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液压水平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9714发布日期:2019-08-16 21:5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防尘液压水平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防尘液压水平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压缸通常是垂直转轴式驱动的结构,不符合水平驱动之需求;其次,现有的液压缸多半仅具备单段的增减速功能,意谓着当其应用于门体时,只能对门体提供单一种增减速幅度的缓冲作用,但实际上往往需要令门体在关闭的过程中具有两段的增减速幅度,其中:在门体即将完全关上之前的一小段行程通常需要更强的第二段减速幅度(亦即,让门走得更慢),以避免较快关上的门撞到使用者的身体如脚跟,或是突来的一阵风让门仍是发生撞击或声响;此外现有的液压缸在同一段的减速幅度通常是固定不可调整的,故使用者无法针对现场的环境或需求做出调整,便利性较为不足;最后,现有的液压缸其活塞杆与缸体之间多半不具备密封防尘结构,长期使用后灰尘可能会跑进缸体内部,从而污染缸体及/或活塞,影响产品的功能与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防尘液压水平驱动结构,通过在活塞缸中设有出油流道,从而可以简易的结构实现两段可增减速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可避免或减少液压缸本体入尘的防尘结构,以确保产品的功能并提升其寿命,进而可大幅提高本实用新型之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液压水平驱动结构,包括:

一缸体组件,包括:一液压缸本体与一油封盖,其中:液压缸本体一侧表面设有一开口,液压缸本体由该开口朝内部延伸构成一用以容置液压油的活塞缸,油封盖为固定设置于液压缸本体的开口上,活塞缸相对液压缸本体呈水平方式设置;

一活塞杆组件,包括:一活塞杆、一弹簧、一活塞与一防尘套,其中:活塞固定设置于活塞杆的一端,活塞杆设有一止挡部,弹簧与活塞杆相穿套,活塞杆活动穿设于缸体组件的油封盖且使活塞活动设置于液压缸本体的活塞缸内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止挡部以及油封盖相接触且弹簧与止挡部均位于液压缸本体的外部,防尘套包覆设置于弹簧与油封盖的交接处。

所述的液压缸本体内部设有水平方式设置的第一出油流道、第二出油流道、回油流道与循环回路流道,其中:回油流道设置于活塞缸的一侧且与活塞缸相平行,第一出油流道、第二出油流道及循环回路流道分别连接于活塞缸与回油流道之间。

所述的活塞缸具有一较靠近液压缸本体的开口的第一端以及一较远离该开口的第二端,循环回路流道设置于靠近活塞缸第一端的位置,第二出油流道设置于靠近活塞缸第二端的位置,第一出油流道位于第二出油流道与循环回路流道之间。

所述的活塞内设有一贯穿活塞的前侧与后侧的复归流道,该复归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活塞缸相连通。

所述的复归流道中设有一用以单向逆止的挡油球。

所述的液压缸本体底部表面分别设有相对液压缸本体呈垂直方式的第一流量调整孔与第二流量调整孔,其中:第一流量调整孔与第一出油流道相贯通,第二流量调整孔与第二出油流道相贯通。

所述的液压缸本体还设有:第一流量调整件与第二流量调整件,其中:第一流量调整件及第二流量调整件分别对应活动设置于第一流量调整孔及第二流量调整孔中。

所述的第一流量调整孔和第二流量调整孔为螺孔;所述的第一流量调整件和第二流量调整件为螺丝。

所述的复归流道包括:彼此相连通且具有较小口径的第一段与具有较大口径的第二段。

所述的挡油球的尺寸大于第一段的口径且挡油球设置于第二段内。

所述的第一段较为靠近液压缸本体的开口且第二段较为远离液压缸本体的开口。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防尘液压缸为水平驱动,可满足水平推动模式,且可实现两段的缓冲增减速效果,且可依使用者需求微调增减速效果,还可避免或减少液压缸本体入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液压缸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液压缸本体内部之流路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第一段减速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第二段减速的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第二段减速的后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复归时的示意图;

图中:1缸体组件、11液压缸本体、12油封盖、121密封件、13开口、14活塞缸、19 第一流量调整孔、20第二流量调整孔、21第一流量调整件、22第二流量调整件、3活塞杆组件、31活塞杆、311止挡部、32弹簧、33活塞、331复归流道、34防尘套、35挡油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防尘液压水平驱动结构,包括:一缸体组件1,包括:一液压缸本体11与一油封盖12。

所述的液压缸本体11一侧表面设有一开口13。

所述的液压缸本体11由该开口13朝内部延伸构成一容置空间或活塞缸14,如图5所示。

所述的活塞缸14系用以容置液压油5。

所述的油封盖12系组设结合例如锁固于液压缸本体11的开口13上,又该油封盖12上设有至少一个密封件121如密封垫圈或O型环(O-ring),在本装置的至少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的油封盖12系可拆地与该液压缸本体11相组设结合,在本实施例与图1中。

所述的活塞缸14系相对液压缸本体11呈水平方式设置。

如图3与图4所示,所述的液压缸本体11内部分别构成相对液压缸本体11皆呈水平方式设置的一第一出油流道15、一第二出油流道16、一回油流道17与一循环回路流道18,其中:该回油流道17设置于该活塞缸14的一侧且与该活塞缸14相平行。

