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油管线泵的泵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06343发布日期:2021-07-02 19:22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油管线泵的泵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油管线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输油管线泵的泵轴。



背景技术:

输油管线,用以输送油料的成套管线系统。由输油管、泵站、通讯设备及其他设备器材组成。通常分为固定输油管线系统和野战输油管线系统。一般以野战管线部队为主,组织输油管线的铺设、维修、管理和保障油料输送。我国的大型管线输油泵站,一直依赖进口国外管线输油泵产品,国内在大型管线泵管线输油泵的生产制造上基本空白。近几年,由于管线泵需求量不断扩大,国内泵厂开始进入此领域.随着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实现油气管道设备与材料国产化是我国工业自立与民族自强的必由之路,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的输油管线泵国产化步伐开始迈出,输油管线泵的国产化设计也从此开始。

对于现在的输油管线泵的泵轴就是简单的杆体设计,使得在进行安装时需要采用多种的配件进行安装,使得安装起来很是麻烦,同时在轴杆进行转动时会有抖动情况方式,使得泵体内部的转动抖动而使得泵体损坏发生,而现在的防止抖动就是采用固定杆进行支撑住,而现在的固定杆在进行支撑时由于摩擦产生的阻力使得轴杆的做功的效率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油管线泵的泵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于现在的输油管线泵的泵轴就是简单的杆体设计,使得在进行安装时需要采用多种的配件进行安装,使得安装起来很是麻烦,同时在轴杆进行转动时会有抖动情况方式,使得泵体内部的转动抖动而使得泵体损坏发生,而现在的防止抖动就是采用固定杆进行支撑住,而现在的固定杆在进行支撑时由于摩擦产生的阻力使得轴杆的做功的效率受到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油管线泵的泵轴,包括主轴承杆,所述主轴承杆的两端水平对称焊接有对接连杆,所述主轴承杆的外侧边固定套接有转动管体,所述主轴承杆的外侧边对称套接有卡位环体,所述卡位环体的外侧边均匀开设有限位槽孔,一根所述对接连杆在远离主轴承杆的一端水平焊接有插接杆体,所述插接杆体的外侧边均匀开设有活动卡槽,所述活动卡槽的内侧边卡接有顶接球体,另一根所述对接连杆在远离主轴承杆的一端水平焊接有对接杆体,所述对接杆体的两侧边对称水平焊接有支撑弹杆,所述支撑弹杆的侧边焊接有卡接斜块,所述主轴承杆的外侧边固定套接有卡接环体,所述卡接环体的两侧边对称开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卡位环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套接槽,所述套接槽的内侧边均匀开设有活动套槽,所述活动套槽的内侧边卡接有滚动球体,所述活动卡槽的内侧边固定卡接有顶接弹簧,所述对接杆体的中心位置水平开设有挤压槽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对接连杆的个数为两根,且两根对接连杆分别水平对称焊接在主轴承杆的两端中心位置,两根对接连杆与主轴承杆的中心轴线保持为同一根,转动管体固定套接在主轴承杆的外侧边中心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位环体的个数为两块,且两块卡位环体分别对称设置在主轴承杆的外侧边靠近两端位置,两块卡位环体分别对应套接在卡接环体的外侧边位置,限位槽孔的个数为若干个,且多个限位槽孔分别呈环形均匀开设在卡位环体的外侧边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插接杆体呈多边柱体状设置,且插接杆体的一端水平焊接在对接连杆的一端中心位置,顶接球体的外侧边贯穿活动卡槽的开口端延伸至外侧边,对接杆体水平焊接在对接连杆的一端中心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弹杆水平焊接在挤压槽道的两侧边开口端内侧边为,且支撑弹杆的一端与对接杆体远离主轴承杆的一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位置,卡接斜块呈三角状固定设置在支撑弹杆远离固定端侧边位置,卡接环体固定设置在主轴承杆的外侧边靠近两端位置,环形卡槽分别对称开设在卡接环体的两侧边靠近中心位置,且环形卡槽对应套接在滚动球体的外侧边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套接槽套接设置在卡接环体的外侧边,滚动球体的个数与活动套槽的个数保持一致,且滚动球体的外侧边贯穿活动套槽的开口端延伸至外侧边,顶接弹簧固定设置在活动卡槽的内侧边与顶接球体之间位置,挤压槽道的两侧边对称贯穿对接杆体的内侧边延伸至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计一体化结构简单,在卡扣的方式使得安装更加的便捷,一根的对接连杆的一端对接杆体进行插接在对接孔内部,使得挤压支撑弹杆进入到挤压槽道的内部,然后在弹性的作用下卡接斜块进行卡接在指定的孔内部卡位位置,在通过卡位环体进行卡接在卡接位置,同时在限位槽孔的作用下使得卡位环体的固定更加的稳定,在对转动管体的外侧边线圈进行通电使得带动着主轴承杆进行转动,在主轴承杆的转动下使得卡接环体在卡位环体内部的套接槽的内部进行转动,在滚动球体的滚动下使得相互之间的转动阻力最小化,在主轴承杆的转动下使得带动着两端的对接连杆端头的插接杆体和对接杆体连接的部件一同转动,装置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采用了卡扣的方式使得安装更加的方便快捷,同时在转动时采用球体滚动使得阻力最小化,让做功的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一种输油管线泵的泵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输油管线泵的泵轴的转动管体剖面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输油管线泵的泵轴的卡接环体侧视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输油管线泵的泵轴的卡位环体侧视剖面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输油管线泵的泵轴的插接杆体剖面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输油管线泵的泵轴的对接杆体侧视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承杆;2-对接连杆;3-转动管体;4-卡位环体;5-限位槽孔;6-插接杆体;7-活动卡槽;8-顶接球体;9-对接杆体;10-支撑弹杆;11-卡接斜块;12-卡接环体;13-环形卡槽;14-套接槽;15-活动套槽;16-滚动球体;17-顶接弹簧;18-挤压槽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输油管线泵的泵轴,包括主轴承杆1,主轴承杆1的两端水平对称焊接有对接连杆2,主轴承杆1的外侧边固定套接有转动管体3,对接连杆2的个数为两根,且两根对接连杆2分别水平对称焊接在主轴承杆1的两端中心位置,两根对接连杆2与主轴承杆1的中心轴线保持为同一根,转动管体3固定套接在主轴承杆1的外侧边中心位置,主轴承杆1的外侧边对称套接有卡位环体4,卡位环体4的外侧边均匀开设有限位槽孔5,卡位环体4的个数为两块,且两块卡位环体4分别对称设置在主轴承杆1的外侧边靠近两端位置,两块卡位环体4分别对应套接在卡接环体12的外侧边位置,限位槽孔5的个数为若干个,且多个限位槽孔5分别呈环形均匀开设在卡位环体4的外侧边位置,一根对接连杆2在远离主轴承杆1的一端水平焊接有插接杆体6,插接杆体6的外侧边均匀开设有活动卡槽7,活动卡槽7的内侧边卡接有顶接球体8,另一根对接连杆2在远离主轴承杆6的一端水平焊接有对接杆体9,插接杆体6呈多边柱体状设置,且插接杆体6的一端水平焊接在对接连杆2的一端中心位置,顶接球体8的外侧边贯穿活动卡槽7的开口端延伸至外侧边,对接杆体9水平焊接在对接连杆2的一端中心位置,对接杆体9的两侧边对称水平焊接有支撑弹杆10,支撑弹杆10的侧边焊接有卡接斜块11,支撑弹杆10水平焊接在挤压槽道18的两侧边开口端内侧边为,且支撑弹杆10的一端与对接杆体9远离主轴承杆1的一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位置,卡接斜块11呈三角状固定设置在支撑弹杆10远离固定端侧边位置;

