力和负压度不变,此时负压泵12的负载最小,可以认为负压泵12消耗的功率几乎为0,节约了发动机油耗。由于控制器11会持续检测负压消耗器2中的绝对压力,当驾驶员踩踏刹车使得负压消耗器2(即负压刹车增力装置)中的绝对压力上升并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器11驱动阀门将出气口111a和进气口111c保持不连通的状态,负压泵12又开始抽吸负压消耗器2中的空气。实现了负压泵12的按需工作。

控制器11也可以通过持续检测负压消耗器2中的负压度,并与负压度预设阈值对比,当负压消耗器2中的负压度低于预设阈值时,控制器11驱动阀门将出气口111a和进气口111c保持不连通的状态,负压系统处于建负压状态;当负压消耗器2中的负压度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器11驱动阀门将出气口111a和进气口111c保持连通的状态,负压系统处于常流状态。

实施例一,

如图2和图3所示,控制器11包括电动阀门、控制单元和压力传感器,电动阀门有两个开口分别与出气口111a和进气口111c连接,电动阀门受控制单元的控制,可以切换出气口111a和进气口111c连通与非连通状态;进一步的,为了保持负压系统的安全性,在电动阀门没有收到信号或者掉电的情况下,出气口111a和进气口111c处于非连通状态,负压泵12可以持续抽吸负压消耗器2。出气口111a与单向阀面向负压泵12的一侧通过气路连接,其中,单向阀面向负压泵12的一侧包括单向阀、管路和负压泵12。进气口111c通向大气,在负压系统处于常流状态时,进气口111c吸入大气,为了避免灰尘、杂质、水分及油污等进入从而损伤负压泵12,进气口111c与空气过滤装置连接;进一步的,进气口111c与汽车空气滤清器的净端(空气已经过空气滤清器过滤)通过气路连接。

控制单元的电能可以由外界或自身携带电源提供;进一步的由汽车电源系统供电。控制单元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压力传感器与探测口111b气路连接,探测口111b与单向阀面向负压消耗器2的一侧通过气路连接,其中,单向阀面向负压消耗器2的一侧包括单向阀、管路和负压消耗器2;还可以,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单向阀面向负压消耗器2的一侧,控制单元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单元持续检测压力传感器信号,获得负压消耗器2内部的绝对压力值,与预设的阈值比对,控制电动阀门的动作,实现切换出气口111a和进气口111c连通与非连通状态,进而实现了,负压系统的建负压状态和常流状态。

上述的控制单元是应用压力传感器,检测负压消耗器2内的压力值来进行控制的,还可以通过检测负压度来控制。由于负压度的是内部绝对压力和外部绝对压力的差值,检测时需要应用负压度传感器。还可以使用两个压力传感器用于同时检测负压消耗器2内部绝对压力和外界环境压力,控制单元实时计算出两者差值就是负压度,在汽车中,由于ecu(发动机控制单元)本身就带有一个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外界环境压力,所以负压系统中优选使用一个绝对压力传感器。

更具体的,汽车的使用环境覆盖盆地至高原,外界环境压力(大气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环境压力范围大约是106kpa到54kpa。在高原上极限的负压度不会高于54kpa,在海平面附近,负压度常用区间轻松就能达到67kpa,所以控制单元中的预设阈值(不管是压力阈值还是负压度阈值)都需要检测外界环境压力值后查询对应外界环境压力下的预设阈值,基于此,控制单元需要应用两个压力传感器,一个检测负压消耗器2的压力,一个检测环境压力;或者一个负压度传感器检测负压消耗器2的负压度,一个压力传感器检测环境压力。进一步的,控制单元需要应用一个压力传感器,检测负压消耗器2的压力,环境压力从ecu读取;或者一个负压度传感器,环境压力从ecu读取。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中,控制器11需要使用压力传感器通过电连接的方式探测负压消耗器2中的压力值,还可以应用纯机械的方式实现探测负压消耗器2中的压力值并控制出气口111a和进气口111c的连通状态。