所述的第一出油流道15、第二出油流道16及循环回路流道18则分别连接于该活塞缸14 与该回油流道17之间。

所述的活塞缸14具有一较靠近该开口13的第一端141以及一较远离该开口13的第二端 142,又该循环回路流道18设置于靠近该活塞缸14其第一端141的位置。

所述的第二出油流道16则设置于靠近该活塞缸14其第二端142的位置。

所述的第一出油流道15则位于该第二出油流道16与循环回路流道18之间,而如图4所示,此外。

所述的液压缸本体11底部表面分别构成相对液压缸本体11皆呈垂直方式设置的一第一流量调整孔19与一第二流量调整孔20,且该第一流量调整孔19与该第一出油流道15相贯通。

所述的第二流量调整孔20与该第二出油流道16相贯通。

所述的缸体组件1还包括:一第一流量调整件21与一第二流量调整件22。

所述的第一流量调整件21及第二流量调整件22分别系可活动地与该第一流量调整孔19 及第二流量调整孔20相结合,而使该第一流量调整件21或第二流量调整件22具有阀件的功用,用以控制、调整通过该第一出油流道15或第二出油流道16之流体的流量或流速,更具体地,在本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与图1中。

所述的第一流量调整孔19和二流量调整孔20采用螺孔实现。所述的第一流量调整件21 和二流量调整件22则对应采用螺丝实现。

本实施例所述的防尘液压水平驱动结构中进一步包括:一活塞杆组件3,包括:一活塞杆31、一弹簧32、一活塞33与一防尘套34。

所述的活塞33为固定设置于该活塞杆31的一端。

所述的活塞杆31设有一止挡部311如凸缘。

所述的弹簧32系与该活塞杆31相穿套,又该活塞杆31系可活动地穿设该缸体组件1的油封盖12,而使该活塞33系可活动地位于该液压缸本体11的活塞缸14内部。

所述的活塞33的形状尺寸系与该活塞缸14的形状尺寸相适配对应,籍此,请再参阅第图 5所示,俾当活塞33位于活塞缸14的中间位置时(在此,术语「中间位置」系指不会使活塞33 抵靠或接触到活塞缸14的第一端141或第二端142的其他任何位置,而非仅限于活塞缸14之正中央的位置)。

所述的活塞33的前侧334与后侧335即可将单一个活塞缸14分隔成两个空间。

所述的弹簧32的两端系分别与该止挡部311以及该油封盖12相接触,且该弹簧32与止挡部311均位于该液压缸本体11的外部。

所述的防尘套34系包覆该弹簧32与油封盖12的交接处。

所述的活塞33内设有一贯穿该活塞33之前侧334与后侧335的复归流道331,且该复归流道331的两端分别与活塞缸14相连通。

所述的活塞33于该复归流道331中设置有一挡油球35,用以对该复归流道331提供单向逆止作用,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这可籍由令该复归流道331包括:彼此相连通且具有较小口径的第一段332与具有较大口径的第二段333,并将尺寸大于该第一段332的挡油球35设置于该第二段333之中来达成,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可将该复归流道331以令第一段332较为靠近该开口13,而第二段333较为远离该开口13的方式来配置。

本实施例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和图5所示,当活塞杆31未受外力时,因弹簧32的作用,被活塞杆31所带动的活塞33会连带保持在位于活塞缸14中较为靠近该开口13的位置,与此同时液压油5系集中地位于该活塞33的后侧335与活塞缸14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接下来,当活塞杆31受到外力作用而朝着靠近活塞缸14的方向移动时(例如,当被打开的门体开始关上的时候),此时该弹簧32会被压缩而储存有一弹性恢复力,且该活塞33也会被活塞杆31带动而往远离该开口13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活塞33挤压该液压油5,此时该挡油球35因受到液压油5的压力而会关闭该复归流道331,因而受到挤压的液压油5仅能分别通过该第一出油流道15和二出油流道16,再依序经由该回油流道17及循环回路流道18而流入位于该活塞33的前侧334与活塞缸14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如此,只要适当地设计该第一出油流道15和二出油流道16的口径大小,即可使液压油5对活塞33 在液压缸14内移动时形成适当的阻力,从而使本装置可实现第一段的减速缓冲效果。

如图6和图7所示,当活塞33继续移动至通过该第一出油流道15的位置时(例如,当门体快要完全关闭的时候),此时第一出油流道15被活塞33堵住,液压油5仅能由剩下的第二出油流道16回流至活塞缸14内,亦即液压油5只能以更小的流量或流速回流,如此即可对活塞33形成更大的阻力,从而使本装置可实现第二段的减速缓冲效果,从而可确保门体在关闭之前的最后一段行程能以更慢的速度关闭。

如图8所示,当作用于该活塞杆31的外力消失时(例如,当门体又被再次打开的时候),此时弹簧32会释放原先储存之弹性恢复力而推动该活塞杆31朝着远离该液压缸14的方向移动,而使该活塞33也会受活塞杆31带动而往靠近该开口13的方向移动,此时该挡油球35会开启该复归流道331,从而使液压油5可籍由该复归流道331而通过活塞33,并迅速地由活塞33的前侧334 与活塞缸14之间的空间流往活塞33的后侧335与活塞缸14之间的空间,而使本装置回到原本未受外力之前的状态,如此即完成一个完整的动作流程。

籍由上述结构,本装置的防尘液压缸为水平驱动,可满足水平推动模式,且可实现两段的缓冲增减速效果,此外,使用者还可依实际的应用环境与使用需求,透过各该流量调整孔与各该流量调整件实现增减速效果的微调,以提升产品的适用性,另外,又籍由在弹簧32与油封盖12的交接处包覆有防尘套34,而可避免或减少液压缸本体11内部入尘,从而确保产品的功能并提升其寿命,进而可大幅提高并彰显本装置之实用性。

上述具体实施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宗旨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局部调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且不由上述具体实施所限,在其范围内的各个实现方案均受本实用新型之约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