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材制造阀体结构的偏转板射流伺服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6092发布日期:2019-03-27 12:4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基于增材制造阀体结构的偏转板射流伺服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液压伺服控制技术,具体涉及基于增材制造阀体结构的偏转板射流伺服阀。



背景技术:

电液伺服阀作为一种典型的转换、放大和控制元件,是伺服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偏转板伺服阀采用偏转射流放大器取代双喷嘴挡板液压放大器,相比于传统的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大飞机、运载火箭等许多航空航天领域。由于伺服阀阀体内部油路复杂,典型的偏转板射流伺服阀阀体油路沟通,需要从阀体外壁交叉钻孔,并在阀体外壁打堵头保证密封,需要繁琐的堵头压装环节,装调效率低,而且有堵头密封失效的风险。同时,典型的偏转板射流伺服阀阀体与上壳体及射流组件定位销是分离的,射流组件与上壳体是滑配合,相对位置难以精确控制,容易转动,有产生零偏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利用增材制造技术自由成型的优势,解决了阀体外部需要打堵头、装调效率低、存在堵头密封失效风险等问题,同时,将阀体与射流组件上壳体、定位销设计为一体,解决了上下射流盖板定位精度低、容易产生零偏等问题,从而提高电液伺服阀产品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增材制造阀体结构的偏转板射流电液伺服阀,包括阀体、阀套、阀芯、力矩马达组件、射流组件,阀体内部安装阀套,阀套内部安装阀芯,阀芯两端安装阀芯堵头进行限位,阀体左右两端通过螺钉连接端盖,力矩马达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阀体上端面,用于驱动前置级运动,改变阀芯两侧压力,驱动阀芯运动并形成反馈,射流组件与阀体中上壳体内部滑配合安装,并通过阀体中定位销定位,其特征在于:基于增材制造技术,将阀体与射流组件上壳体、定位销设计为一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增材制造阀体结构的偏转板射流电液伺服阀,不需要对堵头进行压装,降低了装调难度,提高了装调效率,避免了堵头失效带来的油液泄漏风险,提高了产品可靠性;本发明设计的阀体、上壳体、定位销一体化结构,不需要单独装配上壳体,提高射流组件定位精度,提高偏转板射流伺服阀的零位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增材制造阀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于增材制造阀体结构的偏转板射流电液伺服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于增材制造阀体结构的偏转板射流电液伺服阀结构示意图。

编号说明:1-外罩、2-力矩马达组件、3-射流组件、4-阀体、5-阀套、6-阀芯堵头、7-阀芯、8-端盖、9-保护板10-油滤组件,4-1-阀体、4-2-上壳体、4-3-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增材制造阀体结构的偏转板射流电液伺服阀,主要包括阀体(4)、阀套(5)、阀芯(7)、力矩马达组件(2)、射流组件(3)部分;阀体(4)内部安装阀套(5),阀套(5)内部装有阀芯(7),阀芯(7)两端安装阀芯堵头(6)进行限位,阀体(4)左右两端通过螺钉连接端盖(8),力矩马达组件(2)通过螺钉安装于阀体(4)上端面,用于驱动前置级运动,改变阀芯两侧压力,驱动阀芯运动并形成反馈;射流组件(3)与阀体(4)中上壳体内部滑配合安装,并通过阀体(4)中定位销定位;外罩(1)安装于阀体(4)上,用于保护力矩马达组件(2),阀体(4)底面装有保护板(9),防止污染;油滤组件(10)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阀体进油口上方,用于过滤进入射流级接收腔的油液,提高油液清洁度。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阀体上还装有外罩,用于保护力矩马达组件。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阀体底面装有保护板,防止污染。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油滤组件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阀体进油口上方,用于过滤进入射流级接收腔的油液,提高油液清洁度。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增材制造阀体结构的偏转板射流伺服阀,阀体利用增材制造技术的优势,可以突破交叉钻孔方式对油路设计的限制,油路在阀体内部自由成型,无须考虑外部密封,避免了繁琐的堵头压装环节,降低了偏转板射流伺服阀的装调难度,避免了堵头失效造成的故障风险。同时,将阀体与上壳体、射流组件定位销设计为一体,提高上下射流盖板定位精度,减少装调工序,有助于提高偏转板射流伺服阀的零位稳定性,大大提高了偏转板射流伺服阀可靠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液压伺服控制技术,具体涉及基于增材制造阀体结构的偏转板射流伺服阀,包括阀体、阀套、阀芯、力矩马达组件、射流组件,阀体内部安装阀套,阀套内部安装阀芯,阀芯两端安装阀芯堵头进行限位,阀体左右两端通过螺钉连接端盖,力矩马达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阀体上端面,用于驱动前置级运动,改变阀芯两侧压力,驱动阀芯运动并形成反馈,射流组件与阀体中上壳体内部滑配合安装,定位销定位,基于增材制造技术,将阀体与射流组件上壳体、定位销设计为一体。本发明提出的结构本发明设计的阀体、上壳体、定位销一体化结构,不需要对堵头进行压装,降低了装调难度,提高了装调效率,避免了堵头失效带来的油液泄漏风险,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晓军;刘志会;吕登州;曹伟;李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11.28
技术公布日:2019.03.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