如图4和图5所示,控制器11有三个气路接口分别是出气口111a、进气口111c和探测口111b,出气口111a和进气口111c之间的连通状态受探测口111b接受到的压力状态来控制,当探测口111b接受的压力小于设定的阈值,出气口111a和进气口111c连通,负压系统处于常流状态;当探测口111b接受的压力大于设定的阈值,出气口111a和进气口111c之间非连通,负压系统处于建负压状态。

出气口111a与单向阀面向负压泵12的一侧通过气路连接,其中,单向阀面向负压泵12的一侧包括单向阀、管路和负压泵12。进气口111c通向大气,在负压系统处于常流状态时,进气口111c吸入大气,为了避免灰尘、杂质、水分及油污等进入从而损伤负压泵12,进气口111c处需要增加过滤装置;进一步的,进气口111c与汽车空气滤清器的净端(空气已经过空气滤清器过滤)通过气路连接。探测口111b与单向阀面向负压消耗器2的一侧通过气路连接,其中,单向阀面向负压消耗器2的一侧包括单向阀、管路和负压消耗器2。

为了满足负压系统在任何环境压力下负压度利用率尽量接近,控制器11的探测口111b要能够检测负压消耗器2内部的压力值,以汽车中应用的负压刹车系统为例,当设置探测口111b探测的压力阈值是10kpa,在环境压力100kpa(海拔约100米)时,负压消耗器2维持的负压度是90kpa,占比是90%;在环境压力62kpa(海拔约4000米)时,负压消耗器2维持的负压度是52kpa,占比是84%。通过以上数据计算可以看出外部许用负压度利用率相当,并且也能满足汽车制动需求,并且压力阈值设置的越小,不同环境压力下负压度利用率越接近,压力阈值优选范围是大于等于30kpa且小于等于1kpa。

如图6至图10所示,控制器11包括壳体111和活塞114,壳体111的外侧设有贯穿内外壁的通孔分别是出气口111a、进气口111c和探测口111b,壳体111与活塞114之间设有密封圈,活塞114在壳体111内部滑动;当探测口111b压力大于压力阈值时(控制器11未安装使用时,这个口接大气时自由状态),出气口111a、进气口111c和探测口111b分别与相互独立的区域连通,负压系统处于建负压状态;当探测口111b压力小于压力阈值时,活塞114滑动,使得出气口111a与进气口111c连通相同的区域,负压系统处于常流状态。

更具体的,

如图6至图10所示,壳体111内部呈圆柱形,壳体111的第一端与第一端盖112密闭固连,壳体111的第二端与第二端盖113密闭固连;活塞114外部呈圆柱形,活塞114外周设有装配密封圈的环槽,从活塞114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15a、第二密封圈115b和第三密封圈115c,优选,第一密封圈115a和第二密封圈115b的距离大于第二密封圈115b和第三密封圈115c的距离;

如图7至图8所示,第一密封圈115a与第一端盖112之间的区域是真空,且是高真空,为了便于工艺实现抽真空,壳体111侧面开设有贯穿壁的工艺口111d便于设备抽吸高真空,当抽吸真空完成后,再将工艺口111d封堵,封堵的方法可以是融化封堵针对壳体111是非金属,还可以是工艺口111d是个单向阀,或其他可以开关的阀门;活塞114第一端与第一端盖112内侧接触限位,并且接触的面积要尽量做小,优选,活塞114第一端伸出的第一限位114b与第一端盖112内侧伸出的第一限位座112a接触;第一端盖112内侧与活塞114第一端之间还设有弹性元件116,弹性元件有将活塞114远离第一端盖112的趋势,优选,弹性元件116是弹簧,弹性元件116一端支撑在第一端盖112内侧伸出弹簧座112a中,弹性元件116另一端支撑在活塞114第一端伸出的弹性元件座114a中;

如图9至图10所示,活塞114第二端与第二端盖113内侧接触限位,并且接触的面积要尽量做小,活塞114第二端与第二端盖113内侧之间的区域与且仅与探测口111b连通,优选,活塞114第二端伸出的第二限位114c与第二端盖113内侧伸出的第一限位座113a接触;

