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气通道组件及旋转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5658发布日期:2019-05-07 20:4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补气通道组件及旋转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气通道组件及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普通旋转式压缩机在低蒸发下运行时,会发生吸气比容增大、压比升高、排气温度快速升高等问题,造成压缩机性能急剧下降和制热量不足,甚至难以运行,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补气装置对压缩机进行补气,以增加排气量、降低排气温度、提升制热能力;但是,在旋转式压缩机中,压缩泵的补气孔开设的位置及大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导致补气孔只能开设的较小,然而这就会导致补气量不足,因此,如何增加对旋转式压缩机的补气量成为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加补气量的补气通道组件及旋转式压缩机。

一种补气通道组件,用于连通补气装置和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其中,所述补气通道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内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第一盲孔、与所述第一盲孔连通的第一补气孔和第一连接孔;

所述第二部件具有第二盲孔、与所述第二盲孔连通的第二补气孔和第二连接孔;

其中,所述第一补气孔和第二补气孔与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

所述第一盲孔的开口与补气装置连通,所述第二盲孔内具有封堵其开口的密封件。

作为示例,所述第一补气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一盲孔的内壁,另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一部件的同一侧面。

作为示例,所述第二补气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二盲孔的内壁,另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二部件的同一侧面。

作为示例,所述补气通道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部件固定连接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在所述第二盲孔的开口处,用于防止所述密封件从所述开口内滑脱。

作为示例,所述第二盲孔的开口内具有朝向所述开口的抵挡面,所述抵挡面与所述密封件抵接,用于限制所述密封件伸入所述第二盲孔内的距离。

作为示例,所述第二盲孔的开口构造为口径逐渐增大的漏斗状,所述密封件构造为与所述第二盲孔的开口形状相适配的锥形。

作为示例,所述密封件的外周具有密封圈。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压缩泵、驱动装置及曲轴;所述压缩泵包括缸体及滚动活塞,所述滚动活塞位于所述缸体内的气缸腔内,所述缸体具有与所述气缸腔连通的吸气孔和排气孔,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曲轴与所述滚动活塞连接,其中,所述旋转式压缩机还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补气通道组件。

作为示例,所述第一部件为和第二部件均为法兰,所述第一部件设置在所述缸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部件设置在所述缸体的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二侧为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一侧。

作为示例,所述缸体上具有贯穿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通孔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通孔的第二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补气通道组件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加工制作,能极大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补气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补气通道组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补气通道组件的显示第二部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补气通道组件的显示第二部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补气通道组件的显示第二部件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补气通道组件的显示第二部件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11-定子;12-转子;13-曲轴;14-缸体;141-气缸腔;142-通孔;15-滚动活塞;16-第一部件;161-第一盲孔;162-第一补气孔;163-第一连接孔;17-第二部件;171-第二盲孔;172-第二补气孔;173-第二连接孔;18-密封件;181-密封圈;19-补气管;20-补气连接管;21-消音器;22-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气通道组件,用于连通补气装置和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如图1所示,补气通道组件包括设置在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内的第一部件16和第二部件17;第一部件16具有第一盲孔161、与第一盲孔161连通的第一补气孔162和第一连接孔163;第二部件17具有第二盲孔171、与第二盲孔171连通的第二补气孔172和第二连接孔173;其中,第一补气孔162和第二补气孔172与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图中未示出)连通,第一连接孔163与第二连接孔173连通,第一盲孔161的开口与补气装置(图中未示出)连通,第二盲孔171内具有封堵其开口的密封件18。补气装置所产生的气体(液体)经第一盲孔161的开口注入该第一盲孔161内,一部分气体(液体)经第一补气孔162进入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141内实现补气功能;另一部分气体(液体)经第一连接孔163、第二连接孔173进入第二盲孔171内,由于第二盲孔171的开口由密封件18封堵,因此,进入第二盲孔171内的气体(液体)经第二补气孔172进入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141内实现补气功能。由于采用了双通道结构(即可通过第一补气孔162和第二补气孔172来实现补气功能),因此极大提升了补气量;另外,这种结构设置还极大的降低了制作难度,并增加了产品的可靠性。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补气孔162和第一连接孔163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盲孔161的内壁,另一端均延伸至第一部件16的同一侧面;第一补气孔162和第一连接孔163平行设置,且均与第一盲孔161相垂直。进一步的,第二补气孔172和第二连接孔173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盲孔171的内壁,另一端均延伸至第二部件17的同一侧面;第二补气孔172和第二连接孔173平行设置,且均与第一盲孔161相垂直。