请参阅图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输油管线泵的泵轴,其中主轴承杆1的外侧边固定套接有卡接环体12,卡接环体12的两侧边对称开设有环形卡槽13,卡接环体12固定设置在主轴承杆1的外侧边靠近两端位置,环形卡槽13分别对称开设在卡接环体12的两侧边靠近中心位置,且环形卡槽13对应套接在滚动球体16的外侧边位置,卡位环体4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套接槽14,套接槽14的内侧边均匀开设有活动套槽15,活动套槽15的内侧边卡接有滚动球体16,套接槽14套接设置在卡接环体12的外侧边,滚动球体16的个数与活动套槽15的个数保持一致,且滚动球体16的外侧边贯穿活动套槽15的开口端延伸至外侧边,活动卡槽7的内侧边固定卡接有顶接弹簧17,对接杆体9的中心位置水平开设有挤压槽道18,顶接弹簧17固定设置在活动卡槽7的内侧边与顶接球体8之间位置,挤压槽道18的两侧边对称贯穿对接杆体9的内侧边延伸至外侧。

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将一根对接连杆2的一端插接杆体6进行插接在套接杆的内部,通过顶接弹簧17顶接着顶接球体8卡接在套接杆的内侧边固定卡接住,且使得另一根的对接连杆2的一端对接杆体9进行插接在对接孔内部,使得挤压支撑弹杆10进入到挤压槽道18的内部,然后在弹性的作用下卡接斜块11进行卡接在指定的孔内部卡位位置,在通过卡位环体4进行卡接在卡接位置,同时在限位槽孔5的作用下使得卡位环体4的固定更加的稳定,在对转动管体3的外侧边线圈进行通电使得带动着主轴承杆1进行转动,在主轴承杆1进行转动带动对接连杆2转动,在主轴承杆1的转动下使得卡接环体12在卡位环体4内部的套接槽14的内部进行转动,在滚动球体16的滚动下使得相互之间的转动阻力最小化,在主轴承杆1的转动下使得带动着两端的对接连杆2端头的插接杆体6和对接杆体9连接的部件一同转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