活塞114受到弹性元件116施加的朝向活塞114第二端的力,以及探测口111b的气压作用在活塞114有效面积(即壳体111内径截面积)上的朝向活塞114第一端的力。如图7至图8所示,当探测口111b的气压高到足以克服弹性元件116的弹力,活塞114便向活塞114第一端的方向运动直至与第一端盖112内侧接触限位,此时第一密封圈115a和第二密封圈115b之间的区域与且仅与进气口111c连通,第二密封圈115b和第三密封圈115c之间的区域与且仅与出气口111a连通,此时,控制器11所控制的负压系统处于建负压状态。如图9至图10所示,当探测口111b的气压降低至不足以抵抗弹性元件116的弹力,活塞114便向活塞114第二端的方向运动直至与第二端盖113内侧接触限位,此时第一密封圈115a和第二密封圈115b之间的区域不仅与进气口111c连通,还仅与出气口111a连通,即进气口111c与出气口111a连通,此时,控制器11所控制的负压系统处于常流状态。通过设置弹性元件116的弹力实现对负压系统压力阈值的设定。

壳体111、活塞114、第一端盖112和第二端盖113,优选非金属材料,采用注塑工艺,第一端盖112或第二端盖113与壳体111注塑在一起,另一个端盖可以与壳体111通过装配、胶结、摩擦焊、激光焊、超声波焊等工艺固连;也可以第一端盖112和第二端盖113与壳体111通过装配、胶结、摩擦焊、激光焊、超声波焊等工艺固连。

密封圈可以是o形圈、矩形圈、y形圈或e形圈等,为了更好的密封,第一密封圈115a、第二密封圈115b和第三密封圈115c的使用数量可以均不小于1个。

为了简化生产工艺,避免对第一密封圈115a与第一端盖112之间的区域抽吸高真空,可以在这个区域留有少量气体,使得这个区域有一个较小的气体压力。活塞114受到的朝向活塞114第二端的力,是弹性元件116施加给活塞114的力和第一密封圈115a与第一端盖112之间的较小的气压作用在活塞114有效面积上的力之和。通过设置弹性元件116的弹力与这个小气压的大小实现对负压系统压力阈值的调节,结合使用带有单向阀或可开闭阀门的工艺口111d,可以在控制器11装配在具体的系统中精细方便的调节压力阈值,还可以在控制器11的第一密封圈115a与第一端盖112之间较小的气压时间久了变化后进行调节修复。另外,还可以取消弹性元件116,活塞114受到的朝向活塞114第二端的力,是第一密封圈115a与第一端盖112之间的较小的气压作用在活塞114有效面积上的力。通过设置这个小气压的大小实现对负压系统压力阈值的调节,结合使用带有单向阀或可开闭阀门的工艺口111d,可以在控制器11装配在具体的系统中精细方便的调节压力阈值,还可以在控制器11的第一密封圈115a与第一端盖112之间较小的气压时间久了变化后进行调节修复。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中,第一密封圈115a、第二密封圈115b和第三密封圈115c是设置在活塞114的外表面,还可以将这些密封圈设置在壳体111的内表面。

如图11至图15所示,控制器11包括壳体111、活塞114,壳体111的外侧设有贯穿内外壁的通孔分别是出气口111a、进气口111c和探测口111b,壳体111与活塞114之间设有密封圈,活塞114在壳体111内部滑动;当探测口111b压力大于压力阈值时(控制器11未安装使用时,这个口接大气时自由状态),出气口111a、进气口111c和探测口111b分别与相互独立的区域连通,负压系统处于建负压状态;当探测口111b压力小于压力阈值时,活塞滑动,使得出气口111a与进气口111c与相同的区域连通,负压系统处于常流状态。