进一步的,补气通道组件还包括与第二部件17固定连接的限位件22,限位件22固定在第二盲孔171的开口处,用于防止密封件18从开口内滑脱。其中,限位件22与第二部件17之间可以采用螺钉连接、销钉连接等其他连接件的形式进行连接,另外,还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限位件22与第二部件17之间的连接方式作相应选择,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部件17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二盲孔171的开口内具有朝向开口的抵挡面(图中未标示出),抵挡面与密封件18抵接,用于限制密封件18伸入第二盲孔171内的距离。其中,密封件18为圆柱形结构,且密封件18的外周与第二盲孔171的内壁紧密贴合,以实现密封效果;在密封件18的左侧(图2中所示的方向)与抵挡面抵接,密封件18的右侧与限位件22抵接,在抵挡面和限位件22的共同作用下,密封件18被定位在第二盲孔171的开口处,以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其中,密封件18的材质可以为硅橡胶、丁晴橡胶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密封件18的材质作合理选择,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部件17的第二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密封件18的密封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18的外周具有密封圈181,其中,密封圈181的材质可以为聚四氟乙烯、氟橡胶等。具体的,密封件18的外周设有环形槽,密封圈181套设在环形槽内。在具体制作时,可将密封圈181成型后套设在该环形槽内,也可以采用注塑成型等工艺直接成型在密封件18的环形槽内,本实用新型对密封圈181的成型工艺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部件17的第四实施例中,第二盲孔171的开口构造为口径逐渐增大的漏斗状,密封件18构造为与第二盲孔171的开口形状相适配的锥形。采用这种结构设置可同样限制密封件18伸入第二盲孔171内的距离,另外,在限位件22的抵紧力的作用下,密封件18的外周还能够与第二盲孔171的内壁紧密的贴合,从而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另外,该密封件18的外周也可以设置如第二实施中所提到的密封圈181,以进一步提升其密闭效果,本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另一方面,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10,位于壳体10内的压缩泵、驱动装置及曲轴13;压缩泵包括缸体14及滚动活塞15,滚动活塞15位于缸体14内的气缸腔141内,缸体14具有与气缸腔141连通的吸气孔(图中未示出)和排气孔(图中未示出),驱动装置通过曲轴13与滚动活塞15连接,其中,旋转式压缩机还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的补气通道组件。具体的,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包括转子12及围设在转子12外围的定子11,转子12与曲轴13固定连接,以带动曲轴13转动,滚动活塞15套设在曲轴13上,并与曲轴13同步转动,滚动活塞15在气缸腔141内绕曲轴13的旋转中心转动以实现吸气和排气的功能。

具体的,本实施以该旋转式压缩机为单级旋转式压缩机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6为和第二部件17均为法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6和第二部件17也可以为其他的结构件),第一部件16设置在缸体14的第一侧(即如图1中所示的下侧),第二部件17设置在缸体14的第二侧(即如图1中所示的上侧),其中,第二侧为与第一侧相对的一侧。缸体14上具有贯穿第一侧和第二侧的通孔142,第一连接孔163与通孔142一端连通,第二连接孔173与通孔142的第二端连通。

具体的,在第一部件16中,第一盲孔161径向(横向)设置,第一连接孔163和第一补气孔162轴向(竖向)设置,且第一连接孔163和第一补气孔162的上端均位于第一部件16的上端面上,其中,第一部件16的上端面与缸体14的下侧面紧密贴合。

在第二部件17中,第二盲孔171径向(横向)设置,第二连接孔173和第二补气孔172轴向(竖向)设置,且第二连接孔173和第二补气孔172的下端均位于第二部件17的下端面上,其中,第二部件17的下端面与缸体14的上侧面紧密贴合。

其中,限位件22可以为单独的结构件,如图1、图2、图3及图5所示,也可以是旋转式压缩机内的消音器21,如图4所示,即可以对消音器21的结构做相应的调整,以使其能够实现对密封件18的限位作用。

压缩泵的缸体14上具有竖直设置的通孔142,通孔142的下端与第一连接孔163对接,通孔142的上端与第二连接孔173对接,即第一连接孔163和第二连接孔173之间通过该通孔142实现连通。

进一步的,补气装置的补气管19通过补气连接管20与第一盲孔161的开口对接,其中,本实施例中,补气连接管20插入到第一盲孔161内,且补气连接管20与第一盲孔161采用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实现可靠的连接。

进一步的,在对旋转式压缩机进行补气时,补气装置产生的气体(液体)经补气管19、补气连接管20进入到第一盲孔161内,一部分气体(液体)经第一补气孔162进入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141内实现补气功能;另一部分气体(液体)经第一连接孔163、通孔142、第二连接孔173进入第二盲孔171内,由于第二盲孔171的开口由密封件18封堵,因此,进入第二盲孔171内的气体(液体)经第二补气孔172进入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141内实现补气功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