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泵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2896发布日期:2019-11-12 23:38阅读:9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压泵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泵领域,具体是一种增压泵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净水器安装增压泵采用自攻螺钉固定,自攻螺钉从电机端打入,但是大部分的机型的结构无法或很难从泵侧锁入;由于结构限制,有些机型只能锁两颗自攻螺丝;有些净水器装增压泵时采用螺栓和螺母配合的设计,锁两颗或四颗螺栓与螺母。

但是采用4颗自攻螺钉固定,净水器的设计结构会变得复杂或体积变大。采用两颗螺丝固定,则另外两个脚只能通过插入槽内的方式固定,净水器的噪音和振动会变大;采用螺栓固定,不管是4颗还是2颗螺栓与螺母,都会影响装配效率且,整机结构则会体积偏大和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增压泵的固定结构,其作用是能够提高装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简化净水器的固定结构处的设计。

一种增压泵的固定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电机,底座通过固定结构将电机安装在承载体上,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板和紧固件,固定板的底面延伸有至少一个定位倒钩,底座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倒钩倒扣配合的定位孔,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接通孔,底座对应连接通孔的位置开设有底座通孔,紧固件通过穿过承载体、底座通孔以及连接通孔与固定板连接,使底座安装在承载体上,该固定结构能够提高装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简化净水器的固定结构处的设计,避免因增压泵装配松动而引起的振动和噪音。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进一步说明,所述连接通孔的下方延伸有止位柱,止位柱贯穿底座通孔与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说明,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连接通孔连通的多边形盲孔,多边形盲孔内安装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与固定螺母连接。

进一步说明,所述底座通孔内安装有橡胶脚垫,橡胶脚垫内开设有适于紧固件或止位柱穿过的脚垫通孔。

进一步说明,所述固定板的底面延伸有至少一组定位倒钩组,每组定位倒钩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定位倒钩。

进一步说明,所述紧固件包括自攻螺丝、铆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压泵的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能够提高装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简化净水器的固定结构处的设计,避免因增压泵装配松动而引起的振动和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增压泵的固定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电机2,底座1通过固定结构4将电机2安装在承载体上,所述固定结构4包括固定板5和紧固件6,固定板5的底面延伸有至少一个定位倒钩7,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倒钩7倒扣配合的定位孔8,固定板5通过定位倒钩7与底座1上的定位孔8形成倒扣,从而使固定板5与底座1实现固定,避免紧固件6从净水器下方打入时,固定板5随紧固件6移动而无法锁紧;

固定板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接通孔9,底座1对应连接通孔9的位置开设有底座通孔10,紧固件6通过穿过承载体、底座通孔10以及连接通孔9与固定板5连接,使底座1安装在承载体上,该固定结构能够提高装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简化净水器的固定结构处的设计,避免因增压泵装配松动而引起的振动和噪音。

另外,所述的承载体为安装增压泵的机体外壳,增压泵安装在机体外壳的内侧面或者内底面。

第二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所述连接通孔9的下方延伸有止位柱11,止位柱11贯穿底座通孔10与紧固件6连接,止位柱11可以实现螺钉攻入的时候自动止位,避免因攻入过长引起橡胶脚垫14压缩过大,降低了减振的功能。

第三实施方式如图3至图4所示:第三实施方式对比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所述固定板5上开设有与连接通孔9连通的多边形盲孔12,多边形盲孔12内安装有固定螺母13,固定螺母6与固定螺母13连接,多边形盲孔12可以让客户灵活的使用自攻螺钉或螺栓配螺母的设计。

所述底座通孔10内安装有橡胶脚垫14,橡胶脚垫14内开设有适于紧固件6或止位柱11穿过的脚垫通孔15,橡胶脚垫14使底座1与承载体、固定板5之前有缓震间距,避免底座1通过固定结构与承载体硬连接,降低增压泵的减震效果。

所述固定板5的底面延伸有至少一组定位倒钩组,每组定位倒钩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定位倒钩7,通过两对称设置的定位倒钩7能够固定固定板5的相对位置,避免偏移移位。

所述紧固件6包括自攻螺丝、铆钉,自攻螺丝能够实现直接安装,省去开设与螺丝配合的螺牙,提高固定结构的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