更具体的,

如图11至图15所示,壳体111内部呈圆柱形,壳体111的第一端与第一端盖112密闭固连,壳体111的第二端与第二端盖113密闭固连;壳体111内壁设有装配密封圈的环槽,从壳体11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15a、第二密封圈115b和第三密封圈115c,优选,第一密封圈115a和第二密封圈115b的距离大于第二密封圈115b和第三密封圈115c的距离;活塞114外部呈圆柱形,在密封圈内部滑动,活塞114外壁上设有气道114d,气道两端的孔沿活塞114轴向分布,优选,气道114d是贯穿活塞114的斜孔,作为可选,活塞114外壁上也可以设置两个及以上的气道114d。

如图12至图13所示,第一密封圈115a与第一端盖112之间的区域是真空,且是高真空,为了便于工艺实现抽真空,壳体111侧面开设有贯穿壁的工艺口111d便于设备抽吸高真空,当抽吸真空完成后,再将工艺口111d封堵,封堵的方法可以是融化封堵针对壳体111是非金属,还可以是工艺口111d是个单向阀,或其他可以开关的阀门;活塞114第一端与第一端盖112内侧接触限位,并且接触的面积要尽量做小,优选,活塞114第一端伸出的第一限位114b与第一端盖112内侧伸出的第一限位座112a接触;第一端盖112内侧与活塞114第一端之间还设有弹性元件116,弹性元件有将活塞114远离第一端盖112的趋势,优选,弹性元件116是弹簧,弹性元件116一端支撑在第一端盖112内侧伸出弹簧座112a中,弹性元件116另一端支撑在活塞114第一端伸出的弹性元件座114a中;

如图14至图15所示,活塞114第二端与第二端盖113内侧接触限位,并且接触的面积要尽量做小,活塞114第二端与第二端盖113内侧之间的区域与且仅与探测口111b连通,优选,活塞114第二端伸出的第二限位114c与第二端盖113内侧伸出的第一限位座113a接触;

活塞114受到弹性元件116施加的朝向活塞114第二端的力,以及探测口111b的气压作用在活塞114有效面积(即活塞114外径截面积)上的朝向活塞114第一端的力。如图12至图13所示,当探测口111b的气压高到足以克服弹性元件116的弹力,活塞114便向活塞114第一端的方向运动直至与第一端盖112内侧接触限位,此时第一密封圈115a和第二密封圈115b之间的区域与且仅与进气口111c连通,气道114d的两端都在第一密封圈115a和第二密封圈115b之间的区域内,第二密封圈115b和第三密封圈115c之间的区域与且仅与出气口111a连通,此时,控制器11所控制的负压系统处于建负压状态。如图14至图15所示,当探测口111b的气压降低至不足以抵抗弹性元件116的弹力,活塞114便向活塞114第二端的方向运动直至与第二端盖113内侧接触限位,此时气道114d的两端分别连通了第一密封圈115a和第二密封圈115b之间的区域以及第二密封圈115b和第三密封圈115c之间的区域,使得进气口111c与出气口111a连通,此时,控制器11所控制的负压系统处于常流状态。通过设置弹性元件116的弹力实现对负压系统压力阈值的设定。

壳体111、活塞114、第一端盖112和第二端盖113,优选非金属材料,采用注塑工艺,第一端盖112或第二端盖113与壳体111注塑在一起,另一个端盖可以与壳体111通过装配、胶结、摩擦焊、激光焊、超声波焊等工艺固连;也可以第一端盖112和第二端盖113与壳体111通过装配、胶结、摩擦焊、激光焊、超声波焊等工艺固连。

密封圈可以是o形圈、矩形圈、y形圈或e形圈等,为了更好的密封,第一密封圈115a、第二密封圈115b和第三密封圈115c的使用数量可以均不小于1个。

为了简化生产工艺,避免对第一密封圈115a与第一端盖112之间的区域抽吸高真空,可以在这个区域留有少量气体,使得这个区域有一个较小的气体压力。活塞114受到的朝向活塞114第二端的力,是弹性元件116施加给活塞114的力和第一密封圈115a与第一端盖112之间的较小的气压作用在活塞114有效面积上的力之和。通过设置弹性元件116的弹力与这个小气压的大小实现对负压系统压力阈值的调节,结合使用带有单向阀或可开闭阀门的工艺口111d,可以在控制器11装配在具体的系统中精细方便的调节压力阈值,还可以在控制器11的第一密封圈115a与第一端盖112之间较小的气压时间久了变化后进行调节修复。另外,还可以取消弹性元件116,活塞114受到的朝向活塞114第二端的力,是第一密封圈115a与第一端盖112之间的较小的气压作用在活塞114有效面积上的力。通过设置这个小气压的大小实现对负压系统压力阈值的调节,结合使用带有单向阀或可开闭阀门的工艺口111d,可以在控制器11装配在具体的系统中精细方便的调节压力阈值,还可以在控制器11的第一密封圈115a与第一端盖112之间较小的气压时间久了变化后进行调节修复。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基础上,出气口111a与进气口111c分别与软管117连接,探测口111b压力大于压力阈值时,活塞114的滑动使得软管117挤压变形,使得出气口111a与进气口111c处于非连通状态;探测口111b压力小于压力阈值时,活塞114向另一侧滑动使得软管117的挤压力减小至消失,软管变形的部位回弹,使得出气口111a与进气口111c处于连通状态,按照这个原理即实施例四。

如图16至图21所示,控制器11包括壳体111、活塞114,壳体111的外侧设有贯穿内外壁的通孔分别是出气口111a、进气口111c和探测口111b,壳体111与活塞114之间设有密封圈,活塞114在壳体111内部滑动;活塞114的第一端与壳体111第一端之间的区域是独立且密闭的,活塞114的第二端与壳体111第二端之间的区域是独立的且和探测口111b连通;出气口111a、进气口111c分别与软管117的两端连接;活塞114与压块118固连,支撑座111e与壳体111固连,软管117设置在压块118与支撑座111e之间;当探测口111b压力大于压力阈值时(控制器11未安装使用时,这个口接大气时自由状态),活塞114滑动带动压块118将软管117压向支撑座111e,软管不能够通气,出气口111a与进气口111c处于非连通状态,负压系统处于建负压状态;当探测口111b压力小于压力阈值时,活塞114滑动带动压块118远离支撑座111e,软管变形部位回弹,可以通气,出气口111a与进气口111c处于连通状态,负压系统处于常流状态。

更具体的,

如图16至图21所示,壳体111内部呈圆柱形,壳体111的第一端与第一端盖112密闭固连,壳体111的第二端与第二端盖113密闭固连;活塞114外部呈圆柱形,活塞114外周设有装配密封圈的环槽,第一密封圈115a设置在活塞114外周的环槽中,为了活塞114滑动时不会倾斜,第一密封圈115a可以沿活塞114轴向设置2个及以上,这样也加强了密封性;还可以壳体111内壁设有装配密封圈的环槽,第一密封圈115a设置在壳体111内壁的环槽中,为了活塞114滑动时不会倾斜,第一密封圈115a可以沿活塞114轴向设置2个及以上,这样也加强了密封性。

活塞114第二端与拉臂114e的第一端固连,拉臂114e的第二端与压块118固连,进一步的,拉臂114e平行的设置两个,这两个拉臂114e的第二端分别与压块118的两端固连,优选,拉臂114e第二端是勾状,压块118压进拉臂114e第二端,勾状结构弹出,实现拉臂114e与压块118固连,次优选,压块118螺栓或螺钉穿过压块118旋入拉臂114e第二端。支撑座111e与壳体111内部固连,进一步的,支撑座111e是长条形,其两端与壳体111内部固连,支撑座111e位于两个拉臂114e之间。支撑座111e面向压块118的一侧设有支撑面111e’,支撑面111e’是平面,压块118面向支撑座111e的一侧设有压刀118a,压刀118a截面是三角形,拉伸方向与支撑面111e’平行,如图19所示,压刀118a与支撑面111e’的接触长度大于软管117内圆的半周长,使得软管117能充分压扁不留空隙。

如图17至图19所示,第一密封圈115a与第一端盖112之间的区域是真空,且是高真空,为了便于工艺实现抽真空,壳体111侧面开设有贯穿壁的工艺口111d便于设备抽吸高真空,当抽吸真空完成后,再将工艺口111d封堵,封堵的方法可以是融化封堵针对壳体111是非金属,还可以是工艺口111d是个单向阀,或其他可以开关的阀门。为了使软管117能充分压扁不留空隙,活塞114第一端与第一端盖112内侧不会接触;第一端盖112内侧与活塞114第一端之间还设有弹性元件116,弹性元件有将活塞114远离第一端盖112的趋势,优选,弹性元件116是弹簧,弹性元件116一端支撑在第一端盖112内侧伸出弹簧座112a中,弹性元件116另一端支撑在活塞114第一端伸出的弹性元件座114a中。

如图20至图21所示,为了使软管117有能充分回位的空间,活塞114第二端与第二端盖113内侧不会接触,活塞114第二端与第二端盖113内侧之间的区域与且仅与探测口111b连通。

活塞114受到弹性元件116施加的朝向活塞114第二端的力,以及探测口111b的气压作用在活塞114有效面积上的朝向活塞114第一端的力。如图18至图19所示,当探测口111b的气压高到足以克服弹性元件116的弹力,活塞114便向活塞114第一端的方向运动,直至压块118将软管117压扁在支撑座111e,出气口111a与进气口111c处于非连通状态,此时,控制器11所控制的负压系统处于建负压状态。如图20至图21所示,当探测口111b的气压降低至不足以抵抗弹性元件116的弹力,活塞114便向活塞114第二端的方向运动直至与支撑座111e接触限位,进气口111c与出气口111a连通,此时,控制器11所控制的负压系统处于常流状态。通过设置弹性元件116的弹力实现对负压系统压力阈值的设定。

壳体111、活塞114、第一端盖112和第二端盖113,优选非金属材料,采用注塑工艺,第一端盖112或第二端盖113与壳体111注塑在一起,另一个端盖可以与壳体111通过装配、胶结、摩擦焊、激光焊、超声波焊等工艺固连;也可以第一端盖112和第二端盖113与壳体111通过装配、胶结、摩擦焊、激光焊、超声波焊等工艺固连。壳体111与支撑座111e一起注塑,活塞114与拉臂114e一起注塑;出气口111a、进气口111c分别与软管117的两端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装配后胶结,也可以是应用现有管路接口方式装配连接。

密封圈可以是o形圈、矩形圈、y形圈或e形圈等。

为了简化生产工艺,避免对第一密封圈115a与第一端盖112之间的区域抽吸高真空,可以在这个区域留有少量气体,使得这个区域有一个较小的气体压力。活塞114受到的朝向活塞114第二端的力,是弹性元件116施加给活塞114的力和第一密封圈115a与第一端盖112之间的较小的气压作用在活塞114有效面积上的力之和。通过设置弹性元件116的弹力与这个小气压的大小实现对负压系统压力阈值的调节,结合使用带有单向阀或可开闭阀门的工艺口111d,可以在控制器11装配在具体的系统中精细方便的调节压力阈值,还可以在控制器11的第一密封圈115a与第一端盖112之间较小的气压时间久了变化后进行调节修复。另外,还可以取消弹性元件116,活塞114受到的朝向活塞114第二端的力,是第一密封圈115a与第一端盖112之间的较小的气压作用在活塞114有效面积上的力。通过设置这个小气压的大小实现对负压系统压力阈值的调节,结合使用带有单向阀或可开闭阀门的工艺口111d,可以在控制器11装配在具体的系统中精细方便的调节压力阈值,还可以在控制器11的第一密封圈115a与第一端盖112之间较小的气压时间久了变化后进行调节修复。

以上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任意一种方案都可以与负压泵12组合成模块,即负压泵带控制器总成1,具体的,

如图22所示,负压泵带控制器总成1包括负压泵12、控制器11和单向阀13,这三个部件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一致,形成一个总成应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